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博士在馬來西亞演講《中西教育比較》時,再一次提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對天才兒童千萬別揠苗助長,使天才麵對悲慘的人生。
楊博士誠懇地實在地舉幾個理由,說明督促天才兒童不要過嚴、過猛、過速。
(1)天才兒童的學習進度已經夠快了,從孩子身心發育方麵看,不宜要求他們學得再快些。
(2)學習科學(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應該按部就班,由淺入深地進行。至於有些技藝才能(包括音樂、美術、戲劇、運動等)可以學得早些快些。
(3)科學講究全麵的技巧及成熟的思想,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在幼年時期不可能就有成就,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
(4)大學的環境與設施,不適宜少年的學習和研究。在少年階段,不要急於進大學學習。
(5)天才兒童不應專注學習他的特長科目,還要有廣泛的知識。楊博士舉自己的例子,說在初中時期一個暑假裏,父親不要求他學微積分,卻請老師教讀《孟子》,獲益甚多。
(6)天才兒童要注意體質和體格的鍛煉,常與年齡相近的孩子一起活動。楊博士讚揚天才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喜歡到草(操)場踢球。
(7)一個天才的人,從兒童時期起直到有了成就之後,都肩負著沉重的壓力,如不解脫,就會阻礙繼續進步。楊博士舉出19歲就取得博士學位的溫米教授,多虧他的妻子溫暖的誘導,使他體驗到精神上的自由,從壓力中解放出來。
(8)楊博士語重心長地勸請家長不要使兒童不健全地成長,在注重學術的同時,應該注意他人格的成長。溫米教授談到他同期的5名天才兒童中,有一人在成年後開始排斥所有使他變成神童的事件,包括研究及學習。他最大的願望竟然是成為一個不必做任何決定的秘書,悲慘地過完一生。這是由於對天才兒童不重視他們人格成長的緣故。
天才兒童可能有遺傳因素,但他的成就更需要環境的熏陶,家庭的合理撫育,學校的適當引導。要使天才兒童順利地發展,楊博士所舉不要揠苗助長的8點意見,值得父母和老師們重視和深思。
從教育科學上來理解所謂天才,一般智商在140以上。如發現是個天才兒童,父母應該知道發展智慧與身體之間的關係,隻注意發展智力,忽視體質和體格的鍛煉,往往會造成“大頭娃娃”的現象。而智力又與品德行為是有聯係的,隻注意發展智力,忽視集體生活,也往往會造成與世隔絕、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者。
學校如發現有天才兒童,教師則應該因材施教,多給予個別指導,使其能循序漸進,破格上升。同時要注意他的德、體、美、勞的均衡發展,並鼓勵他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和活動。
總之,出現一個天才兒童並不容易,教育一個天才兒童也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