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巧婦妙手烹小鮮

  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在倫敦的西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為英格蘭女王,是為伊麗莎白一世。那一年她25歲。加冕那天,萬民歡騰,慶祝好日子終於到來了。伊麗莎白沒有令臣民失望,即位後,她立即開始了對國家的治理。雖然伊麗莎白坐上了萬人之上的王位,但姐姐留給她的這個王國卻是千瘡百孔、危機重重:新教和天主教仍然在對抗;伊麗莎白的表親——蘇格蘭女王瑪麗要同她爭奪英格蘭王位;西班牙艦隊在海上稱霸,掌控著英格蘭的商貿生命線;近鄰法國也對英格蘭虎視眈眈,意圖吞而並之……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伊麗莎白頻繁地召見大臣,與他們仔細探討,最終她認識到,想解決外憂,必須先解決內患,但若想解決內患,卻要先有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基於這一點,伊麗莎白立即與意大利簽署了《卡多——坎陪吉條約》,結束了與意大利的戰爭。對於法國和西班牙,伊麗莎白則采取“均勢外交政策”。當時,法國正控製著蘇格蘭,西班牙占據著尼德蘭。法、西兩國此時已敵對了許多年。若英格蘭傾向於法國,就會使西班牙至尼德蘭之間的海上通道被切斷;如果英國傾向西班牙,不僅會阻礙法國與蘇格蘭的聯係,更會形成對法國的包圍。因此,英格蘭女王的態度直接關係到了法、西兩國的利益得失。法國和西班牙都不願看到對方控製英格蘭,或成為英格蘭的盟友。於是,這兩國的大使都跑到伊麗莎白麵前替自己的國王向她求婚。伊麗莎白沒有放過這個有利條件,她沒有立刻答應他們,但也沒拒絕誰。為了英格蘭,她把自己的婚姻作為籌碼,在法、西兩大歐洲強國間維持平衡,使得他們無法向英國下手。一個女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就是婚姻。伊麗莎白卻將自己的婚姻當做工具利用,難道她是個放蕩的女人嗎?事實上,伊麗莎白終其一生沒有結婚,始終保持童貞。這在人們所熟知的女王、女皇中是相當罕見的。伊麗莎白對婚姻相當謹慎,也相當看重,但為了英格蘭,她可以奉獻自己的一切。她曾經對要求自己結婚以期王室後繼有人的大臣說:我已經獻身於一個丈夫,那就是英格蘭!英格蘭以往的統治者一直謀求擁有更大的領土,因此與法國等其他國家素有仇怨。伊麗莎白也希望自己國土能大些,再大些。可是她並不糊塗:國庫空虛、軍事實力太弱,盲目動武隻能徒取其辱。伊麗莎白不得不暫時放棄對外發動戰爭的計劃。

1564年4月11日,英法簽訂和平條約,英格蘭放棄對加萊的統治權,獲得法國22萬克朗的賠償。至於西班牙那邊,國王菲利普二世原本支持蘇格蘭女王瑪麗奪取英格蘭王位,可瑪麗不久後嫁給了法國王儲。菲利普馬上改變了立場,站在了伊麗莎白一邊。英、西兩國表麵上也一團和氣了。外交方麵基本穩定後,伊麗莎白立即著手治理內政,首先開始處理宗教問題。她首先恢複了姐姐瑪麗統治時期被打壓的新教聖公會的地位,並頒布了至尊法和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教會的最高領導人。接著,她將天主教和新教融合在一起,使得宗教信仰統一,以結束兩種信仰的民眾之間的紛爭。伊麗莎白在宗教上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英格蘭聖公會因為她的支持,不僅擁有了獨立的地位,而且得以一直延續至今;信仰的統一,也使得英格蘭國內日趨穩定、團結;而且,她使英王成了政教合一的集權者,在她統治的時期,英格蘭王權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伊麗莎白上台時,前國王瑪麗給她留下了300萬英鎊的巨債,這使得伊麗莎白必須控製國家的支出。她命令政府和宮廷的費用必須嚴格地節省,並下令打造船隻發展海上貿易,還鼓勵海盜劫掠其他國家的商船來聚斂財富。早在1562年,約翰·霍金斯就開始了高利潤的跨大西洋的奴隸販賣活動。伊麗莎白本來是反對這種不道德的貿易的,但當霍金斯向她顯示他的貿易的利潤後,伊麗莎白立即改變了態度,不僅包庇霍金斯,甚至為他提供船隻和人員,從中直接獲利。伊麗莎白的做法雖然使她在後世備受批評,但對於她本人來講,隻要能夠賺錢,她是毫不在意後人的評價的,畢竟她要償還300萬英鎊的巨債。在伊麗莎白一係列不擇手段的措施的推動下,國家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當後來與西班牙的戰爭開始時,英格蘭的經濟盛況已經是從亨利七世以來從未有過的了。伊麗莎白竭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還不得不防備著背後有人捅刀子——她的表親,蘇格蘭女王瑪麗一直都在為得到英格蘭王冠而努力奮鬥著。

瑪麗·斯圖亞特,是英王亨利七世的曾外孫。她一出生就成了蘇格蘭女王,很小的時候作為太子妃被送到了法國宮廷,享受著奢華和優待。當時的羅馬天主教廷,宣稱新教徒伊麗莎白從天主教規定上講隻能算私生女,無權繼承王位。隻有天主教徒瑪麗·斯圖亞特才是合法的英格蘭王位繼承人。而瑪麗本人也一直宣稱自己才是英格蘭真正的女王。這讓伊麗莎白非常惱火,把瑪麗·斯圖亞特視為最危險的對手。兩個人雖然經常書信往來,虛情假意地噓寒問暖,但暗中卻各顯神通,竭力給對方設置陷阱。後來,瑪麗的丈夫繼位成為了法國國王,但位子還沒坐熱,就一命嗚呼了。法國宮廷改朝換代,瑪麗則被請了出去,被迫回到蘇格蘭。初回各方麵條件都不如法國的蘇格蘭,瑪麗無心政事,倒也安靜了幾年。但這樣的日子注定不會常久。英格蘭女王與蘇格蘭女王如今都是單身,無論她們中的哪一個同哪一國的國王結婚,勢必會對另一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對於堅決不結婚的伊麗莎白,瑪麗自然沒什麽好擔心的。可伊麗莎白卻不得不關心多情的瑪麗的婚事。當聽說瑪麗女王對英國小王子唐利一見鍾情時,伊麗莎白鬆了一口氣,立即明裏反對,暗中撮合,成就了這段姻緣。於是,唐利成了蘇格蘭國王。伊麗莎白覺得這回滿天烏雲都該散了。沒曾想,1567年2月10日,一聲巨響傳出,國王唐利被人給炸死了!這段時間瑪麗和包斯威伯爵關係密切,人們都懷疑是他們合夥謀殺了唐利。憤怒的貴族們起兵叛亂,瑪麗女王情急之下逃到了英格蘭。伊麗莎白大度地收留了這位蘇格蘭親戚,但不準其入宮。她堅持把瑪麗按女王的待遇供起來,試圖用綾羅綢緞和黃金珠寶作為鐐銬鎖住瑪麗。寄人籬下的瑪麗表麵上表現出厭倦了名利的態度,實際上卻一心希望東山再起,打算以奪取英格蘭王權作為恢複地位的第一步。她每天都在緊張地活動,一直不停地謀劃籌算,甚至有兩次差點就成功了。伊麗莎白本來打算還瑪麗自由,甚至明知她的一舉一動,卻盡量暗中瓦解那些陰謀,並不去計較。從這一點來說伊麗莎白實在是夠寬容了,但瑪麗卻仍然沒有罷手的意向。無奈之下,1587年,伊麗莎白處死了瑪麗·斯圖亞特。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