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炎帝精神光照千秋

楊善群

炎帝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有影響的始祖之一。他既是人名,又是一個部落或部族的名稱。他活動的時間約在父係氏族社會的前期,即公元前4500年左右,與黃帝同時。炎帝的發祥地以陝西西部渭河上遊的寶雞一帶最為有據。因為《國語·晉語四》明言:“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而《水經注·渭水》述:岐山之南的“岐水又東徑薑氏城南,為薑水。按《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薑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薑水’,是其地也。”今寶雞市附近正有薑水、薑氏城和不少有關薑姓村落的地名,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又在市區發現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這是炎帝部族曾經在此生息繁衍的明證。此外,在晉東南的山西高平市一帶、湖北隨州市的厲山和湖南炎陵縣等地,也都有炎帝部族活動的文獻記載、民間傳說和文物遺跡。炎帝後裔所建立的薑姓古國相當多,見於曆史記載的有許、申、呂、伊、共(今屬河南)、耆(或作黎,今屬山西)、齊、紀、向、州、萊(今屬山東)等。據有的學者研究,後來的西戎、氐羌等少數族亦為炎帝部落向西北遷移所形成。正因為炎帝後裔分布極廣,至春秋時就有人稱曆史上和現存的一些國家“皆黃(帝)、炎(帝)之後也”《國語》卷三《周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7頁。可見炎帝和黃帝共同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祖先由來已久。

值得注意的是,炎帝部族及其後裔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精神風貌,它激勵著人們不斷開拓進取,成為中華民族曆史上一宗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炎帝及其後裔的精神風貌,梳理起來約有如下五點:

一、總結經驗,發展生產

人類要長期生存於世,必須不斷總結經驗,發展物質資料的生產。這是炎帝部族在實踐中得出的一條生活原則,並堅持著努力去實行。春秋時魯人展禽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國語》卷四《魯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6頁。韋昭注《國語》雲:“烈山氏,炎帝之號也。”這個說法,當有一定根據。《禮記·祭法》雲:“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鄭玄注:“厲山氏,炎帝也。”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烈(厲)山氏是炎帝後裔中的一支。詳見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第一冊,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9頁。炎帝的子孫“能殖百穀百蔬”,應該是在農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的結果,且為後來的周棄所繼承。炎帝部族的這種精神是值得大大發揚的。

共工是炎帝的後代。《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炎帝子孫的世係,其中就有祝融、共工、後土。當時在中國的大地上洪水泛濫,淹沒農田莊稼和房舍住宅,危害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國語·周語下》載:共工治理水患采取“壅防百川,墮高堙庳”的方法,即在各大河流旁修築堤壩,又把高地上的土填在低處,以使低處不受水淹。這樣做不但沒有治好洪水,而且使水害更加嚴重了。共工的兒子後土總結其父治水的經驗,疏導江河,終於把水害平服。《國語·魯語上》又說:“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所謂“九有”和“九土”,應該是指許多區域和許多土地。後土平服許多地區的水害,就使農業生產繼續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炎帝及其後代以這樣執著的精神,不斷總結經驗,發展農業生產,變水害為水利,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刻苦的品質和智慧聰穎的風格。這種精神,長期激勵著中國人民,為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而不懈努力。

二、前仆後繼,頑強奮鬥

在與大自然的鬥爭及人類自身的矛盾摩擦中,常會遇到災害,甚至會犧牲生命。炎帝及其後代在遇到這種災害時,不是畏首畏尾,彷徨恐懼,而是前仆後繼,頑強奮鬥。

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述,炎帝有個小女兒名叫女娃,因為在東海海灘邊遊玩,被突然而至的巨浪卷走,溺水身亡。她後來變成一隻像烏鴉那樣“文首、白喙、赤足”的鳥,名為“精衛”。這隻精衛鳥經常銜著西山上的木石去填塞東海,以排除人們被海水卷走的危險。炎帝的女兒在死後變成精靈,以頑強的毅力不停地與大海搏鬥著。

炎帝與黃帝這兩個出於同源的部族,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利益的衝突,曾經發生過戰爭。經過激烈的惡戰,炎帝終於不敵黃帝而敗下陣來。作為一個戰敗的部族,不僅在物質上受到損失,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屈辱。因此,炎帝族的許多官員都心中不服,總想要報仇雪恥。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述,炎帝族有個官員叫刑天(一作“形夭”),一次與黃帝發生爭執。黃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刑天在被斬首之後,又從葬地爬出來,“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戈以舞”,繼續進行抗爭。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曾做詩說:“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陶淵明集》卷四《讀山海經》其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63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10頁,表示對刑天頑強不屈抗爭精神的讚美。

精衛填海和刑天抗爭雖有神話性質,不一定實有其事,但它反映了炎帝部族人民不怕險惡、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它象征著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極其可貴的品質。這種精神,長期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抵禦自然災害、反對外來侵略者和國內殘暴勢力的鬥爭中,義無反顧,英勇果敢。

三、氣吞山河,藐視困難

原始社會的人們對大自然知之甚少。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炎帝部族的人民不怕困難,追根究底,並欲征服自然,駕馭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他們這種氣吞山河的壯舉,在今天讀來猶使我們感到由衷的欽佩。

炎帝後代中有一個名“誇父”的人。據《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記載,炎帝後代共工的兒子“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每天看著太陽從東邊升起,又至西邊落下,他要探究太陽運動的軌跡,便向西追趕太陽,到達日落之地禺穀。由於奔跑太快,誇父“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卷八《海外北經》,四庫全書本第1042冊,第59頁。誇父為探索日落之謎,奮不顧身,耗盡精力,終於壯烈犧牲。應該說,誇父是為追求科學真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而獻身的第一人。

炎帝部族中還出現過一位聰明能幹的巧匠互人。《山海經·大荒西經》雲:“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於天。”互人是炎帝之孫所生,當是炎帝的曾孫一輩。其時誇父欲追尋太陽運行的軌跡,探求日落之謎的真相;互人則要創造一種器械或練就一種本領,“能上下於天”,實現人類征服自然的宏偉理想。

誇父追日和互人上天,都應該是由人們的傳說和想象加工過的,並非真人真事的實錄。但從這些傳奇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炎帝部族及其子孫豪邁的氣概,壯烈的胸懷,為追求理想一往無前的精神。這種精神,長期激勵著中國人民敢想敢幹,攀登科學高峰,為揭開大自然的奧秘和征服自然而探索、奮鬥。

四、顧全大局,維護合作

炎帝族雖然因為利益的衝突而與黃帝族發生過激戰,在戰敗後其部下還與黃帝族不斷發生齟齬和抗爭,但在關鍵時刻,炎帝族還是顧全大局,擁護黃帝的領導,維護團結和合作。當炎帝與黃帝發生衝突之後,蚩尤又出來興風作浪,向黃帝族發起猛烈的進攻,並在四處煽風點火,攻擊黃帝,企圖造成天下大亂。這時炎帝堅定地站在黃帝一邊,與黃帝聯手,把氣焰囂張、荼毒生靈的蚩尤製服。據史書記載:蚩尤作亂,“九隅無遺。赤帝(即炎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逸周書》卷六《嚐麥解》,《逸周書匯校集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82-783頁。平服了蚩尤的叛亂,“諸侯鹹尊軒轅(即黃帝)為天子”《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中華書局1982年版標點本,第3頁。顯然,這時炎帝再不與黃帝鬧對立,而是尊重黃帝的首領地位,保持合作的態度,維護天下的和平。

至炎帝的後代共工時,又與黃帝的後代顓頊發生爭執。史載“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淮南子》卷三《天文訓》,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第1冊,第53頁。可知共工與顓頊的爭執曾非常激烈。但到堯、舜時,派禹治理洪水,“共(工)之從孫四嶽佐之”《國語》卷三《周語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4頁。據《史記·夏本紀》及《五帝本紀》記載,夏禹是顓頊之孫,堯、舜也都是顓頊的後代。共工的從孫四嶽在佐禹治理洪水時,不但不計前嫌,而且出大力進行協作,“佐禹平水土甚有功”②③《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477、1478-1480、1480頁。《國語·周語下》記,堯、舜為此特意“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韋昭注:“薑,四嶽之先(祖),炎帝之姓也。……至四嶽有德,帝複賜之祖姓,使紹炎帝之後。”這又一次說明炎帝部族及其後代在關鍵時刻顧全大局、維護合作的精神,四嶽的功德和精神受到當時部落聯盟首領堯、舜的隆重嘉獎。

炎帝部族這種顧全大局、維護合作的精神,長期激勵著中國人民,當有嚴重災害或外敵入侵時,各派勢力就會聯合起來,團結一致,共同維護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五、足智多謀,靈活應變

炎帝薑姓子孫中還有一位能人薑太公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索隱》引魏晉間史學家譙周《古史考》說:呂尚“姓薑,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嶽有功,封之於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後也。”呂尚在周文王時西奔周國,以他足智多謀、靈活應變的策略助周滅商,又開發封地齊成為東方大國。呂尚繼承了炎帝精神的積極方麵,使其得到進一步升華。

當呂尚西奔周國時,正逢西伯(即文王)被紂拘禁於羑裏。於是由呂尚出謀,“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西伯出獄歸國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經過一係列的策劃、攻伐,“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文王去世,武王即位,尊呂尚為“師尚父”。武王與師尚父一起觀兵孟津,進行伐紂的臨戰準備。“武王將伐紂,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強之勸武王”,終於在牧野一戰,殺紂滅商。接著,“散鹿台之錢,發钜橋之粟,以振貧民;封比幹墓,釋箕子囚;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②由此可見,炎帝後代呂尚計謀韜略出眾,在助周滅商的過程中屢建奇功。

武王滅商、平定天下後,封師尚父於營丘,建立齊國。薑太公至國,“修政”,做了這樣三件事:一是“因其俗,簡其禮。”保存當地的民俗風情,簡化過於繁瑣的各種禮節,以便於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這必然受到人民的歡迎。二是“通商工之業”。即鼓勵人民自由經商,交流各地的物產,同時發展官營和民營的各種手工業,使國家和人民都富裕起來。三是“便魚鹽之利”。齊國瀕臨大海,河流眾多,有著豐富的魚鹽資源。根據這一地理特點,國家著力開發“魚鹽之利”,使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經過這些改革措施後,百姓普遍感到齊國政策開放,生活自由,各業發展,大有奔頭,於是“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③由此而奠定了齊作為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的基礎。

炎帝部族及其後代足智多謀、靈活應變的精神,在薑太公呂尚身上又一次放射出燦爛奪目的光輝。這種精神,長期激勵著中國人民,在發展國家各業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上,謀求改革大計,多方尋找策略,根據時代和地域的特點,不斷變換方法,以達到民富國強的目的。

上述炎帝部族及其後裔所形成的五個方麵的精神風貌,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整體。它在曆史上光照千秋,激勵人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機智勇敢地去爭取勝利,哺育著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行動指南。在曆史進入21世紀,中國人民正沿著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昂首闊步建設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社會的時期,更應該把炎帝部族所形成的精神風貌發揚光大。發揚總結經驗、發展生產的精神,發揚前仆後繼、頑強奮鬥的精神,發揚氣吞山河、藐視困難的精神,發揚顧全大局、維護合作的精神,發揚足智多謀、靈活應變的精神。炎帝部族的這些精神,今天必將進一步激勵中國人民完成曆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9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10綠眼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

  • 絕對權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李東方臨危受命,出任某省會城市市委書記,被迫麵對著幾屆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績工程和一團亂麻的腐敗局麵。火炭落到自己腳上,李東方知道疼了,於是絕地反擊,頂著各種壓力,收拾殘局,前任們的垃圾政績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