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形成了山神崇拜。而人們崇拜山峰的原因如《禮記·祭法》所言:“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山峰的高大險峻,常被古人看做是具有神力的,或者是神靈居處,是通天之途。《淮南子·地形訓》說:“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錄,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另外,山的奇特形狀及山中各種各樣的物產也引起先民們各種聯想。如此種種,於是人們認為山是某種神靈的化身,或某種物體是山神,而羊被薑羌族認為是山神。
呂、申、紀、許、齊等國是炎帝後裔建立的國家,皆為薑姓,所謂“齊、許、申、呂由大薑”(《國語》)是也。而《左傳》中又有薑姓為大嶽之後的說法。《左傳·隱公十一年》中雲:“夫許大嶽之胤也。”《左傳·莊公廿一年》:“薑,大嶽之後也。”《詩經》也有這樣的說法。《詩·王風·揚之水》曰:“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詩集傳》雲:“甫即呂也。《書》‘呂刑’,《禮記》作‘甫刑’。”)由此可知,薑姓諸國的羊神崇拜與山神崇拜是統一的。羊自山出,山為羊之居處,故羊為山神。
正因如此,有以羊或羊部字命名的山神。《古微書易筮類謀》:“太山失金雞,西嶽亡玉羊。”鄭元注雲:“玉羊華山之精。”(《淵鑒類函·華山》)《山海經·西山經》雲:“況,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牲。”“況”為黑牝羊。《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恒嶽誌》:“西嶽華山,終南、太白二山為副。嶽神姓薑,諱壘,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
羊為山神又引出了羊為土神的傳說、故事。山為地上之物,和地(土)有緊密的聯係。甚至可以說山是土地的代表,山神為羊,土神也應為羊。《國語·魯語》雲:“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有羊焉。使之問仲尼,曰:吾穿井而獲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羊也。丘聞之……土之怪曰墳羊。”高誘注雲:“墳羊土之精也。”《廣雅》亦曰:“土神謂之墳羊。”
《韓詩外傳》也記載了類似的故事:魯哀公穿井,三日不得泉而得一隻活羊。哀公讓巫師打鼓跳舞欲使之上天。而羊不能上。孔子見後說: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此羊肝土也。哀公讓人殺羊,看到羊肝果真為土。
據說,秦始皇曾見過變成人的土羊之神,並修建了土羊神廟。《隴州圖經記》雲:“隴州痺源縣,有土羊神廟。昔秦始皇開禦道,見二白羊鬥,遣使逐之,至此化為土堆,使者驚而回。始皇乃幸其所見,二人拜於路隅。始皇問之,答曰:‘臣非人,乃土羊之神也。以君至此,故來相謁。’言訖而滅。始皇遂令於廟,至今祭享不絕。”
因為羊為土神,從土出,所以一些地方傳說“種”羊身體的一部分於土中,數日之後,土中有羊生。《淵鑒類函》引姚桐壽語雲:“大漠迤西,俗能種羊。凡屠羊,用其皮肉,惟留骨,以初冬末日,埋著地中,至春陽季用上末日,為吹笳咒語,有子羊從土中出。”《輟耕錄》中更是搜集了各地“種羊”的方法:或種羊角,或種羊皮,或種羊臍,隻需溉之以水,則羊聞雷而生。古人的想象力是很豐富也很大膽的。他們打破了羊常規的繁衍生殖方法而想出“種羊”之法,這不禁使人想到當今的熱門話題“克隆羊”。古人當然不知道什麽基因、細胞之類的東西,但他們的種羊方法卻與現今的提取羊身上的細胞然後複製出一隻羊的“克隆法”即無性繁殖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不是嗎?對於“克隆羊”,我們甚至可以說它是昔日的神話被人們更完美、更科學地實現了。
羊與石也有著神秘的聯係,許多地方都流傳著羊化石,石化羊的神話傳說。究其原因,可以說和羊為土神一樣,都是羊是山神神話的變異。因為山上多石,山由石堆積而成,所以人們自然會有這樣的聯想。《初學記》卷二九引葛洪《神仙傳》講了黃初平叱石為羊的仙話:黃初平,丹溪人,十五歲時,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善良謙恭,便將其帶至金華山石室中。初平四十年不複念家,可憐其兄初起遍山尋索之而曆年不得。後來初起遇見一道士,求其卜問弟弟之生死所在。道士曰:金華石室中黃姓牧羊兒定為卿弟。於是兄弟相見,悲喜語畢,初起問羊何在?答曰:羊近在山東,初起起往視之,但見白石。初平曰:羊在而兄自不見之。二人俱往看之,初平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化為羊,達數萬隻。這雖是一個求道成仙的故事,但其中的白石化羊卻反映了古人崇拜山、石的觀念。
流傳在阿昌族中的是一個羊石互化並救人一命的故事。《雲中記往·阿昌傳》載,一位阿昌老人打獵時誤射一人,那人死了。於是酋長要治老人的罪。但告之老人的兒子猛仰,以羊可以贖罪。猛仰求一老婦人,願賣身買羊以贖父罪。老婦說:我吃飯尚且困難,哪裏有羊?猛仰大哭:我父親活不了了。老婦很同情他,卻無力相助。送他出來時,卻見門外數石皆化為羊。猛仰高興至極,趕著羊去救父親。次日,羊自己跑回原來的地方又化為石。據說那個地方的名字現仍為羊石溝。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卷一〇二六引《枙溫州府枛舊誌》記錄了一個叫“來斯灘”的地方,本以“牛羊來斯”而得名,卻因一老姥指羊為石,道破天機,致使此地現無羊而唯有石存。書中說:“來斯灘在北沬仙溪。昔有神人,驅石之海,祝曰:‘蒼蒼為牛,鑿鑿為羊,牛羊來斯,曰驤而驤。’石皆群奔,鞭之流血。既出穀,見老姥,問之:‘見吾羊否?’姥曰:‘奔石也,羊吾不知。’又問:‘見吾牛否?’曰:‘奔石也,牛吾不知。’神人曰:‘惜為汝道破。’因忽不見,惟群石存焉。”
在一些與古羌有著淵源關係的民族當中,山神、土神、石神現仍被視為家神、保護神,受到人們的尊崇,而這都是遠古時代山神、土神、石神和羊神為一體觀念的殘餘。彝族有祭“山伯”的風俗,山伯被視為是地方保護神,人們殺牲獻祭,並對山祈禱,請求山伯保佑族人興旺、牛羊不遭野獸侵害;羌族每家平頂房最高層的石塔頂上,一般供奉著一塊或幾塊白色的石英石。傳說白石神曾幫助羌族先人阻擋追兵,使羌祖幸免於難。於是白石成了羌族的標誌,人們視之為保護神,虔誠祭祀;廟頂藏族視白石為天神與保護神,有的甚至認為它是最古老的祖先。他們家家戶戶屋脊正中都端放著兩三塊乳白色的石英石,凡嫁女娶妻,則搭梯上房,以酒肉敬獻白石,並恭恭敬敬向白石磕頭祈禱。他們相信,白石可驅鬼避除,保佑家庭幸福、人畜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