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

  馬步緩慢,足足走了七天,才望到漢城的城牆。

  一路上沈唯敬口沫橫飛,不斷吹噓著自己曾與多少日出之國高官談笑風生。他有多麽了解日出之國的風土人情,是個怎樣的日出之國通。

  他隻花了一個時辰就摸清楚了楊逸之的脾氣,知道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生氣,也不會傷害自己,就開始放肆了起來。他的大煙袋開始無論什麽時候都噴吐著黑煙,他幹瘦的麵孔隱藏在黑煙中,不時突然伸出來,衝著楊逸之一陣狂吹海侃。

  走了七天,楊逸之已將他的英雄事跡聽了十七八遍。每一遍都不相同。

  換上另外一個任何人,都會叫沈唯敬閉上嘴十七八遍,楊逸之卻依舊溫和地笑著。所以,當走到漢城時,沈唯敬已經趾高氣昂,真的認為自己是個英雄了。

  漢城的守衛早就得知了他們到來的消息,城門大開,列隊迎接他們。

  蒼茫的號角聲響起,驅散了晨霧。踏著日光,是一隊隊頂盔貫甲的士兵,悄無聲息地站在道路兩旁。他們的戰甲與兵刃迎著太陽閃爍出淒寒的光芒,麵容嚴肅。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身上散發著無形的殺氣。

  晨霧不斷褪去,顯出道路上連綿不絕的身影。每一步都有兩位士兵對麵而立,甲胄森嚴。晨霧迷蒙,士兵的隊列看不到盡頭。旌旗飄揚,遙遙看到漢城的城頭上也都列滿了士兵。

  此地,離漢城還有五裏。顯而易見,這五裏的路上,全都列滿了士兵。

  沈唯敬的吹噓戛然而止,臉色漸漸變得蒼白,身子不自主地抖了起來。他那始終閃爍不定的目光開始四下逡巡,尋找著可能逃走的方向。他望向楊逸之,卻見楊逸之的麵容仍然平靜,他的心稍微安定了一點,驅馬離著楊逸之更近了一些:“楊……楊盟主,好多人啊。”

  楊逸之微微一笑:“那還不是因為迎接沈公。沈公乃是倭國通,相當於他們的半個老鄉。他們自然特別想見。說不定還會將沈公留下來,不放回去了呢。”

  沈唯敬嚇得臉都白了:“楊……楊……楊盟主不要開玩笑……”

  楊逸之有心再嚇他兩句,但見他實在怕的厲害,也就算了。不過,就算他不嚇,沈唯敬也已經破了膽。他哪裏像是在騎馬,簡直就是在坐船。不但是坐船,而且是暈船。身子前仰後合,似乎隨時都會掉下來,或者嘔吐。

  五裏路,走了一個多時辰。沈唯敬就像是在十八層地獄中轉了一圈,身子已被汗水浸透了。等終於走進漢城的城門時,恐懼已幾乎將他打垮,變得麻木了。以至於當看到真正列隊相迎的軍陣時,他也沒表現出特別害怕的樣子來。

  招待大明使節的場所,選在龍山驛。這是個巨大的軍營。小西行長率領三十位大名盤膝坐在最正中的大帳裏,兩邊三萬多士兵排著整齊的隊伍,氣象森嚴。

  犛牛做的號角嗚嗚地吹響著,山風從峰頂吹下,卷得旌旗烈烈作響。三萬人的軍營,沒有半點別的聲息。

  卻仿佛建立在隨時都會噴發的火山之上。

  當沈唯敬走過這些殺氣騰騰的武士的時候,他的雙腿抖得幾乎站不起來。口中咿咿嗚嗚的,不知道在念叨些什麽。楊逸之歎了口氣,袍袖輕拂,托著他的身體,才讓他不至於摔倒。

  他們終於走到了大帳內。沈唯敬抖抖索索地,勉強站直了身體。他看著滿屋的大名嚴峻的臉色,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麽愚蠢,竟然會來到這麽危險的地方。這些人,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啊!

  他幾乎忍不住就想轉身跑出去。

  此時,加藤清正緩緩站了起來,道:“恭迎大明使節。”

  帳外三萬人同時將手中的長矛往地上重重一頓,厲聲道:“恭迎大明使節!”

  三萬人的呼喊聲連成了一片,整齊有力,炸雷般轟響在沈唯敬耳邊。沈唯敬嚇得一聲慘叫,一P股坐在了地上。

  眾日出之國大名一怔,都哈哈大笑起來。楊逸之剛想說什麽,忽然想起卓王孫的安排,於是住口不語。微笑著看著沈唯敬與眾大名。

  日出之國大名們列出這麽多士兵,就是想羞辱大明使節的。見沈唯敬如此猥瑣,竟然嚇得坐倒在地上,覺得大明朝自吹文物鼎盛,卻也不過如此。

  他們的臉上全都露出了笑容,顯然是覺得大明使節太好對付,這場談判必然可以撈足了油水。都含笑而立,拱手請兩位上坐。

  沈唯敬戰戰兢兢地坐了起來。他也知道自己方才太過失態,顫聲道:“路滑……路滑……”

  坐下來之後,加藤清正道:“請沈先生過目。”

  幾名頂盔貫甲的士兵送上來日出之國擬好的和談條約,放在沈唯敬麵前。

  條約很簡單,隻有如下幾條:

  其一,兩軍即日起休戰。倭軍撤出漢城,明朝軍隊撤出朝鮮。

  其二,割讓大同江以東地區給日出之國。

  其三,將朝鮮王子臨海君作為人質送往日出之國,日、朝永世和好。

  沈唯敬看到這三個條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混沌的腦袋開始清醒了起來。他雙手按在幾案上,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著,試圖明白每個字的意思,卻始終無法專心思考。

  良久,他抬起頭來,滿臉都是諂媚的笑容:“這個……條款嗎……是可以商量的……”

  加藤清正厲聲道:“有什麽商量不商量的?這個條款已經很優待了!”

  他拔出刀來,厲聲道:“如果不是日出之國約束軍隊,朝鮮早就滅亡了!日出之國的大恩大德,難道你們還不感激嗎?”

  他虎吼一聲,作勢要向沈唯敬劈過來。沈唯敬一聲慘叫,用力往後一仰,噗通一聲,連人帶椅子摔倒在了地上。

  加藤清正連同三十位大名一齊哈哈大笑,突然,“叮”的一聲響,加藤清正手中的太刀斷成了兩截。

  加藤清正一驚,隻聽楊逸之淡淡道:“聽說日出之國武士將刀當作性命,素來信奉刀在人在,刀亡人亡。你的刀何在?”

  加藤清正怔了怔,倏然自腰間拔出另一把刀來。

  “叮”。楊逸之連動都沒有動,這把刀再度斷成了兩截。

  楊逸之冷冷看著他。

  “你,為何不剖腹?”

  這幫日出之國大名肆無忌憚地羞辱沈唯敬,讓他感到一絲惱怒。他本是清風明月之人,但此時也準備出手,讓這些人知道一點敬畏。

  否則,這場談判必定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加藤清正呆呆地注視著手中的兩把刀,忽然,將刀一丟,身子猛撲了上去。

  刀,是日出之國武士的性命。刀斷,武士就是受到了巨大的屈辱。這份屈辱,必須用血來洗清,不是敵人的血,就是自己的血!

  楊逸之悠悠歎了口氣。

  加藤清正猛虎般的身子,忽然橫飛了出去,安安穩穩地落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他從來沒有動過一般。叮叮兩聲響,一長一短兩柄斷刀落在了幾案上,楊逸之的聲音淡淡地傳來:“武士道的精神,究竟在哪裏?”

  加藤清正發出一聲虎嘯!

  楊逸之負手而立,月光般的身形絲毫不為所動。

  三十位大名一齊站了起來。他們目光中閃動著怒火。

  還沒有任何人敢如此羞辱日出之國武士!

  楊逸之的臉色淡淡的,三萬士兵的呼喝,三十位大名的憤怒,都如鬆風一般,不能令他有絲毫動容。

  加藤清正厲聲道:“不準你侮辱武士道!”

  他反手,用力將兩把斷刀拔在了手中,轉身對小西行長道:“請幫我斷首!”

  小西行長一字一字道:“我幫你報仇!”

  接過加藤清正手中的長刀。

  加藤清正一陣淒厲的呼喊,猛然將短刀向自己小腹刺去。

  突然,一個聲音淡淡地傳了過來。

  “虎之助。”

  加藤清正猛然住手。虎之助是他的乳名,自從他成為日出之國第一猛將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這樣稱呼他。除了一個人。

  隻有一個人。

  這個人的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做任何事情。

  斷刀,已經刺入肌膚一寸,但加藤清正立即停止了動作。

  一個人緩緩走了過來,將他手中的斷刀接過。

  “虎之助,這並不是你的刀。你是日出之國第一大將,你的刀,怎麽能這麽卑小呢?你的刀,是日出之國三十萬軍隊啊!”

  “誰若是將你這把刀折斷了,你再剖腹也不遲。”

  說著,他轉身,麵對著楊逸之。

  他身上穿著一件極為雍容、寬大的白衣,就像是雪一樣。他麵對楊逸之的時候,就像是一團雪向著一束月光。

  他的麵容清俊,亦像是雪,又像是一瓣剛剛顫落的白梅。他的眉目細長,就如臥在雪中的遠山,散亂著慵懶與清靈。淡淡的眼神中卻藏著櫻花般的絢爛與悲愴。

  他,就像是上古時候的一句詩,古遠而悠揚。

  他是誰?

  楊逸之凝視著他,緩緩道:“太閣大人?”

  那人一笑:“我方才正與天靈寺的禪師談禪,聽人來報,虎之助有難,於是化風前來。得見楊盟主一麵。”

  “虎之助,過來拜見楊盟主。他可是天下無敵的人!依我看,伊賀穀的宗風長老,也接不過他一招。”

  這句話說完,在座的三十位日出之國大名不由得都是一驚。伊賀穀宗風長老統領日出之國所有忍者,號稱日出之國第一高手,大名們都以列其門下為榮。如果連宗風長老都接不住他一招,那虎之助敗在他手下,不但不是恥辱,還可以稱得上是光榮。

  他們絕不會懷疑這個人的話,因為這個人絕不會妄言。如果他說宗風長老接不住楊逸之一招,那宗風長老絕對接不住。

  因為,這是他們的主公。

  因為,他是太閣,是日出之國實際的統治者,是第一次統一了日出之國全境,終結了戰國時代的絕代梟雄。平秀吉大人。

  加藤清正眼中充滿了疑惑,他不是不相信平秀吉的話,隻是覺得楊逸之這麽年輕,武功再高強也不至於到了這種程度。但他仍然跪倒在楊逸之麵前,恭謹道:“參見楊盟主大人。”

  日出之國武士最崇尚強者,楊逸之方才表現出的武功幾近神魔。加藤清正由衷地讚歎。楊逸之將他扶了起來,卻沒有說什麽。

  楊逸之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他並不是沒有見過平秀吉,在廢寺之中,他就見過了。那個赤眼火瞳、飛揚跋扈的梟雄,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此時他所見到的人,卻有著古越清雅的相貌,極似傳說中的平安時代的陰陽師安倍晴明。

  他絕不可能跟那個赤眼火瞳之人是同一個人,但恰恰,他們有著同樣的氣質,無論如何看,都應該是同一個人。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這個疑問暫時占據著他的腦海,讓他甚至沒怎麽注意加藤清正的跪拜。

  平秀吉笑了:“能見天下英雄,是何等幸事。今日暫且擱置公事,吾與佳客共敘一杯。”

  沈唯敬此時也從地上爬起來了,灰頭土臉地抱著那張表書,露出了一貫的諂媚的笑容:“我一定會將這些條款帶回去,跟我們大人好好商量下,給太閣大人一個滿意的回複的。”

  這他倒說的是實話。

  他實在是迫不及待地想逃回去,一刻都不願意多呆了。

  平秀吉再度笑了:“沈公一定要留下來,因為,我新得了一位奇人,一定要讓兩位見識一下才好。”

  說到這裏,他眼中露出了愉悅的光芒。仿佛他就是個好客的主人,迫不及待地將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客人同賞。

  沈唯敬與楊逸之被迎進了一座茶室。

  剛一踏入,沈唯敬不禁發出一聲公雞被踩住嗓子的尖叫聲。這是讚歎,因為他從未想到,竟然有如此輝煌的茶室。

  一座恢宏的宮殿矗立在漢城的正中央,殿後就是七層的天守閣。這座宮殿雖然規模小了些,但要論精雅奇絕,比起紫禁城也不遑多讓。能夠在朝鮮見到如此精美的建築,讓楊逸之眼前不禁一亮。

  但沈唯敬的目光,卻全然被那座茶室所吸引。

  宮殿,隻不過是那座茶室的外衣。茶室建築在這座宮殿的正中央,宮殿的華麗,與這座茶室比較起來,卻立即暗淡。

  這座茶室,竟然是全部用黃金鑄造的。

  整塊的黃金,打磨成磚狀,一塊一塊地契合在一起,壘砌了這座茶室的雛形。雕梁畫棟,都是用黃金打成的。單茶室正中間的那根大梁,合抱粗細,三丈多長,光黃金就要耗費千斤。

  但這些不過是世俗的富貴而已。跟牆壁上所掛的裝飾比起來,黃金的價值也許並不能算什麽。這些裝飾,極為古雅、簡樸,但楊逸之銳利的目光立即覺察出,每一件都有千年之久遠。這些裝飾,每一件都價值連城。這座由黃金打造成的茶室,也不過是供奉它們的法座。

  平秀吉微笑揖客,走了進去。

  兩人眼前陡然一片閃亮。茶室內的空間,竟似無比廣大、耀眼,就像是突然踏入了星空一般。沈唯敬錯愕地揉著自己的眼睛,良久,方才醒悟,這座茶室的四壁上,全都掛滿了整塊的水晶。水晶相互映照,層層反射,造成了無窮浩宇的錯覺。

  要知道,僅一小塊水晶,都極為珍貴。像這麽巨大的水晶鏡,簡直聽都沒有聽說過!

  也許,隻有東海龍宮中,才有這樣的稀世奇珍吧!

  沈唯敬驚喜地走了幾步。四壁的水晶鏡上立即映出了他的影像,仿佛同時有千千萬萬個沈唯敬同時向他走來。這種景象是如此奇特,讓沈唯敬錯愕地張大了嘴巴,良久說不出話來。

  就算是天上仙宮,也不過如此。

  沈唯敬渾渾噩噩地坐下來,心髒噗通噗通地跳個不停。與如此宏大而珍稀的景象比較起來,真正用於飲茶的器具,雖然珍貴,但反而不那麽震撼了。

  黃金的屏風上貼的是繪著精細菊花紋的紅色細紗。榻榻米的表麵是略帶青色的豔紅,邊緣是帶嫩蔥色小花的金線織花錦緞,中間鋪著厚厚的越前棉。

  套廊的三尺竹緣用細葛製成,竹緣上放置了三個座墊。床間上,一束鮮花插在蕪菁花器裏,花瓣上還帶著露珠。台子是黃金的,上麵架子的黃金台上放著天目茶碗,旁邊,黃金的棗碗置於黃金的四方盆中。

  下麵架子上放著黃金的茶爐、茶鍋、柄勺台、水蓋、水罐、蓋台,黃金的井戶茶碗,茶勺也是黃金的。

  隻有圓筒竹刷和茶巾是尋常之物,炭鬥是黃金的葫瓢。

  茶是鬆花茶壺之花,一名女子正靜靜跪坐在榻榻米中間,見到眾人進來,女子緩緩回頭。

  她身上的水紅,跟著一起轉了過來,在水晶鏡中流轉成萬千繁華。

  楊逸之全身一震。他的震驚,絕不下於沈唯敬。

  那赫然竟是相思。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