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輝煌帝國日中天

  阿爾伯特去世後的最初幾年,維多利亞一直走不出喪夫的陰影。她幹脆隱居在蘇格蘭高地的別墅中,避免所有的社會活動,她的女兒艾麗斯公主則成為了她和外界接觸的中間人。但英國執政大權掌握在內閣手中,在他們的努力以及維多利亞女王的支持下,英國逐漸走上發展的頂峰。1848年英國生產了占世界產量一半的生鐵,在以後的30年中又使產量增加了兩倍;煤產量也增加了一倍,從4900噸增長到1億1千萬噸,占世界生產總量的一半以上;英國的國民總收入也由1831年的3.4億英鎊增至1851年的5.233億英鎊。同時,奉行自由貿易政策的英國依靠整個世界作為產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棉紡織業不斷在印度和東方開拓市場。除輕工業品外,重工業產品,特別是機器製造業產品也大量向海外輸出。1842年,英國政府取消了機器出口的一切限製,英國機器開始遠銷世界各國。1845~1870年的25年中,英國機器輸出量增加了九倍。1870年英國對外貿易量超過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總和。據統計,在1850年左右,英國控製了世界20%的貿易量,占工業品貿易的40%。在1860年左右,英國占了歐洲對外貿易量的30%、歐洲出口工業品的43%。具體地說,英國的出口總值從1830年的6900萬英鎊增至1850年的1.97億英鎊。與商品輸出相應的是資本輸出,且輸出範圍已超出歐、美,包括亞洲、非洲地區。

在1850年以前,對海外的資本輸出最多時達到兩億英鎊,英國的投資者每年從中獲利1170萬英鎊;1856~1875年資本輸出每年平均為7500萬英鎊,其利潤甚至超過每年借出的新款項。對外投資又與商品輸出連為一體:如在印度、歐洲和美洲投資與當地鐵路建設有關,英國就此大量輸出鐵軌和機車。直到19世紀60年代末,英國還完全保持著它的世界市場壟斷者的特殊地位。從70年代開始,情況發生變化。德國、美國以及比利時的商品開始在世界市場上和英國的商品競爭起來。在80~90年代,英國雖然失去了它的工業首屈一指的地位,但仍然保持著銀行資本的強大力量,倫敦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直保持著這種地位。與此同時,英國還保持著它的最大商業國地位。它雖然在發展速度上緩慢下來,落後於美國,但它的工業化程度仍然是世界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同英國那樣具有工業對農業的優勢。巨大的對外貿易額,幫助英國維持了其航海業第一的地位。1890年英國擁有全世界商船噸位的48%,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總之,19世紀中期英國經濟的發展已在世界上居於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直至1880年它始終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享有“世界工廠”的盛譽。這一切都是在維多利亞及英國政府的努力下,政策穩定以及工業革命及其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後果。因此,從1850年到1873年這段時間,常被稱作維多利亞中期大繁榮時代,這是在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國內經濟欣欣向榮,維多利亞又在海外大展手腳。在她的批準下,英國開始了一輪瘋狂地擴張殖民地的行動。1840年6月,英國以“維護鴉片貿易”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並很快在武力的威脅下,迫使滿清政府簽訂了割讓香港島的《穿鼻草約》。

但維多利亞並不滿足,她在1841年8月24日英國上議院的書麵發言中說:“我很遺憾,英國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和中國政府之間的協商沒有達到滿意的結果。因此,讓女王陛下已派到中國的軍事力量采取行動是必要的。”隨後,英軍擴大對華戰爭,占領了東南沿海的主要城鎮。在此情況下,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署了包括割讓香港在內的《南京條約》。

1898年,英國又以法國租借廣州灣對香港構成威脅為借口,6月9日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根據這一“專條”,“新界”比原界擴大了差不多100倍。至此,英國通過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1898年的《拓展香港界址專條》3個不平等條約,在50多年的時間裏,逐步掠奪了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實現了其蓄謀已久的野心,在其殖民史上留下了極其醜惡的一頁。在印度,英國先是利用“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經濟侵略,到了1849年,則直接或間接地將印度領土全部淪陷為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英印帝國”。1858年8月2日,英國議會通過《關於改善治理印度的法案》,維多利亞正式兼任印度女皇。同年11月1日,維多利亞發表宣言,宣布改變對印度土邦及其王公的政策。她在否認了有幹涉印度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或宗教儀式的意向並許給“所有各民族以同樣的平等和公正的法律保護”之後,通過詔告進而聲稱:“朕猶有願為詔告者,凡屬朕之臣民,無論其屬何階級或何宗教,均得充分而自由地錄用於任何官職,惟以其得因教育、能力及忠貞而克盡厥職者為合格”。另外,女王還承認東印度公司與土邦王公簽訂的條約;尊重土邦王公的權利、尊嚴和榮譽;尊重印度傳統的權利、慣例和風格。她還宣布“朕無意於擴張朕現有之領域;雖然朕絕不聽任朕之領土或權利受到任何侵犯而不張撻伐,然而朕亦不準許侵犯他人之領土或權利”。這隻是維多利亞與其大英帝國瘋狂擴張中的兩個較為典型的事例。除此之外,英國在拉美、大洋洲、非洲及亞洲也同樣展開了殖民地擴張。到了1914年,英國占有的殖民地麵積達3350萬平方公裏,占全球麵積的1/4,占各帝國主義侵占的殖民地領土1/2,相當於其本國領土的150倍;其殖民地人口有四億多,等於本國人口的九倍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