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學會做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要善於講道理,講情理,以理服人。動輒施以處罰隻能適得其反。
對企業管理者來講,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永遠是管理員工的有利武器。通過擺情況,講道理,可以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同德,共創大業。
情到深處自然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隻要把道理講明,把利害講清,誰都可以成為一位好員工。
如果憑借手中的權力,方法簡單,作風粗暴,動輒對員工大加申斥,懲治責罰,隻會適得其反。
《水滸傳》裏的楊誌,就是一個不善於做群眾工作的人,所以他吃了大虧。
楊誌在京城殺了小混混牛二以後,被官府發配到北京大名府充軍。
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他在大名府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身兼地方和軍隊一把手,可謂有權有勢。
梁中書原在京城工作時就認識楊誌。他知道楊誌是一員勇將,念故舊之情,有意提拔楊誌在軍隊裏擔任提轄。
梁中書把楊誌留在身邊,當了一員心腹愛將。
寒來暑往,轉眼已過端陽。看看老丈人蔡京的壽誕臨近,梁中書準備了十萬貫珍珠寶貝,作為生日賀禮,讓楊誌帶隊,運送到首都東京去,慶賀蔡太師生辰。
盡管路上很不安全,但梁中書知道,楊誌武藝超群,做事謹慎,這趟路走過去,不會有大的妨礙。
但這一次梁中書想錯了。楊誌打仗可以,但作為一個管理者,他還欠火候。
(1)複雜的團隊。
這趟差使十分重要。梁中書上年的十萬貫生辰賀禮,在半路遭劫,至今還沒有抓到凶手。這一次,他不得不十分小心謹慎。
楊誌領受任務時更是誠惶誠恐。
一是有先見之明。
見梁中書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楊誌也深感責任重大。他問梁中書:“就不知道您如何打點,安排幾時起身?”
梁中書說:“我已經想好了。把十萬貫金銀財寶,裝入十一輛車子。車子上明明寫上:慶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安排一名士兵護衛,三日內就動身。”
楊誌一聽梁中書這樣安排,就趕緊說道:“這樣去東京的話,我就不敢領受這個任務了。懇請另派英雄精細的人去。”
梁中書說:“那你說怎麽辦才好?”
楊誌說:“我的意見,把禮物裝成擔子,選健壯士兵挑著,都扮作客商,一路悄悄地去往東京。如此的話,我就敢領受這個任務了。”
梁中書說:“你說的很對,就這麽辦吧。”接著,梁中書又說:“我夫人也打點了一些禮物,要送與府內家眷。怕你不知道府內路頭,特地安排謝都管和兩個虞侯,和你一同去。”
楊誌一聽,又說道:“我還是去不成了。”
梁中書說:“又怎麽啦?”
楊誌說:“那些士兵與我同行,我想走就走,想住就住,什麽都可以做主。有老都管和虞侯相伴,他們是夫人的人,又出自太師府門下,在路上與我違拗起來,我怎敢與他們爭執?”
梁中書聽楊誌這麽說,覺得楊誌思考問題很周到,更是刮目相看。便對楊誌說道:“我讓他們三人都聽你的好了。”
楊誌說:“如此,我就敢上路了。”
二是情況複雜。
梁中書全部同意了楊誌的意見,把十萬貫金銀財寶裝成十一個擔子,選了十一名健壯士兵挑著。老都管和兩個虞侯也都表示在路上聽從楊誌的安排。
楊誌就這樣帶著十四人上路了。
要把這個團隊安全帶往東京汴梁,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楊誌麵臨的情況太複雜了,具體地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第一,路途情況複雜。從位於河北大名縣的北京大名府,到位於河南開封的首都東京,一路上要經過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黃泥岡等許多“賊寇”占據的地方。第二,人員構成複雜。雖然這個團隊隻有十五個人,但老都管和兩個虞侯出自首都太師府,他們的行政級別比楊誌這個小提轄要高出許多檔次。他們嘴上表示聽從指揮,但心裏未免不服氣。第三,氣候狀況複雜。正處於炎炎夏季,晝長夜短,酷暑難當,更為團隊的行程增加了難度。
楊誌雖然是老江湖了,雖然取得了梁中書的管理授權,他也得小心翼翼。
(2)魯莽的管理者。
楊誌是這個團隊的最高領導人,他要用好自己的權力。
一個軍官管十一個士兵,固然不是問題。但要管資格老、級別高的謝都管和虞侯,卻必須得動腦子。
可是,楊誌雖有先見之明,卻沒有管理經驗。
一是沒有把級別高的人搞定。
帶一個團隊外出,是對帶隊者智慧的考驗。其中的關鍵是把級別高的人工作做好。在楊誌的團隊裏,就是謝都管和虞侯。
楊誌如果把謝都管和那兩個虞侯搞定就好了,可他沒有這樣做。
離開大名府上路,頭一個星期裏,楊誌帶著團隊,早上乘涼趕路,中午天熱的時候,就把隊伍停下來歇息。大家有說有笑,雖然苦點累點,但對楊誌的安排還是比較滿意的。
五七日後,離開人煙輳集之地,漸漸進入山路。楊誌知道,山中是草寇出沒的地方,團隊已經進入了危險境地,必須乘熱趕路。於是,楊誌自作主張,規定每天從上午八點開始趕路,至下午四點便要住宿。
作息時間這樣一改,掐頭去尾,剛好把清晨和天黑之前兩段清涼時間刪去,卻要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裏趕路,讓老都管他們很不明白。
楊誌知道,這最熱的一段時間正處於大白天,行人多一些,也便於觀察情況。再說,那些打劫的賊寇也會在這個時候歇息呀。
楊誌修改作息時間是正確的,但他沒有把老都管的工作做通,並讓老都管幫忙做工作,而是自己擅自決定。他為團隊的覆滅埋下了不幸的種子。
二是方法簡單粗暴。
士兵們挑著擔子,在大熱天趕路,個個累得氣喘籲籲,瞅著楊誌不注意,就放下擔子歇一會兒。楊誌手執藤條,見到誰坐下來,就上去抽一鞭子,逼著大家趕快前行。
不僅挑擔的士兵們不好受,兩個手拿包袱的虞侯也不好受。他們平時坐在辦公室裏,吃香的喝辣的,實在缺乏鍛煉。這種訓練特種兵的工作方式,確實讓他們吃不消。
兩個虞侯決定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他們剛坐下來,楊誌就過來催他們走。兩個虞侯說:“天涼快的時候不走,卻要在天熱的時候走,誰受得了啊。”楊誌不好拿藤條抽他倆,就隻好不幹不淨地罵道:“你們說的都是屁話。在這危險地麵,誰敢摸黑趕路?”
楊誌把兩個虞侯也得罪了。
兩個虞侯對老都管說:“你也不管管楊誌。他一個小軍官,憑什麽罵我們呀。”老都管說:“上路之前,梁大人專門交待都聽他的。暫且忍一忍吧。”兩個虞侯說:“梁大人不過是人情話,這裏你就當個頭罷了。”聽了兩個虞侯的話,士兵們更來氣了:“挑這麽重的擔子,在這麽熱的天趕路,還動不動用藤條打我們,我們就不是父母養的?完全不把我們當人了。”
除了老都管還能沉住氣外,其他人都對楊誌怨恨不已。
三是不會做群眾工作。
看看來到黃泥岡前,卻正值中午時分,太陽似火一般蒸著大地。
楊誌說:“乘熱翻過這座岡子,然後再休息。”
趕路又不是吃蒸饃,還需要乘熱?眾人口雖不言,每個人都窩了一肚子火。
剛剛走上黃泥岡,那挑擔的十一個士兵,瞅見有樹蔭的地方,放下擔子,靠在樹上喘氣,動也不想動了。
楊誌知道,此時此地絕不能休息,他拿起藤條就來趕打士兵。把這個打起來,那個躺下,打都打不走。
老都管見楊誌不住地抽打士兵,就再也憋不住了,說道:“天實在太熱了,你不要老是打他們好不好。”楊誌說:“您不知道,這黃泥岡是賊寇們出沒的地方,一點兒也耽擱不得。”老都管說:“那就稍坐一會兒,等過了中午再走也不遲。”
楊誌見老都管也不明理,就拿起藤條發狠地打士兵:“誰要再不起來上路,老子就先打誰二十軍棍。”士兵們再也忍不住了,說道:“你躺著說話不知道腰疼。我們挑這麽重的擔子,怎比你空著手走?就是梁大人親自來,也聽我們說一句吧。你太不拿我們當人了。”
楊誌聽了士兵的話,更加惱怒:“你們想嘔死老子是嗎?不怕打的就躺著吧。”一邊說一邊拿起藤條又打。
老都管見楊誌不給自己麵子,就火了:“我在太師府當都管,那些比你官大的軍官,千千萬萬,誰見了我不是點頭哈腰?你一個芥菜籽大的小官,就這麽逞能。”
楊誌見老都管發火了,隻好申辯說:“現在不比太平時節,到處都是強盜。”老都管大怒道:“你說這話該割舌頭。如今怎麽不太平了?四川、湖廣,哪裏我沒有去過?你別拿大話嚇人好不好。”
老都管是見個世麵的人,他把楊誌罵得狗血噴頭。
楊誌用鞭子代替道理,他把整個團隊的人都得罪了。
四是集體翻船。
楊誌正在抽打士兵的時候,見對麵林子裏有一夥人,賊頭賊腦地往這邊瞅。
楊誌趕緊走過去盤問。那些人對楊誌說:“我們是販棗子的客商。天太熱了,坐在這林子裏休息。見你打那些人,我們以為遇到賊了,就過去看一眼。”
楊誌噓了一口氣。擔心別人是賊的人,就不會是賊了!
正說著,隻見一個賣酒的小販,挑著一擔酒,哼哼嘰嘰地從山下走到岡子上來。
那夥人便喊住酒販,買了一桶酒,拿棗子當菜,一會兒就喝完了一桶。另一桶也喝了一瓢。
見他們喝得津津有味,老都管和士兵們眼睛都看直了。他們舔了舔嘴唇,實在也想喝一口解解乏。
楊誌說:“那酒裏有蒙汗藥,千萬不能喝。”
那些士兵們眼見那夥販棗子的都沒有被蒙倒,另一桶也舀走了一瓢,就嚷嚷著要把另一桶買來喝。
楊誌目睹了整個過程,就沒有再阻攔。酒買來後,自己也喝了一小碗。
那些士兵們買下了另外大半桶酒,還買了些棗子。個個狼吞虎咽,一會兒風卷殘雲,把酒和棗子吃了個罄盡。
這酒裏就真還有蒙汗藥,這一切都是那夥販棗子客商用的計。
楊誌和士兵們喝了酒後,一個個手軟腳麻,倒在地上。眼睜睜地看著那夥人,不慌不忙地把棗子從車上卸下來,裝上十一擔寶物,大搖大擺地推下山去。
楊誌喝的酒最少,也醒得最快。他從地上爬起來,本想抽出腰刀,把老都管他們都殺了。想想殺也無益,就隻好搖搖頭,歎了一口氣,獨自走下山去。
老都管他們醒來,太陽已經偏西了。大家一商量,楊誌走了也好。回去後向梁中書匯報,就說楊誌與賊寇合謀,劫走了財寶。
誰都沒有責任,責任在楊誌身上。
從“智取生辰綱”的故事,企業管理者應該得到一個警示:當企業內部產生意見分歧的時候,要耐心細致地做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統一思想。簡單粗暴,動輒施以處罰,隻會導致人心渙散,最後把事情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