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6章 龍虎散,風雲滅——宋與元(10)

  不過,即使到了這個時候,忽必烈依舊沒有把握能奪取中原的錦繡河山。之前,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唯獨在進取中原時遭到了極為激烈的抵抗,這一直令忽必烈心有所懼,但中原的繁華又令他追慕不已。因此惆悵地問臣下說:“天下何以得?宋何以亡?”元臣管如德(父管景模,原為宋將,以蘄州降蒙,蘄州即今湖北蘄春南,為名將餘玠故鄉)說:“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恃?”(《元史·卷一百六十五·管如德傳》)管如德到底是熟悉南宋情況的人,一句話一針見血,精辟地概括了襄樊的戰略地位。一語驚醒夢中人,忽必烈聞言後連連稱善,立即封管如德為湖北招討史,由此下定了滅宋的決心。

  而襄陽失陷後,南宋朝廷並未認真地從中吸取教訓,權臣賈似道諉過於人,敗兵之將逍遙法外,正直之士反遭貶黜。到了這個局麵,南宋滅亡也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了。

  呂文煥的一生,本來可以是英雄的一生,但卻因為最後的結局,最終作為民族的罪人留名青史。盡管時人和後人完全能夠理解他的無奈和悲情,也可以解釋他開城投降是為了避免襄陽城中百姓免遭屠殺。但無論如何辯解,要投降的理由會有千個百個,而堅持抗戰的理由卻隻能有一個——這就是氣節。正因為有了氣節,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抗元戰功遠不及呂文煥的文天祥才得以成為中國人民景仰的民族英雄。

  呂文煥隨即被蒙古任命為襄漢大都督,作為元軍的先鋒繼續進攻南宋。不知道此時身份變換的他站在襄陽城頭的時候,是否還能回想起他曾經最愛的嶽飛的那句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矣。”此時此刻,他心中又該是怎樣的波瀾,怎樣的感慨!

  6.臣妾簽名謝道清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丞相伯顏率領的蒙古大軍雲集臨安城下。當時的南宋皇帝宋恭帝趙顯年紀尚幼,一切朝政由太皇太後謝道清(宋理宗皇後)主持。謝道清不思抵抗,一心投降,先後派出數批大臣出城議和。三月,伯顏進入臨安,接受謝道清、宋恭帝的投降,南宋從形式上正式宣告滅亡。對此,南宋宮廷琴師汪元量有詩寫道:

  亂點連聲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

  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簽名謝道清。

  在詩中直呼太後謝道清的名字,顯然是諷刺她率先投降的可恥行徑,悲憤之情溢於言表。正因為謝道清以太後身份簽署了標誌南宋亡國的降表,所以她由此成為南宋曆史上最著名的太後。如果套用亡國之君的說法,她就是亡國太後。

  謝道清,天台(今浙江天台)人。祖父謝深甫曾經當過宰相,在宋寧宗立楊貴妃為皇後的事情上出過大力,楊妃立為皇後後,一直很感激謝深甫。不過,到謝道清之時,由於父親謝渠伯早逝,謝家家道已經中落。宋理宗即位後,楊太後(宋寧宗皇後)突然想起當年謝深甫的大恩未報,於是派人接謝道清進宮,準備冊立其為宋理宗皇後。

  宋理宗趙昀是宋朝曆史上來曆最奇特的皇帝,是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真正來自民間的皇帝。自北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始,一直到南宋第一個皇帝宋高宗趙構,宋朝的皇帝一直都是趙光義一係。自宋孝宗趙眘開始,皇位才回到宋太祖趙匡胤一脈。不過,宋孝宗為宋太祖幼子趙德芳直係後人,而宋理宗則被稱為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為宋太祖長子趙德昭的直係後人。即使宋理宗真為趙德昭後人,與宋寧宗同屬趙匡胤一係,但時代已經相當久遠,兩支在血緣上已經十分疏遠。

  到南宋時,趙德昭的後世子孫已經非常落魄,完全沒有了皇族子孫的尊崇。宋理宗趙昀的親生父親趙希瓐不過是一個九品縣尉,而且早早過世,趙昀母親全氏無力撫養兒子,不得不寄居在娘家。由此可見,即使趙昀真是宋太祖的後人,也已經與一般平民無異。趙昀之所以出現在南宋政治舞台上,完全得益於太子趙竑(宋寧宗子嗣均早夭,趙竑為宋寧宗弟沂王趙抦之子)與權臣史彌遠之間的爭鬥。

  丞相史彌遠與太子趙竑不和,決定廢掉趙竑的太子位,秘密委派親信餘天錫物色宗室子弟,以便將來替代趙竑。餘天錫四處尋覓,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嘉定十四年(1221年),餘天錫回鄉時路過紹興,天降大雨,餘天錫剛好到趙昀的舅舅全保長(保長是鄉裏的小官)家避雨。全保長聽說餘天錫是史彌遠的門客,便刻意巴結,還將外甥趙與莒(即後來的趙昀)介紹給餘天錫,說趙與莒是宗室子弟。餘天錫大喜過望,將趙與莒帶到臨安。史彌遠見趙與莒相貌端正,心中很是喜歡,便讓趙與莒寫字。趙與莒竟然寫下“朕聞上古”四字。史彌遠歎道:“此乃天命!”於是決定培養趙與莒。

  姑且不論趙貴誠皇家血統的真假,趙與莒當時年僅十七歲,他幼年喪父,與母親長期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不大可能有淩雲之誌。推斷起來,他應該是事先得到餘天錫的囑咐,所以才敢自稱是“朕”。但無論如何,他的命運由此開始了轉折。

  為了教育趙與莒,史彌遠召來了國子監學錄鄭清之為之講學,鄭清之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大儒。史彌遠特意告訴鄭清之說:“皇子趙竑不能擔當大任,趙與莒很賢良,你要好好教導他。將來事成,我史彌遠現在的位子就是你的。但這語隻出於我的口,入於你的耳,如果有一語泄露,我和你都要被族誅。”鄭清之雖然名氣很大,但不過是個九品小官,為了前程,便一口答應下來。

  之後,在史彌遠的大力推薦下,趙與莒被立為沂王趙抦(宋寧宗弟)之後,改名趙貴誠。這樣,趙貴誠就成了宋寧宗的侄子、太子趙竑的弟弟,初步具備了立儲的資格。史彌遠又在宋寧宗和楊皇後麵前大說太子趙竑的壞話,提出改立趙貴誠為太子。宋寧宗雖然昏庸,卻還知道趙竑才是自己真正的親侄子,因此沒有同意史彌遠的建議。太子趙竑的老師真德秀感覺到史彌遠有廢太子趙竑之意,擔心禍及自身,因此搶先辭去了東宮職務。太子趙竑也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謀臣。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寧宗突然病重,不能處理朝政,史彌遠決定開始實施他的廢立計劃。雖然史彌遠策劃這件事已經很久,但他之前從未跟趙貴誠提及,於是先派鄭清之到沂王府告知趙貴誠,表示將要擁立其為皇帝。但無論鄭清之如何試探,趙貴誠始終一言不發。最後,鄭清之著急了,幹脆攤牌說:“我與丞相相交日久,承蒙他的信任,讓我擔任你的老師。現在你不答一語,我怎麽向丞相複命?”趙貴誠這才拱手答道:“紹興老母尚在。”表麵上似乎答非所問,卻非常巧妙地表達了想當皇帝的意願。史彌遠得知後,更加認為趙貴誠不是平凡之人。

  閏八月初三,宋寧宗病死,時年五十六歲。《宋史》中援引鄧若水的奏章,指出宋寧宗是被謀害而死,顯然,這應該歸咎於史彌遠急於廢立。《東南紀聞》中則記載說,宋寧宗病重時,史彌遠專門獻上金丹百粒,宋寧宗服用後不久即去世。時人均認為史彌遠有毒殺宋寧宗的重大嫌疑。不過,宋寧宗一向身體不好,根據曆史記載,他無論走到哪裏,都有兩個小太監扛著兩扇小屏走在前麵,一屏上寫“少飲酒,怕吐”,一屏上寫“少食生冷,怕肚痛”,用來提醒自己,也可見他體質相當虛弱。

  當時後宮由楊皇後主持,宋寧宗一死,楊皇後的立場就非常重要,不過,楊皇後事先並不知道史彌遠要發動宮廷政變。史彌遠當即派楊皇後的侄子楊穀、楊石進宮,向楊皇後提出廢立一事後,楊皇後堅決不同意。楊穀、楊石一夜七次往返於大內和史彌遠府邸,最後楊皇後權衡利害,終於同意。史彌遠立即派人去宣召趙貴誠,還特意吩咐說:“是沂王府的皇子(指趙貴誠),不是萬歲巷的皇子(指趙竑),如果搞錯了,你們都要處斬!”

  此時,真正的太子趙竑已經得知宋寧宗駕崩的消息,正在萬歲巷的府邸焦急等候,等待宮中派人宣召自己進宮。富有戲劇性的是,就在趙竑急不可待地跑到大門口張望的時候,宮中派出宣召趙貴誠的使者剛好從門口經過。趙竑沒有政治頭腦,還在納悶為什麽使者沒有進府,使者已經簇擁著趙貴誠重新經過他的門口,直接進宮去了。

  趙貴誠進宮後,先去拜見楊皇後。楊皇後說:“你今後就是我的兒子了。”這無疑是正式承認了趙貴誠是合法的皇位繼承者。直到趙貴誠拜見完宋寧宗靈柩後,太子趙竑才被召進宮中。趙竑進宮時,隨從都被攔在宮外,而趙竑竟然還恍然不知情由,一直到趙貴誠正式即位,他才恍然大悟,氣憤中不肯向趙貴誠下跪。殿前都指揮使夏震(殺死韓□胄之人)強行按住趙竑的頭,才算完成了登極儀式。至此,趙貴誠由一介平民,被史彌遠擁立作了皇帝,改名趙昀,就是宋理宗。太子趙竑則被廢為濟王,出居湖州(今屬浙江)。

  湖州人潘壬與其弟潘丙、堂兄潘甫等人對史彌遠擅自廢立很是憤慨,於是與山東紅襖軍首領李全聯絡,準備擁立趙竑為帝。趙竑也想與宋理宗爭鋒,決定起兵。但李全表麵同意出兵接應趙竑,實際上隻想坐觀成敗。結果到了約定時期,李全不派一兵一卒。潘壬等人竟然組織了一幫鹽販和太湖的漁民,喬裝成來自山東李全的軍隊,半夜進入湖州城,將趙竑擁入州衙,以黃袍加身,再一次上演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的一幕。知州謝周卿率領官吏前來恭賀。潘壬隨即以李全的名義發布榜文,列舉史彌遠的罪狀,聲稱將領精兵二十萬,水陸並進,直搗臨安。

  趙竑開始很高興,結果第二天天亮,就發現所謂的兵馬不過是當地漁民假扮,人數不足百人。他知道沒有武力支持,大事難成,便急忙倒戈,一麵派人向朝廷告變,以求自己脫身,一麵率領州兵追捕潘壬等人。潘壬改換姓名逃走,潘丙、潘甫等人遇害。史彌遠得報後,立即調軍前往彈壓,大軍至湖州,事變已經平息。潘壬逃至楚州(今江蘇淮安)被捕,送往臨安處斬。

  史彌遠擔心還會有人利用趙竑作亂,於是假稱濟王趙竑有病,命門客秦天錫帶醫生前往診治。到了州衙,秦天錫宣稱朝令,逼迫趙竑上吊自殺,對外則稱病死。趙竑死後,史彌遠還剝奪了他的王爵。因湖州別稱□川,這場事變即被稱做“□川之變”。

  □川之變發生之後,很多大臣上書為趙竑鳴冤叫屈,都被史彌遠貶出朝廷。史彌遠為了籠絡人心,特地召用當時的理學大師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然而,真德秀、魏了翁回朝後,也為趙竑鳴冤,史彌遠便以梁成大為監察禦史,重新將二人彈劾出朝。不過,一直到南宋滅亡,總是不停有人為趙竑鳴冤。尤其一到出現災害、異象以及戰事,就會有大臣舊事重提,將天災人禍歸咎於趙竑的冤獄。一直到宋恭帝時,謝道清主持朝政,才在朝臣的建議下恢複了趙竑爵位,這一公案才算告一段落。

  相比於趙竑,宋理宗顯然更有城府。他從平民登上皇位,皇位得來名不正言不順,且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必須完全依賴於史彌遠與楊皇後。所以,一當上皇帝,宋理宗便尊楊皇後為太後,請楊太後垂簾聽政。楊太後自然大感欣然。然而,此時宋理宗已經二十歲,並非幼主,楊太後垂簾聽政就相當於後妃公然幹政,違背了祖宗家法,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楊太後心知肚明,有些惴惴不安,但卻又貪戀權勢,不肯輕易放棄垂簾聽政的地位。

  寶慶元年(1225年)上元節,宋理宗在宮中專門為楊太後舉行宴會,結果在放煙花慶祝的時候,有煙花直飛到楊太後的椅子下,楊太後嚇了一跳。此時的她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婦,年老而多疑,當時就懷疑是宋理宗故意派人所為,意在表示對她垂簾聽政的不滿。所以,楊太後當場拂袖而去。宋理宗立即召集百官,向楊太後謝罪,還表示要處罰負責安排宴會的宦官。楊太後也不好意思公然計較,便故作大度了事。但這件事卻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波瀾。事過不久,楊太後侄子楊石勸說楊太後撤簾。楊太後終於聽從,在其垂簾聽政七個月後宣布撤簾,表示要將大權歸還給宋理宗。

  不過,宋理宗並沒有因為楊太後撤簾而大權在握,相反,他將朝政完全交給了史彌遠。宋理宗由史彌遠一手扶植登上帝位,心中自然感激,但他親眼見到前太子趙竑的悲慘下場,也十分忌憚史彌遠的手段,因此把大權盡付於史彌遠,加封太師、魏國公,自己卻甘心碌碌無為,居淵默,講究道學。所以宋理宗即位後十年間,朝政大權仍然在史彌遠的掌握中。從宋理宗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城府極深的年輕人是如何的韜光養晦,懂得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生存。史彌遠把持朝政多年,“綱紀蕩然,風俗大壞”,生前死後,上書彈劾他的人大有人在,卻都被宋理宗擱置不問,因為他知道否定了一手扶持他的史彌遠,就是否定他自己。紹定六年(1233)十月,為相二十六年的史彌遠終於病死,沉默蟄伏十年的宋理宗開始親政。宋理宗雖然全力袒護史彌遠,不允許大臣上書指責史彌遠的是非,卻毫不留情地驅逐其黨羽。由此可見,宋理宗雖然出身民間,卻極有政治頭腦,這應該是他為什麽起自民間,來曆不明,卻能在靠山史彌遠死後還能坐穩皇位的根本原因。

  謝道清就是楊太後做主為宋理宗選擇的皇後,屬於名副其實的“包辦婚姻”。據說謝道清相貌不雅,長得又黑又醜,還瞎了一隻眼睛。然而在準備前往臨安的路上,謝道清突然大病一場,皮膚遍發疹斑,表皮全部脫落,病愈後,變成了一個“瑩白如玉”的美貌女子。謝家又請郎中醫治病目,謝道清的瞎眼竟然也奇跡般地複明了。謝道清入宮後,先被封為通議郡夫人,後進為貴妃。紹定三年(1230年)十二月,議立皇後。當時,謝道清的同鄉天台人賈氏(即後來的賈貴妃,賈似道之姐)也已入選宮闈。賈氏容貌秀麗,“有殊色”,宋理宗非常喜歡她,想立賈氏為皇後。但楊太後堅決反對,堅持要立謝道清為後,說:“謝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宮。”朝中也議論紛紛,說:“不立真皇後,乃立假(賈)皇後耶?”宋理宗出於無奈,隻好立謝道清為皇後,立賈氏為貴妃。

  史料中沒有記載謝道清對此事的態度,但根據後來她對賈貴妃和賈似道的態度來看,她應該是對賈氏一門充滿了負疚之情。後來賈貴妃早死,賈似道禍國殃民引起公憤,她依舊不遺餘力地庇護賈似道,便是明證。

  謝道清雖然當上了皇後,但由於宋理宗對“包辦婚姻”的不滿,她一生也沒有真正得到丈夫的歡心,自然也沒有子嗣。宋理宗最寵愛的女子是賈貴妃。賈貴妃病死後,宋理宗又專寵閻貴妃,甚至動用國庫為閻貴妃修功德寺,富麗堂皇勝過趙氏祖宗的功德寺,因此時人稱閻妃功德寺為“賽靈隱寺”。宋理宗還曾將臨安名妓唐安安召入宮中臨幸。起居郎牟子才得知後,特意上書勸誡,宋理宗竟然派人警告牟子才不得將召妓一事告訴他人。謝道清卻對這些“處之裕如,略不介懷”,正因為她能泰然自若,因此後宮一直和睦穩定。既然無力討得丈夫歡心,為了所有寄托,謝道清將侄子趙禥養在宮中,視為己出。趙禥就是後來的宋度宗。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軍大舉進犯南宋,包圍鄂州(今湖北武昌),大有順長江東下、消滅南宋之勢。南宋朝廷大為慌恐,宦官董宋臣向宋理宗建議從臨安遷都到四明(今浙江寧波),以避蒙古軍鋒芒。謝道清堅決反對遷都,對宋理宗說:“如果遷都,軍心、民心必然動搖,後果不堪設想。”宋理宗這才沒有遷都。這是史書上記載的謝道清首次參與朝政。

  景定五年(1264年),在位四十年的宋理宗病死,因無子嗣,由其弟榮王趙與芮之子趙禥即位,是為宋度宗,尊謝道清為皇太後,立妃子全氏為皇後。

  宋理宗百年之後,並沒有就此安寧。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西藏僧人楊璉真伽大肆盜掘紹興南宋帝陵,其中以宋理宗陵寢所藏寶物最多。墓塋一被打開,便有寶氣凝聚而成的白氣衝天而出,而宋理宗安臥如睡,珠光寶氣,縈繞其身。棺底墊著織棉,包著金絲網罩。楊璉真伽將棺中寶物搶劫一空後,又將宋理宗的屍體倒掛在樹上,取得宋理宗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防止屍體腐爛的水銀慢慢地從宋理宗口中流出,一直滴了三天三夜。因為西藏僧人認為得到帝王的骷髏可以祛邪、致巨富,楊璉真加又將宋理宗的頭顱砍下,截為飲器。此後,宋理宗的頭顱一直在西藏僧人手中輾轉流傳。一直到明朝立國後,明太祖朱元璋聽說此事,深為歎息,派人尋找到宋理宗的頭顱,這才歸葬紹興永穆陵舊址。當時楊璉真伽還洗劫了其他帝陵,掠奪珍寶後,南宋皇帝的屍骨都被拋棄在草莽間。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唐玨,年三十二歲,聽說此事後悲痛大哭,然後變賣家產,出重金招鄉裏少年,一起冒著生命危險,將宋帝遺骸收葬於蘭亭山,並且在埋葬地點種了一棵冬青樹作為標誌。之後,楊璉真伽下令裹取宋帝骨骸。其部下隻好雜以牛馬枯骨上交,敷衍了事。楊璉真伽隨即在臨安故宮中“築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表示鎮壓江南之意。《南宋雜事詩》有詩雲:“故宮思見舊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領訪魚影香骨案,更從何處哭哭靈。”指的便是此事。

  據說宋度宗生母黃定喜因地位低下,感到前途無望,懷孕時曾服藥墮胎,結果沒有成功,生下的孩子就是趙禥。但因為出娘胎前受到藥物影響,趙禥智力低下,七歲才會說話。所以,當宋理宗決定立趙禥為太子時,不少大臣都堅決反對。但趙禥是與宋理宗血緣關係最近的侄子,宋理宗堅持己見,還因此罷免了宰相吳潛,最終立趙禥為太子。

  但趙禥的太子並不是一直當得安穩,這其中還有極為詭異的“魏紫姚黃”的說法。根據宋人周密《癸辛雜識》記載,宋理宗有個外甥叫魏關孫,是宋理宗姐姐的孩子,很得宋理宗母親全氏的喜愛。全氏為外孫魏關孫向宋理宗求官,宋理宗便決定召魏關孫入宮。按照慣例,隻有姓趙的宗室子弟進入宋宮大內才不用佩帶腰牌。宋理宗為了省事,便讓魏關孫假冒趙孟關之名入宮。但這件事卻意外被太子趙禥得知,他由此大為恐慌,以為宋理宗賜魏關孫宗子名字,是為了取代自己。之後,朝野之間開始流傳“魏太子”的謠言,指宋理宗有意立外甥魏關孫為太子。盡管宋理宗出麵辟謠,表示並無此事,但民間開始“有魏紫姚黃之傳”。“魏紫姚黃”是宋朝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魏紫指千葉肉紅牡丹,出自宋初宰相魏仁溥家;姚黃指千葉黃花牡丹,出於尋常百姓姚氏家。魏紫代表魏關孫,因其姓魏,母親為宋理宗姐姐,貴為郡主,暗喻出身尊貴;姚黃則代表趙禥,因其母姓黃,不過是一名侍女,地位低下,暗喻出自尋常百姓家。不久後,魏關孫莫名其妙地淹死在趙禥生父趙與芮家的瑤圃池中,趙禥太子地位的威脅自然解除。

  宋理宗來自民間,根基單薄,為了保持住自己這一脈的皇位,在為趙禥選擇皇後上也是煞費苦心。他也明白趙禥資質太差,難成大器,便一直想給趙禥選一個聰明伶俐的妃子,千挑萬選,終於選中宋理宗母親全氏的侄孫女全玖。全玖父親早喪,初入宮時,宋理宗還安慰她說:“令尊寶祐間盡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換作常人,定會悲而哭泣,然後說一些感恩的話,不料全玖回答說:“妾父誠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區的百姓更值得掛念。”宋理宗由此對全玖刮目相看,於是冊其為太子妃。

  趙禥登極為宋度宗後,比宋理宗更加沉溺於酒色。凡是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按照慣例要於次日早晨去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宋度宗即位之初,一次前來謝恩的嬪妃竟然多達三十餘人,由此可見這個皇帝荒淫到了何等地步。宋度宗自己一心玩樂,忙於醉生夢死,將朝政全部交給賈似道,稱其為師臣,從來不呼名字。朝臣都得稱賈似道為周公。又加號賈似道為平章軍國重事、太師、魏國公。

  賈似道大權在握,還生怕自己的地位不牢靠,為此而費盡心機。他監築宋理宗陵墓完工後,故意辭官回鄉,又密令襄樊守將呂文德謊報軍情。宋度宗、謝太後驚駭之下,不辨真偽,立即下詔將賈似道請回,當成救命菩薩一樣供了起來。賈似道還不滿足,多次以辭官要挾宋度宗,宋度宗為了挽留這位權相,竟然涕泣拜留。賈似道欲擒故縱的無恥行經激怒了同知樞密院事江萬裏,他勸宋度宗說:“自古無此君臣禮,陛下不可拜,似道不可言去。”江萬裏因此得罪了賈似道而被罷官。

  當時賈似道在西湖葛嶺有不少豪華堂室,他自己也整天忙著縱酒行樂,根本不顧朝政。有人題詩嘲諷賈似道道:“山上樓台湖上船,平章醉後懶朝天。羽書莫報樊城急,新得娥眉正少年。”朝中官員隻好將文書都抱到葛嶺賈似道家中,交館客廖瑩中、堂吏翁應龍處理。時人因此諷刺說:“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由於南宋王朝的腐朽,滅亡的日子也更加臨近。襄陽受到元軍圍攻了二年,形勢危急,賈似道卻隱匿不報,也不派兵增援。

  襄陽失陷後,朝中震動。給事中陳宜中上書,請斬怯弱逃跑的範文虎,但賈似道隻降了範文虎的官職。監察禦史陳文龍、太府寺丞陳仲微、京湖製置使汪立信等上書,請求追究襄陽失守的責任。汪立信更是提出了對策,說:“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而乃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忽歲月,緩急倒施。為今之計,隻有二策:將內郡的兵調出充實江上,可有兵七十餘萬人。沿江百裏設屯,平時往來守禦,有事東西並起,戰守並用,互相應援,這是上策。和敵人講和以緩兵,二三年後邊防稍固,可戰可守,這是中策。二策如果不能行,就隻有等待亡國。”賈似道大為惱怒,將汪立信的信甩在地上,大罵說:“瞎賊(汪立信病一目)怎敢這麽胡說!”將上書的大臣全部貶逐出朝。

  賈似道還在沒有銅錢儲備的情況下,大量發行新紙幣,導致物價高漲,民不聊生,經濟狀況遭到嚴重破壞。民間“流離殍死,氣象蕭然”,就連軍士的俸祿都不夠買口糧。士兵們每天吃不飽飯,穿著破衣服,天冷也沒有被褥和炭火。“饑寒窘用,難責死鬥”,連肚子都吃不飽的宋軍士兵,在元軍大軍壓境時,難以死戰就不足為奇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