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緊抓機遇求改革 精心組織抓落實———臨洮縣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紀實

  一、基本情況

  臨洮縣地處甘肅省中部,定西地區西部,洮河下遊,總麵積2851平方公裏,全縣有5個鎮、29個鄉、369個行政村,總人口5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萬人,全縣總耕地麵積111.3萬畝,農村人均耕地麵積2.3畝,1999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6.5億元。

  臨洮縣的電力事業,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突飛猛進的發展曆程。目前縣境內擁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47500千伏安;先後建成投運35千伏輸變電站8座,主變容量29430千伏安;架設35千伏送電線路201 公裏;建成10千伏配電線路1038公裏,安裝配變1172台,容量73172千伏安;建成農村低壓線路2945公裏,各類用電設備達到78654千瓦。目前,臨洮縣電力局有職工261人,農村電工223人。全縣共有用電戶11.76萬戶,實現了鄉鄉通電,鄉、村、社通電率分別為100%、97.5%和98%。供電量由1978年的544萬千瓦時增長到1999年的9500萬千瓦時。形成了如今覆蓋全縣,擁有4340萬元農電固定資產,初具規模的縣級電力網係統。隨著農村電力事業的迅速發展和農村“兩改一同價”的順利實施,使全縣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為加速城鄉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農電管理體製改革

  改革就是打破舊框框,建立新製度。也是打破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瓶頸。創新就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時就會出現新問題、新情況、新製約。這就需要改革創新機製來助推,來完善合理。達到打破舊觀念、更新新觀念,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目的。農電體製改革是電力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性強,涉及麵廣,情況複雜,難度很大。一方麵要堅持正確的政策導向,嚴格安規定條件、標準和程序進行,保證改革質。量另一方麵,要從實際出發,合情合理的為電力改革解決實際問題。

  1998年以來,臨洮電力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農村電網建設改造、農電管理體製改革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的總體部署和國家計委《關於甘肅省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程、農電管理體製改革和城鄉電網同價的批複》精神,在完成由定西地區電力工業局對臨洮電力局實行行業代管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縣農電管理的實際,按照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及時組織上報了《臨洮縣農電管理體製改革方案》,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批複後,對原鄉站管理體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具體做法是:

  1.體製管理改革。對公司所屬原10個供電所和30個鄉(鎮)電管站進行撤銷合並,根據電網結構和電網布局,因地製宜,以變電所10 千伏供電線路為依據,重新劃分為21個供電營業區域,並相應重新組建了21個供電所。供電所作為縣公司的內設機構,為縣公司直屬供電營業單位,對原鄉(鎮)電管理站人、財、物統一納入供電所管理,有效規範了財務製度建設。

  2.人員管理改革。新設立的供電所管理和工作人員,從縣公司職工中派出,按編製人員不足的部分,從原鄉站農村電工中,按照國家和電力行業製定的統一標準及《供電勞動定員標準》,統一考核、統一招聘、擇優錄用,並簽訂了勞動合同,實行合同管理。鄉村電工的定員定編,以供電所轄區內用電客戶用電類別和用電設備的多少為依據,嚴格按電力行業勞動定員編製規定核定,共精減鄉村電工46人,鄉站長6人。有效加強了隊伍建設。

  3.財務管理改革。全縣各供電所財務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所有電費收入及其他收入,全額上繳縣電力局;供電所的各項管理經費開支和農村電工人員工資由電力公司統一核算、劃撥。對各供電所、變電站經費支出實行每月定額劃撥,節餘自留,超額自負,有效規範了財務製度建設。

  4.營銷管理改革。改革原電力營銷管理方式,實行城鄉電網統一管理。在各供電所全麵實行了五統一(統一電價、統一發票、統一抄表、統一核算、統一考核);四到戶(抄表到戶、發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三公開(電量公開、電價公開、電費公開);兩監督(群眾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電力用戶一戶一表管理。農電管理已逐步走上了法製化、規範化、製度化、標準化的軌道,有效發揮了行業服務載體的作用。

  5.資產管理改革。對鄉及鄉以下農村集體電力資產采取自願上交、無償劃撥的方式,由縣供電企業管理;對農村私人電力資產,以委托管理和經營的方式,委托縣公司進行管理。目前,已清理移交農村集體變台116台,其餘承包變台將逐步移交各供電所管理,有效發揮了行業服務載體的作用,明晰了資產管理主體。

  農電管理體製改革由於思想認識到位、安排部署到位、製度措施到位、檢查落實到位、考核評比到位,使企業產權進一步明晰,政企關係日趨規範,職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和有效發揮,農電企業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改革一年來的實踐證明,新的機製煥發了企業新的活力,並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

  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農村電網“兩改一同價”是增強電力基礎設施投入,推動經濟增長,提高供電量,降低農村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改善農村供電條件,開拓農村電力市場的一項重大舉措。我縣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爭取資金,精心組織規劃,加大力度,狠抓落實。全縣農網建設工作於1999年10月18日實施以來,成效顯著。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為了確保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順利實施,縣上首先成立了由主管電力的副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公室、計劃局、經貿局、財政局、建委、審計局、土地局、農行等單位主要負責同誌為成員的全縣農村電網建設改造領導小組,全麵負責統一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於1999年12月15日召開了全縣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作縣長辦公會議,將產生的關於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作的會議紀要印發到全縣每一個鄉(鎮),明確了全縣農村電網建設改造的有關政策任務與目標。其次,按照縣上農網建設改造的目標和部署,所有涉及此項工作的鄉(鎮),成立了由鄉(鎮)長任組長、鄉(鎮)駐村幹部和村主任、社長為成員的鄉(鎮)農網建設改造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各管轄區內配合協調工作。三是縣電力局相應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業務副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電網建設改造領導小組。下設施工質量監督組、安全生產組、財務材料組、檔案管理組、後勤服務組和工程驗收組,具體負責農網改造的資金管理、安全保障、工程質量驗收等工作。嚴格落實工作責任製,量化考核指標,嚴格目標管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個個心中有壓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廣泛宣傳動員,調動整體力量。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1998)146號、(1999)2號文件精神,我們廣泛發動群眾,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農網建設改造工作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量大麵寬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為此,我們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媒體、社會輿論的宣傳作用和各種形式的動員大會,深入開展宣傳動員工作,使農網改造的重大意義和農民將要得到的實惠、網改後的政策家喻戶曉。通過宣傳發動群眾,得到了鄉村社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理解信任,激發了人民群眾參加支持網改工作的積極性。從而為農網建設改造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寬鬆環境。在玉井鄉網改工程中,玉井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農網建設改造工作。抽調專人協調解決問題,無償給我局施工人員解決80多人的住宿設施一處,在施工中農民自願出工投勞,協助施工人員解決運輸電力器材,挖坑就位等工作,配合十分融洽,為工程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3.合理製訂方案,多方爭取資金。為保證農網建設改造工作有序進行,我們把積極爭取建設資金作為農網建設改造工作重中之重,由縣政府分管電力的領導、縣電力局主要負責同誌親自負責,千方百計,專門向上爭取資金。同時,在廣泛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組織專門技術力量,製定上報審批了《臨洮縣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工程方案》,爭取資金6200萬元,及時上報可行性報告11 項,其中35千伏工程7項,10千伏及以下工程4項;並積極組織人員完成了太石、玉井、八裏鋪等經濟條件好,供電量大的鄉鎮的10千伏及以下電網建設改造工程的初步設計,使工程有序的順利進行。

  4.改革施工製度,確保安全生產。為提高效益,加快進度,便於管理,充分體現現代企業製度下工效掛鉤的原則,施工采用了承包製,這是我局農網建設與改造工作中的一項積極有效的嚐試,是推行競爭激勵機製,打破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人員優化組合的有效方式,是企業效益分配製度上的大膽探索,逐步形成高付出、高貢獻、高回報的激勵機製,是勞動力資源發揮潛能的最佳結合。玉井114號店子線路改造工程中,建立了一係列嚴格的規章製度,采取了包施工質量、包安全生產、包工程進度的辦法,從而有力地調動了施工人員的勞動積極性,徹底扭轉了過去由於大鍋飯的分配方式,幹多幹少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壓抑了職工的積極性,施工任務難完成,安全生產難保障,規章製度難執行的不良風氣。通過承包施工,各施工隊你爭我趕,爭先創優,工程進度迅速、質量達標、效益明顯。

  安全生產是農網建設改造的根本,也是保證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為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製,在農網建設改造中,我局始終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宗旨。實行三級安全網絡管理,即縣局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專職安全員下現場監督負專責,各施工隊隊長具體管理負全責。層層簽訂責任書,靠實責任,狠抓落實。從而有效地防止和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農網建設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5.加強質量管理,嚴格配套措施。農網建設與改造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事關農村經濟發展的“百年大計”,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質量求效益,因此網改的工程質量是事關成敗的關鍵。一是在施工中堅持工期服從質量的原則,好中求快、穩中求進,通過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製、招標投標製、工程監理製、合同管理製、施工承包製、工程質量終身製來確保工程質量,並健全工程管理製度,強化施工管理,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格按基建程序和客觀規律科學施工。二是加強技術力量,嚴把質量關口。從局屬各單位抽調了80餘名業務精、素質強的青年職工成立了6個施工隊,各隊配備了專職“五大員”,按照“誰施工、誰負責、誰管理”的原則,對不合格的工程一經發現,限期返工,直到達到驗收標準為止。三是注重每道工序作業關口。技術人員嚴格把好工程的每道工序關口,按設計圖紙,規範要求、規範操作、規範管理、規範達標。特別是隱蔽工程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層層把關,把好班組作業關、工序作業關、關鍵作業關、標準作業關。嚴防“三邊”工程、杜絕“豆腐渣”工程,確保了工程質量。

  在配套措施方麵,一是加強檔案資料管理。每項工程從提出、谘詢、可行性研究到安裝、調試、生產準備、竣工、生產使用全過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圖紙資料及時歸檔保存。二是嚴把竣工驗收關。工程完成後按分層管理、分批驗收原則,根據國家規定標準組織驗收。先單項後整體,在逐級驗收合格後方可移交生產單位使用。

  6.加強物資管理,嚴格財務製度。在物資管理方麵,設立精幹業務強的網改物資管理組,指定專庫專人,從采購運輸、入庫驗收到供應領用,實行一條龍服務,嚴把材料關口,力求單、賬、物相符,同時,對拆除線路設備的廢舊物資加強了回收。按“誰拆除、誰回收、誰負責”的原則,所有廢舊物資登記造冊,統一回收到物資管理組,對確實報廢的物資嚴格報廢,嚴防報廢材料落入不法人員手中而回流到農村電網中造成安全隱患。對尚能使用的統一保管。在財務管理方麵,嚴格按專款專用製度把關,嚴禁挪用資金的行為,在單項工程之間,也是專項專款專用,不能將此項目的資金挪用到彼項目中使用。

  7.全力狠抓落實,農網改造工作進展順利。在施工過程中,縣局領導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施工人員主動放棄雙休日、節假日,封閉施工。同時,為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出台了向參加網改工程一線人員傾斜的工資福利政策,充分調動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由於領導重視,組織措施得力,狠抓落實,工作進展順利。截至5月底,全縣農網改造建設已完成改造新建10千伏配網線路 62公裏;改造新建高能耗變壓器44台;改造農村低壓線路95公裏;完成一戶一表工程2300戶;完成張家灣變電所技術改造工程,完成新五張(新添、五裏鋪、張家灣)35千伏二回送電線路38.3公裏;完成縣調自動化綜合樓土建工程,目前正進行調試安裝。全縣已完成農網建設改造總投資達1480萬元。

  玉井鄉袁家灣村的低壓電網,網改前確實存在危及安全供電的隱患,一台20千伏安的變壓器安裝在僅1.2米高的磚礅子上,低壓出線全是木杆,腐朽嚴重,瓷瓶脫落,部分裸線距地不足2米,導線為破股線,隨時有可能發生觸電傷亡事故,供電可靠性極差,嚴重影響群眾用電和威脅人們的安全,變線損高達45%,電價一直居高不下。網改後,按用戶坐落分布情況重新調整了變台位置,且增加變壓器一台,使供電半徑達到規定標準,全部采用水泥杆,末端電壓升高到了標準區間,既保障了安全,也提高了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率。

  8.健全工程檔案,確保資料齊全。局裏成立檔案管理組,確定專人專門整理收集資料,為工程竣工驗收提供依據。做到櫃外有編號、櫃內有資料、資料查詢有順序,為農網工程驗收提供了依據。

  三、效益對比

  1.指標變化明顯。

  2.供電能力提高。通過這次電網改造,使我縣的供電能力極大提高,網架結構更加合理,供用電區域不斷擴大,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提升,並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麵,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通過對10 千伏及以下配電網中存在的超長半徑供電、迂回供電以及卡脖子線、破股線、老化絕緣子、木杆等設施的建設改造,使高低壓電網布局合理,提高了電網的整體絕緣水平和供電可靠性。二是網改後高低壓線損明顯降低。10 千伏及0.4 千伏線損分別由網改前的17.6%和28降低到網改後的11%和15%以下。

  3.群眾普遍滿意。經過電網整改的村社,基本解決了農村居民因電壓質量不合格而造成的電視不能正常收看、電燈不亮、電動機不能啟動、早高晚峰限電等老大難問題。經測試,網改後的10 千伏線路末端電壓偏差值在±7%以內,低壓在+7%至-10%,變電站10 千伏側功率因數達到0.85以上。

  4.電價水平降低。網改過程中,將原由村社自管的配電台區全部接管到鄉鎮供電所管理,統一執行省物價局核定的分類綜合電價,原來由於供電設施差等因素執行縣物價局核定的最高限價標準供電區域,網改後也全部統一執行分類綜合電價,使電價水平由原來的平均0.71元降低到現在的0.60元。僅此一項,一年減輕農民負擔120萬元。

  5.全縣用電增長。經過農網改造的區域,基本結束了用戶因限電、電壓質量差造成的沒電盼電、有電怨電的現象,使農民群眾放開手腳用電,並且用上了放心電。各類用電設備較網改前有較大幅度增長。農村用電量增長率為11.2%,超過了曆年自然增長率7.8%的幅度。這標誌著農網改造後,農村的用電水平和供電質量均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主要體會

  1.認真領會中央精神實質,堅持實事求是,是搞好“兩改一同價”工作的前提。國務院決定開展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其實質是降低農村到戶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提高供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電力是商品,搞好電力企業,必須深化對電力管理體製的改革,壟斷隻能對電力企業今後的發展產生消極作用。就臨洮實際而言,農電管理體製不順,所以農電體製改革與農網改造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因此,我們在製訂方案進行改革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使全縣“兩改一同價”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展迅速。

  2.緊緊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通力下活一盤棋,領導的公仆精神是搞好“兩改一同價”工作的根本保證。農電體製改革、農網建設與改造涉及麵廣,牽涉到千家萬戶的根本利益,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領導支持,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時出台規範性、務實性、操作性、鼓動性的決策依據,各項工作就很難開展。因此我縣鄉(鎮)領導將此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高度重視、周密布置、精心組織、廣泛發動,召開專題會議,有力地提供了寬鬆環境條件。特別是各級領導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事必躬親,現場指導工作,才取得了如此明顯的成效。

  3.緊緊依靠地方人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是搞好“兩改一同價”工作的力量源泉。農電體製改革,農網建設與改造工作,方方麵麵涉及每戶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如果不依靠人民群眾,各項工作就難展開。因此,在此項工作中,隻有廣泛宣傳,全方位動員,發揮全社會人民群眾的整體力量,使他們成為施工的監督者,又是施工中的見證者。人民相信了我們,我們才能放心大膽的超常去幹。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理解、信賴、幫助,才使工作進展順利。

  4.緊緊依靠地方各部門協作奉獻精神,是搞好“兩改一同價”工作的主要環節。農電體製改革,農網建設改造工作如果沒土地、公安、計委、林業、郵電、物價、建委等部門的密切配合與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一切幹擾、困難就難以妥善解決。因此,在各部門的配合下,花大氣力鼓大幹勁,全方位提供服務,大開綠燈、牽線搭橋、保駕保航,才是各項工作贏得順利開展。

  5.緊緊依靠電力施工隊伍實幹、苦幹加巧幹的務實精神,是搞好“兩改一同價”工作的關鍵。農電體製改革、農網建設與改造工作如果電力施工人員不打破常規、下大決心、全力以赴的務實工作,此項工作就停滯不前。因此,我縣網改工作充分調動一切力量,施工人員發揚實幹、苦幹加巧幹的務實精神,從工程組織、工程質量、工程安全、工程監理、財務材料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麵挖潛聚資,增強活力,狠抓落實,特別是在施工中規範操作、規範達標、規範管理,在短暫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好成效,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好評。

  農電體製改革、農網建設與改造工作之所以順利開展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領導的公仆精神,人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各部門的協作奉獻精神,電力部門和施工人員的實幹、苦幹加巧幹的務實精神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活力。

  我縣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省、地要求相比,與兄弟縣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和不足有待今後逐步加以解決。今年,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35千伏工程的新五張送電工程、窯店35千伏輸變電工程、張家灣變電站技術改造工程、縣調度自動化工程、五裏鋪變電站技術改造工程,總投資1600萬元;10千伏工程完成太石、辛店鎮10千伏及以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投資320萬元;八裏鋪鎮10千伏及以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投資300 萬元;新添鎮10千伏及以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成投資400 萬元。至年底總共完成投資2620萬元。

  總之,“兩改一同價”工作曆史號角的吹響,使我們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曆史發展機遇。我們一定要順應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戰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緊抓機遇,大膽改革,堅定信心,奮力拚搏,總結經驗,克服不足,以全新的精神狀態全麵完成總體目標任務,以大動作求大發展,以高質量求高效益,把我縣的供電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臨洮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注:

  ① 2001年11月,為平涼召開的全省農網建設改造會議的交流材料。

  ② 2002年8月14日,為北京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電力公司召開全國第一批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議的交流材料(臨洮縣被評為“全國第一批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先進縣”稱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