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一起玩,常有推人、打人的行為。父母常因自己的孩子受傷而心疼,更因自己的孩子傷了別的孩子而心愧,甚至發窘。事實上,學前兒童因意見不合而打人、推人都是出自一種本能的反應。如何把握機會,幫助幼兒相互了解,用理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家長或老師需要把握的。
一、本能的反應
三四歲的孩子仍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階段,比較無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幼兒打人並不是要傷人,也許隻是因為他不要其他小朋友來碰他的玩具,或是別人不小心踢倒了他精心堆好的積木,或許幼兒想以此事來爭取別人的注意力。三四歲的幼兒語言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像成年人那樣,用語言來正確地表達意思,彼此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在他小小的心靈中,推開令他困擾的人,或自別人手中奪取他所要的東西,是最直接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二、為了爭取大人的注意
很多時候,幼兒會以傷人的行為來爭取大人對他的注意。他不在乎大人是否讚同他的行為,隻在乎大人是否會奔到他身旁,和他說話。譬如,小明打小華,小華哭了,大人自然會將注意力轉到他們身上,通常我們會先責怪小明打人,這時小明就得到了個信息:哈哈,原來打人後,老師或爸媽就會先和我說話。
但是,若我們以非常簡短的指令製止小明打人,然後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被打的小華身上,小明就不會接收到這錯誤的信息。你不需提高音量,隻需以非常嚴肅的語調對小明說:“不可以打小華,小華會痛。”然後轉向小華,查看小華是否受傷,安慰小華,並鼓勵小華用語言來告訴小明他的感受。孩子若還太小,可鼓勵孩子模仿我們的句型,如:“告訴小明不要打我。”待二人平靜下來後,鼓勵他們說出事情的經過,引導幼兒以理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三、引導幼兒以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
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們知道他的感受,願意幫助他,和他共同解決問題。蹲下身子,使幼兒可以平視我們,“小華搶了你的積木,你很生氣,可是老師不喜歡你打人。”先認同幼兒的感受,鼓勵小明告訴小華:“我不喜歡你搶我的積木,我要玩積木。”如此,不僅增進幼兒對我們的信任,也增進了幼兒在社會行為和語言運用各方麵的發展。
其次,我們也要認同小華的感覺:“小華,你真的很想玩積木,可是小明正在玩,我們來問問小明‘我可以玩這積木嗎?’”平靜後的孩子們比較願意和同伴分享玩具。
但也有時候,孩子們就是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此時,我們就必須提供些建議,讓孩子決定該如何解決問題。譬如說:“你們二人都想要玩積木,怎麽辦呢?這裏有個計時器,當它叮一聲的時候,就換小華玩積木了,好嗎?”或者“我們把小華的名字寫在紙上,大家就知道,小華在等著玩積木。”或者“告訴小明,他玩完時,叫你一聲,我也會提醒小明,你在等著玩積木,好嗎?”等。
利用計時器或將名字寫在紙上,可以幫助幼兒學習等待。同時,將名字寫在紙上,可幫助幼兒了解文字的功用,並認識自己的名字。二位小朋友達成協議時,也別忘了讚許他們:“我真高興,你們的問題解決了。”並帶小華先拿別的玩具來玩,使小華不會因等待而覺得無聊。
四、“我喜歡他,才打他。”
也有時候,當我們問幼兒為何打人,會驚訝地聽到幼兒說:“因為我喜歡他。”
這是因為三四歲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可以告訴幼兒,打人人家會痛,再教幼兒說:“我喜歡你”,或是畫張圖、寫封信(幼兒說,我們寫)給那位小朋友。
當我們聽見幼兒說:“我不喜歡你打人。”“我可以玩你的洋娃娃嗎?”“我玩完了就換你玩”時,記得給幼兒鼓勵:“我真高興,你告訴小華你的感覺。”亦可輕輕地摟摟幼兒,表示我們的讚許。
五、不要以吼叫或處罰的方式製止幼兒傷人
幼兒有傷害他人行為出現時,千萬不要對他吼叫或處罰他。
三四歲的幼兒正處於自我中心的認知發展階段,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也缺乏處理事情的經驗,不知道打人、推人對別人造成的後果。
吼叫隻會令幼兒恐懼,而處罰隻不過又給了幼兒們一個以打來解決問題的榜樣。幼兒會想:老師或爸媽比我大,可以打我。明天,我看到比我小的,我也可以打他。這些處理幼兒打架的方式,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反而有負麵的影響。
同時,要避免使用:“小明,你是壞小孩。”這種指責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喜歡他,但不喜歡他傷害別人的行為。
不過,有時孩子實在太生氣,無法阻止他打人、咬人、踢人、哭叫等行為時,怎麽辦?
首先,先帶開其他小朋友,讓生氣的孩子無法傷害別人,然後再輕輕地、但很嚴肅地說:“你似乎很生氣,這裏有個枕頭,可以讓你打,但你不可以打其他的小朋友。等你平靜了,再告訴我,為什麽你這麽生氣。”而後走開,去和別的小朋友玩。這種方式,我們不僅認同了幼兒的感覺——生氣,也提供他一個可以發泄情緒的工具,同時也告訴他,我們在什麽情況下,願意幫助他。
幼兒的情感需要成人了解,幼兒的情緒亦需要發泄。老師和家長宜一同帶領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了解自己行為所帶給他人的影響,並引導幼兒以理性的態度去麵對挫折,學習與人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給予幼兒一個抒發情緒的空間,進而促進幼兒在語言、社會行為和認知方麵的發展,幫助幼兒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