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電力事業始於1956年,自建引水式小水電站3座,裝機1000千瓦;1976年7月大電網通電,主要利用得天獨厚的洮河水力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提灌。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電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縣境內擁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其中110千伏洮陽變電站(2×20000 千伏安)正在建設,投運的主變容量為63000千伏安;擁有35千伏變電站10座,其中有兩座(2×5000+2×2000千伏安)正在建設,投運的主變16台,容量為29430千伏安。已架成投運的110千伏線路68公裏;35千伏線路191公裏;10千伏線路1038公裏;安裝配變1172台,容量達到73172 千伏安,形成了覆蓋全縣,初具規模的縣級電力網係統。目前全縣利用洮河水力資源建成小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27795千瓦,年發電量1.2 億千瓦時。全縣實現了鄉鄉通電,鄉、村、戶通電率分別達到100%、97.5%、98%,擁有用電戶11.83萬戶。
近年來,電力行業實力增長,經濟指標大幅度提高,生產技術指標創新記錄,固定資產總值由1997 年的1697 萬元上升到2001 年的2963 萬元,淨增1266萬元;產值由1997年的2021.14萬元上升到2001年的3924.41萬元,淨增1903.27萬元;供電量由1997年的8010萬千瓦時上升到2001年的12139.7萬千瓦時,淨增4129.7萬千瓦時(連續兩年突破1 億大關,排全區第1 位);電費回收率由 1997 年的 75.2%上升到2001 年的 98.17%,上升 22.97 個百分點,1997年至2001年上繳稅金1172.4萬元,為全縣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擁有職工484人,其中正式工261人、農電工223人,黨員72人,技術人員27人,大中專文化程度以上的46人。下設三科一室,即用電科、生技科、財務科和辦公室,擁有10座變電站,20個供電所。
近年來,精神文明建設躍上新台階,曾多次受到國家、省、地、縣的表彰獎勵。1998年被國家電力工業部授予全國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單位;1998年被定西地委、行署命名為“地級文明單位”;2000年被省電力公司評為“甘肅省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先進集體;2002年榮獲“全國第一批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先進縣”。
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確定了農電“兩改一同價”的三大工作目標。同年10月15日,縣公司由地區電力局實行代管,1999年4月完成了體製改革。農村全麵實行“五統一”、“四到戶”、“三公開”、“兩監督”、“一戶一表工程”;第一期農網建設(改造)爭取到11個項目共計資金6200萬元。目前,完成35千伏工程8項,投資2320萬元,10千伏及以下工程3項,投資3880 萬元,已竣工驗收,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第一期農網改造已順利完成,但由於全縣電網覆蓋麵大,設施基礎薄弱,且已運行30多年,爭取到的資金隻改造了約三分之一的農村電網,仍有5座35千伏變電站、650公裏10千伏線路、2100公裏0.4千伏線路未改造。目前已爭取到第二期資金2769萬元,正在動工實施。按照項目批複的要求,加快進度,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任務,逐步向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邁進,為全縣推行“同網同價”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近幾年來,臨洮電力充分發揮黨、政、工的整體核心領導作用,調動全員職工的整體力量和智慧,始終萬無一失抓安全、以人為本抓管理、全麵提升抓服務、提高效益抓“兩改”,各項工作成績斐然。臨洮縣電力局正在以全新的精神狀態,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尋求電力發展的歸宿,為臨洮國民經濟的發展當好先行,積極爭創一流縣級供電企業。
注:
① 2002年6月載入《中國電力大黃頁·供電企業風采》。
② 2003年1月發表於《時代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