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課本學習的方法

  如果把食物分成一小口一小口,那麽幾乎任何東西都是比較容易消化的。課本也一樣,要一次學一章,一段一段地思考。

  1.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閱讀課本

  這是整個課本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在沒弄懂這一段落以前,不要去讀下麵的段落。為了了解上下文可以看看後麵的段落,但一定要有回過頭來弄懂這個問題段落的打算。記住,能夠理解連續幾個段落內容,關係到是否能夠理解整個章節的內容。

  在沒有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的時候,不要一行行繼續看下去,這種普通的習慣是從閱讀小說中得來的,因為小說中的動作都是用很生動的手法來描述的,所以讀者用不著花多大的力氣就能理解。對於課本來說,學習者不僅僅是為了要知道一個故事,而是要從字裏行間去發掘作者講述的思想和概念。要達到這一目的一個方法就是提問,另一個方法是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段落,就像學習者將把這個材料教別人一樣。在每一段或有關的幾個段落的結尾都停一下,用自己的話把作者的中心思想和論證的細節講一遍,並回答這樣的問題:“在這一段落裏我學到了什麽?”學習者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說明自己已理解了。

  別忘了利用段落主題說明句來幫助學習者理解每一個段落的意思。不管怎麽說,段落主題說明句是供學習者利用的,它常常包含段落的中心思想,或說明這個中心思想。

  2.解決課本中的疑難題

  在閱讀和學習課本的時候,要用提問來踏踏實實地檢查自己的理解程度:“我弄懂了嗎?”如果回答是:“還不太清楚”,那就得馬上采取行動:第一步,回頭看看這幾個段落,再找到作者的思想線索。

  第二步,再往下看幾段,看看將遇到什麽問題。

  第三步,打開詞典,查一查不甚明了和可能妨礙往下讀的詞。

  第四步,用誇張的表情和強調的語氣將疑難的段落讀出聲來,弄清楚作者講的話是什麽意思。如能出聲讀尤其是有表情地讀,能使自己完全集中注意力。

  第五步,如果還是弄不懂的話,就可以運用科森方法:把不懂的地方具體地確定下來,把感到困難的地方寫出來,這是個好方法,第二天,可以問同學或教師。

  3.交替使用課本

  如果閱讀課本碰巧非常困難,就可以到圖書館去查看一下與課本題目基本相同的其他一些課本。如果找到了幾本,那麽其中很可能有一本書用的語言閱讀和理解起來要容易得多。

  但是,不要隻用這本比較容易讀的書來代替指定的課本。應該這樣做:首先,在比較容易的課本裏讀一讀指定的題目,充分理解它的內容。然後,再回到指定的課本上去,把重點畫出來,在頁邊空白處做些摘要或記單獨的筆記。很明顯的一點是學習者一旦理解了題意,就會有信心地來學習艱澀的課本而說:“噢,是的,我知道作者想說明什麽了。”這樣做的結果,還能得到另外一個收獲,那就是通過閱讀同一題目的兩種不同的敘述會使學習者更深刻地理解課本內容,記得就更牢。

  4.背誦課本

  必須相信,而且是無絲毫懷疑和毫不猶豫地相信,遺忘現在是而且將繼續是我們學業上最關心的一件事:遺忘侵擾、阻擾學習。但是,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武器來當場擊敗它,這個武器就是背誦。

  這裏,背誦是指用自己的話,不看書,把我們剛讀過的一個段落的主要觀點和細節出聲地背誦。很多實驗證明,讀一段,背一段,再讀一段,背一段,這樣交替進行能學得更快,記得更牢。

  讀完一段就背誦會引起大腦和身體的活動,這種活動:

  (1)使我們更加集中注意力;

  (2)為更好地理解下一段落打下堅實的基礎;

  (3)使我們有時間鞏固記憶;

  (4)保證更精確地記住書中的事實和思想;

  (5)我們馬上可以得到關於自己學得怎樣的信息反饋。

  當我們明白自己做得挺好的時候,就會有進步。實驗也證明,背誦的時間越多,學得也就越多。例如,幾組實驗對象花了20%的時間學習,用80%的時間來背誦它們,比起那些花較少時間來背誦的對象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背誦的時候,隻要把課本上的有關段落遮住。如果曾在邊線旁寫有提示性的詞,就讓它顯露出來。然後把段落裏的思想,用自己的話,出聲地重複一遍。不要在腦子裏含糊其詞地背誦,用完整的句子和段落來表達,把適當的轉折詞也插進去。當背誦由事實和思想所構成的一張表時,就可以說“第一”、“第二”等把它們列舉出來。

  如果是一位認真的學生,在背誦的時候,就可能想把事實和思想寫下來。就像在考試的時候寫答案一樣,這樣甚至可以使學生更長久地牢固地記住這些思想。如果邊背邊寫,那麽實際上是通過了耳、眼和肌肉三條渠道在進行學習。

  不要誤以為重複閱讀可以代替背誦。重複閱讀隻不過是把相同的事情又做了一遍。在讀第一遍的時候,已經把章節段落所講述的東西在腦子裏定了型。之後,重複閱讀,必須要有一個不同的方法來對付同樣的內容,這個不同的方法就是背誦。

  5.複習課本

  閱讀和背誦交替進行是克服學習後即刻產生的遺忘的第一步。但是正像遺忘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一樣,我們的戰鬥也就必須是連續不斷的。在剛讀了或背了一章後,在以後的任何時候,複習都是一件我們能使用的武器。

  6.思考課本問題

  通過背誦和複習學到了概念和論據以後,就要使大腦思考這些事實和思想,思索或擺布所學到的東西。思考能夠使我們更富於創造性地學習。可以向自己提出下麵這些問題:

  這些事實和概念的意義是什麽?

  它們基於何種原理?

  它們還可應用在什麽地方?

  它們如何適應我已有的知識?

  超越了這些事實和概念但又以它們為基礎的知識,我還知道了些什麽?

  當我們這樣思考的時候,把新事實和概念編到已有的知識裏去,於是它們就成為自己“思考工具”的固定儲備庫中的一部分。

  核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漢斯?貝西說過:“熟練和創造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一名學生隻要學他的課本和講課筆記就可以熟練掌握,但隻有在他試圖讓自己的視野不局限於已知事實並試圖讓自己的思想超越已知的事物時,才能有所創造。但他必須思考這些事實和概念,因為創造力隻有通過思考才能獲得。”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關於學習的十分重要的事實:唯一能夠永久地成為人學習的一部分並使人增長內在智慧的學習方法叫做有益學分。

  就是說,除了純粹記憶事實之外,我們采取了自覺的、額外的一個步驟,這個額外步驟就是思考。

  這個關於思考的最確切最基本的概念恰恰是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在他的《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一個人可能會有很多知識,但是,如果沒通過自己的思考加以整理,那麽這些知識比他經過了詳細思考少量知識的價值要小得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