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淺談基層領導方法和領導素養

  寫在前麵的話:人生就是奮鬥,隻有奮鬥才是真正的人生。用奮鬥證明自己存在是我不斷進取的動力。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靈,其最大特點在於大腦發達善於思考。我總覺得,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論官職高低,不論貧富貴賤,都應該不斷分析,總結、思考、探索、實踐,無論是對以往經驗的總結還是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乃至未來的設想,都需要思考,隻有這樣才無愧昨天,珍惜今天,憧憬明天。贏得成功的可能性,在長期工作多個崗位的實踐中,風雨兼程,不敢懈怠,總是不斷地熟悉適應新環境,學習充實新知識,分析解決新問題,規劃設計新藍圖,這不僅是為了充實自己,而是為了所服務的這個行業。

  黨建工作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兩個重要課題,其一是提高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要提高領導水平,就必須切實改進領導方法。

  領導方法是領導科學體係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領導方法,對於領導活動的成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領導活動中,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有科學方法。沒有橋或船過不了河,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隻是一句空話。領導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領導者的領導方法如何?同他本人的思想方法、基本素養有關。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方法不對頭,基本素養差,隻知道領導方法是沒有用的。因此,要學習、改進領導方法,就必須努力提高素養,端正思想方法。

  基於上述認識,本文結合企業經常碰到的問題,試從自己的學習思考和工作體會,淺談領導方法和領導素養。

  一、基本領導方法和正確對待群眾

  毛澤東同誌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幹問題》中指出:“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係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係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

  領導方法的基本內涵,毛澤東同誌的這段話已經講得十分明確和透徹。問題不僅在於積極正確的運用,還在於對群眾群眾路線的認識。

  江澤民同誌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在國有企業改革中,要建設好企業領導班子,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確立了職工在企業中的主人翁地位。《職代會工作條例》規定了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重大事項、途徑和作用。這些都是基本領導方法的體現,又是辦好企業的重要舉措。

  在企業中,“職工是主人,領導是公仆”。對於這話,職工不理解,領導也沒有真正接受。究其原因,是領導在領導活動中,不懂得或不實施基本領導方法,甚至唯我獨尊,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領導說什麽都算,怎麽說怎麽算;職工說什麽都不算,或者根本沒有地方說。群眾的意見沒人聽,更談不上集中起來再堅持下去,那就必然造成“領導是主人,職工是公仆”的現象。因此,作為企業領導,能否認真學習並積極實施基本領導方法,不隻是方法問題,它涉及辦好現代企業的根本。

  如何對待群眾,是實施基本領導方法的關鍵。江澤民同誌說“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領導工作的—個基本條件。”還告誡我們說:“敵對勢力從外部搞垮我們黨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脫離群眾,自己毀了自己。”辦好企業,以人為本,要教育培養職工,要通過精神鼓勵、物質激勵職工的生產、工作積極性,這是大家已有的認識,但是否落實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差異。即便完全落實了,似乎也沒有真正體現出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在企業管理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深一層的認識和觀點:職工不是一種資源,而是一個有自尊的生命體。因此,把職工看做一種資源,用激勵的辦法永遠不會真正調動其潛能的發揮,隻有把職工真正視為一個有自尊的生命體(當家做主的人),得到職工真誠的合作,其主觀能動性包括潛能才能被調動起來。我認為,如果我們的思想認識能夠提高到這一步,在自己的領導活動中,就不會有問題。

  二、端正思想方法,是實施基本領導方法的關鍵

  思想方法,關係到一個領導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立足點、著眼點,關係到正確對己、正確待人的問題。因此,它是實施基本領導方法的關鍵。

  (一)要著力於統攬全局

  1.作為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要站得高,放得開,跳得出,控製局麵,掌握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工作。站得高,是指領導要站到自己職責要求的高度,使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麵盡入眼底,避免顧此失彼,重此輕彼。放得開,是指領導要抓大事,議大事,大權獨攬,小權分散,放心放手地讓班子成員各負其責,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跳得出,是指要始終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如遇被動也能及時跳出來。一把手,從客觀上講是易於主動的,但一旦處入被動,不僅自己苦不堪言,工作也難以推動。

  2.要有清晰抓大事的工作思路。要倡導一種精神,確立一個奮鬥目標;提出一套實現目標的措施:配好一套班子,既要知人善任,又要知人善免;建立一套獎懲體係。

  3.要靜下心來。領導的職責是出主意,用幹部。要出主意就要靜下來,周密思考。手忙腳亂,神魂顛倒,是拿不出好主意的。一把手要有踱方步、想問題的時間,很忙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忙於接待、應酬,忙於陪喝陪跳的領導一般不是好領導。用幹部,關鍵是發揮幹部的積極性、能動性。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一個領導調動不起幹部的積極性,隻是自己瞎忙又有什麽作用?“君閑臣忙國必興,君忙臣閑國必亂”這是曆史的經驗。

  (二)要正確地對待權利

  1.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利。權利有兩重性:它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也可以以權謀私;可以給人以鍛煉提高、施展才能的機會,也可以因為有權力、有機會從而毀掉一個人。因此,要牢固樹立三種觀念:權利就是責任的觀念;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觀念;樂於接受監督和約束的觀念。一個領導幹部應切記:不要把權看得太重,不要把有點權利體現的事都抓在手上,抓住不放,一個人說了算。

  2.要協調好黨、政、工三者之間的關係。企業領導製度,確立了黨、政、工三者的地位和作用。黨、政、工隻有分工不同,沒有重要不重要之別。近年來,不斷出現“核心”大,還是“中心”大的爭論。這反映出看問題的立足點和著眼點的不同。對此爭論,我借用這樣一句不一定十分恰當的話來表達我的看法:“逆水行舟,櫓速(魯肅)不比帆快(樊噲);月明風清,笛清(狄青)不如簫和(蕭何)”。作為領導,對這個問題要有準確的把握,否則頭腦中總有一個我大你小,再好的領導方法也難以發揮效用。

  3.要認真落實分工負責製。對於分工負責、層層負責、各負其責的問題,毛澤東同誌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幹問題》中早有詳盡闡述,他說:“對於任何工作任務的向下傳達,上級機關及其個別部門都應當通過有關該項工作的下級機關的主要負責人,使他們負起責任,達到分工而又統一的目的。不應當隻是由上級的個別部門去找下級的個別部門,而使下級機關的總負責人不知道,或不負責。應當使總負責人和分負責人都知道,都負責。”鄧小平同誌在《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必須把分工負責製建立起來。集體領導解決重大問題;某一件事、某一方麵的事歸誰負責,必須由他承擔責任,責任要專。”在企業領導工作中,一定要堅持民主集中製,認真執行分工負責、層層負責、各負其責的工作原則。如果這一原則不能落實,分工的領導不能負責,負不了責,進而就會不負責。它不僅造成工作程序上的混亂,更為危險的是會造成人心渙散,形不成合力,團結受到損害。

  一把手一定要學會當“班長”。一是要抓大事,把握全局;二是要用好權,大權獨攬,不等於大事一個人說了算,更不能有權亂用;三是要相信副職,放手讓副職按照分工獨力負責的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尊重副職的意見,不能隨意推翻分管領導在他職權範圍內作出的決定。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敢於負責,要有容事容人的寬廣胸懷。“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能容人,是說既能容人之長,又能容人之短。

  4.要以誠相待人,真誠共事。作為領導,要牢記團結才有力量。與人共事要開誠布公,以誠相待,真誠共事,團結協作。領導人要講求領導藝術,改進工作方法,但在同誌之間不要搞計謀、耍權術。耍權術,猶如玩刀子,玩得不好,也會傷害自己。工作中,由於主客觀的原因,發生意見分歧是正常的。解決意見分歧的思想方法是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即我們在認識事物時改變原本所處的位置,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思考、處理問題,從而使自己的認識避免片麵性和局限性。有了這樣一種“換位思考”意識,有利於發現自己不易察覺的問題,修正自己錯誤的或片麵的看法,從而達到統一認識、顧全大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目的,使各種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

  三、正確對待自己,是實施基本領導方法的基礎

  江澤民總書記在《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一分為二地認識自己,實事求是地估量自己,正確地對待自己。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風,做到以下三個正確對待:“正確對待同誌”、“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群眾”。這三個正確對待,會對一個人的領導方法產生重大影響。

  1.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首先要“實事求是地估量自己”。古人雲:“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首要的問題,是認清自己的思路,把握自己的理性。自己對自己的學識、能力、經驗、水平,以及威信和影響力要有一個正確地估量。過高的估量自己,會經常發生事與願違的事;過低的估量自己,也會失去機遇和信心。正確對待自己,還要“一分為二地認識自己”。世無完人,人各有所長。一個人能認識、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是比較難的,也是可貴的。看不到缺點和不足,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就很難提高和進步。因此,不能以為自己什麽都好,別人什麽都不如自己。社會是一麵鏡子,別人是一麵鏡子,自己也是一麵鏡子。當我們在睜眼睛去看社會、看別人的時候,也能學會看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先要嚴以律己。對自己要求要嚴,尤其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能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是寬以待人的前提,不能嚴於律己,就談不上寬以待人。要想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應該首先考慮自己怎樣對待別人。

  2.要正確對待同誌。江澤民同誌說:“領導幹部要心胸開闊,具有容人容事的寬闊胸襟,做到虛懷若穀。如果心胸狹隘,容不得人,聽不進不同意見,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就會脫離集體、脫離群眾,甚至成為孤家寡人。”這是由衷地告誡。經常聽到意見和呼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於無聲處聽警雷”。聽取意見,博采眾長,才能豐富自己。聽到不同意見或反對意見不一定是壞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嘛!正確對待同誌,就要正確看待別人的成績和缺憾,優點和不足。這就要學會曆史的、辯證地看待問題。曆史是向前發展的。後來者居上,就一般來講它是曆史的必然。但是沒有曆史的基礎,就不會有今天的輝煌。更何況,有一些古代文明,不僅至今沒有超越,甚至是不及的。

  3.要正確對待組織。江澤民同誌說:“沒有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沒有黨組織的關心和支持,沒有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配合,個人本領再高,也成不了什麽大事。”這是講明了個人和組織的關係,個人作用的發揮和組織力量的關係。組織是一個集體,任何個人都不能代表某一個組織。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應該由某個組織討論決定的事,不能個人說了算,更不能拒絕組織的教育和監督。

  4.要學會做人,做好人的工作。要做好人的工作,首先自己要學會做人。要學會做人,就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做人總要以德為本,以德為基,以德立世,站得正,行得端,不淫不屈不移,堅守道德和靈魂。人應一身正氣。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人,再做人的工作就沒有人格的力量。

  辦好企業,以人為本。做好人的工作,是最根本的工作。作為領導,一定要懂得人是有思維、有智慧的。要做好人的工作,首先,應十分重視發揮形象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領導人員有兩種影響力,即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非權力影響力:一是真理的力量,二是形象、人格的力量。領導人員要具有和發揮自己的非權力影響力。不管任何人,如果人格低下,一味弄權是不行的。其次,在方法上,必須“剛柔相濟”。對原則問題要“剛”,要敢於堅持,不能遷就;對非原則問題或對問題的處理要“柔”,要教育引導,要以理服人,要以誠待人,不能生硬粗暴,不能以勢壓人,更不能以整人為目的。第三,在對人的處理、懲罰上要寬嚴適度,言之有理。“得之於嚴,失之於寬”,它適用於企業的各項工作管理,不能照搬到對人的處理上。對人的處理,要恰如其分,既本人口服心服,又能警示教育他人。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

  5.要有良好心理素質。在工作中有暢快順利的時候,也難免有坎坷多艱的際遇。領導人員應十分重視培養在順境和逆境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順境上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逆境上不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還要十分注意克服心態毛病,諸如:虛榮心、猜疑心、妒忌心、報複心、逆反心。我們生活在社會之中充滿著矛盾。當領導就要抓工作,幹事情。做事難,做成做好一件事更難,甚至要遭受磨難也不可免。“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況且“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古今有之。如遇謗毀之事,相信組織,相信群眾,相信自己,“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四、努力提高素養,是改進領導方法的基本功

  提高領導人員素養的主要途徑是:

  一要勤於學習。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理論。當前,尤其要聯係思想和工作,切實學好鄧小平理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適應形勢的新要求。要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市場經濟知識,熟悉有關政策、法規、法律;還要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學習的目的應該是:懂馬列、懂經營、懂科技、懂業務、懂法律、會外語。尤其要學會進行綜合經濟分析,掌握駕馭發展趨勢,做出正確決策,提高確立工作目標的能力。在學習的內容上,還應重視一下語文、文學和曆史。語文,是最基礎的文化知識,它影響到一個人的表達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其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文學能夠給人以知識,幫助人們認識曆史和現實,把握發展規律;文學是人學,閱讀文學作品,能夠幫助人們做好人的工作,還能夠提高精神境界,給人以信念和人格力量。所以江澤民同誌多次建議領導幹部多讀點書,讀點文學作品,主要是名著,以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提高業務水平。領導人員應具有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鑒別、評論能力,懂得它的詩情畫意。曆史是一麵鏡子。毛澤東同誌多次要求全黨要學習曆史。江澤民同誌強調:“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不了解曆史,就難以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的經驗和教訓都是深刻的。學習曆史,可以汲取營養和力量。

  二要善於思考。思考比什麽都重要。沒有聯係實際的思考,聯係實際的解決問題,是學而無用的。要養成遇事思考的習慣。因此,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靈,最大的特點在於大腦發達且善於思考,隻有善於思考,才會有切合實際的好辦法。要依靠政策、規定和精神,緊密結合自己的實際,動腦筋、想辦法。照傳照搬,人雲亦雲,貌似執行得既全麵又堅決,實際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三要勇於實踐。勇於實踐,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事關成敗。領導幹部的精神狀態不隻是個人的事,而是關係到感染和鼓舞群眾、影響工作成敗的大事。不論是處於先進還是後進,都要放下包袱,克服不思進取、盲目驕傲或者信心不足等消極情緒。要麵對現實,知難而進。其次要勤政。勤政,就是工作要勤奮,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有緊迫感,有事業心,出政績,見實效。勤政,就要反對懶惰,包括思想上懶惰。遇事不動腦筋,不想辦法,等待觀望,或者怨天尤人,就失去了幹好工作的前提。幹部要腦勤、腿勤、口勤、手勤。勤政,就要實幹。高談闊論,坐而論道,不抓,不幹,隻會誤事。勤政,還要勇於克服困難。要幹好幹成一件事是很難的,沒有困難的工作是沒有的。困難麵前勇者勝。成功是屬於敢於同困難抗爭之人的。再次要務實創新。務實,就是要知實情,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幹部,尤其是企業幹部,實幹是最寶貴的。我們的幹部應該是實幹家,不應該是評論員。那種“眼高”、“手低”,議論別人滔滔不絕,自己去幹一籌莫展的幹部,不會成為好幹部。創新,就是不唯書、不唯上、不墨守成規,就是思想解放、實事求是、聯係實際、解決問題。幹工作要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會用新辦法,觀察事物樹起新觀念,前進之中走出新路子。再次,要勇於實踐,還要改進作風。要落實江總書記對領導人員提出的“多擠點時間學習,少搞一些應酬;多做些調查研究,少一些主觀主義;多幹些實事,少說些空話”的要求,發揚黨的實事求是精神,遵循群眾路線,調查研究、實幹苦幹、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反對或防止隻說空話不幹實事、隻有號召沒有措施、隻有布置沒有檢查、隻搞動作不見實效的傾向,大力提倡“說了就幹,定了就辦”雷厲風行的作風。

  四要善於總結。善於總結,是提高的重要一環。“從今天,看昨天……從昨天,到今天……”是總結的目的。尤其是自身經曆的經驗教訓,總結提煉以後,它會是刻骨銘心的。當然,總結經驗要留有餘地,總結教訓要一絲不苟。

  五要樂於監督。監督是提高的外部條件。首先,要樂於組織的監督。黨和國家的監督機製已經形成,監督製度正在完善。認真學習,嚴肅執行,接受監督,不能含糊。其次,更要樂於群眾的監督。我們生活、工作在群眾之中,對於是非曲直,群眾心中是有一杆秤的。再次,要樂於聽取不同意見,包括反對意見。不要沉浸在讚揚聲中。在成績麵前,不要去想邀功請賞。“黎民百姓長久,功名利祿短暫”。

  注:

  撰寫於2005年6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