s 閱讀頁

第三章 年齡最小,成績最好

  “幼年啟蒙課,祖父乃我師。”幼年周祖訓在“淡菊軒”讀書。開始時,一麵認方塊字、描紅仿,一麵讀《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千家詩》、《幼學瓊林》等啟蒙書。爾後熟讀四書五經等等。其實,周祖訓在咿呀學語之後,祖父便口授言傳,使其熟背了不少唐詩宋詞名篇。

為使孫子從小養成珍惜時光、喜愛學習的良好習慣,周餘德除平時耐心地向幼年周祖訓傳授講解珍惜時光、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和方法外,還特意精選一些古人名言和諺語,書寫成條幅,懸掛在周祖訓臥室的牆壁上,讓其在睡覺前、起床後隨時溫習,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學以致用。當時周祖訓臥室裏常掛的條幅內容主要有: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周餘德為讓幼年周祖訓加深理解,加強記憶,還特地在每個條幅上用小字加以注釋。例如,對“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注釋為:黃金是非常貴重的,但時間比黃金更寶貴,時間就是生命,自幼要珍惜分分秒秒,發憤讀書。又如,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注釋為:隻要把書讀得好,具有真才實學,長大後就能幹一番大事業,就可享受榮華富貴。再如,對“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注釋為:這兩句詩勉勵人們從小要用功讀書,苦讀十年沒人知沒人問,一旦學有專長,幹出非凡成績,便會馬上聞名天下,光宗耀祖。

有一天上午,少年周祖訓和幾個同學在學習時間睡著了,周餘德發現後,不忍心立即叫醒他們,便揮筆寫道:“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必戒之!”從此,周祖訓不敢絲毫懈怠,孜孜不倦地學習。在祖父的精心陶冶下,周祖訓從小養成惜時如命、刻苦讀書的良好習慣,他把讀書學習當成一項愉快的事情,學而不厭。從小學到大學,他的學習成績在同年級中一直名列前茅,大學畢業時科科成績優異。他三十多歲便成為譽滿全國的青年教育家!

祖父周餘德任塾師有與眾迥然不同的特點:一是當時的一些私塾先生,隻教學生朗讀、背誦古文,很少講解或根本不講解,有的學生即使把古文背得滾瓜爛熟,仍不解其意。周餘德則不然,他不僅教學生認字、背誦課文,而且還逐字、逐句、逐段進行詮釋。這樣既加深理解又增強記憶,誘發祖訓和同學們極大的學習興趣,自覺博覽群書。例如,周祖訓把家藏的《古文觀止》、《古文喈鳳》、《聊齋誌異》、《爾雅》、《綱鑒易知錄》等都通讀一遍。另一個特點是,當時的塾師都極嚴厲,素有“不打不成才,戒尺出官人”之說。塾師平時手執“戒尺”,嚴施教規,“戒尺”上麵常常寫著“樸作教刑”或“矯矜警惰”,經常用“戒尺”打學生,以施師道尊嚴,學生深受其苦。周餘德雖也備有一把棗紅色厚墩墩的戒尺,常掂在手中或放在教案上,但從未用它打過學生。當周祖訓和其他學生不會背書或做了錯事、壞事時,他既不動用戒尺,也不大聲嗬斥,總是循循善誘,動之以情,喻之以理,啟迪學生發憤讀書,明辨是非。

有一次,祖父向幼年祖訓提問一個剛講過的典故,祖訓吞吞吐吐答不上來,周餘德臉一沉,用又寬又長的袖口甩祖訓一下。周祖訓嚇了一跳,打了個趔趄。爾後,他又把祖訓攬到懷裏,耐心細致、深入淺出地講讀書的重要性,從古人“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的故事,講到“少而不學,長無能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等等,以開導祖訓要惜時如金,勤學苦讀,長大成才,幹大事業。

在祖父的諄諄教導和潛移默化下,周祖訓從小讀書就非常勤奮、刻苦,每天黎明即起,溫習舊課。他放開嗓門,學著爺爺的聲調,朗讀得抑揚頓挫,情趣盎然。早、午飯後,他都穿得整齊潔淨,興致勃勃地走進書屋,向祖父施禮後,就在自己的座位上正襟危坐,專心致誌地讀書;讀熟了就背誦給祖父聽。接著是聽祖父講課,講課後又是讀書,讀得津津有味,從不厭倦。放學後,別的同學都回家了,他還一個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書,往往要祖父或家人催促,才放下書本吃飯。夜晚,家人都睡了,他仍在燈光下孜孜不倦地攻讀,常常讀到深夜。在“淡菊軒”的20多個同學中,周祖訓年齡最小,但最用功,學習成績也最好。不少古籍,例如《詩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他都背得滾瓜爛熟,有的篇章甚至能倒背如流。

愛思考好發問,也是幼年周祖訓讀書的特點。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從不輕易放過,總是打破砂鍋問(紋)到底。他開始讀《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時,曾問爺爺:“人本是善良的,為啥村裏人有打架和偷東西的呢?”祖父給他講,這是受家人和社會的壞影響的結果。一個人,要學習好的東西,不要學習壞的。年幼的祖訓認真地說:“我長大了,要學爺爺,當個教書先生,教小孩子都學做好人。”一天,爺孫倆走到池塘邊,一群白鵝和一群鴨子在水中遊泳嬉戲。祖訓順口背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接著突然問:“爺爺,鴨子的脖子為啥沒有鵝的長?”爺爺回答說:“這是天生的。”“鴨子為啥不天生個長脖子呢?”爺爺想了想,耐心地說:“因為鴨子的爸爸媽媽的脖子都是短的。”祖訓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周餘德對孫子的好奇和提問,從未厭煩過,總是給予耐心的解答和鼓勵。

周祖訓從小樂於接受正確的教導,有錯必改。當時逢年過節村裏賭博之風頗盛。有一次,祖訓和小夥伴一起,悄悄地去賭博場看熱鬧,被祖父發現了,訓斥一頓,並講明賭博的危害。祖訓知道了賭博的壞處後,再沒有去看過賭博。解放前周祖訓任中等學校校長15年,同事、朋友、上司常常邀約他參與賭博,他都婉言謝絕,凡是賭錢的場合,他從未去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