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5年起,以色列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時常發生武裝衝突,矛盾日趨激化,戰爭不可避免。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敘利亞、約旦發動突襲,第三次中東戰爭(又稱“六·五戰爭”)爆發。戰爭以阿拉伯人慘遭敗北、以色列大獲全勝而告終。通過這場戰爭,以色列占領了耶路撒冷城、約旦管轄區和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這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對發動第一次中東戰爭的五國的血腥報複。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最近衝突所占領的領土”;“承認該地區每一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在安全及公認的疆界內和平生存”。埃及、約旦和以色列接受了該決議。根據決議,聯合國秘書長任命瑞典駐蘇聯大使貢納爾·雅林為特派代表,前往中東與有關各國進行接觸,商討實施決議中各項規定的辦法,以實現和平。雅林前往中東與各方頻繁磋商,但並未產生令人滿意結果。因為阿、以雙方分歧太大,國際上進行各項調解,也未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阿拉伯方麵要求“消除侵略痕跡”,收複戰爭中所有被以色列侵占的土地,先收複失地,再談判實施242號決議中的其他條款,不與以色列直接談判。以色列則堅決要求同阿拉伯國家麵對麵的談判,在不放棄這次戰爭中所占領的大部分土地的基礎上劃定“安全和公認的邊界”。它力求既得到阿拉伯土地,又得到阿拉伯承認。這個想法太過癡人說夢,不是任何一個有自尊的國家所能答應的。阿拉伯國家憤怒了,決心教訓一下以色列。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動攻擊,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十月戰爭”或“贖罪日戰爭”)爆發。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在政治上取得了勝利,軍事上先勝後敗,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以色列雖在軍事上先敗後勝,但已不能像以前那樣信心十足,國內出現了悲觀失望情緒。在這段對以色列來說意義重大的期間內,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梅厄一直是以色列的首腦。從1966年至1969年,梅厄擔任以色列執政黨總書記。第三次中東戰爭正是在她的授意下由以色列的進攻挑起的。在她與助手的協調策劃下,以色列奪取了更廣闊的土地。生存空間是猶太人最需要的,梅厄別無選擇,她決意要為以色列劃定一個足夠的版圖。“六·五戰爭”,以色列取得勝利。戰後,梅厄同許多以色列人一樣,帶著全家“得意洋洋和無憂無慮”地玩了幾天,在新占領的地區內“縱情”旅遊,並宣布不管要失去多少輿論上的同情和金錢,也不管承擔多大壓力,以色列決不從停火線上撤退。梅厄的這種做法令以色列與其周邊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以戰爭侵略的手段來鞏固自己國家的地位,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包括猶太民族在內的熱愛和平的民族所難以接受的。戰爭勝利,傷害的是其他國家的尊嚴;戰爭失敗,則會使猶太民族陷入悲觀的情緒。無論從哪一點上說,都不是個明智之舉,它讓整個以色列,陷入了深深的戰爭泥沼。在以色列於1948年5月建國後,1969—1974年,梅厄擔任了以色列總理。在她擔任總理之初,一方麵對阿拉伯國家的“消耗戰”(小規模的襲擊)“重重地還擊”,另一方麵雖表示希望實現和平,但又“拒絕任何有關中東的解決方案”,認為以色列的阿拉伯鄰國一個也不能信任。1973年3月1日,她前往美國要求軍事援助,在與美國總統尼克鬆會談時聲稱:“我們的日子從來沒有這麽好過。”她認為,以色列在軍事上非常強大,並且有美國做後援,阿拉伯人不會采取軍事行動,僵局對以色列十分安全。保持現狀的時間越長,以色列就越能鞏固它所占據的土地。遠親不如近鄰,梅厄可能不知道中國的這句古語。美國再怎樣支持以色列,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也不能輕易地派軍救援。更何況,美國看中的是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不是一個以色列國。在1973年“十月戰爭”臨戰前的一段時間裏,梅厄曾多次召集軍事、情報首腦,研究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動態。與會者一致認定,以色列建國後,與阿拉伯國家多次交戰,每戰皆勝,阿拉伯軍隊不堪一擊。阿拉伯人不會進攻,“戰爭極不可能發生”。
阿拉伯人在邊境增加兵力、集結軍隊隻是例行的軍事演習或防範以色列的攻擊。對時局的錯誤分析,是梅厄的又一次敗筆。以色列到處放火,勢必會引起公憤。以色列軍事實力強於周邊各國,這是事實;阿拉伯國家稍弱,這也是事實;但,好虎架不住群狼,這是另一個事實。一個阿拉伯國家難以對抗以色列,但各個國家聯軍征戰,實力絕不可小視。梅厄忽略這一點,便造成了戰爭極其被動的局麵,也最終導致了她政治生涯的結束。10月6日淩晨4時,梅厄得到可靠情報,埃及和敘利亞要在下午聯合進攻。她立即召集國防部長在內的3位部長、參謀總長開會,經過研討,隻決定動員全部空軍和4個師的陸軍,而不是進行總動員。接著梅厄又緊急召見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要他通知美國政府,既然阿拉伯人肯定會被打敗,那麽這場危機一定是由於他們誤解了以色列的意圖而引起的。要求美國緊急轉告蘇聯和以色列的阿拉伯鄰國,以色列無意進攻埃及和敘利亞,為了證明它的誠意,它決定不進行總動員。梅厄認為這樣戰爭也許可以避免。到此時,以色列對埃、敘有預謀的聯合進攻,還沒有作出正確的判斷。結果,戰事一起,以色列丟失了大片土地,人員傷亡慘重,3天之內,就損失49架飛機、500輛坦克。戰爭第七天,梅厄感到武器的極度匱乏。她不分晝夜地給以色列駐美國大使打電話,甚至在美國午夜3時給他打電話,要他立即向美國催詢,並說:“我不管現在是什麽時候,今天我們急需武器,明天可能太遲。”最後,她已無計可施,甚至準備親自去華盛頓,與尼克鬆總統當麵交涉。以色列軍中人用車把職權拉的人俘虜運回營地幸好在戰爭第九天,美國軍援大批運到,梅厄才免除了一次奔波之苦。梅厄非常高興,致函尼克鬆說:“空運真是雪中送炭,它不僅給我們鼓了氣,而且也向蘇聯表明了美國的立場。毫無疑問,空運幫助我們取得了勝利。當我聽說運輸機在利達機場降落後,自戰爭開始以來我第一次流了淚。”也多虧了梅厄的再三催促。如果那批軍援沒能及時送到,以色列的版圖與今天相比,肯定會有很大差異。“十月戰爭”對以色列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如泡沫般頃刻破滅,舉國上下充滿著悲觀失望、暴躁不安的情緒。人民渴望和平,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戰爭。遊行抗議不斷,其中包括後備軍人。他們指責軍隊缺乏準備是由於領導人的錯誤和自滿,要求梅厄和國防部長達揚辭職,並將所有可能對所發生的事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予以清除,反對黨更是把梅厄攻擊得體無完膚。統治集團內部爭吵不休,互相埋怨和推諉責任。麵對群眾強烈的憤懣、批評和要求,作為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決策者,梅厄泰然處之,並未引咎辭職。她表示,對大多數批評她都不接受,認為有一部分出於惡意,有些是蠱惑人心。她覺得,她之所以認為不會發生戰爭,沒有在軍事上采取預防措施,是因為受到了經驗豐富、在情報工作上有著卓越成就的職業軍人和最傑出的軍事專家的影響,他們都判斷戰爭不會爆發。
但她承認,這場戰爭是她親身經曆的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場災難和噩夢。戰後,她顯得身心俱疲,非常沮喪,同戰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戰爭把她弄得狼狽不堪,她不僅為以色列受到的慘重損失傷心,而且為以色列的前途擔憂。最後,梅厄終因在“十月戰爭”中,由於領導不力,判斷失誤,事後又不勇於承擔責任,諉過於下級,以致被人民要求辭職。她試圖組織新內閣,但得不到支持,聲望明顯下降,終於在1974年辭職。哭牆: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20世紀中葉以前的猶太人,就如同吉普賽人一樣,是一個世界民族,而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一個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而努力的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行為,幾乎讓這個民族陷入了滅頂之災。雖然1947年的聯合國會議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讓猶太人在中東建立起猶太人國家;但阿拉伯人卻不願意在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見到猶太人的政權。以色列建國的路極其崎嶇。我們很難想像,若沒有哥達·梅厄,以色列的複國之路還要走多久。國家雖然會建,但在錯綜複雜的中東,以色列能走多遠?梅厄就像是一個清教徒,為了猶太人複國之夢,而東奔西走。為了猶太民族能有一個自己的家,梅厄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但梅厄自幼便嚐盡了猶太人被歧視的辛酸,為猶太人爭取更大、更多利益的思想在她心裏紮下了深深的根。正是這種因素,讓她幾乎將中東地區推入了數十年的戰火硝煙之中,給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帶來了變數,也給她的政治生命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1978年12月8日,81歲的哥達·梅厄離開了這個世界,留給後人的是談論不盡的功過是非。
§§第九章 為愛而活的聖母——特蕾莎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