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生,晉寧人。少負才名。年二十餘,猶偃蹇。為人有肝膽。與顧生善;顧卒,時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宰終於任,家口淹滯不能歸。生破產扶柩,往返二千餘裏。以故士林益重之,而家由此益替。史孝廉有女,字連城,工刺繡,知書。父嬌愛之。出所刺“倦繡圖”,征少年題詠,意在擇婿。生獻詩雲:“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又讚挑繡之工雲:“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聖明。”女得詩喜,對父稱賞。父貧之。女逢人輒稱道;又遣媼矯父命,贈金以助燈火。生歎曰:“連城我知己也!”傾懷結想,如渴思啖。
無何,女許字於鹺賈之子王化成,生始絕望;然夢魂中猶佩戴之。未幾,女病瘵,沈痼不起。有西域頭陀,自謂能療;但須男子膺肉一錢,搗合藥屑。史使人詣王家告婿。婿笑曰:“癡老翁,欲剜我心頭肉也!”使返。史怒言於人曰:“有能割肉者妻之。”生聞而往,自出白刃,刲膺授僧。血濡袍褲,僧敷藥始止。合藥三丸。三日服盡,疾若失。史將踐其言,先告王。王怒,欲訟官。史乃設筵招生,以千金列幾上,曰:“重負大德,請以相報。”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仆所以不愛膺肉者,聊以報知己耳。豈貨肉哉!”拂袖而歸。女聞之,意良不忍,托媼慰諭之。且雲:“以彼才華,當不久落。天下何患無佳人?我夢不祥,三年必死,不必與人爭此泉下物也。”生告媼曰:“‘士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誠恐連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諧何害?”媼代女郎矢誠自剖。生曰:“果爾,相逢時,當為我一笑,死無憾!”媼既去。逾數日,生偶出,遇女自叔氏歸,睨之。女秋波轉顧,啟齒嫣然。生大喜曰:“連城真知我者!”會王氏來議吉期,女前症又作,數月尋死。生往臨吊,一痛而絕。史舁送其家。
生自知已死,亦無所戚。出村去,猶冀一見連城。遙望南北一道,行人連緒如蟻,因亦渾身雜跡其中。俄頃,入一廨署,值顧生,驚問:“君何得來?”即把手將送令歸。生太息,言:“心事殊未了。”顧曰:“仆在此典牘,頗得委任。倘可效力,不惜也。”生問連城。顧即導生旋轉多所,見連城與一白衣女郎,淚睫慘黛,藉坐廊隅。見生至,驟起似喜,略問所來。生曰:“卿死,仆何敢生!”連城泣曰:“如此負義人,尚不吐棄之,身殉何為?然已不能許君今生,願矢來世耳。”生告顧曰:“有事君自去,仆樂死不願生矣。但煩稽連城托生何裏,行與俱去耳。”顧諾而去。白衣女郎問生何人,連城為緬述之。女郎聞之,若不勝悲。連城告生曰:“此妾同姓,小字賓娘,長沙史太守女。一路同來,遂相憐愛。”生睨之,意態憐人。方欲研問,而顧已返,向生賀曰:“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兩人皆喜。方將拜別,賓娘大哭曰:“姊去,我安歸?乞垂憐救,妾為姊捧帨耳。”連城淒然,無所為計。轉謀生,生又哀顧。顧難之,峻辭以為不可。生固強之。乃曰:“試妄為之。”去食頃而返,搖手曰:“何如!誠萬分不能為力矣!”賓娘聞之,婉轉嬌啼,惟依連城肘下,恐其即去。慘怛無術,相對默默;而睹其愁顏戚容,使人肺腑酸柔。顧生憤然曰:“請攜賓娘去。脫有愆尤,小生拚身受之!”賓娘乃喜,從生出。生憂其道遠無侶。賓娘曰:“妾從君去,不願歸也。”生曰:“卿太癡矣。不歸,何以得活也?他日至湖南,勿複走避,為幸多矣。”適有兩媼攝牒赴長沙,生屬之,賓娘泣別而去。
途中,連城行蹇緩,裏餘輒一息;凡十餘息,始見裏門。連城曰:“重生後,懼有反覆。請索妾骸骨來,妾以君家生,當無悔也。”生然之,偕歸生家。女惕惕若不能步,生佇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搖搖,似無所主。誌恐不遂,尚宜審謀;不然,生後何能自由?”相將入側廂中。默定少時,連城笑曰:“君憎妾耶?”生驚問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諧,重負君矣。請先以魂報也。”生喜,極盡歡戀。因徘徊不敢遽生,寄廂中者三日。連城曰:“諺有之:‘醜婦終須見姑嫜。’戚戚於此,終非久計。”乃促生入。才至靈寢,豁然頓蘇。家人驚異,進以湯水。生乃使人要史來,請得連城之屍,自言能活之。史喜,從其言。方舁入室,視之已醒。告父曰:“兒已委身喬郎矣,更無歸理。如有變動,但仍一死!”史歸,遣婢往役給奉。王聞,具詞申理。官受賂,判歸王。生憤懣欲死,亦無奈之。連城至王家,忿不飲食,惟乞速死。室無人,則帶懸梁上。越日,益憊,殆將奄逝。王懼,送歸史。史複舁歸生。王知之,亦無如何,遂安焉。
連城起,每念賓娘,欲遣信探之,以道遠而艱於往。一日,家人進曰:“門有車馬。”夫婦出視,則賓娘已至庭中矣。相見悲喜。太守親詣送女,生延入。太守曰:“小女子賴君複生,誓不他適,今從其誌。”生叩謝如禮。孝廉亦至,敘宗好焉。生名年,字大年。
異史氏曰:“一笑之知,許之以身,世人或議其癡;彼田橫五百人,豈盡愚哉!此知希之貴,賢豪所以感結而不能自已者。顧茫茫海內,遂使錦繡才人,僅傾心於蛾眉之一笑也,悲夫!”
[今譯]
喬生是雲南晉寧人,少年時就很有才氣。可是到了二十多歲,還是很不得誌;為人很講義氣,對朋友肝膽相照。他和顧生交情很好;顧生死後,他常常周濟顧生的妻子和兒女。縣令因他文才出眾,十分器重他;後來縣令在任職期間去世,家中老小困在晉寧無法回鄉,喬生就變賣了家產,護送縣令的靈柩及其遺屬回原籍,往返兩千多裏。因此讀書人更加敬重他,而他的家境也從此更加衰敗。
史舉人有個女兒,名叫連城,擅長刺繡,又知書達理。史舉人非常疼愛她,拿出她刺繡的《倦繡圖》征集年輕人來題詩讚詠,想從中選擇一個女婿。喬生獻上兩首詩。一首寫著這樣四句:
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
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蛾。
另一首詩讚歎連城的刺繡技藝:
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
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聖明。
連城得到詩句後很高興,對著父親十分誇讚。史舉人卻嫌喬生太窮。連城逢人就稱讚喬生的才學;又打發一個老婦人假托父親之命,贈送銀子給喬生,資助他讀書。喬生感動地說:“連城真是我的紅顏知己呀!”心中於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日日想念著連城。
不久,史舉人把連城許給了一個鹽商的兒子王化成,喬生絕望了;但夢魂中仍然對連城念念不忘。又過了些日子,連城得了癆病,病勢沉重,臥床不起。有個西域來的行腳和尚,自稱能治好連城的病;但必須用一錢男子胸脯上的肉,搗碎了調合在藥粉裏。史舉人派人到王家去告訴未婚女婿。女婿笑著說:“這傻老頭,想挖我的心頭肉啊!”派去的人回來告訴史舉人,史舉人就對別人說:“有能夠割肉的,我就把連城嫁給他。”喬生聽到消息就趕到史舉人家裏,自己掏出利刀,在胸脯上割下一塊肉交給和尚。鮮血把衣衫都染紅了,和尚給他敷上藥才止住血。用這塊肉調合成三個藥丸,連城分三天吃完,病就馬上好了。史舉人準備履行自己的諾言,就先把話告訴了王化成。王化成很生氣,要到官府告狀。史舉人便設宴邀請喬生,把一千兩銀子放在桌子上,對喬生說:“實在辜負了你的大恩大德,請讓我用這個來答謝你吧。”於是把自己違背諾言的緣故告訴喬生。喬生生氣地說:“我所以舍得割下胸脯上的肉,隻不過是想報答知己罷了。難道是賣肉嗎!”說完,就拂袖而去。
連城知道以後,心裏十分過意不去,就托一個老太太去安慰勸解,對他說:“以你的才華,是不會長期落拓失意的。天下何愁沒有好女子?我做了一個不祥的夢,三年內必死,你不必和別人爭我這個陰間的鬼物了。”喬生告訴老太太說:“‘士為知己者死’,我並不是貪戀她的美色。我實在是怕連城未必真的了解我;隻要她能真正了解我,就算不能結成連理又何妨呢?”老太太就替連城竭誠宣誓表白心跡。喬生說:“果真是這樣,那麽相逢的時候請她對我笑一笑,我也就死而無憾了!”老太太回去以後,過了幾天,喬生偶然外出,遇見連城從叔叔家回來,就側著臉注視連城。連城兩眼脈脈含情,對喬生嫣然一笑。喬生高興極了,說“連城真是我的知己呀!”正好王家來商議完婚日期,連城舊病複發,幾個月就死了。喬生前去哭吊,因為過度悲痛,也氣絕身亡。史舉人派人抬他回家。
喬生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也沒有什麽悲傷。他走出村子,還希望見到連城一麵。遠遠看見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路,行人絡繹不絕,好像螞蟻一樣。喬生便也混雜在人群裏。一會兒,進了一座衙門,恰好碰上了顧生。顧生驚訝地問:“你怎麽到這裏來了?”說完拉著他的手要送他回去。喬生歎了口氣,說:“我有件心事還沒有了結。”顧生說:“我在這裏掌管文書案卷,很受上司的信賴。要是能夠為你效勞,我一定絕不推辭。”喬生問連城在哪裏。顧生便領著他轉了幾個地方,看見連城和一個白衣女郎,愁眉淚眼,在走廊一角席地而坐。一見喬生來到,連城馬上站起來,好像很高興,詢問喬生為什麽來到這裏。喬生說:“你死了,我怎麽能苟活呢!”連城哭著說:“像我這樣忘恩負義的人,你怎麽不唾棄,還以身殉情幹什麽呢?可是我今生已經不能和你結為夫妻,願意發誓來生相報。”喬生便對顧生說:“有事你自己忙去吧。我很樂意死,不願意再活了。隻是麻煩你查一查連城托生到什麽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顧生答應著走了。白衣女郎問喬生是什麽人,連城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白衣女郎聽了,也顯得十分悲傷。連城告訴喬生說:“這是我的同姓姐妹,小名叫賓娘,是長沙史太守的女兒。我們是一路同來的,所以互相憐愛。”喬生看看那女郎,見她神情、體態都十分嬌媚可愛。正想仔細詢問,而顧生已經回來了,他向喬生祝賀說:“我已經為你把事情辦妥了,馬上就讓小娘子跟你一起還陽,你看好嗎?”喬生和連城都很高興。
兩人正要辭別,忽然賓娘大哭著說:“姐姐走了,我回哪裏去呢?求姐姐可憐,救救我,我情願侍奉姐姐。”連城不覺十分淒然,但沒有辦法,便轉過頭來和喬生商量。喬生又央求顧生想個辦法。顧生感到很為難,極力推辭,一再說不行。喬生苦苦哀求。顧生便說:“姑且大膽試一試吧。”去了有一頓飯的工夫,顧生回來了,搖著手說:“怎麽樣!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了!”賓娘聽了,又悲傷地痛哭起來,緊緊地依偎在連城身邊,生怕她馬上就走。兩人都很憂傷,卻又無法可想,隻好相對無語;看著那哀愁的麵容,真令人悲傷不已。顧生把心一橫,說:“請把賓娘帶走吧。假如有什麽罪過,我豁出去一人承擔!”賓娘這才破涕為笑,跟著喬生出了衙門。喬生擔心賓娘路途遙遠,又沒個做伴的。賓娘說:“我跟著你去,不想回家了。”喬生說:“你太傻了。不回家,又怎能複活呢?日後我來到湖南,隻要你不避開我,那我就心滿意足了。”正說著,剛好有兩個老太太拿著公文要到長沙去,喬生就托她們攜帶賓娘到長沙,賓娘灑淚告別了。
回家路上,連城走得很緩慢,每隔一裏多路總要休息一次;共休息了十多次,才看見裏巷之門。連城說:“重生以後,恐怕事情還會有反複。請你把我的屍骸要來,我就在你家還陽,就不會有反悔了。”喬生認為她說得有道理,兩人就一塊回喬生家。但連城還是憂慮重重,好像連腳步也邁不動了,喬生就停下來等她。連城說:“我走到這裏,感到渾身無力,心神不定,我們的心願恐怕不能實現,還得好好商量一下,不然的話,重生以後我們怎麽能做得了主呢?”兩人互相攙扶著,走進喬生家的廂房裏,默默地坐了一會兒,連城笑著說:“你討厭我嗎?”喬生吃驚地問她為什麽這麽說。連城臉頰羞得通紅,說:“我害怕不能如願以償,又要對不起你了。請讓我先用鬼身來報答你吧。”喬生很高興,兩人你歡我愛,十分歡樂。但還是彷徨猶豫,不敢馬上還陽,在廂房裏寄居了三天。連城說:“俗話說‘醜媳婦終須見公婆。’在這裏顧慮重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催促喬生走進正房。喬生才走到靈床,一下子就蘇醒過來。家人非常驚異,拿了些湯水給他喝。喬生就派人請來史舉人,請求他把連城的屍體送來,說自已能夠讓連城複活。史舉人很高興,答應了。剛剛把連城的屍體抬進屋裏,一看,連城已經蘇醒了。她告訴父親:“我已經委身給喬郎了,再沒有回去的道理。假如有什麽變化,我仍然隻有一死了之!”史舉人回到家裏,打發丫鬟去服侍連城。王化成聽到消息,就寫了狀子告到官府裏。縣官受了賄賂,把連城判給王化成。喬生氣得要死,但也無可奈何。連城來到王家,非常氣憤,不吃也不喝,隻求快點死去。屋裏沒人時,就把繩子懸掛在梁上。過了一天,連城更加疲憊不堪,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斷氣了。王化成很害怕,把連城送回史舉人家。史舉人又把連城抬送給喬生。王化成知道了,也沒有什麽辦法,從此相安無事。
連城康複以後,常常想念賓娘,想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因為路途遙遠,去一趟很不容易。一天,家人進來稟告:“門外有車馬。”喬生夫妻出來一看,隻見賓娘已經來到院子裏了。三人相見,悲喜交集。原來是史太守親自護送女兒來的,喬生連忙請他們進屋。史太守說:“小女兒全靠你才得以重生,她發誓不嫁別人,現在我把她送來,以滿足她的心願。”喬生向史太守行了翁婿大禮。這時史舉人也來了,和史太守共敘同宗之好。喬生名年,字大年。
異史氏說:“對贈給自己一笑的知己奉獻出整個身心,世上有的人認為這未免太傻了;那麽為田橫而自殺的五百人,豈不都是大傻瓜嗎?其實這正是知己難得的可貴之處,是聖賢豪傑有感於心、中懷鬱結而不能自我抑製的原因。但茫茫四海之內,哪裏去尋找這樣的知己呢,於是使極有文才的人,隻得傾心於美人的一笑。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