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2章 一九三六年(9)

  360706①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不寄信件,已將兩月了,其間曾托老三代陳大略,聞早已達覽。男自五月十六日起,突然發熱,加以氣喘,從此日見沈重,至月底,頗近危險,幸一二日後,即見轉機,而發熱終不退。到七月初,乃用透物電光照視肺部,始知男蓋從少年時即有肺病,至少曾發病兩次,又曾生重症肋膜炎一次,現肋膜變厚,至於不通電光,但當時竟並不醫治,且不自知其重病而自然全愈者,蓋身體底子極好之故也。現今年老,體力已衰,故舊病一發,遂竟纏綿至此。近日病狀,幾乎退盡,胃口早已複元,臉色亦早恢複,惟每日仍發微熱,但不高,則凡生肺病的人,無不如此,醫生每日來注射,據雲數日後即可不發,而且再過兩星期,也可以停止吃藥了。所以病已向愈,萬請勿念為要。

  海嬰已以第一名在幼稚園畢業,其實亦不過"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而已。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海嬰同叩七月六日360706②致曹靖華汝珍兄:昨看見七月一日給景宋信。因為醫生已許可我每天寫點字了,所以我自己來答。

  每天尚發微熱,仍打針,大約尚需六七天,針打完,熱亦當止。我生的其實是肺病,而且是可怕的肺結核,此係在六月初用X光照後查出。此病蓋起於少年時,但我身體好,所以竟抵抗至今,不但不死,而且不躺倒一回。現在年老力衰了,就麻煩到這樣子。不過這回總算又好起來了,可釋遠念。此後隻要注意不傷風,不過勞,就不至於複發。肺結核對於青年是險症,但對於老人卻是並不致命的。

  本月二十左右,想離開上海三個月,九月再來。去的地方大概是日本,但未定實。至於到西湖去雲雲,那純粹是謠言。

  專此布複,即請暑安。

  弟豫頓首七月六日3607070①致趙家璧〔1〕家璧先生:六日信及《板畫集》〔2〕十八本,今天同時收到,謝謝。在中國現在的出版界情形之下,我以為印刷,裝訂,都要算優秀的。但書麵的金碧輝煌,總不脫"良友式"。不過這也不壞。至於定價,卻算低廉,但尚非藝術學徒購買力之所能企及,如果能夠多銷,那是我的推斷錯誤的。

  本來,有關本業的東西,是無論怎樣節衣縮食也應該購買的,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然而文藝界中人,卻好像並無此種風氣,所以出書真難。

  《豎琴》和《一天的工作》,可以如來信所示,合為一本〔3〕。新的書名很好。序文也可以合為一篇。

  靖華譯過兩部短篇,一名《煙袋》,一名《四十一》,前者好像是禁過的,後者未禁,我想:其實也可以將《煙袋》改名,兩者合成一本,不知良友願印否?倘願,俟我病好後,當代接洽,並為編訂也。

  專此布複,即請撰安魯迅七月七日〔1〕此信係魯迅口授,許廣平代筆,魯迅簽署。

  〔2〕《板畫集》即《蘇聯版畫集》。

  〔3〕即《蘇聯作家二十人集》,一九三六年七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360707②致曹白〔1〕曹白先生:良友公司的《蘇聯版畫集》〔1)轉載了周先生一篇序,因此送給他一批書。周先生說要送先生一本。這書放在照例的書店,今附上一箋,請便中持箋往取為荷!

  專此布達,即請時安。

  景宋上。七月七日〔1〕據《魯迅書簡》編者注:"此信是由魯迅先生口授,景宋代筆寄發的。"〔2〕《蘇聯版畫集》趙家璧編,收蘇聯版畫展覽會展品一百八十餘幅,一九三六年七月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

  360711①致吳朗西朗西先生:《版畫集》已整好一大部分,擬先從速付裝訂發行,此事前曾麵托,便中希蒞寓一談為禱。

  專此布達,即請暑安。

  迅上七月十一日360711②致王冶秋冶秋兄:事情真有湊巧的,當你的《序跋集》稿寄到時,我已經連文章也無力看了,字更不會寫。靜兄由廈過滬,曾托其便中轉達,不知提起過否?

  其間幾乎要死,但終於好起來,以後大約可無危險。

  醫生說要轉地療養。你的六月十九日信早到。青島本好,但地方小,容易為人認識,不相宜;煙台則每日氣候變化太多,也不好。現在在想到日本去,但能否上陸,也未可必,故總而言之:還沒有定。

  現在略不小心,就發熱,還不能離開醫生,所以恐怕總要到本月底才可以旅行,於九月底或十月中回滬。地點我想最好是長崎,因為總算國外,而知道我的人少,可以安靜些。離東京近,就不好。剩下的問題就是能否上陸。那時再看罷。

  現在還未能走動,你的稿子,隻好等秋末再說了。

  專此布達,即頌時綏。

  樹上七月十一日令夫人均此致候令郎均吉。

  360715①致趙家璧〔1〕家璧先生:惠函收到。所謂匯印舊作〔2〕,當初擬議,不過想逐漸合訂數百或者千部,以作紀念。並非徹底改換,現在則並此數百或千部,印不印亦不可知,所以實無從談起。至於要我做文學獎金〔3〕的評判員,那是我無論如何決不來做的。

  專此布複,敬請撰安魯迅七月十五日〔1〕此信由魯迅口授,許廣平代筆。

  〔2〕匯印舊作指魯迅擬印的《三十年集》。

  〔3〕文學獎金指當時良友圖書印刷公司設置的"良友文學獎金"。

  360715②致曹白〔1〕曹白先生:七月八日信收到。

  注射於十二日完結,據醫生說:結果頗好。

  但如果疲勞一點,卻仍舊發熱,這是病弱之後,我自己不善於靜養的原故,大約總會漸漸地好起來的。

  專此布複,並頌時綏魯迅七月十五日〔1〕此信由魯迅口授,許廣平代筆,魯迅簽署。

  360717致許壽裳〔1〕季帀兄:三日惠示早到。弟病雖似向愈,而熱尚時起時伏,所以一時未能旅行。現仍注射,當繼續八日或十五日,至邇時始可定行止,故何時行與何處去,目下初未計及也。

  頃得曹君〔2〕信,謂兄南旋,亦未見李公〔3〕,所以下半年是否仍有書教,毫無所知,囑弟一探聽。如可見告,乞即函知,以便轉達,免其懸懸耳。

  日前寄上版畫〔4〕集一本,內容尚佳,想已達。

  專此布達,即請道安。

  弟樹頓首七月十七日〔1〕此信據許壽裳親屬錄寄副本編入。

  〔2〕曹君指曹靖華。

  〔3〕李公指李季穀。

  〔4〕版畫集指《蘇聯版畫集》。

  360719致沈西苓〔1〕西苓先生:惠示謹悉。我今年接連生病,自己能起坐寫字,還是最近的事。

  左聯初成立時,洪深〔2〕先生曾謂要將《阿Q正傳》編為電影,但事隔多年,約束當然不算數了。我現在的意思,以為××××××〔3〕乃是天下第一等蠢物,一經他們××,作品一定遭殃,還不如遠而避之的好。況且《阿Q正傳》的本意,我留心各種評論,覺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銀幕以後,大約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頗亦無聊,不如不作也。

  專此即複,即請暑安。

  魯迅七月十九日〔1〕沈西苓(1904--1940)沈學誠,筆名沈葉沉、沈西苓,浙江德清人,戲劇電影工作者。當時在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導演。

  〔2〕洪深(1894--1955)字淺哉,江蘇常州人,戲劇家。

  〔3〕此處及下句中的空字,係刊載手跡製版的《電影戲劇》編者所刪。

  360722致孔另境若君先生:霽野寄信來,信封上寫"北平西溫泉療養院寄",照此寫去,不知是否可以寄到?又靜農蕪湖住址,先生如知道,並希示知。

  專此布達,並請暑安。

  迅上七月二十二日360802①致沈雁冰明甫先生:昨孔先生〔1〕來,付我來函並木刻,當將木刻選定,托仍帶回。作者還是常見的那幾個,此外或則礙難發表,或則實在太難看(尚未成為"畫"),隻得"割愛"了。

  北平故宮博物館的珂羅版印刷,器械藥品均佳,而工作似不很認真,即如此次所印,有同一畫片,而百枚中濃淡不一者,可見也隨隨便便,但比上海的出品卻好。此書〔2〕在書店賣廉價一星期(二元五角,七月底止),約銷去十本,中國人買者三本而已。同胞往往看一看就不要。

  注射已在一星期前告一段落,肺病的進行,似已被阻止;但偶仍發熱,則由於肋膜,不足為意也。醫師已許我隨意離開上海。但所往之處,則尚未定。先曾決赴日本,昨忽想及,獨往大家不放心,如攜家族同去,則一履彼國,我即化為翻譯,比在上海還要煩忙,如何休養?因此赴日之意,又複動搖,惟另覓一能日語者同往,我始可超然事外,故究竟如何,尚在考慮中也。

  專此布複,即請暑安。

  樹頓首八月二日〔1〕孔先生指孔另境。當時受沈雁冰的委托,請魯迅為沈所主編的《中國的一日》挑選木刻插畫。

  〔2〕指《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360802②致曹白曹白先生:七月二十七日信早收到。我的病已告一段落,醫生已說可以隨便離開上海,在一星期內,我想離開,但所向之處,卻尚未定。

  謝謝你刻的封麵〔1〕,構圖是好的,但有一個缺點,是短刀的柄太短了。漢字我想也可以和木刻相配,不過要大大的練習。

  郝先生的三幅木刻〔2〕,我以為《采葉》最好;我也見他投給《中國的一日》〔3〕,要印出來的。《三個。。。。。。》初看很好,但有一避重就輕之處,是三個人的臉麵都不明白。

  我並不是對於您特別"饋贈",凡是為中國大眾工作的,倘我力所及,我總希望(並非為了個人)能夠略有幫助。這是我常常自己印書的原因。因為書局印的,都偷工減料,不能作為學習的範本。最可惡的是一本《庶聯的版畫》〔4〕,它把我的一篇文章,改換題目,??作為序文,而內容和印刷之糟,是隻足表示"我們這裏竟有人將蘇聯的藝術糟蹋到這麽一個程度"。

  病前開印《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到上月中旬才訂成,自己一家人襯紙並檢查缺頁等,費力頗不少。但中國大約不大有人買,要買的無錢,有錢的不要。我願意送您一本,附上一箋,請持此向書店去取(內附《士敏土圖》一本,是上海戰前所印,現已絕版了)。印得還好,刀法也還看得出,但要印到這樣,成本必貴,使愛好者無力購買,這真是不能兩全。但假使購買者有數千,就可用別一種板印,便宜了。

  總之,就要走,十月裏再談罷。此頌時綏。

  迅上八月二日〔1〕指曹白為《花邊文學》所作的木刻封麵,畫麵是一把短刀、一束荊棘和用拉丁化新文字拚寫的書名、作者名。後未采用。

  〔2〕郝先生的三幅木刻指郝力群所作的《采葉》、《三個受難的青年》和《武裝走私》。

  〔3〕《中國的一日》茅盾主編,選取記敘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這一天全國所發生的事情中具有社會意義或能表現人生一角的文章五百篇,並木刻、漫畫、攝影等插圖多頁,一九三六年九月生活書店出版。

  〔4〕《庶聯的版畫》韋太白編,收蘇聯版畫一○四幅,一九三六年五月上海多樣社出版。卷首擅將魯迅的《記蘇聯版畫展覽會》一文列為序,題作《魯迅:記庶聯版畫展覽會》。

  360806致時玳時玳先生:五日信收到。近三月來,我的確病的不輕,幾乎死掉,後有轉機,始漸愈,到三星期前,才能寫一點字,但寫得多,至今還要發熱的。前一信我不記得見了沒有,也許正在病中,別人沒有給我看,也許那時衰弱得很,見過就忘記了。

  《文藝工作者宣言》〔1〕不過是發表意見,並無組織或團體,宣言登出,事情就完,此後是各人自己的實踐。有人讚成,自然很以為幸,不過並不用聯絡手段,有什麽招攬擴大的野心,有人反對,那當然也是他們的自由,不問它怎麽一回事。

  《作家》收稿,是否必須名人紹介,我不知道;我在《作家》,也隻是一個投稿者,更無所謂鬧翻不鬧翻。

  我不久停止服藥時,須同時減少看書寫字,所以對於寫作問題,是沒法答複的。

  臨末,怨我直言:我覺得你所從朋友和報上得來的,多是些無關大體的無聊事,這是墮落文人的搬弄是非,隻能令人變小,如果旅滬四五年,滿腦不過裝了這樣的新聞,便隻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物,甚不值得。所以我希望你少管那些鬼鬼祟祟的文壇消息,多看譯出的理論和作品。

  匆複,並頌時綏迅八月六日〔1〕《文藝工作者宣言》即《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載《作家》第一卷第三號(一九三六年六月)。

  360807①致曹白曹白先生:三日信早收到。我還沒有走,地點和日期仍未定,定了也不告訴人,因為每人至少總有一個好朋友,什麽都對他說,那麽,給一個人知道,數天後就有幾十人知道,在我目前的景況上,頗不方便。

  信件也不轉寄。一者那時當停止服藥,所以也得更減少看和寫;二者所住的地方,總不是熱鬧處所,郵件一多,容易引人注意。

  木刻開會〔1〕,可惜我不能參觀了。我對於現在中國木刻界的現狀,頗不能樂觀。李樺諸君,是能刻的,但自己們形成了一種型,陷在那裏麵。羅清楨細致,也頗自負,但我看他的構圖有時出於拚湊,人物也很少生動的。郝君給我刻像〔2〕,謝謝,他沒有這些弊病,但他從展覽會的作品上,我以為最好是不受影響。

  迅上八月七日版畫的事情,說起來話長,最要緊的是紹介作品,你看珂勒惠支,多麽大的氣魄。我以為開這種作品的展覽會,比開本國作品的展覽會要緊。

  注釋:

  〔1〕指由廣州現代創作版畫研究會負責籌辦的中華全國木刻第二回流動展覽會,自一九三六年八月起,先後在廣州、杭州、上海等地流動展出。

  〔2〕郝君給我刻像指郝力群所作木刻《魯迅像》,後刊《作家》第二卷第一期(一九三六年十月)。

  360807②致趙家璧家璧先生:五日信收到。靖華譯的小說兩本〔1〕,今寄上。良友如印,我有一點意見以備參考:即可名為《蘇聯作家七人集》〔2〕。

  上卷為《煙鬥》(此原名《煙袋》,已被禁,其實這是北方話,南方並不如此說,現在正可將題目及文中的名詞改過),刪去最末一篇《瑪麗亞》〔3〕(這是譯者的意思,本有別一篇換入,但今天找了通,找不到,隻好作罷),作者六人。照相可合為二麵,每麵三人,品字式。

  下卷即《41》。照相一個。

  大約如此辦法,譯者該沒有什麽反對的。

  我的病又好一點,醫師囑我夏間最好離開上海,所以我不久要走也說不定。

  《二十人集》〔4〕十本已收到,謝謝!

  專此布複,並請著安。

  魯迅八月七日〔1〕指《煙袋》和《第四十一》。

  〔2〕《蘇聯作家七人集》參看340224①信注〔6〕。

  〔3〕《瑪麗亞》即《女布爾雪維克----瑪麗亞》,短篇小說,聶維洛夫作。

  〔4〕《二十人集》即《蘇聯作家二十人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