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者調查,家長與子女相處的秘訣是:
一、少開口訓話
許多父母受到不少痛苦的教訓後才明白,他們自以為是坦誠的溝通,往往正好封上孩子的耳和嘴。父母常犯的錯誤是教訓子女。冗長的說教通常從“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開始。18歲的凱莉形容訓話是“沒完沒了的片麵討論,我很少有插嘴的餘地。”
挨訓時,孩子本能地關閉心靈。他們雙眼變得呆滯無神,根本聽不進什麽話。且聽13歲的莎拉怎樣形容她最不喜歡的父母訓話:“他們先扯著嗓子大嚷。接著是一大套‘我們從沒對我們的父母這樣’。之後,即使他們覺察到自己的話聽來多麽可笑,也不肯表示半分歉意。”
自古以來,做父母的總喜歡搬出“將來你自己有了孩子就會明白”那一套,但許多接受訪問的家長,例如有3個孩子的護士鮑貝,都認為動輒搬出老生常談來證明自己有理,實際上削弱了自己的說服力。
因為孩子隻會顧及眼前,遙遠的未來和過去與他們毫不相幹,所以像鮑貝那樣懂得溝通之道的父母“會針對情況,用現代語言說出你這樣做的理由。”例如:“我不讓你去那個聯歡會,是因為我覺得那裏大人太少,照管不著你們。”
貝蒂用的是旁通會意法,她說:“我發現如果我借談新聞來說出我關心的問題,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指點。我丈夫和我討論時,孩子就把信息吸收進去了。他們從不覺得我在說教。”
貝蒂的孩子開始駕車時,這種方法果真有效。貝蒂從不翻來覆去地把“不要喝酒,別開快車”掛在嘴邊,隻談些報上的新聞,並對車禍受害人寄予同情。她從不刻意去問孩子的意見,因她心知青少年根本就有發表意見的衝動,特別是沒有人問他們時就會自動插話。
二、避免說氣話
為人父母的凡事都很關切那對孩子是否有益有利,因此沒有哪個父母能夠常常保持冷靜。父母越對某件事生氣,就越可能說出一些說了會後悔的話。
一位母親眼看事情快不可收拾了,便對子女說:“我真生氣了,現在我什麽也不想說。你們出去玩,等我氣平了再找你們談。”
羅勃是個電工,有4個孩子,每逢遇到可能引起衝突的局麵,便提醒自己“別忘了你小時候是什麽樣子”,這樣他便能冷靜下來。對他來說,隻要想到人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有衝動和愚蠢的行為,便能心平氣和。
另外一位母親指出,我們跟成人相處時,不管我們心中多麽氣,總會設法克製自己,對孩子也應該這樣。
三、好好聆聽孩子的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孩子閉嘴以前,自己絕不開口。一位父親說:“要聽完為止,不管孩子說什麽,都要聽完。如果孩子話還沒說完你就發脾氣,那就應該道歉。”
孩子說完之後,用你自己的話把他說的重新說一遍,並問清楚他的意思是不是這樣。要先弄清楚孩子所說的一切,才可提出意見或采取行動。
李榮有個7歲的孩子,他常提醒自己,孩子的看法與大人不同。生活上的小問題在小孩子眼中似乎會大些,所以我們應該多點耐心。他說:“如果孩子失去他喜歡的一樣東西,不管在大人看來是多麽微不足道,對他們還是重要的,我們必須了解這一點。”
四、選擇適當的時間
什麽時候說和如何跟孩子談、怎麽聽孩子說,是同樣重要的。我們訪問過的家長都說,就寢前與用餐時往往是效果最佳的時刻。有位母親每晚都做的一件事,就是送孩子上床時問他:“你今天最得意的事是什麽?最不得意的又是什麽?”她說:“我們從中領會了許多。”
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吃飯的時間來交換意見。傑麗告訴我們:“我們每星期至少有4次一起吃晚飯。我們甚至把電話鈴關上。”
有個家庭訂了一套晚餐規矩——在餐桌上不能打斷任何人的話。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有機會盡情抒發己見。另有一個家庭每幾周就會在早餐時舉行圓桌討論,每人有5分鍾的時間談談自己的見聞及感受。
有一些父母還意外地發現了溝通的另一段黃金時間:一起做家務的時候。
一個母親說:“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在幫忙擦幹碗盤時,會把心事和盤托出。我們家從不用洗碗機,因為我珍惜這段交流心聲的時間。”
五、以行動表達愛心
親情是最溫柔、最不必多費唇舌的溝通方式,感情融洽的家庭充滿親情。
史丹的兩個孩子都是十幾歲,他從經驗中學到親情可以化戾氣為祥和:“有些時候確實不適宜講話,但你仍可借身體接觸來溝通。”親情是一種無聲的信號,不論有什麽歧見與衝突,隻要能伸手摸摸對方,最後總會打破僵局。
朱莉知道她兒子不喜歡在公眾場合流露真情,於是用無聲的信號來表達她的關心。“我兒子11歲,打球時不喜歡我扯著嗓子喊‘我好疼你’,讓整個棒球場的人都聽到,所以他出場擊球前,我在他肩上擰3下。別人不知道其中玄妙,可是他總是帶著會心的微笑出場。”
不要以為孩子都知道你愛他們,要表露出來給他們看。你可以從一些最細微的地方、最容易的方式開始。這對全家所產生的效果會讓你喜出望外。
六、重視孩子的意見
我們發現,好多父母都知道不管孩子如何反對,有一些決定是不能改變的。不過,果斷並不意味漠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決定家庭大事有兩個好處:因為至少跟他們商量過,他們便會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決定。此外,他們也會把自己看做是家裏受重視的成員。
16歲的泰娜很欣賞這種有大事要商議決定的家庭會議,她說:“誰有什麽想法就提出來給大家參考。”舉例說,考慮買家用電腦時,他們討論誰會用這部電腦,它應該具備什麽功能,哪些用途要優先考慮,電腦使用時間如何分配等等。
馬克認為,家人跟他商量,不單表示他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越大,參與商議大事的次數就越多。即使結果不采納我們的建議,我父母親也總有興趣聽我們的想法,這大大加強了我的自尊心。”
當然,理家與治家往往是父母單方麵做決定。如果規定孩子必須做完家庭作業才可開電視機,討論這個問題隻會引起沒有結果的辯論。不討論某些問題不表示你不肯坦誠溝通,而是你夠聰明,能判斷應該在什麽時候為了大家著想而不去討論。
跟孩子溝通不是一件易事,但以傾聽、親情就可以奠定家長與兒女之間相互了解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