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青娘灘這地方,自古是“五溪”、“五苗”之地。過了桃花源的“秦人古洞”,往裏走,兩岸層巒迭嶂,峽穀幽冥,數百裏不見炊煙。青娘灘深鎖在與世隔絕的荒涼河穀,比“世外桃源”更加“世外”,比“秦人古洞”洞穴更深。兩千年前的楚大夫屈原,被放逐到這裏,見到的是“披荊棘兮掛藤蘿”的山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妹妹朱仕芳,下嫁給湘西崇山衛指揮使楊二,她後來向皇兄哀歎說:“烏沉烏沉不見天,通油不通鹽,通水不通船。”東漢名將馬伏波來這裏平“五溪蠻”,船到青娘灘,結果沒有能上去。史書上說“水疾船不得上,士卒多瘁死”,馬將軍也病死在這裏。民間傳說他不是病死,而是為了同苗人土司搞“和談”,誤喝鳩酒中毒而死。主將死後的第二天,按協議苗寨土司要來漢家營帳正式簽訂和約。部將們擔心狡獪的土司得知馬將軍死了的消息,便會動搖在和約上簽字的決心。於是,在營帳前搭一高台,置一主將的虎皮太師椅,讓馬伏波的遺體仍坐在太師椅上,做出捧讀兵書之狀。土司見狀,果然被馬將軍的虎氣神威鎮住了,乖乖地在和約上簽了字。這才有後來“溪州銅柱”的銘文垂世,頌揚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太平相處……

各民族的老百姓,其實都是厭惡“討伐”,酷愛“和平共處”的。後人為烏將軍在廟角山建造伏波宮,就是一大證明。那裏雖說香火不旺,但過往的船家排客,總不忘用豬頭、雄雞,血酒祭奠他。在伏波宮外的岩磡下,有一塊桌麵大小的岩板,名叫“雞血石”,多少年代以來,那裏總豎著一把殺雞用的刀子。據說紅瑪瑙一樣的“雞血石”,就是被長年累月涓涓不絕的雞血染紅的。飽吃了豬頭,飽飲了雄雞血酒的馬將軍因此大受感動,他同情和憐憫在青娘灘頭九死一生的駕船人,於是差遣七千“瘁死”的將士,變成七千紅腳紅嘴烏鴉,在青娘灘上護送隨時都有船覆人亡危險的船隻過灘。

不知從哪朝哪代開始,青娘灘河穀便真的出現了成千上萬的烏鴉。人們便真正相信:在青娘灘要免於一死,隻有遮天蔽日而來的紅腳紅嘴烏鴉,能夠護送船隻安全闖險。到了灘口,船主人就把事先捏成團的三斤米飯,備置的糕餅,朝{(左)口(右)衣}{(左)口(右)衣}呀呀飛來的烏鴉拋去。船在險灘上踽踽而行,烏鴉在頭頂隨著船隊翩翩翻飛。趕來就食和“護航”的烏鴉越來越多了。河的上空,盤旋著黑色的“烏雲”;河水咆哮,烏鴉哀鳴,船在波濤中顫栗,纖夫水手在絕望地歌呼呐喊!直到欞柩一樣的船隻駛出“陰司岩”,過了青娘灘,船主家、水手和纖夫,這才透出一口長氣,一齊跪倒在船頭上,岩岸上,向漸漸飛離的烏鴉磕頭長拜。

這是一幅多麽悲壯雄奇的圖畫啊!它使人想起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同嚴酷的大自然的搏鬥,他們勇敢、虔誠而又迷信。烏鴉在外地是不吉利的象征,在沅江上卻成了船家崇拜的神物。到了清朝年間,有個矮矮個子的乾城船老板,頗有點“造反”氣概。船過青娘灘,烏鴉照舊飛來啄食,他惡狠狠舉起船篙,把個烏鴉打死,棄屍在波濤中。結果,他栽了大跟頭,祖傳的三條白木梆子船,先後都在青娘灘翻沉,撞個粉碎。受過神祇的懲罰,他頓然悔悟,回到乾城,把全部家產變賣,打造了一隻“金烏鴉”,送到伏波宮供在神案上,他自己“剃度”出家做和尚去了。這就在小小烏鴉的頭頂,更增加了一圈靈光。雖說金烏鴉後來被廟主偷換成銅烏鴉,到了民國初年,銅烏鴉又被木烏鴉代替。伏波宮裏掛過一幅“官清仕吏瘦,神靈廟主肥”的對聯進行諷刺,但是,在“吃水上飯”的纖夫、水手和船主家的心目中,“金烏鴉”是偷不走的。“金烏鴉”已經成為給他們帶來平安和降福的偶像。

知道了上麵這些情況,你才會懂得守絞船的古怪老人,年輕時獲得“金烏鴉”的稱號,是多麽尊貴,多麽不簡單。

老人本名米春山,人呼米山郎,祖居辰溪和麻陽搭界的九老洞。那地方,地無三尺平,土無半寸深。金、木、水、火、土,“五行”裏頭單單缺一個“土”,卻多了一個“岩”。滿目青灰紫石的岩頭山嶺,沒有幾塊水田坡土可以耕種;那些長得象岩頭一般結實硬棒的男子漢,自古來不是“吃糧”當兵,做鏢師土匪,就是下河背纖。“辰溪號子麻陽纖”,麻陽人背纖打架最厲害,但喊號子唱纖夫歌,卻又是辰溪人的拿手戲。米山郎大概祖墳貫氣,麻陽人的力氣,辰溪人的嗓子,他兼而有之。

那年他剛滿十六歲,父親突然遭難——在辰州灘虎背崖摔死了。父親什麽也沒留下,就留下一根浸透祖輩血汗的纜巴。母親癡呆地站在河岸上,瞅著奪去了親人的“暴花水”,枯幹的眼裏沒有了一滴眼淚。她木木地用哭啞了的嗓子,呻吟地哼著每次跟父親倉促分手時唱的悲苦的《分離歌》……

按照纖行的慣例,當著“走了的”祭過河神,祭過纜巴,這根又一次浸透血淚的“繩索”,“優先”傳給他這個獨子了。他拜別母親,走過父親摔下去的危崖,跟著那長長的呻吟歌呼的隊伍,向辰州灘的上遊走去。而母親,繼續嗚嗚咽咽地哼著那“皇天無眼”的歌,沿著父親走過的纖夫路,去沿江乞討,為父親收回他的“腳印”,喚回他那飄遊的孤魂。母親在這條漫長的河流上,整整乞討了三年。她的鞋底磨穿了,穿著草鞋;在冰天雪地裏,她的膝蓋上包著一塊棕皮,經常跪在辰州灘的虎背崖下,跪在青娘灘的伏波宮前,向來往的船主家乞討,向纖夫水手化緣。整整三年,母親竟攢集了一筆錢,她沒有把這筆錢交給兒子成家,而是拿到辰溪的鐵匠鋪裏,請他們打了一副三丈七尺長的鐵鏈,她又花錢請石匠,把這副鐵鏈架設在辰州灘虎背崖,那一段父親摔下去的最危險的峭壁上。為了丈夫,為了兒子,也為了後來所有要攀沿虎背崖的纖夫,她花了整整三年,用了一千多個破碎的日子和破碎的心,終於成就了又一條“寡婦鏈”!就在“寡婦鏈”落成的那一天,為了完成一個貞節烈性寡婦最後的義務,她心滿意足地從虎背岩上,跳入了滾滾波濤……

聽說辰州溪虎背崖的“寡婦鏈”就要落成,正在背上水纖的米山郎日夜兼程地趕來。可是,遲了,母親已經追隨父親走了,去黃泉路上相會了。這幾乎是那些所有成了家的纖夫的妻子,天經地義的唯一最圓滿的歸宿,他的眼淚隻能默默地往肚子裏流……

他已經攀爬過沅江上多少條“寡婦鏈”啊,但他至死也怕過辰州溪的虎背崖,他寧肯在虎背崖摔死一千次,也不敢攀附那一節節鐵鏈。那鐵鏈是母親的骨,母親的筋,母親的肉啊……

米山郎被稱譽為“金烏鴉”,受到人們尊敬,除了他非凡的體力與歌呼,還因為他繼承了母親的德行。青娘灘灘口的岩壁上,鏤刻著兩行鬥大的字:“願人常行好,船到此方知。”這成了他為人處世的“格言”。在沿江的水碼頭、大口岸,幾乎任何地方都有受到過他的救助與幫扶的纖夫、水手、乞丐和“可憐女子”。就連常德街上那些腳登生牛皮盤雲靴,錢褡褳沉甸甸、塞滿銀元的船老板,也把他當作降福添財的善財菩薩。因為他們知道,隻要在纖行裏找到“金烏鴉”做纖夫領班——背頭纜,本來要五十個纖手的大船,有四十個也就夠了。“金烏鴉”的纖夫歌,照例可以頂得十個纖手。

背纖不能光憑死力氣,纖手再多也怕過青娘灘。在那三十六裏與死神搏鬥的險灘上,不是單憑纖夫水手的力氣和人多可以輕易取勝的。“頭纜閻王二纜官”,到了青娘灘頭,背頭纜的人便成了決定一船人生死的“閻王”。他必須根據滿河礁石的走向、布局;河水的漲落、緩急;漩渦的大小、泡沫;洄絞的顏色深淺,作出判斷。甚至還要象樂隊指揮那樣,用耳朵去捕捉風水大浪合奏中稍有變化的每一個音響,諦聽緊繃欲炸的桅索纜繩彈撥出來的每一個樂句、和弦,以及喳喳刺耳的“巴音”;要象追捕最凶猛狡詐的獸物的獵人那樣,用眼睛去察看,用心去感受可能潛藏的每一絲危險的征候……隨機應變地決定船頭方向,用頭纜控製全纜,用歌呼指揮纖夫的腳步,櫓手的櫓板,艄公的舵把;在生死係於千鈞一發之際,他長嘯一聲,必定驚天地泣鬼神,把纖夫水手的每一根神經都振奮起來,每一塊筋肉都調動起來,把船從地獄之門拉了出去,把人和財富從閻主的眼皮底下拉了出來!

“金烏鴉”的歌呼,就是這樣一種叫船老板放心,受到纖夫櫓手稱頌的福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