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節 嫫母發明夯

  黃帝從涿鹿打仗回來,看到中部的橋山又高又好看,又有九座山圍起來,就取出羅盤測量相傳《羅經》就是黃帝傳下來的。說這是一個“九龍朝鳳”的寶地。天下既然平定了,黃帝就在這裏建都,修一座“黃城”。這下子,全國很多的人都來到中部,打牆壘壁,修造宮殿。人們春夏秋冬,一日日、一夜夜地勞動,白天頂著太陽,晚上點上篝火,換班幹活,勞動的號子連成了串……但是由於是首次修這樣大的城,經驗不足,進度很慢。終於一節城牆修起來了,那麽高,人們擦著汗欣賞著。誰知道半夜裏突然下了一陣暴雨,打雷閃電的,城牆轟隆隆地塌倒了,成了一堆泥。有的人說:這大概是動土的時辰不對,或是城牆的位置沒定好。黃帝仔細地看了一會兒,搖搖頭,對力牧說:“我看這主要是打得不牢實,這麽厚的城牆光用‘柱子’槌是不行的!”

  正在黃帝為這件事發愁的時候,西宮娘娘,就是那個發明了“明火”(火藥)的嫫母,她忽然眉開眼笑地對黃帝說:“有了!”黃帝抬起頭,見她高興的樣子,就問:“有什麽辦法了?”嫫母就給黃帝又是比劃,又是解說。黃帝按照嫫母的辦法,叫人們用金鏨將石頭鏨成一丈多寬的圓盤,再在周圍鑿十二個圓眼,拴上繩子。一個人喊號子,十二個人一齊拉,石盤一下就升得比人還高,重重地塌下來,“騰!”地一聲,把虛土打了一個深坑。大家都高興得拍手叫好。因為人們拉舉石盤時,要大家一齊用力,同時發出“吭喲,吭喲”的聲音,就把這石盤叫做“夯”。以後再打城牆時,先用柱子槌一遍,再用石夯塌一遍,這樣築的城牆又厚又高又結實……

  眼看著黃城修好了,黃帝讓嫫母住在西宮(人們說西宮就在如今侯莊鄉的故城村)。嫫母感恩黃帝對她的深情,每天都騎著馬走十幾裏路,從西宮來到橋山的中宮拜見黃帝。她一路風塵仆仆,老遠在黃花溝就下了馬,踏著細步走上橋山。拜見了黃帝,又步行到黃花溝,從這裏騎馬回去。至今,黃花溝裏還有西宮娘娘的下馬石,石頭上還留有馬蹄蹬出的深印呢。下馬石旁邊就是黃花泉,北麵的石崖上,還刻有嫫母的坐像。黃帝也很敬重嫫母,他說:“她德而不妄,雖然長得醜一點,這有啥不好的?”

  講 述:李文俊

  整 理:李延軍

  流傳地區:陝西黃陵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