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論齊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宣兆琦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曆史長河中,曾經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從而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然而,近代社會的中國卻大大落後於西方社會了。落後就要挨打。因而,自1840年爆發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起,中國便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百餘年的戰爭失敗後的被迫割地、賠款、開商埠的屈辱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掀開了中國曆史新的一頁;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小康社會的全麵建設,從而進入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運動的新時期。在這場偉大的民族複興中,齊文化發揮了並且必將繼續發揮其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麵討論這一問題,敬請方家正之。



文化不隻作為一個符號象征,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民族的最重要的標識,更重要的在於: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一個民族聯係的紐帶,文化是一個民族動力的源泉。作為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指引著民族前進的方向,決定著民族的未來。因而,一個民族的複興首先應是文化的複興。

當代中華民族文化複興的主要任務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那麽怎樣才能完成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呢?江澤民同誌說:“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又說:“我國幾千年曆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揚。”江澤民同誌強調指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頁。這就明確告訴我們,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複興,應該而且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淵源於炎帝文化、東夷文化和姬周文化的齊文化,初步形成於公元前11世紀初葉的薑太公封齊建國,曆經西周、春秋、戰國、嬴秦,結束於西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以降,齊文化與魯文化融合,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影響中國中古社會達二千年之久。由此可知,齊文化不僅是我國一支優秀的傳統地或文化,而且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來源之一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齊文化不僅在中華傳統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當代中華民族文化複興的偉大運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試舉幾例以證之。

其一,齊文化的變革精神。《管子·內業》說:“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心術下》說:“一物能變曰精,一事能變曰智。”《正世》進一步明確指出:“古之所謂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設賞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輕有重,跡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隨時而變,因俗而動。”“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齊文化的這種變革精神外化在齊人的行為上,則表現為齊國曆史上產生了三次偉大的變革運動。

齊國曆史上的第一次變革發生在西周初葉。齊國的開國君主薑太公在封齊伊始,就以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魄力,把殷商時代的東方習俗與姬周集團政風禮製相結合,製訂了“因其俗,簡其禮”,“尊賢智,尚有功”,“勸女工,極技巧”,“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基本國策和相關措施,從而完成了對夷俗和周禮的第一次改造。

齊國曆史上的第二次變革發生在春秋的中前期。偉大的改革家管仲,在齊桓公小白的信用和支持下,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全方位的係統而深刻的變革。

齊國曆史上的第三次變革發生在戰國初期。“一鳴驚人”的齊威王在鄒忌的輔佐下,厲行法治,重賞嚴罰,國內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個個恪盡職守。齊威王又懸賞納諫,興利除弊。結果齊國大治。

實踐證明,齊國曆史上的每次變革都為其生命機體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活力,使齊國一步步地成為大國、富國和強國,完成了霸業、王業和帝業,書寫了一篇篇以變革求生存、謀發展的華章。

其二,齊文化的開放精神。齊文化的開放性,首先表現在經濟上的對外開放。齊國建國伊始所麵對的具體情況是:人少,地狹,土壤堿化,五穀不生;近海,有魚鹽之利;多山,擁桑麻之饒;地處交通要道,商旅往來頻繁等。這些都為齊國的對外開放提出了強烈的要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薑太公從立國那天起,就沒有自我封閉起來,而是把視野拓展得很寬很寬,把目光投得極遠極遠,將齊國以外的廣大地區都納入本國經濟發展體係之中,積極推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政策,從而奠定了齊國開放的經濟模式。管仲執政期間,不僅繼承了薑太公這一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而且給這一政策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他積極地利用本國的有利條件發展對外貿易。在外貿工作中,管仲有一個著名的論點和指導思想,那就是“天下之寶,壹為我用。善者用非有,使非人。”《管子·地數》。意思是說:一個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不僅能使天下的寶物都為我所有,為我所用,而且還能使外國人、外國貨物為我所有,為我所用。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下之寶壹為我用”的目的。否則,“為國不能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則國不可成。”《管子·輕重甲》。戰國時期,齊國的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齊都臨淄成為當時商賈雲集的海內一大都會。不僅如此,齊文化的開放性還表現在思想和用人路線的對外開放。《管子·牧民》說:“毋曰不同生(姓),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齊人正是以如地如天、如月如日的博大胸懷,以超越宗族、鄉裏和國度的開放精神,海納百川,攬天下之賢才,成文化之淵藪,這就是戰國時期齊都稷下學宮的出現。對此,《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鄒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複盛,且數百千人。”《孟子荀卿列傳》亦載:“齊王嘉之,自如淳於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由此,稷下學宮成了戰國百家爭鳴的場所,稷下之學成了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

其三,齊文化的民本思想。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萌芽於殷末周初。當時的統治者及思想家鑒於民眾在殷滅周興、天下更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深化了對民心向背和民眾力量的認識,提出了“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尚書·酒誥》,“敬德保民”《尚書·康誥》,“民惟邦本,本固國寧”《尚書·五子之歌》。等觀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加劇,民眾地位提升,民眾在國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日漸突顯,因而民本思想在當時的思想界發出一道燦爛奪目的光芒來。春秋首霸之輔、齊國賢相管仲無疑是當時民本思想家的傑出代表。《管子·霸形》說:“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又說:“齊國百姓,公之本也。”《管子·小匡》複說:“士、農、工、商,國之石民。”在春秋中前期,管仲能夠提出“人本”、“民本”主張,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正是在“人本”“民本”思想的支配下,管仲在政治實踐中提出了利民、富民、惠民和政順民心的一係列主張和措施。關於利民,《管子·版法解》說:“眾者愛之則親,利之則至。故明君設利以致之,明愛以親之。徒利而不愛,則眾至而不親;徒愛而不利,則眾親而不至。”《管子·五輔》又說:“得民之道,莫如利之。”關於富民,《管子·治國》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關於惠民,管仲主張對老、幼、病、殘等“行九惠之教”。更難能可貴的是,管仲提出了“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的至理名言。並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提出了從民“四欲”,去民“四惡”的主張。《管子·牧民》說:“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來;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因而要求執政者盡可能滿足人民謀求生存的願望和要求,多給人民以實惠。隻有做到愛民、利民、富民、惠民,政順民心,令合民意,才能實現政通人和、長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齊文化中還有諸如務實精神、兼容精神、智謀精神等豐富的優秀成分,在此不再一一列舉。僅此,以一斑窺豹,便可足見齊文化對當今社會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一句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複興所具有的啟迪意義和借鑒價值了!



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要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就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就要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這就告訴我們:大力發展經濟既是中華民族複興的物質基礎,又是中華民族複興的內核。

進入21世紀以後,文化觀念和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越來越看清這麽一個道理:經濟與文化血脈相連,企業發展要講企業文化,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地方文化,文化也是生產力,今天的文化不僅僅是一種事業,而且還是一種產業,文化產業化早已拉開了帷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完善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包括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網絡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以及藝術培訓業在內的各類文化產業正在全麵融入社會生活,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既然文化正在產業化,既然新經濟模式中的“人才經濟”、“注意力經濟”與“創造力經濟”三種形態共通的地方在於,給人或物以及人的活動增加智慧和魅力變得異常重要,而“文化力”正是其動力之源,那麽文化與經濟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離。也可以說文化即經濟,經濟即文化,文化經濟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齊文化產業為當代中華民族的複興,從經濟層麵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僅以齊文化旅遊業為例來討論這一問題。

如眾周知,旅遊業是朝陽產業。進入21世紀以後,在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旅遊業大有發展為主導產業或者主幹產業的趨勢。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增強綜合國力和振興中華民族方麵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東是一個旅遊大省。齊文化旅遊是山東五大旅遊區之一。淄博市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而齊文化旅遊則是淄博市旅遊業的龍頭。以齊都臨淄而論,目前已建成的旅遊景點就有:齊國曆史博物館、東周殉馬坑館、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管仲紀念館、世界足球博物館、臨淄石刻博物館、賈思勰紀念館、齊國瓦當藝術館、薑太公祠、丘穆公祠、齊園等,形成了以博物館群為特色的齊文化旅遊中心區。此外,在山東省境內建成的齊文化旅遊景點或景區還有:濱州市惠民縣的孫子兵法城、東營市廣饒縣的孫武紀念館、青島市膠南的田橫島景區、煙台市龍口的徐福旅遊中心、臨沂市郯城縣的馬陵古戰場旅遊點、聊城市莘縣的馬陵之戰紀念館、初步形成的齊長城旅遊線等。這些眾多的齊文化旅遊景點或景區,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運營,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重大的影響,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升齊文化旅遊的品位,擴大齊文化旅遊的影響,打造齊文化旅遊之都,齊文化發祥地臨淄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兩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

2004年9月,在認真研究各地節慶活動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臨淄區依托齊文化,以“一人一球”為主線,緊緊抓住薑太公這個齊文化的代表人物和“足球起源地”這個黃金品牌,成功舉辦了以“文化藝術的盛會,人民大眾的節日”為宗旨的首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

旅遊節期間,臨淄區精心策劃了一係列充分展示齊文化底蘊的活動,讓中外來賓“領略齊文化遺產、感受齊故都風情”。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和薑、丘(邱)氏後裔7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和祭薑大典。央視精品欄目《同一首歌》的加盟和“世界足球起源地”的成功確認,使整個節慶活動成為彰顯齊文化魅力的亮點。

旅遊節期間,聰明的臨淄人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齊文化旅遊節注入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大眾化的內容。推出的“一元錢遊景點活動”,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使各文化旅遊景點遊人如織。兩天內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僅齊文化書畫展和瓦當藝術展就接待遊客6000人次,整個齊文化旅遊節期間共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不僅人氣旺盛,而且取得了可觀的旅遊收入,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和積極支持。

2005年9月12日,第二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在齊都臨淄再次開幕。本屆旅遊節包括臨淄足球博物館揭牌及“魅力臨淄”國際攝影大賽、民間祭奠薑太公、第六屆國際齊文化學術研討會、經貿洽談會、一元錢遊景點、齊文化形象大使評選等活動。

第二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曆時五天落下帷幕。期間,經貿招商洽談會暨簽約儀式邀請到來自韓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客商代表,薑氏、邱氏宗親會代表以及國內10多個省市的客商代表,共計200餘人。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共達成簽約項目60個,總投資50.6億元,其中外來資金44.9億元,境外資金1.72億美元;簽訂合同項目33個,總投資31億元,其中外來資金27.3億元,境外資金1.4億美元。同時還吸引海內外遊客33萬人,比2004年增長10%,旅遊收入1.37億元。

在簽約的投資合同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有七個,總投資19.66億元,占合同投資總額的63.4%。僅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齊魯化學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就達五億元。另外,本屆旅遊節還以“薑太公”這一臨淄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為紐帶,吸引前來祭祖的海外薑氏後裔1500餘人,並與中華邱氏宗親會(薑姓的一個分支)達成意向,在齊魯化學工業區內建立專門園區,由薑氏後裔按照化工區的產業政策和園區規劃,負責引進外商進行成片開發,建設薑太公後裔工業園。

為把旅遊節辦得有聲有色,臨淄區以開放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引入市場化和社會化的辦節機製,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協辦、市場化運作”的辦節思路,通過啟動民資、吸引外資,投入社會事業領域。齊都文化體育城、薑太公廣場等項目的建設和改造全靠市場化運作。同時,把各項活動的冠名權、承辦權和各種宣傳機會推向市場,籌集社會資金230多萬元,基本上保證了辦節的需要,闖出了一條“以節養節”的市場化運作新路子。

連續兩年舉辦的兩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向中外賓朋集中展示了臨淄厚實的文化基礎、良好的城市環境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對於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彰顯臨淄千年古都風采,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活動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齊文化旅遊之外,其他的齊文化產業,如齊文化禮品業、齊文化出版業、齊文化影視業、齊文化特色的餐飲業、齊文化娛樂業、齊文化演出業、以蹴鞠為載體的齊文化體育業等,無不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並且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總之,齊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山東尤其是淄博的國際知名度,促進了山東尤其是淄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且也必將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一體化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離不開良好的國際環境,離不開國際友人的支持和全球華人、華僑的參與,而齊文化恰恰可以作為溝通國際社會的渠道和聯絡全球華人、華僑的紐帶和橋梁。關於這一問題,可從以下三個方麵來看:

其一,齊文化學術交流活動,聯絡了國際友人,團結了海外華人、華僑,使之成為中華民族複興的一支重要力量。齊文化曆史上對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以及其他國家與我國的香港、台灣地區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齊文化的豐富內涵、優秀品質和精神,對當今世界產生了無窮的魅力。因而,齊文化為眾多的海外學者和有關人士所喜愛、所關注。他們學習齊文化,研究齊文化,傳播齊文化,使齊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從而使齊文化在中華民族複興的運動中、為取得良好的國際環境和海外華人、華僑以及國際友人的認同與支持做出了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齊文化領域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近20次,其他形式的學術交流和薑氏後裔尋根祭祖活動更加頻繁。正是在齊文化的學術交流中,在薑氏後裔尋根祭祖活動中,加強了我國與國際友人和台灣地區、海外華人、華僑的密切聯係,並且取得了他們對中華民族複興的認知和支持。

比如,韓國學者、韓中哲學會會長、東國大學哲學教授金弼洙博士在第五屆齊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期間說,他最初是研究周易的,來中國訪問已經25次了。三年前,韓國政府看到《管子》一書中的諸多精辟論述,對當今社會有著很強的現實指導性,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外交等各個領域的問題,都能從這本書中尋到很多有益的啟示,特別是眼下國際上存在的一些棘手問題,也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此,韓國政府向韓國國家研究會提供了4500萬韓幣,專門用於研究《管子》和此書的翻譯出版。他說,齊文化對韓國的影響很大,十幾年前,《晏子春秋》的韓語本就在韓國出版了,並且一直是暢銷書。薑太公釣魚的故事和春秋霸主齊桓公,那更是家喻戶曉了。韓國教育代表團到稷下學宮的遺址上建起的稷下中學參觀時,還寫下了“韓國文化源於稷下學宮”的題詞。他還說,韓國和淄博不僅要在文化學術上進行交流,更應該在經濟上進行合作。

再如,台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朱榮智博士在第五屆國際齊文化學術研討會期間說,文化是我們的根,是一種淵源,在當今社會,全球經濟國際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中華文明一脈相承。齊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家爭鳴”就發生在淄博,研究和開發齊文化,對當今我們發展經濟、提高我們的人文素質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說,我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古代先賢智慧的積累,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參見《中外專家暢談齊文化》,《淄博日報》2002年8月9日第六版。

薑太公之後,薑氏已發展出一百多個姓氏,薑氏後裔遍布世界各地。血濃於水,根連著根。臨淄早已成為薑氏後裔心目中的聖城,薑太公衣冠塚和依此而建的薑太公祠、丘穆公祠早已成為薑氏後裔尋根祭祖聖地和凝聚族心的基石。因而,齊文化為薑氏後裔所傾情、所苦戀。每年9月的薑太公聖誕日,都會迎來數以千計前來朝拜的薑氏後裔。韓國前總統盧泰愚作為薑氏後裔,幾年前就來臨淄拜祭。2005年9月12日,來自韓國、泰國與台灣地區的1500餘人薑氏後裔舉行了大規模的祭祖活動。第二屆國際齊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來自泰國的薑氏後裔合唱的一曲“我的家在哪裏?家在中國!”引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情深誼切,催人淚下。此時此刻,無不深感情感與文化力量的巨大!

其二,世界足球起源地的確認,使齊都臨淄成為世界足球愛好者的家園。

2004年6月9日至11日,世界足球起源專家論證會在臨淄成功舉行。36位國內體育文史專家和齊文化研究專家以古代文獻史料和考古學資料為依據,多角度論證了世界足球(即中國古代的蹴鞠)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都臨淄。7月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簽署意見,同意將該學術成果“公布介紹或使用”。2004年7月1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足球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亞洲足聯秘書長維拉潘正式宣布:“國際足聯和亞足聯已經確認,中國的淄博臨淄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隨後,維拉潘以及國家體育總局領導正式向淄博市和臨淄區頒發了“足球起源地”的證書和紀念杯。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在隨後舉行的亞洲杯開幕式上鄭重宣布:“我們對足球曆史的研究發現:足球,起源於中國一個叫臨淄的城市。”

為了進一步弘揚蹴鞠文化,發展足球事業,推動臨淄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臨淄區委、區政府開展了一係列富有成效的基礎性工作。一是在2004年成立了足球產業開發辦公室,全麵負責足球文化、運動及產業的開發工作。開通了蹴鞠網站,製定出台了《關於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足球(蹴鞠)運動的實施意見》,在全區推廣普及蹴鞠文化知識。二是集中開展了蹴鞠文化展示。2004年12月9日,組織開展了第十個世界足球日慶祝活動;2005年4月2日,臨淄蹴鞠隊在國內最高足球賽事——中超聯賽開幕式上進行了蹴鞠表演,展現了蹴鞠文化的魅力,彰顯了足球起源地風采,贏得了現場四萬球迷和場外億萬觀眾的一致好評;5月29日,組織舉行了“中國明星足球隊世界足球起源地探源行大型文體活動”。三是以政府和企業共同開發的運作方式與中國美術家協會齊魯美術館共同建設目前世界上全麵、係統展示足球兩千多年發展史和世界足球發展風貌的首家足球博物館——臨淄足球博物館。

為了進一步向世界強化淄博臨淄的足球起源地地位,2005年5月20日,應國際足聯邀請,淄博臨淄足球起源地代表團赴瑞士參加國際足聯百年慶典閉幕式,受到了國際足聯及五大洲足聯負責人的熱烈歡迎。淄博臨淄作為足球起源地得到了足球界的廣泛認同和稱讚,成為此次閉幕式的主角。閉幕式上,放映了介紹足球起源地淄博臨淄的電視專題片,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發表了演講。布拉特說,足球起源地代表團的到來,使國際足聯總部的所有人員都十分興奮。我向淄博臨淄表示敬意。他說,足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運動,是從起源於中國臨淄的一項遊戲延續而來的。閉幕式後,布拉特主席向淄博臨淄頒發了足球起源地認定證書,贈送了百年慶典紀念牌匾。國際足聯的全體官員及五大洲的足聯負責人為淄博臨淄題詞和簽字留念。本次活動,300多家國內外強勢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淄博臨淄作為世界足球起源地得到了國際足聯的進一步確認和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同。齊都臨淄成為世界足球愛好者的家園。

其三,臨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取得階段性成功,從而使齊文化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臨淄是齊國故都,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擁有800餘年的曆史。悠久的曆史為臨淄留下了浩繁的文物古跡,被譽為宏大的“地下博物館”。臨淄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齊國故城、田齊王陵、桐林田旺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臨淄墓群、後李遺址、董褚遺址、稷山漢墓、大蓬科遺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三處,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些齊文化遺產不僅是臨淄的,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共同珍貴財富。2004年3月25日,隨著臨淄區文物局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的正式掛牌成立,臨淄區以“齊故城”為主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保護世界遺產,促進世界和平”是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的主題。臨淄乘著大會的東風,在著名的園林城市蘇州一展她的神秘麵容,在全世界麵前展示了她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投資20多萬元製作的齊國故城——臨淄展覽,通過文字、圖片、多媒體等手段,向參觀者展現了齊國故城、殉馬坑、桐林(田旺)遺址、田齊王陵、春秋殉車馬、足球起源地等內容,讓與會的代表領略了齊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5年4月,臨淄區編寫的“齊國故城及齊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文本報送到國家文物局申報世界遺產處,文本受到國家文物局有關人員的好評。4月15日,“齊國故城及齊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文本論證會在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召開。與會專家給予這個文本充分肯定。目前,臨淄區積極爭取、主動聯係,力爭2005年內進入預備清單。最近,臨淄區又準備將齊國蹴鞠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階段性成功,大大提高了齊文化的國際化程度,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拓展了國際空間。

總而言之,齊文化精神的弘揚,齊文化產業的開發,齊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傳播,是在新時期中華民族複興運動中進行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注入了一股活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並且必將繼續發揮其積極的推動作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9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10綠眼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

  • 絕對權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李東方臨危受命,出任某省會城市市委書記,被迫麵對著幾屆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績工程和一團亂麻的腐敗局麵。火炭落到自己腳上,李東方知道疼了,於是絕地反擊,頂著各種壓力,收拾殘局,前任們的垃圾政績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