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鋼
鐵鋼,原名馬俊生,男,漢族,黃陵縣隆坊鎮西寨子村人。從小在村裏上學,1931年在縣城讀書。上學期間在中共地下黨員吳敬西老師的領導教誨下,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937年參加革命,在紅軍“中部、宜君、洛川辦事處”工作,並主持隆坊抗日救國會工作。1938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到陝北公學和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隨賀龍領導的一二〇師赴冀中作戰,曾經在冀中分區獨立團、十六團等部隊任操作班長、連長、政訓大隊副大隊長等職務。參加過許多戰鬥,在豕爾莊戰鬥中右腿負傷殘廢,受到部隊嘉獎,並榮獲模範獎章。
鐵鋼因殘疾而轉業到地方工作。1944年被分配到陝甘寧邊區稅務局,先後在富縣、白水及鹹陽專區從事稅務工作,曾任稅務局副局長、局長等職。1950年榮獲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人民功臣獎章。
1953年以後,先後在中央二機部駐西北辦事處、西安公共汽車修配廠、西安運輸公司、陝西省鋼鐵運輸公司、銅川運輸公司、關中運輸公司、陝西省客運汽車總站籌建處等單位擔任過科長、廠長、經理、黨委書記等職務。在“文革”中遭受不公平待遇。“文革”結束後,黨為他落實了政策。1979年離休後,擔任陝西省汽車公司顧問。1987年4月8日,鐵鋼在西安逝世,終年74歲。
孟春榮
孟春榮,男,漢族,1918年7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七豐村人。194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38年4月在延安黨校學習;1939年8月在隴東劇團任隊員;1943年1月任隴東中學政治指導員;1944年7月在延安魯藝學院學習;1946年9月任關東區遊擊隊指導員、隊長;1947年5月任宜君縣建莊區組織科長、區委書記,1949年11月任焦坪區區長、區委書記,1951年5月任縣委組織部部長;1953年10月調青海省都蘭縣任縣委書記,兼縣政協第一屆委員會主席;1959年1月任烏蘭縣委書記;1965年1月任《青海日報》社政治部主任;1970年11月任青海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黨委書記、經理;1975年8月離休,1993年因病逝世,終年75歲。
田浩
田浩(灝),原名田樹璽,男,漢族,1929年6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真村人。195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曆,高級經濟師。
1948年7月在陝甘寧邊區財經幹部學校學習,12月任陝甘寧邊區銀行農貸幹部;1949年1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區分行人事科幹部股長;1955年任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行農金科副科長;1958年9月任中共伊犁區黨委秘書、副科長;1963年2月任中共察布查爾縣海努克公社黨委書記,1964年10月任縣計委副主任,1970年1月任縣糧食局局長;1976年9月任伊犁州汽車大修廠領導組組長;1980年3月任中國人民銀行伊犁州分行副行長;1985年1月任新疆維吾樂自治區人民銀行貨幣發行處處長;1988年3月離休。
在伊犁州分行工作期間,撰寫的論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信用合作社發展情況和各項鞏固措施的意見》在《伊犁日報》發表;新聞報道《對牧業區貧苦牧民發放羊隻貸款》在《新疆日報》《人民日報》發表。在察布爾查縣計委工作期間,主持製定了該縣《六五計劃和十年遠景規劃》,調查某國有農場投入產出和玉米生產成本,受到國家計委和農墾部聯合調查組的表揚;1983年與人合作撰寫的《欣欣向榮的金融事業》一文以伊犁州人、工、農三行名義發表,並收入《慶祝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文集。
鄭鬆年
鄭鬆年,又名嶽生,男,漢族,1921年12月出生,黃陵縣城區西窪人。高中文化,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在西安二中上高中時參加學生運動;1937年赴延安陝北工學院、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畢業,先後任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宣傳幹事、連政治指導員、聯防支隊政治部主任、武工隊指導員,太嶽軍區教導大隊教導員、軍政幹部學校政治指導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嶽野戰八總營教導員、副營長、營長,川西軍區大隊宣傳股長、俱樂部主任等;1956年轉業到四川國防體協任辦公室主任,後任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顧問;2004年經四川省委批準為老紅軍,享受正廳級待遇;2005年5月病逝。
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過百團大戰、百晉戰役、黃瓜戰鬥、晉城固戰鬥等;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朱懷水戰役、三次打運城、晉中戰役、臨汾戰役、太原戰役。榮立二等功1次,榮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工作貢獻獎章1枚、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獎章1枚。
徐生儒
徐生儒,男,漢族,1919年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上常村人。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5月在延安新文學訓練班和魯迅師範學習,11月在赤水縣袁家什字和延安東關小學任教;1938年7月在抗大五大隊二隊學習,任邊區互濟會秘書;1940年6月任富縣黑水寺區區長;1943年11月在延安大學學習;1944年11月在邊區建設廳和邊區工業局當科員;1946年6月任中宜縣一區、中心區區委書記;1946年7月任三原專署民政科副科長;1950年6月任西北稅管局人事科科長;1952年6月任西北財政部人事處副處長;1952年12月先後任西北國棉二廠、一廠、七廠副廠長,廠長、黨委書記;1966年12月下放西北國棉七廠勞動,1969年任國棉七廠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員,1970年任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972年6月任鹹陽地區輕紡局局長;1975年6月任西北國棉四廠黨委書記、廠長;1978年8月任陝西省紡織局副局長、省紡織工業總公司黨委副書記;1982年7月離休,1990年8月省委批準享受正廳級待遇;2000年3月逝世,終年81歲。
在大生產運動中,因其每天開荒數量最多,被評為邊區勞動模範;在中宜縣任區委書記期間,麵對敵人的頻繁襲擊,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嚴格按照上級指示,堅持原地鬥爭,積極開展遊擊戰,並以身作則,衝鋒陷陣,有效打擊敵人,受到縣委表揚;在省紡織係統任職期間,改變了國棉七廠細紗“大開花”局麵,國棉四廠被省委命名為“全省工業學大寨的排頭兵”。
劉誌民
劉誌民,男,漢族,1919年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上校軍銜。
1937年在甘肅省環縣曲子鎮誌願入伍,並先後在延安抗大、綏德抗大總校、中共中央第二中級黨校學習;抗日戰爭中曾擔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營長,冀中軍分區司令部政治指導員,冀中三分區廿二大隊副政委、三十團三營副政委,廿二團三營政治指導員、二營政治指導員等;解放戰爭及解放初期,先後擔任四軍十師後勤部參謀長、四軍十師廿九團二營政治指導員、二十八團政治處副主任、獨四師騎兵團政委、輔訓十四團團長、空軍轟炸師第一團團長、建三師第八團團長兼政委;1951年入朝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團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同年,建三師轉為企業,建八團改編為蘭州工程總公司第二工程處,任工程處主任,後任蘭州建築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57年任青海省二二一基地籌建委員會副主任、一〇四公司總經理;1964年任四川省三線建設副總指揮;1971年任九〇二地區總指揮兼二十四建設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1975年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陝西省二機局黨組書記兼常務副局長。
曾參加許多重大戰役,著名戰役有:台兒莊戰役、百團大戰、淮海戰役、瓦子街戰役等,立功2次,獲解放獨立自由勳章1枚、人民功臣勳章1枚、全國人民慰問誌願軍勳章1枚、解放大西北勳章1枚、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勳章1枚。
吳立奇
吳立奇,男,1935年6月出生於黃陵縣。195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工程師。
1949年7月先後在中共興中縣委、西北軍區司令部、西北局從事機要、交通工作;1954年9月在西安速中、西安交通大學學習;1963年9月在核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從事科研設計管理工作,曆任科研設計室書記、主任,教育中心主任等。
王愛琴
王愛琴,男,漢族,1920年5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溝西村人。193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5月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前曾任雙龍地區上畛子鄉政府區委書記、雙龍地區遊擊隊指導員兼隊長、店頭區黨委書記、宜君縣保衛科長;新中國成立後支援大西北鐵路建設,曆任西北鐵路局幹線工程局公安處人事處副處長、基建處副處長,蘭州鐵路局寧夏鐵路分局地鐵處處長,工會副主席、主席,1982年12月離休,2000年1月逝世,終年80歲。
家庭概況及童年所受影響
王愛琴的父親王福善,又名王映舉,生性豪放,善於社交,但染有賭博惡習,農閑時常在外邊活動,家庭生活非常寒酸。但他又精明能幹,雖一生目不識丁,卻在社交和高難度農活上比一般農民高出一籌,提耬下籽、揚場、遞草等農活樣樣出眾。1935年春,王愛琴表弟蔡紀元被土匪綁票,父親孤身入匪穴與其周旋,後通過陝北紅軍做工作,將人要回。1938年,王愛琴在邊區安塞學習時,父親越過重重封鎖線,徒步400餘裏到安塞看望,並將宣傳品帶回白區進行傳播。1942年,駐店頭的偽騎兵,常以籌備草料為名下鄉敲詐錢財,父親便動員鄉親,在偽上級視察駐軍時,把即將成熟的麥子割送敵軍駐地,使敵人非常難堪,不得不取消隨便給百姓攤派草料的做法。1948年家鄉解放後,父親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僅再未賭博,還努力發展生產。父親的開朗性格,對幼年的王愛琴不戀故土,勇於外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母親蔡東娥,16歲嫁到王家,雖出身寒門、目不識丁,但性情開朗,深明大義。不論家境如何艱難,她總是想方設法以野菜、瓜果為食,粗糧細做,盡量讓全家人填飽肚子。她對王愛琴及弟弟先後參加革命,不僅沒有阻止,而且教育他們以和待人,多做有益於人民的事。母親勤勞賢惠,樂善好施,深受鄉親尊重和愛戴。她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給少年時期的王愛琴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由於軍閥混戰,土匪猖獗,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小時候的王愛琴雖斷斷續續上過幾天小學,但苦於近處沒有學校,所以,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跟隨大人們勞動生活的步伐中度過的。幼小的他親眼目睹了民團、地主、豪紳窮凶極惡地驅趕鄉親、隨意捆綁吊打親人、私設公堂嚴刑逼供等種種悲慘現實,在其心靈深處增添了許多疑慮和怒火。那時的他,雖不明白什麽叫階級和階級鬥爭,但他總盼望自己能學些本領,結交英雄,替鄉親和窮苦人報仇雪恨。
1932年,劉誌丹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來到宜君、黃陵和甘肅東部一帶活動,在建莊、店頭和隆坊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在紅軍的號召下,不少人參加了遊擊隊,並成立了中宜遊擊隊,邵福林任隊長,蘇繼堂任指導員,在雙龍、上畛子、建莊等山區活動。從此,黃陵這個山區小縣有了紅色革命武裝。這年,王愛琴12歲。他親眼目睹的這一切,使他受到了教育和啟迪,對革命滿懷憧憬,為以後致力革命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革命之路及建國前的活動
1936年後季,年滿16歲的王愛琴與同村王愛民一起到店頭完全小學上學。校長薛誌仁、教員吉文超等均為中共黨員。店頭駐有黨的中、宜、洛辦事處,成立有農會、商會、工會、婦女會等群眾組織,革命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愛國熱情很高。1937年春,店頭完全小學更名為店頭抗日小學,並由學生中的積極分子組成宣傳隊,深入店頭周圍地區宣傳抗日。王愛琴積極參加了這一活動。
由於王愛琴家庭貧困,學習刻苦,且能積極參加學校的抗日宣傳活動,願為人民事業奮鬥終生,故於1937年5月,經體育老師吉文超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5月,王愛琴與同期畢業的11名同學,經店頭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去延安學習。
到延安後,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誌願,王愛琴被分配到安塞縣(真武洞)徐家溝黨校學習和工作。黨校堅持自力更生、艱苦辦學的宗旨,自建校舍,自己開荒種地,上山打柴,自編草鞋,自己染布。石塊做凳子,雙膝當桌子,以鉛筆和黑麻紙為主要學習用具,開始沒有教室就露天上課。學習的內容主要是中國革命運動的曆史,中國如何以蘇聯十月革命為榜樣,打倒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盡管當時生活艱苦,學習緊張,但由於師生一律平等,所以大家都精神愉快,革命熱情高漲。
1939年夏,王愛琴黨校畢業,組織分配回原籍店頭八路軍辦事處工作。這一時期,國民黨又開始搞摩擦,洛川特委遷到店頭辦事處,組織獨立營在店頭周圍進行抗日救國宣傳,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日、挑動內戰的圖謀。
1940年1—2月,國民黨董劍部38師的4個團逼近店頭,對店頭形成三麵包圍。在此不利形勢下,特委決定辦事處撤離店頭。農曆4月10日拂曉,特委及辦事處人員分兩路撤出,特委於次日全部移駐□縣(今富縣),辦事處則駐留在雙龍鎮一帶,發動群眾狙擊敵人,建立基層組織,開展生產活動。王愛琴主要負責基層組織組建工作,並擔任農民協會成員。至秋季,在雙龍街西頭正式設立辦事處,組建了農會、青救會、婦救會、民兵等組織。後又成立中心區,下設雙龍、上畛子、槐樹莊3個區政府。王愛琴任上畛子區委書記,住柳樹莊。這一時期,王愛琴參與了營救薛誌仁同誌家屬及剛出生小孩的行動及打破敵人封鎖線,開辟馬欄—柳芽川—丁子川—張村驛—延安的秘密聯絡點等工作。
1943年,王愛琴調任槐樹莊區區委書記,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組織軍民開荒種地,發展生產,取得大豐收,使邊區群眾的生活得到改善。
1945年秋,王愛琴因病被組織送往□縣“益民客棧”養病,並擔任管理員工作。“益民客棧”所在地□縣茶坊鎮,地處鹹榆公路要衝,是通往延安的必經之地。客棧實質上是洛川特委購進所需物資及槍支彈藥的秘密據點,以供給地下組織和幾千人的武工隊使用。這期間,王愛琴嚴格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
1947年3月,胡宗南進攻延安,洛川特委決定將“益民客棧”改為“兵站”並遷往延安,人員隨之轉移。3月19日,黨中央主動撤離延安,王愛琴同兵站後勤人員撤到綏德。特委決定將適宜於敵後工作的人員組成若幹遊擊隊,派往敵占區開展工作。王愛琴被派回雙龍地區,歸雁門支隊領導。
1947年後季,敵人已對該地區實行“清剿”,有的鄉親被殺害,其餘均被迫外遷。當時,組織派王愛琴任政治指導員兼隊長,鍾長福任副隊長,命其組建遊擊隊。盡管困難重重,但由於王愛琴人員熟悉,因而不久就迅速組織起了隊伍。這支隊伍被編為宜北遊擊隊(轄店頭鎮),王愛琴任政治指導員兼區長,負責店頭鎮事務。11月,宜北遊擊隊在敵人眼鼻底下成功截獲敵18頭騾馬並俘敵12人,賣掉牲畜買回30餘枝長槍、8支短槍和許多子彈,戰士們情緒大為高漲。
1948年2月25日,店頭解放後,王愛琴擔任第一任區委書記,區長由徐金堂擔任。經過選拔、短訓,組建了區委的組織、宣傳、青年、婦聯和政府的文書、財政、糧秣、公安等組織。區政府駐地店頭,下設倉村、店頭、河腰、建莊4個鄉,選派了鄉長和文書,組建了基層機構。各鄉成立了農會,店頭街成立了商會,發動群眾籌糧、做軍鞋,組織擔架隊支援前線。後又以農會為骨幹,訓練積極分子,按照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和1948年2月15日中央指示新區土地改革要點中的政策界限,摸底排隊,為全麵的土地改革做準備。
1948年底,王愛琴調任宜君縣保衛科(後改為局)科長,組織開展群眾性反霸清算活動,穩定社會秩序。1949年後季,調黃龍分區工作,次年支援大西北鐵路建設,調往甘肅。
新中國成立後走過的道路
1950年10月,王愛琴被西北軍政委員會派到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公安處工作,駐天水西站。當時鐵路上秩序混亂,問題很多,打架鬥毆、圍攻派出幹部之事時有發生。組織安排王愛琴到劉榮錫的包商中進行調查。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王愛琴等發現劉榮錫及其他包商頭子,組織黑惡勢力,監視幹部和職工,打擊進步群眾,製造恐怖氣氛。工程局黨委根據調查掌握的情況,解散了包商隊伍,又召回一些外流職工,成立自己的施工隊伍。同時,在查證確實的基礎上,於1951年將劉榮錫等混入包商中的不法分子進行了嚴肅鎮壓,使當地的社會秩序迅速好轉。
為適應鐵路管理的需要,工程局在天水市甜水井成立了鐵路人員訓練所,屈強任書記兼所長,王愛琴任保衛股長。學員主要是由軍隊複轉幹部和外地招收的大中專畢業的知識分子組成,約600餘人。王愛琴兼任公安班的班主任。
1952年初,工程局開展“三反”運動,王愛琴擔任“三反”學校甲班主任。當時甲班有個叫王虛中的職員因隱瞞其父的惡霸問題被判刑,刑滿後要求回原單位工作。由於原單位已解散,王愛琴將此情況向上級——原經委副主任白玉光作了匯報,白同意王虛中到寧夏地方鐵路技術處做一般性技術工作。這本是王愛琴正常履行職責的普通事件,但卻為他在日後的“四清運動”和“文革”中遭受迫害埋下了“禍根”。
1953年5月,王愛琴調任鐵路工程局一科任第二科長,1954年9月又調任第五工程段保衛科科長,1956年8月再次調任第一工程局人事處副處長。在此期間,王愛琴因平日裏工作認真,喜歡發表個人意見,甚至有時因意見不統一而和領導發生爭執,因而成為打擊、批判的對象,並於1959年春,下派到武威縣大河、青元公社,搞“整社”工作。
1960年3月,由於蘭州鐵路局基建下馬,王愛琴調寧夏協助小鐵路地鐵科作技術指導,科長李風斌。1961年地鐵科改處,王愛琴任處長,負責銀川——市南門——賀蘭山機場小鐵路施工建設。
1962年底,地鐵處移交寧夏區交通局,王愛琴仍擔任該處處長。1964年12月,寧夏地區開始搞城市試點,將點選在交通局地鐵處。王愛琴作為該處領導,成為重點中的重點,被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經過七八個月的折磨,最終給其安上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罪名,撤職、降薪、降級、留黨察看,並送工交農場勞動改造。
1968年,交通局與地鐵處為了“舍卒保車”轉移群眾視線,策劃指使展覽館一些打手,將王愛琴從農場揪到銀川,以死不改悔走資派的罪名,掛大牌、戴高帽、遊行示眾。白天大會批,晚上小會“幫”,罰站,坐“土飛機”等,備受摧殘。王愛琴因實在無法忍受,於是在親友的幫助下逃離銀川。
1969年,由於區交通局派駐了軍代表,經過八個月流亡生活的王愛琴回到單位。因他始終不服為其捏造的莫須有罪名,不斷向寧夏區、蘭州局和鐵道部等上級黨組織申訴。1972年12月,交通局黨委委托地鐵支部和軍代表對王愛琴問題進行複查審核,並以交通局44號文件上報寧夏區黨委。1973年,王愛琴恢複工作,任寧夏鐵路分局工會副主席、主席。但處分未撤銷。1979年7月17日,蘭州局政治部批複,宣布撤銷對王愛琴的處分,恢複了級別。1980年,蘭州局黨委以149號文件對王愛琴右傾問題徹底平反。
平靜的晚年生活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16歲投身革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鐵路建設奮鬥了一生的王愛琴在組織澄清了造反派強加於個人的莫須有罪名之後,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了。
1980年10月24日,鐵道部蘭州鐵路局以蘭鐵政幹(80)字第1320號文件,同意王愛琴同誌離職休養,享受老幹部待遇,政治上關懷,生活上全力照顧。之後,組織又陸續為他每年增發兩個月標準工資的生活補貼,增發了離休幹部護理費、交通費,並經鐵道部黨組批準,享受司局級待遇。
黨組織出於對老同誌的關懷和愛護,成立了銀川鐵路分局老戰士協會,聘請同級黨委書記張興武任理事長,王愛琴任副理事長,配備了專幹和車輛,開展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1983年5月,老戰士協會組織王愛琴等一批老戰士到杭州、上海、南京等地觀光遊覽。
2000年1月12日,王愛琴因患肺癌晚期,在銀川鐵路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0歲。
史祥周
史祥周,男,漢族,1922年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七豐村人。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初中文化。
1937年9月在店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曆任店頭小學學生黨支部書記、店頭區區委副書記;1939年秋到延安,先後從事社會工作隊偵察工作、保安處保安工作;1942年春參加延安整風運動,並在延安大學行政學院司法係學習,後在偵察二科工作;1947年在中央黨校五部學習黨的新區政策;1949年調西北公安部經保處任二科科長;1953年任西北工程局保衛處處長;1958年調中央建築工程部工作,後任上海同濟大學建材係總支書記;1961年任上海高教局農場場長、黨委書記;1963年調任上海電機製造學校黨委書記;1970年任上海輕工設計院負責人,1972年任上海輕工業學校負責人;1978年10月負責籌建上海機械學院;1984年參加上海大學商學院創辦工作並任黨委副書記、書記;1989年12月離休。
李永珍
李永珍,男,漢族,黃陵縣阿黨鎮阿黨村人。
8歲進私塾讀書,13歲考入縣立高小,後又考入西北農民學院附屬中學高中讀書,學習刻苦,成績優良。1943年考入山西大學文學院,1944年回到黃陵從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國立河南大學教育係(當時學校在陝西寶雞,後遷開封市又遷江蘇蘇州)。李永珍在河南開封時就積極傾向革命,自學俄語,閱讀了許多革命書籍,並利用學生自治會發展進步同學。為了擺脫當局對自治會的控製,積極組織進步同學團結一致爭取能代表學生利益的人當選,使自治會改造獲得成功。改造後的自治會革命氣氛十分活躍,以校內的“民主牆”為陣地積極宣傳革命,從而引起反動當局的追查。李永珍不但沒有退縮反而繼續組織進步同學與敵人進行秘密鬥爭,並主辦進步刊物。1948年學校南遷,李永珍在遷校途中親眼看到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不同,更堅定了他擁護、參加共產黨,渴望找到共產黨地下組織的信念。河南大學遷到蘇州,當時中共地下組織——上海工作委員會在蘇州積極發展革命力量,李永珍由薛進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終於達到了目的。後來河南大學建立地下黨支部,李永珍擔任支部書記。他為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宣傳、聯絡、壯大、發展革命力量,並秘密創辦進步刊物《新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展黨員17人。
李永珍利用學生自治會這個合法組織,與學校當局展開鬥爭,組織進步學生罷課、上街遊行,使反動的學校當局不得安寧。反動當局加緊鎮壓學生。在嚴酷的白色恐怖險惡勢力下,身為支部書記的李永珍毫不畏懼,總是機智、果斷地和上級接頭,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李永珍離開學校,先後在蘇州市公安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蘇州市二中工作。
1958年10月李永珍因病不幸去世,終年36歲。
王誌英
王誌英,男,漢族,1924年7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上翟莊村人。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小文化,少尉軍銜。
1948年2月參軍,先後在黃陵縣警衛隊、中央保衛三營、西北保衛團當戰士;1956年6月調公安部隊西北第一團任排長;1959年4月任武裝民警總隊第一團副指導員,1966年2月任指導員;1966年12月轉業至西北建築工業局任第六分公司書記;“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停職下放勞動改造;1970年平反複職,曆任西北建築工業局第六分公司生產科長,第七分公司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1978年5月離休。
張耀忠
張耀忠,男,漢族,1924年10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奎張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2年參加革命,任陝甘寧邊區文化教員,1944年初加入邊區遊擊隊黃陵支隊;1947年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後曆任西北軍政大學幹事、秘書,期間參加了解放臨汾等戰役,榮立二等功1次;1950年隨軍南下,任西南空軍預科總隊(第十三航校)大隊指導員,期間於1954年被評為全軍英雄模範,榮立一等功1次;1958年轉業至成都紅旗玻璃廠任黨委書記;1965年任四川省三線建設委員會處長,1970年任省援外辦主任,1980年任省測繪科研所所長、書記,1983年任省測繪局機關黨委書記;1987年離休,2001年9月逝世,終年77歲。
楊樹耀
楊樹耀,男,漢族,1923年5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白石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45年在黃陵教育館工作,後參加地下組織活動,在當地當偽保長;1947年在雙龍統戰部學習;1948年在宜君縣政府工作;1949年任洛川地委組織幹事;1950年任商洛地委組織部組織科長;1953年任西安慶華電器製造廠秘書科副科長、行政科副科長、車間負責人、慶華公社社長、慶華中學革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1983年離休。
劉智英
劉智英,男,漢族,1930年3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下常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5月在甘肅省玉門油田工作,曆任司鑽,大隊指導員,黨總支副書記、書記,煉油廠黨委副書記、書記;1979年11月任玉門石油管理局副局長,1983年6月任工會主席,1986年3月任調研員;1990年4月離休。
梁楓
梁楓,女,漢族,1930年1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北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9年3月在西北軍政大學後勤部工作;1950年隨軍南下成都,在西南空軍預科總隊(第十三航校)幼兒園工作;1953被選送到四川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學習;1954年在西南師範學院學習,畢業後轉業至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工作,曆任住宿部主任,招待所所長、黨總支書記;1988年離休。
梁中心
梁中心,男,漢族,1938年4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五交地村人。195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政工師。
1955年3月在蘭州市公共汽車公司(現蘭州公交集團)當售票員,1956年6月任公司團委書記,1959年8月任公司行政、黨辦秘書,1964年8月任公司政治處辦公室副主任,1965年12月任公司第三車隊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1969年11月任蘭州膠鞋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書記;1979年12月任蘭州第二毛紡織廠黨委書記;1984年6月任蘭州物資貿易中心經理;1986年6月任蘭州紅旗服裝廠(現蘭州紅旗裝飾公司)黨委書記,1985年4月任縣級調研員;1998年10月退休後於2002年5月被《神州詩書畫報》社聘為編輯。
曾當選中共甘肅省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蘭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被評為蘭州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91年被評為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白建國
白建國,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瓦梧村人。大學學曆,中國共產黨黨員。
1982年5月在黃陵縣郵電局從事電報業務;1984年考入陝西省郵電學校綜合電信專業,1987年畢業後調延安地區郵電局任秘書;1990年考入郵電部管理幹部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993年12月調海南省郵電管理局任秘書,1998年任局辦公室主任助理,1999年郵電分營後任海南省郵政局辦公室主任助理;2000年3月,調任海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綜合部總經理;2004年7月任海南省通信服務公司總經理,2005年10月兼任海南省郵電工程局局長。
從事郵電工作26年,見證了中國郵電通信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改革、騰飛的全過程,公司近300名在職員工承擔了海南移動通信工程建設、網絡維護、物業管理、廣告宣傳等服務,企業資產超過4億元,年運營收入超億元,在中國移動所屬各省服務公司考核排名中,運營績效名列前茅。
高誌清
高誌清,男,漢族,1935年10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道北村人。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57年10月先後在黃陵縣田莊公社廟上村、倉村公社秦家塬村、店頭公社厚子坪村小學任教;1960年7月在店頭公社黨委、建莊公社黨委、縣紀檢委工作;1969年1月任店頭煤礦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1970年7月任城關公社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7年7月,任縣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1980年11月任縣工業交通局局長;1980年3月任縣人民法院院長;1983年12月任延安地區車村煤礦籌建處書記、副礦長;1987年1月任延安地區機械廠黨委副書記;1989年7月任延煉實業集團公司紀檢委書記;1998年7月退休。
葛雲清
葛雲清,男,漢族,1933年10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莊街人。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文化。
1947年12月在黃龍軍分區當戰士,1948年1月在六軍政治部當戰士;1949年8月擔任新疆軍區司令員王震將軍警衛員,1950年4月擔任軍區政治部主任曾條將軍警衛員;1953年1月任西北步訓三團六連連長,後到甘肅天水軍官步兵學校學習;1955年任〇〇七五部隊一六五團四連連長,後任二營副營長;1958年轉業到青海省西寧市公安局工作,1990年離休。
16歲參軍投身解放大西北戰鬥,先後在扶眉戰役、蘭州戰役中兩次負傷,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榮獲解放獎章1枚、人民功臣章1枚、解放大西北章1枚。在公安戰線工作和戰鬥了32年,曾於1957年大比武活動中,手槍射擊比賽名列全國第三,受到公安部表彰;1991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級金盾”榮譽章,1999年10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授予解放青海50年榮譽證書。
離休後,先後組織陝西省書畫研究院鹹陽分院書畫家在陝西張良廟參加慶祝張良誕辰2250周年書畫展,在省軍區、警備役師開展擁軍書畫筆會活動,參加2000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及黃陵縣書協舉辦的書畫展等,同時,組織書畫家赴河南南陽、青海西寧、甘肅平涼崆峒山舉辦書畫展覽,同西寧市文聯、青海職工書畫院、青海省軍區、西寧電力局、西寧上海商貿大廈、西寧賓館、青海大昭寺等單位建立友好關係,為鹹陽書畫藝術事業作出了貢獻,被同道喻為“社會活動家”“書畫藝術界的組織者”“文化經紀人”。
賈競
賈競,男,漢族,1951年6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賈塬村人。197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69年1月在渭南縣官道公社插隊;1972年12月在渭南地區紡織廠當工人;1974年9月在陝西師範大學政教係學習;1977年8月先後在渭南地區五七幹校、地委黨校工作;1983年2月在渭南地區行政幹校工作;1984年2月調渭南地區人事局,曆任副科長、科長;1990年1月任陝西省人事廳流動調配處主任科員;1992年11月任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1994年9月任省人事考試中心副主任、主任。
何炳武
何炳武,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於黃陵縣。西北大學經濟係畢業,研究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主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陝西書畫協會副主席、陝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黃帝陵基金會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三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書畫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於右任書法學會常務理事、西安於右任故居紀念館顧問、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年來出版了《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精神》《軒轅黃帝與黃帝陵》《黃帝與中國文化》《黃帝的祭典》《曆史文化名城黃陵》等專著;主編有《中國書法思想史》《黃帝陵誌》《黃陵國土資源》《黃帝頌書法精品選》《中國曆代書法鑒賞與臨摹》一本全(叢書共五本)《20世紀陝西書法篆刻集》《陝西碑石精華》《黃帝陵與龍文化》《黃帝的傳說》《何炳武書畫選》等著作;與他人合編了《曆代詠黃陵詩選》《中華詩文精華背誦本》等,多次主持國家和省科研項目。
對黃帝文化研究有其獨到之處,出版的黃帝文化叢書,把黃帝文化放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歌頌了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赫赫功德,記述了不同時期對黃帝的祭祀活動,從理論上論證了黃帝時代是中華文明的開端,展示了黃帝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係。出版的《黃帝陵誌》《黃帝與中華文化》《黃帝祭文集》分別獲陝西省政府哲學與社會科學三等獎、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第四屆科研成果一等獎、陝西省對外宣傳三等獎;《陝西日報》《讀者導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書訊報》《西安晚報》《海南日報》等20餘家報刊都發表了介紹和書評文章。在研究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注重研究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撰寫論文50餘篇,其中《書法與道家》《書法與哲學》《書法與儒家》《書法與文字》《書法與繪畫》等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書法》《湖南社會科學院》《江西社會科學》《新視野》《南通師範學院學報》《文史與書畫》《書法賞評》《華夏文化》等雜誌上;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全國及中日、中韓、中新書法交流展,並多次在西安和外省及澳門舉辦個人書法展;在西北大學工作期間,曾為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講授《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中國書法鑒賞》《中國書法技法》等課程;作品及傳略被載入《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展覽》《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辭書中。
高誌東
高誌東,男,漢族,1949年4月出生,黃陵縣城區西窪村人。197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工程師。
1968年10月黃陵縣中學高中畢業到康崖底公社道北村插隊;1970年在黃陵縣張寨水電站從事水電站建設工作,並被錄用為亦工亦農電工;1972年4月考入西安交大熱能、發配電專業學習,1975年10月畢業分配到解放軍鐵道兵第十師水電營工作,並入伍;1981年12月轉業到西安市經委工作,1987年1月任主任科員,1994年4月任能源處副處長,期間兼任市政府節能辦副主任、市電網辦主任、市電力設施保護辦主任、市電力執法隊隊長;1997年9月任西安市經委能源處處長,兼任市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西安市仲裁委員會能源糾紛仲裁工作站站長。
長期從事能源生產供應協調、資源節約和電力行政管理工作,曾隨國家經貿代表團、省政府代表團、市經貿代表團赴歐洲、北美、澳洲學習考察,多次參與起草、製定電力法規,組建了中加節能培訓中心、西安市電力執法隊,組織實施了西安市城鄉電網改造工程,曾被評為全國節能先進個人。
韓印虎
韓印虎,男,漢族,1950年5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人。大專學曆,陝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副處級幹部,一級警督警銜。
1966年先後在基層公社和延安地區部分企事業單位工作;1971年調陝西省陝北生產救災運輸指揮部工作,任銅川調運組組長,負責陝北救災糧運輸及全國支援延安建設物資及設備轉運工作;1975年5月調陝西省延安汽車修理廠生產科,從事計劃統計工作,期間於1976年在延長縣安合公社參加延安地區第八次路線教育工作;1978年調陝西省客車修造廠籌建處工作;1981年調陝西省交通監理處負責籌建工作;1984年調省交通廳工作;1987年9月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工作,期間於1999年5月至2001年,“雙萬工程”下派至定邊縣賀圈鎮掛職,任黨委副書記。
1999年被定邊縣委評為“人民滿意優秀公務員”,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三等功1次;2001年被定邊縣委評為第二期“雙萬工程”優秀掛職幹部;2002年被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嘉獎1次;2003年被省委授予全省第二、三期“雙萬工程”優秀下派幹部榮譽稱號。2005年9月,被西部開發與區域經濟高級論壇組委會、西部大開發曆程編委會授予西部大開發“百佳開拓者”榮譽稱號;被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國新聞聚焦雜誌社、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授予“中華英模”榮譽稱號,並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中華英模暨海內外新聞人物國慶56周年座談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房龍山
房龍山,男,漢族,1952年7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房寨子村人。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70年10月在黃陵縣店頭糧站工作;1972年5月在西安體育學院學習;1975年6月在黃陵縣隆坊公社工作;1979年5月任黃龍縣公安局副局長,1984年1月任中共黃龍縣委常委、城關鎮黨委書記,1985年9月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1991年2月任縣委副書記,1992年2月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1997年2月任縣委書記;1999年10月任中共大荔縣委書記;2005年11月任中共陝西渭河煤化工集團紀檢委書記。
陳四喜
陳四喜,男,漢族,1953年12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太賢村人。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曆,工程師。
1978年蘭州大學畢業分配到陝西省地震局從事地震災害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後任地方地震工作處、震害防禦處副處長,省滑坡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省地震局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
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工作20年來,先後獲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三等獎3次;撰寫論文《小災害引發大災情——1997年陝西延川縣永坪鎮崩塌災害的思考》發表於《災害學》1999年第14卷第1期。
楊武權
楊武權,男,漢族,1954年4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星星溝村人。199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工程師。
1980年8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二〇四研究所工作,從事固體火箭推進劑研究試製工作;1991年8月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西北兵工部人事勞動教育處工作,曆任副處長、處長;1997年4月任陝西兵器西北公司常務副總經理;2001年1月任陝西兵器工業管理局後勤服務中心總經理;2003年1月任陝西兵器工會常務副主任。
主要科研成果有:HQ—7固體火箭推進劑,海江—七螺壓無煙推進劑研製項目,獲兵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螺施壓伸實心藥柱用化盤設計》獲實用新型專利。
劉惠新
劉惠新,男,漢族,1955年6月出生,黃陵縣城區印台山村人。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濟師。
1979年9月在西安酒廠政工組從事宣教工作;1983年8月在西安電視大學脫產學習;1986年8月任西安市第二商業局財會處會計;1990年4月任西安市長虹飯店副經理;1993年4月任西安市西京飯店財務部經理;1994年3月調西安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1997年3月任財務處副處長,2000年12月兼任局機關黨委副書記,2001年3月任財務處處長。
劉玉明
劉玉明,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唐呼村人。197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曆,政工師。
1974年12月入伍,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9324部隊、36980部隊服役,1980年1月轉業至新疆石油管理局技工學校,曆任校總務科人武幹事、保衛科保衛幹事;1990年9月調塔裏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公安局,曆任派出所所長、指導員、消防大隊教導員,1994年6月任該指揮部紀委監察處紀檢室主任;1997年7月任中共尼勒克縣委副書記(掛職);1998年12月任塔裏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紀委監察處副處級監察員;1999年8月任塔裏木油田公司審計監察處副處長;2004年8月任中共塔裏木油田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副書記、紀檢監察處處長,兼紀工委辦公室主任。
從事油田公司紀檢監察工作以來,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共接受和調查信訪件400餘件,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45件,為企業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積極進行紀檢監察理論研究,撰寫論文數十篇,其中,《企業腐敗原因分析》一文發表於《新疆日報》,《試論加強物資采購比價審計的實踐與探索》一文被國家審計學會評為優秀論文鼓勵獎,《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麵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一文發表於《新疆黨風》,並榮獲《中國監察》“加強國企黨風廉政建設有獎征文活動”二等獎,《試論沙漠公路和油田公路在塔裏木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與南疆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文發表於《新疆農墾經濟》,並被評為2001年度中國改革實踐與社會經濟形勢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寇延陵
寇延陵,男,漢族,1956年出生,黃陵縣侯莊鄉寇家河村人。198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讀研究生,三級警監。
1980年4月在鹹陽機器製造學校任教;1984年4月調陝西省雁塔監獄工作,曆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監獄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管教大隊教導員,監獄副政委、政委,黨委書記、監獄長。
曾被陝西省監獄局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
鐵虎
鐵虎,男,漢族,1949年9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西寨子村人。197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副研究員。
1968年12月在蒲城縣坡頭公社插隊;1970年12月在空軍雷達兵第三十七團、第四十八團服役;1983年2月調陝西教育學院工作,曆任宣傳部幹事、院長辦公室副主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組織部部長、院長助理、人事處長、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等。
在《陝西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5篇,著作《經濟秩序與法製教育》1989年6月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被中共陝西省委授予“陝西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張冬
張冬,男,漢族,1958年2月出生於黃陵縣。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曆,理學學士學位。
1975年4月在黃陵縣隆坊公社鄭家河村插隊;1978年2月考入西北大學物理係,1982年1月由省委組織部選調到漢中市基層鄉鎮工作鍛煉;1983年任原漢中團市委副書記;1984年12月調省委核查“三種人”辦公室工作;1985年調團省委任青農部副部長,1988年3月任團省委赴神木縣扶貧工作隊隊長;1990年3月任中共岐山縣委副書記;1993年2月任團省委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正處級),期間於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參加省委黨校領導幹部研究生班學習,獲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學曆;1998年12月任西安市水利建設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2000年10月任團省委少年部部長、省少工委常務副主任;2003年7月至12月借調省委組織部參加全省政法幹部考核考察工作,任考察組副組長;2004年11月至12月參加省委組織部和省國資委組織的省屬國有企業改革調研指導工作;2006年1月任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1991年在岐山工作期間,撰寫《對農業投入問題的淺析》一文,入選省委黨校編著的《領導幹部理論研究》一書;2004年10月,參加省委組織部和省國資委組織的省屬國有企業調研指導工作期間,撰寫《關於當前我省國有企業改革的幾點思考》一文,被省委《陝西工作交流》(2005·6)、新華社《陝西內參》(2005·4·5)刊發。
楊輝
楊輝,男,漢族,1960年5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助理工程師。
1979年10月在中央軍委工程兵五十四師一二三團服役;1981年7月在軍委工程兵機械學院學習;1984年7月曆任軍委工程兵科學試驗場幹部處幹事、軍務處兵員參謀,總參工程兵科研二所幹部處幹事、軍務處兵員參謀,總參兵種部維護總隊軍務處兵員參謀、辦公室幹事、連指導員、學員隊隊長、師首長秘書;1994年6月任總參兵種維護總隊一團二營營長、團參謀長,期間於1994年7月至1997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高等自學考試行政管理係學習;1996年3月轉業至人民美術出版社任房管科科長;1998年7月任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儲運部主任(正處級),1999年12月任該社行政處處長、保衛部主任,2005年8月任該社副社長,兼任行政處處長、保衛部主任。
在部隊服役期間,曾分別於1989年12月、1991年11月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白衛清
白衛清,男,漢族,1960年7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七豐村人。198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81年7月延安師範畢業分配到陝西省上畛子監獄工作,先後任副指導員、指導員,1991年任副監獄長;1999年調任陝西省馬欄監獄黨委副書記、副監獄長,2001年任黨委書記、監獄長。
曾被省監獄管理局授予個人三等功1次,並先後榮獲省局“基層基礎工作年”先進個人、“三共”活動先進個人、防“非典”工作先進個人和陝西省司法行政係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寇天佩
寇天佩,男,漢族,1930年7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劉家河村人。大學學曆,197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講師。
1948年2月在黃陵縣小學任教師、校長;1950年7月在縣文教衛生科工作;1955年3月在延安中學任教師;1972年11月任延安市(寶塔區)教研室主任;1977年11月任延安地區教育局教育組長;1978年9月任延安地區招生辦主任;1983年11月任洛川師範校長、黨委副書記;1986年8月任陝西省廣播電視大學延安分校黨總支書記;1993年12月離休。
編選作品《延河水長流——延安市作文選》,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賈鋒
賈鋒,男,漢族,1928年4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中師學曆,195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2月參加工作,1946年11月在富縣大義區二鄉當文書;1947年6月在富縣遊擊隊擔任供給員;1948年3月先後在黃陵縣隆坊區政府、黃陵縣公安局,宜君縣石堡、哭泉糧站擔任秘書、文書、站員等;1949年3月任宜君縣焦坪稅務所所長;1951年1月任富縣稅務局局長;1952年5月先後任富縣工商科、商業局局長;1957年3月在陝西省幹校學習;1957年12月在黃陵縣商業局工作;1958年9月在西北大學財貿進修班學習;1960年8月任黃陵縣商業局局長,1974年11月任縣財貿辦主任;1977年5月任延安地區農副公司政工組組長,1978年6月任延安地區供銷社副主任;1990年離休,2001年去世。
任景信
任景信,男,漢族,1935年8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退休前任延安精神研究會辦公室主任,退休後任市委關工委講師團團長。
1953年從黃陵中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在延安行署、地委,中共宜君縣委、五裏鎮公社,中共黃陵縣委辦公室、宣傳部,延安精神研究會等單位工作。
主要著作有:《延安精神支柱》《中華崛起之魂》《軒轅黃帝與黃帝陵》《杜甫在延安》《延安精神頌》等。論文《延安精神與當代青年》獲省一等獎;《延安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在聯係》刊登在《華聖文化》第4期;《讓延安精神代代相傳》1999年7月刊登在《黨建》雜誌上;《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1990年刊登在《共產黨人》第5期;《以延安精神哺育青年》1997年刊登在《中國火炬》第8期;《黃昏有約》在《陝西日報》上發表;《關心下一代、再展夕陽紅》1997年9月25日在《延安日報》上發表。
王佳申
王佳申,男,漢族,1937年1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程村人。中師學曆,196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高級教師。
1956年延安師範畢業後,主動報名到生活條件艱苦的延安北部工作,先後在安塞中學和延長中學任教;1974年任延長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1981年任延安電視轉播台台長兼書記;1997年退休。
王雙才
王雙才,男,漢族,1938年4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大學學曆,195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勞動模範。
1955年9月在延安師範上學;1958年9月在延安大學中文係上學,畢業後留校工作;1960年7月在延大中文係,校宣傳科黨委、校長辦公室工作,先後任係總支副書記、書記,宣傳科長,黨辦、校辦主任,黨委常委、總務長,期間在北大中文係進修;1986年9月任延安醫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1998年9月退休。
1963年9月被評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並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陝西省勞動模範”稱號。
李懷德
李懷德,男,漢族,1941年9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墩台塬村人。中師學曆,中國共產黨黨員。
1964年7月在延安行署文教局工作;1969年12月在寶塔區棗園村勞動鍛煉;1972年9月任共青團延安城區委員會副書記、書記;1974年8月任共青團原延安市(現寶塔區)委書記;1978年3月任中共安塞縣委副書記;1987年4月任中共宜川縣委副書記;1989年4月任延安財經學校黨委書記;1990年9月任延安地區公路總段段長;1994年6月任延安技工學校黨委書記;1998年3月任延安教育學院、延安師範黨委書記;2004年5月退休。
劉明生
劉明生,男,漢族,1950年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大學學曆,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
1975年7月西北大學畢業,分配到延安地區環保辦、基建局(城鄉建設環保局)工作,曾任幹事、副局長;1988年任延安地區建築公司經理;1990年在延安地區建委工作;1995年任延安地區建築設計院副書記。
鄭建華
鄭建華,男,漢族,1941年3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丁村人。中專學曆,197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8月延安師範畢業在師範一附小任教,1964年在師範二附小任教;1969年8月在延安縣北關小學任教;1973年任延安縣鳳凰小學革委會主任;1976年在延安地區教研室負責行政組工作;1980年4月任延安中學總務主任;1982年4月任延安師範附小校長、書記;1989年11月任延安中學副校長;2001年退休。
雷潤生
雷潤生,男,漢族,1952年11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大專學曆,197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講師。
1973年8月在延安地區衛校西醫士專業學習,1975年12月畢業留校任教;1976年1月在校教務處工作,1983年10月任教務處副主任、黨支部書記,1987年9月任教務處主任,1992年任該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兼任陝西省中等醫學教育學會理事、陝西省中等醫學教育學會理事委員會理事、延安地區醫學會常務理事。
劉滿倉
劉滿倉,男,漢族,1946年5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馮家溝村人。196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化,高級政工師。
1964年12月在總後青藏兵站部服役,曆任戰士、副班長、班長、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政治教導員、政治教導員、副政委;1987年12月轉業至延安煉油廠任政工科科長、黨辦主任;1992年7月任延安石化開發籌建處副主任;1994年8月任延煉實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1996年7月任公司工會委員會主席。
1997、1998年兩次榮獲省石化係統女職工之友,1998年榮獲全國化工能源係統優秀工會工作者、省總工會優秀工會工作者,1998至2005年連續榮獲省石化係統優秀工會工作者、延安市總工會先進個人一等獎,2003年榮獲省總工會優秀工會工作者,199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延安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田培植
田培植,男,漢族,1954年11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秦家塬村人。197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政工師。
1972年11月在空軍高炮第十三師三十八團三營當戰士,1974年3月在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空軍第三航空學校飛行專業學習;1977年10月在空軍第四十七師一三九團、一四一團、一四〇團曆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團副參謀長、飛行副團長、四種氣候(全天候)飛行員、教員、兩種氣象指揮員、空軍一級飛行員;1991年6月轉業至延安煉油廠任黨委副書記,1994年企業改製後任延煉實業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期間於1996年7月兼任公司紀委書記,1997年兼任公司人武部政委、公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組長;2005年12月任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煉化公司黨委委員、延安煉油廠黨委書記,兼任陝西青年促進會副會長。
在部隊服役期間,曾被授予空軍中校軍銜,擔任一級飛行員,安全飛行近1700小時,分別於1983年12月20日、1984年10月5日、1990年9月7日經蘭州軍區批準榮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在延煉工作期間,撰寫並發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發展史上第三個裏程碑》《企業文化建設初探》《加強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工作》等多篇論文,個人先後榮獲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團省委優秀青年實業家及延安煉油廠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2006年9月,在第六屆“威龍杯”中國世紀大采風活動中,被中華民族促進會、世僑總會文化發展委員會等九家單位聯合授予“中華百佳世紀英才人物”榮譽稱號。
王拴興
王拴興,筆名樂群,男,漢族,1958年8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大學學曆,高級工程師,國家CANT注冊審核員、國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員。
1975年先後在黃陵縣隆坊中學、倉村中學、店頭煤礦子校任教;1982年調宜君縣職業高中任教;1986年任《銅川報》社編輯、記者;1987年調銅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2001年任陝西省水泥及水泥製品檢驗中心及銅川市質檢所業務所長,並被聘任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陝西省政府采購中心特邀專家、《陝西水泥質量網》站長。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導之以法,曉之以理》入選《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一書,被評為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並在“2005中國管理學家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管理創新大會”演講交流;個人被評為“2004中國百佳管理創新人物”,出席了“2006中國管理學家論壇暨第八屆中國管理創新大會”,被評為“2005中國百位傑出管理人物”。
李博
李博,男,漢族,1964年8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堯坡人。大學學曆,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7月在黃陵縣隆坊地段醫院工作;1984年5月先後在縣科協、科委和縣委組織部工作;1994年10月任侯莊鄉黨委副書記;1998年6月任阿黨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2001年9月任延安市雙擁辦副主任。
1993年、1994年因業務工作完成突出,受到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的表彰和獎勵。2003年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活動,為延安市第五次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做出了積極貢獻。
張海泉
張海泉,男,漢族,1963年5月出生,黃陵縣城人。大學學曆,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7月在黃陵縣畜牧局工作;1984年4月在縣委辦公室工作,期間於1985年5月至1987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社科係學習;1988年3月任共青團黃陵縣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92年6月任縣畜牧局局長,期間於1988年4月至2000年6月,在無錫市馬山區掛職,任區長助理;2000年11月任隆坊鎮黨委書記;2004年任延安賓館黨委副書記。
趙相珺
趙相珺,男,漢族,1952年12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東村人。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副教授。
1969年在黃陵縣城關公社馮家溝村下鄉;1976年在黃陵化肥廠任儀表技工;1981年在延安電視台任無線電工程師;1986年在太原工業大學電子工程係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1995年在中國銀行中山分行信息技術部任經理、高級工程師;2003年在深圳萊克電子有限公司任技術總監;2005年任中山市創思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在教學上主要承擔“數字信號處理”“微機測控技術”“智能儀器”等課程的教學。
在科研上主持完成的項目有:“微機控製電除塵電源裝置”1988年通過陝西省科委鑒定,獲銅川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便械式多參數智能表麵粗糙度測試儀”1990年通過山西省科委鑒定,獲優秀電子信息二等獎;“微機優化飼料配方係統”1991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核醫學顯像智能診斷係統”獲太原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持完成的開發項目共計17項,在全國科技刊物上發表的論文30餘篇。個人曾被評為中國銀行總行和省分行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十佳科技之星。”
許立寧
許立寧,男,漢族,1957年9月出生於黃陵縣。工學學士,高級工程師。
1982年2月在國際科技大學航天技術係工作;1984年9月在國際科技大學外事辦工作,負責國際交往事務;1989年3月任航天工業部四十一所一〇一研究室副主任、四院國際合作處處長;1994年4月任中美合資文登華美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1995年6月任中瑞合資北京賽比樂不鏽鋼食品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8月任上海沃亞若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
在航天部工作期間,主要負責航天技術國際合作業務項目以及對外發射服務、探空火箭業務的洽談、組織管理等工作,運作成功並主持了為瑞典發射探空火箭國際合作項目。組建了中美合資文登華美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策劃並組建了中瑞合資北京賽比樂不鏽鋼食品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組建了湖大海捷模具工程有限公司,通過了ISO9001認證,使公司的總資產在兩年內從注冊時的600萬元上升到6300萬元,成功開發了後端市場,成為以上汽集團、上汽五菱、三一重工、遠大中央空調為主要客戶的供應商,被上汽五菱集團和遠大中央空調公司評為A級供應商。建立了許多國際合作關係,主持開發了中國自主品牌的三一重卡。
在科研方麵,獨立研究設計了推力連續可調的姿態控製液體火箭發動機,填補了國家空白,為中國實現載人登月提供了新途徑。設計了防冰雹火箭的控製電路,設計了用於汽車、住宅防盜的識別鑰匙防盜報警器,超小型水稻聯合收割機的新型脫粒機,並獲得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同時為“九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汽車覆蓋件衝壓成型工藝與模具CAD/CAE/CAM一體化技術與裝備》設計研製了“鈑金綜合實驗機”,獲國家發明專利(No。1257136.9),被日內瓦國際專利協會評為國際優秀發明專利。
主要作品有:《推力連續可調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