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西部,為“古絲綢之路”重鎮,隴上文化名城,素有“文化縣”盛譽。東達定西、榆中,西接康樂、廣河、東鄉,南至渭源、隴西,北抵蘭州市。全縣總土地麵積2851平方公裏,總人口5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萬人。現轄18個鄉鎮、351個行政村,是國家級貧困農業大縣。自然環境惡劣、人力資源匱乏、思想觀念落後是製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幾年,該縣全力解放思想,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苦練內功,吸納外援,各項工作都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人事人才和職稱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為經濟社會的全麵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職稱改革工作五年回顧
職稱改革工作是人事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性強,涉及麵廣,情況複雜,難度較大。一方麵,要堅持正確的政策導向,嚴格按規定條件、標準和程序進行,確保評聘質量;另一方麵,要從全縣實際出發,合情合理地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近年來,臨洮縣始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人事職稱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職稱工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服務,為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服務的指導思想,加強宏觀管理,穩步推進職稱改革,嚴格落實省、市有關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精心組織、勤奮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隊伍逐年壯大,水平穩步提高。至2005年底,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999名,是2000年的1.16倍。其中,聘任在崗的高級職務專業技術人員188名;中級職務專業技術人員2180名;初級職務專業技術人員3798 名;未定職專業技術人員 833 名。涉及教育、衛生、工程、農業等19個係列。有中小學教師、工程技術、農業技術三個縣屬評委會。專業技術人員隊伍逐年擴大,技術水平穩步提高。
2.嚴格評聘政策,強化宏觀管理。一是認真貫徹執行省、市職稱評聘有關政策規定,嚴格推薦選拔晉升對象及組織評審等各種程序。五年來,上報省市高級職務216人,其中,教育147人,衛生58人,農業5人,工程6人;評審中級職務1435 人,其中,教育1321人,衛生32人,農業36人,工程46人;破格晉升高級職稱的有6人,破格晉升中級職稱的6人;指導協調縣屬初級評委會開展工作,為1126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員評聘了初級職務,為886名大中專畢業生確定了初級職務。二是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待遇有所改善,為聘任在崗的專業技術人員兌現了職務工資。特別是對優秀中青年骨幹按政策規定爭取限額,以保證他們職務的聘任,提高工作積極性。三是嚴格結構比例核定工作,每年對全縣16個局委辦下屬的203個事業單位核定專業技術崗位和確定比例。同時,對符合申請專項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從省、市申請高級限額64 名,中級限額178名。四是積極開展了非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2003年為臨洮縣花卉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張冬生同誌破格晉升了高級工程師,使從事個體、民營的衛生、經濟、會計、農業工程等高、中、初級職務專業技術人員達到了28名。五是每年組織企事業單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和職稱計算機考試;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衛生、統計、經濟、審計、計算機五個係列的職稱資格考試。
3.健全考核製度,加強聘後管理。實踐證明,年度考核工作是激勵專業技術人員積極進取,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搞好專業技術工作的有力措施,同時,它為專業技術人員申請專項限額、續聘、解聘、晉升、獎勵及調薪提供了依據。健全平時考核和年終考核製度。考核前,檢查《平時考核手冊》,按照優秀、良好等次的比例規定,分高、中、助理、員級四個層次下達《優良指標審核單》,防止優、良比例的突破和各層次互相擠占比例和領導擠占群眾比例的問題。考核後,及時整理考核結果並填寫《年度考核結果通知冊》,為專業技術職務續聘,職務工資晉升,職稱資格晉升,申報專項限額和專業技術職務的解聘、緩聘及降低工資提供依據。在健全考核製度的同時,還不斷加強了聘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專業技術職務管理冊》製度,逐步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的各項管理製度。
4.製定發展規劃,實施人才工程。為了加快人才資源的開發,實現臨洮縣“十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根據《甘肅省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工程綱要》及《定西市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115”工程規劃綱要》,結合該縣實際,製定了《臨洮縣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242”工程規劃綱要及實施意見》。目前,全縣有1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被評為省級優秀專家;有 17名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被評為市管拔尖人才和市級創新人才,其中,衛生係統12 名,教育係統3名,水利係統1名,農業係統2名;有99名專業技術人員被評為縣級學術技術帶頭人。
5.狠抓繼續教育,全力培養人才。根據《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和《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為全麵提高專業技術隊伍整體素質,每年及早認真安排部署,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確保了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人數和效果都達到了規定要求,公共課培訓參加率達到100%,專業課培訓率達到90%。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繼續教育,使專業技術人員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6.重視培訓考試,提高應用能力。根據人事部《關於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通知》和甘肅省的相關性政策,臨洮縣從1999年開始建立計算機培訓中心。經過幾年的努力,全縣50歲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都參加過計算機培訓和考試,有的已參加過不止1次。通過培訓和自學,85%的專業技術人員都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日常工作,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職稱改革工作現狀分析
近幾年,該縣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針,圍繞人事工作的兩個調整,堅持職稱工作為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穩步推進改革,不斷落實聘任製措施,加強宏觀管理,從整體工作上提高職稱工作水平,成績是顯著的、有目共睹的。但必須看到,職稱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需要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一是職稱聘評中的競爭激勵機製尚未真正形成,專業技術職務存在終身製,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問題未能解決;二是一些專業評聘條件未量化,彈性大,不易操作,人為因素幹擾現象仍然存在;三是聘任製中的科學設崗,聘任管理等一些主要內容沒有完全落實,聘後管理、監督管理機製不夠完善;四是職稱晉升規定限製條件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有的並不是十分符合實際,給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務形成較大壓力,如果政策解釋工作不到位,往往會產生負麵的影響。
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體製方麵的問題,也有管理不科學、不到位的問題。應當緊緊圍繞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為經濟建設服務這個中心,結合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通過科學設崗,完善聘後管理、逐步形成適應新時期新階段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競爭激勵機製,打破終身製、打破鐵飯碗,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專業技術人員聘用機製。
三、職稱改革工作思路對策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職稱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新的機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為職稱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現行職稱改革製度中存在的弊端也迫使職稱改革要加大力度,向前推進。因此,必須解放思想,把握機遇,認清形勢,明確任務。
1.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一是要充分認識深化職稱改革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科學發展觀的確立,要求人事製度改革要適應市場經濟體製的需要,適應以人為本的形勢的需要。諸如宏觀調控、管理方式以及人才配置、資源形式等都要轉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來。十六大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為深化職稱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和廣闊空間。新的挑戰,要求我們解放思想、開闊視野、麵向市場,增強職稱工作在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方麵下的活力。二是要正確認識職稱改革是落實人事工作兩個調整的需要。人事工作的兩個調整,一個是解決人事體製問題,一個是解決管理方式和時間問題。人事管理的轉變,主要是實現人才資源整體性開發。專業技術人員是人力資源中最寶貴的部分,職改工作是人才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職稱改革必須服務於人事製度改革和人才資源的整體開發,要在人才開發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職稱工作建立一套公平、競爭的激勵機製,為人才培養、成長、使用和開發服務。三是充分認識深化職稱改革是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需要。當今科技與人才已成為國家和民族立足於世界的關鍵,知識和智力的開發與投入,人才的開發和成長是社會全麵發展取之不盡的源泉與動力。職稱工作是實現人才素質提高的一個主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利用職稱的杠杆和導向作用,在評聘中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有力地促進專業技術人員鑽研業務,奮發進取,提高水平,達到整體隊伍素質的提高,促進人才的開發和成長。四是要充分認識深化職稱改革是建立富有活力的職稱製度的需要。現行的職稱製度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專業技術職稱聘任製度的作用未能發揮出來,競爭激勵機製也沒有完全形成。這些問題需要認真研究探討,需要通過深化改革逐步調整和完善。職稱改革本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自己的發展深入社會的發展,這樣職稱改革才有出路,才有活力。
2.要明確任務,堅定信心。當前職稱改革工作的任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配套,具有競爭激勵機製的、科學的管理體製,逐步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分類指導,依據行政、社會公正、客觀、科學評價、自任自主聘任,使用人才的職稱管理體係。職改的主要內容是: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度,按照“按需設崗,按崗聘任,鑒定聘約,優勝劣汰”的要求,科學設崗,嚴格考核,全麵執行評聘的管理,切實解決職稱終身製,建立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評價機製;加強宏觀管理,實行宏觀調控下的分類管理、分類指導職稱改革目標任務的實現,需要經過積極的長期的努力。要站在時代的高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把握方向,堅定信心,使職稱改革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
3.要創新思路,廣泛研究。職稱改革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逐步實現“三個突破”,即突破職稱工作陳舊觀念的局限,把服務領域由國有單位延伸到農村、非國有單位和整個社會;突破工作對象的局限,把服務對象由傳統的國家幹部延伸到各級各類所有製的專業技術人才,包括鄉土人才;突破老套工作方式局限,把服務方式由單一的評聘擴大到評聘、考核、測評等多種評價機製。適應這一要求,職稱工作要實現思想觀念和管理方式的創新。要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實際,認真研究探索職稱改革麵臨的新問題、新課題。研究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製定對策,實現改革目標。研究職稱工作如何適應全縣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在哪些方麵,采取什麽途徑和手段,提供有效服務,促進不同所有製經濟發展。根據專業技術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不同行業的實際,研究如何恰當地處理好堅持標準與政策傾斜的關係。針對不同類型的專業技術職務,研究不同的評價方式、操作辦法、管理模式,既體現特點,又科學合理。
4.要把握方向,抓住關鍵。為經濟建設服務,是人事工作的根本方向,是社會和時代對現代人事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職稱工作保持活力和旺盛的關鍵。要按照新的思路,認真研究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新思路,要找準切入點,製定更實際的政策措施。幫助和指導國有企業搞好科學設崗、人員考核、繼續教育、資格評價、聘約管理等工作,還要研究非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和管理的措施辦法,積極為各類企業改革發展服務,以及研究製定有利於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傾斜政策,使一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脫穎而出。
5.要注重質量,以質為本。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要求將發生重要變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隊伍,順利實現代際轉移,客觀公正評價人才的問題,也將顯得日趨重要。職稱評聘必須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資源開發戰略的成功與否,關係到事業的興旺發達與否,就像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生命線一樣,職稱評審質量不高,就會給市場和用人單位提供低劣人才,造成不良後果。同時,低質量的評審會給專業技術人員成長帶來負麵作用,不利於素質的提高。
6.要自力更生,培養人才。新世紀、新階段,人才問題的銜接是個現實而突出的問題。年齡和知識老化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新型人才的需求,都給職稱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臨洮縣人才斷層,特別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高級人才中急需專業、學科的人才短缺現象嚴重,總量上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高、中、初級職務的結構中,高級比例偏低,特別是中青年人才數量較少,素質上也需要進一步提高。盡管從1990年開始,實行了破格晉升、下達專項限額等措施,效果比較明顯,但仍然不能滿足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級人才的需求,必須加大力度,采取一些實際有效的措施:根據全縣經濟發展對各類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實際需要,突出“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的用人機製;要以自主培養為主,廣泛吸引為輔助,堅持標準,注重質量,不能拔苗助長;要對近年來已破格評審了資格的人員分布、聘任使用、工作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全麵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製定措施;要按照人才資源開發對專業技術人員增長需求,做出合理規劃,有效地組織實施,給中青年優秀人才創造脫穎而出的良好條件,使高層次人才數量穩步上升,年齡梯次結構優化,中青年高級人才比例加大,整體隊伍趨於合理,順利實現新老交替。
注:
2006年2月27日發表於《甘肅日報》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