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豬與女神宗教的生命崇拜

考查原始宗教中的豬,不難看出它常常與母神、女神有或顯或隱的聯係。上文中幾個母豬龍的故事均保持著這一聯係。古希臘的地母神兼五穀之神得墨忒耳和她的女兒珀耳塞福涅也和豬關係密切。

弗雷澤就此發問說:豬會不會原來就是女神本身的動物形態呢?豬是獻給女神的動物;藝術作品中表現的得墨忒耳,或是抱著豬,或是有豬伴隨著;在她的神跡儀式上慣例要用豬獻祭。由於把動物看成神,或把神看成動物,於是就有了動物以神的身份被殺,後來卻把它當做祭品獻給神的情況。前文提到的塞斯莫福裏亞節慶中向地穴中投擲豬,其儀式就證實了豬原是女神之化身。“有個傳說還保存著古老觀念的痕跡,當傷心的母親尋找失蹤的珀耳塞福涅的蹤跡時,丟失者的腳印被一隻豬的腳印掩住了。我們可以推測,當初豬的腳印就是珀耳塞福涅和得墨忒耳自己的腳印。”豬作為穀精和女神作為穀物生長之神就這樣統一起來。弗雷澤還進一步推論說,在塞斯莫福裏亞節中婦女都要吃豬肉,這頓飯就像聖餐禮,信徒們吃的是神的身體。還有部分豬肉保存在洞裏,來年取出後和穀種拌在一起,以求得穀精的精力再生,確保好收成。

另一位英國人類學家安德魯?蘭也注意到豬與地母神祭儀的這種關係,他認為將豬肉扔進洞穴,來年拿出後奉於母神祭壇,並拌於穀種之中,這種儀式表明某種與豬的生命力信念相關的法術性質。而實際上,腐爛的豬肉或許起到了肥料作用,對農人耕種確有幫助。他還指出,希臘的地母神祭儀雖以雅典為中心,但其來源卻相當古老,始於土著的皮拉斯基人或其他史前民族。人類學家在印度和美洲等地發現了類似的祭豬禮俗,這表明塞斯莫福裏亞節代表著在原始農業文化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地母信仰。

在初民的神話宇宙觀中,大地母親不僅僅是一切綠色植物的生育者,而且也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的終極來源和神聖賜予者。在父權製文明的天父地母對偶模式出現以前,母神才是唯一具有無上權威的信仰對象。在歐亞大陸各地發現的石器時代偶像多表現為巨腹豐乳的母體造型,就很能說明史前的女神宗教是把生命力的再生產視為崇拜核心的。而與農業的發明和女神宗教的興起相伴隨的豬的馴化,使這種以肥壯和多產為突出特征的動物自然在神話思維作用下具有了神秘的宗教蘊涵。還可以推測的是,和那個“知母不知父”的社會現實相對應,各種野生的和家養的動物之中是雌性而不是雄性更加受到關注和重視。就豬而言,母豬在原始意識中顯然更具有神秘蘊涵。

對此,語言文字方麵提供了寶貴線索。例如,我國漢藏語係藏緬語族的各少數民族大都用唇音來說“豬”這個詞。如拉祜語和基諾語及哈尼族的一個方言、努語的一些方言作va,景頗語作va,羌語作pa或pi,傈僳語作avε,藏語作phak-pa。此外,獨龍語的wa,阿昌語的wa或wa(方言不同),努語的u,聲母也從v變來;而壯侗語族中,壯語的mou,仡佬語的mpa,水語的mu,黎語的pou,也都是唇音聲母。至於苗瑤語族中,苗語的mpua,瑤語的mou,佘語的pui,聲母也都是唇音。古漢語中專指母豬的詞“?”(b?)亦為唇音聲母,與上舉各少數民族中表“母豬”義的詞,是同源詞。可知今日漢藏語係的大量少數民族語中泛指豬的詞均源於遠古時指母豬的語根,這種語言現象反映出古時曾存在一個雌性比雄性更重要的時期,或可視為母豬崇拜在語言化石中留下的痕跡。盡管後起的父權製意識形態炮製出一係列陽物中心的性別偏見模式,並日益占據了主導的和統治的地位,但是在具有較大的傳統惰性的語言現象中仍然保留著那個早已一去不返的雌性優先時代的蛛絲馬跡。比如我們至今還是習慣於說“雌雄”、“牝牡”、“陰陽”,而不說“雄雌”、“牡牝”和“陽陰”。

雌性優先的原則在宗教發生史的研究中也找到了確鑿的證據,那就是母神先於父神、女神早於男神的普遍現象。我國境內發現豬龍形象的地區同時盛行母神崇拜,已如前論。西方史前考古迄今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偶像多為巨腹豐乳的女性神靈,也已成為宗教史和藝術史上盡人皆知的常識。考古學界對這類史前女神雕像統稱為“史前維納斯”,其多數的明顯造型特征在於體態肥碩、脂肪突出,容易使人聯想到具有同類生理特征的動物――豬。

對史前維納斯的各種解釋中,生殖崇拜說雖然占有明顯優勢,但某些權威學者對此一直持保留態度,如安德烈?勒魯瓦-古昂和米爾希?艾利亞德。前者承認造型特征各異的舊石器時代女像是同出一源的,但對所謂“生殖”(fertility又譯“豐產”)說的解釋提出明確的批評:

至於豐產女神的解釋,嚴格地說是平庸膚淺,一無所得,因為一切宗教,或者說幾乎一切宗教都將豐產視為一種祈願之事,以婦女作為豐產的象征毫無獨特新穎之處。將舊石器時代的形象與美索不達米亞或尼加拉瓜的小雕像作一比較,有助於證明在地球空間上,這三處皆存在的婦女的形象。事實上,對於舊石器時代的人賦予其“維納斯”的深奧意義,我們是一無所知,這些“維納斯”可能是“朱諾”(天後――引者),也可能是“普羅塞比娜”(地獄女神――引者)。

這種類似不可知論的觀點代表了某些以嚴謹著稱的史前學者的態度,他們隻相信考古材料所能提供的信息,反對用民族學的或後代宗教文獻方麵的旁證去做演繹類推的解釋。而這種旁證和演繹方法卻是人類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承認史前維納斯同文明初期的母神崇拜有淵源關係,那麽生命的生育和哺養作為母神崇拜的核心內容也應當是一脈相承的,盡管其發展曆程中會有變化和差異,那沿襲數萬年而未改的孕婦般隆起的女神腹部的造型特征,足以默默無言地透露出史前人類對生命孕育這一神秘現象的極大關注。

這一項事實也能夠說明為什麽人類祖先所崇拜的女性神靈總是母親而不是少女。後代人所激賞的女性美特征――婀娜與苗條,在我們的原始祖先眼中也許毫無意義,甚至是美的反麵,因為按照原始信仰,肥胖豐碩才是生命力旺盛的標誌,生殖和豐產的表征。瘦與弱是同義詞,是病態的、不美的。無怪乎漢字中的“瘦”、“瘠”等字都從“疒”旁會意,造字祖先們的價值觀念明顯保留著原始思想的原型。

誠如韋斯頓?拉?巴爾所敏銳地指出的那樣,西文中的詞匯“fecund”(多產的、肥沃的)、“fetus”(胎兒)、“femina”(陰性的、女性的)、“femur”(大腿骨)、“feminis”(雌性的)都認同於一個共同的詞根“fe”,這表明在肥碩、孕育、女性這些不同事物之間有著信仰上的聯係。巴爾還指出,肥豬之所以在史前社會受到崇拜,因為在原始信仰中,豬的多產能力和它的肥胖多脂其實是一回事。

巴爾的這一深刻洞見對於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若幹重大發現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1983年以來,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與積石塚群的發現曾引起人們極大興趣。在這裏不僅出土了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較早的中國石器時代雕像,而且這些泥製雕像也分明體現出裸體、豐乳和肥碩的史前維納斯特征。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與女性神像同時被發現的還有玉製“豬龍”造型。隨後又在附近的大石匣中發現一頭豬的雕像,豬舌用礦石粉染得鮮紅。對於這些珍稀的石器時代遺物,目前尚沒有合理的解釋,除了認定裸體女像為生殖豐產女神,將豬龍與豬像解釋為史前圖騰崇拜之外,研究者們似乎提不出什麽新穎且確切的觀點。至於為什麽肥碩女像與肥豬造像同時並存,更是無人問津。現在,借鑒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這些五千年前的疑案似可獲得完滿的解答:肥豬以其豐厚的脂肪代表著原始人心目中生命力最強盛、生育力最興旺的動物,它同人類中執行生養功能的女性――母親本來就有著神話思維的認同關係。所以,豬龍玉器也好,豬形塑像也好,都未必是圖騰符號,很可能是生命和生育的象征。聯係到我國南北方新石器文化中普遍發現的家豬飼養以及用豬頭、豬骨作為陪葬品的情形,結合漢字中千古未得確解的“家”(從“宀”從“豕”)的概念,可以推論,在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時期出現的母係家庭確實曾把肥頭大耳的豬看成是“家神”,即主管大自然的生與養之功能的大母神的動物化身。如法國學者巴丹特爾說:“女神,不總是目光恐怖的威嚴婦女,她也化身為植物和動物。為了孕育每個種類,‘偉大的母親’(即大母神――引者)要具有相應的動物形體,並與其交配。她創造一切,她的支配權延及一切生物。”

紅山文化中肥豬像與女神像的同時並存意味著一組史前象征密碼的譯解,借助於此,還可以反過來解釋幾乎遍布世界各地的大母神像和史前維納斯像以肥碩為美的原始審美觀的形成。那種渾圓突出的大腹和肥碩下垂的乳房造型,曾經使某些學者懷疑,史前維納斯也許並不是對懷孕母親的表現,而是對當時女性體形的真實反應。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史前女神的肉體誇張是以肥碩多脂肪為美的原始信念為造型標準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有意味的創作變形,其中不乏某種仿生學的因素,即仿效肥碩而垂乳的動物形體。至於此種以肥大為美的原始觀念怎樣在後來的中華文明中派生出“羊大為美”和“碩大為美”的傳統審美觀,我們在一般的美學讀物中已有較通俗的說明。這裏需要補充的是,漢字“肥”的概念同英文中的fertile相比,既可用於形容動物和人體的多脂肪狀態,又可用於形容土地的肥沃和多產,這也是肥與多產之間的原始聯係的旁證。

生物肉體之肥碩與土地多產之肥沃在原始信仰中既然相互聯係,那就必然會體現在神話觀念之中。下麵三則神話都出自古樸的初民想象,將豬的糞肥作為生命之源的母題得到突出表現:

女人和蛇分別從豬糞中出來。蛇要求女人替它洗澡,女人未這麽做,於是蛇便詛咒女人不會脫皮,不會長壽,缺乏思考,笨手笨腳,什麽事都做不成。蛇便去了地下脫皮。

那時,有個從豬糞中生下的人,此人向神造的人說:“如果你肯替我洗澡,以後即使生病了,隻要脫掉一層皮,就能痊愈。”可是神造的人不肯替他洗澡,那個由豬糞中生下的人不得已,隻好再度鑽入地裏去,現在的人都會死,就是因為不替誕生自豬糞的人洗澡的緣故。

古時神要人用豬糞洗澡,便能永久不死,但人不信,用清水洗澡,便短命。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