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
【作品內容】
1955年,劉易斯出版了代表作《經濟增長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一書。
本書較全麵地論述了經濟增長問題,涉及的範圍廣泛,可以說是一本有關經濟增長的巨著。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出有關經濟增長的新概念,隻是試圖為研究經濟增長提供一個基礎,以滿足當時政策製定者的實際需要。本書探討的主題是一國人均產出的增長以及與此相關的諸多因素,如人口、資源、經濟製度等等。
一、結構與布局
關於這本書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屬於作者個人選擇的問題。首先,開篇研討節約的努力以及決定努力勢頭程度大小的信仰和製度。其次,進而研究知識對增長所起的作用以及研究便於知識的累積和傳播的方法。其中,關於人均資源的探討從資本這一章開始,然後在人口這一章中繼續探討。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向研究國際貿易,因為它是人口資源分布比例不同的結果。再次,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是一個單獨的主題,實際上它從屬於每個章節,但是考慮到政府的重要意義,所以,把政府問題單獨放在最後一章來研討。每一章的處理方法是相同的:從適合增長的角度來說,讀者感興趣的是經濟關係、製度和信仰;從演變的角度來說,讀者感興趣的是事物為何產生變化、如何發生變化以及是否能夠看出任何趨向。
全書共七章加附錄。
第一章為導言。主要介紹了全書研究的重點內容,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全書的結構安排等。
第二章為節約的意願。首先研究了人們對商品的欲望從何而來,其中分析了禁欲主義、財富和社會地位以及人們有限的眼界等對商品欲望的影響。其次研究人們為何努力進行工作及努力的代價,這裏包括人們對工作的態度、冒險精神等。最後分析了人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反應。
第三章為經濟製度。在這一章中,作者首先分析了人們得到報酬的權利,這其中包括非物質報酬、資產的經營管理權、勞動報酬等。其次研究了貿易與專業化的關係,包括專業化的優點,市場的規模與專業化,組織的重要性等問題。第三節研究了經濟自由,包括利己主義和集體行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人才的縱向流動,以及市場的自由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第四節則舉出了一些事例,包括宗教、奴隸製、家庭、農業組織和家庭手工業。最後談到了製度的變化,變化的過程和周期。
第四章為知識。首先研究了知識增長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介紹了科學和發明研究對社會進步的意義。其次提出新觀念的應用,及對革新的態度轉變,以及知識和利潤的關係。最後提出訓練計劃,訓練的先後次序、農業技術的推廣、社會的工業能力傾向以及企業管理的實施。
第五章為資本。首先指出資本的必要條件。其次研究了儲蓄,包括儲蓄的必要性、儲蓄的國內來源和外來資金。最後研究了投資,包括投資製度的基礎,投資的起點和穩定性,投資長期性停滯的原因等。
第六章為人口和資源。首先探討了人口和產出的關係,包括人口的增長,人口規模和產出的關係,即以人們的職業對產出的影響。其次分析了國際關係,包括國際貿易、移居國外和帝國主義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第七章為政府。首先研究了企業的體製,其中分析了政府的職能、企業的生產計劃。其次研究供應部門,包括政府的開支計劃、財政問題。最後研究權利和政治的關係,以及是什麽會導致通往停滯之路和治國才能的背景。
附錄分析經濟增長是否可取。其中分析了經濟增長的好處、貪得無厭的社會和過渡問題。
二、主要內容
全書主要研究的問題和觀點如下:
首先,研究產出的增長必須考慮產出的分配關係。但本書主要分析增長,而不是分配。作者的觀點是:有可能產出增長了,而人民群眾卻反而比以前更為貧困,所以必須考慮產出的增長與產出的分配之間的關係。
作者認為,影響經濟增長因素繁多,不單是經濟學的問題,還有社會學的問題。因為人均產出的增長一方麵取決於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麵在於人的行為,本書主要關注的是人的行為,隻有在自然資源影響人的行為時才論及自然資源。影響經濟增長的人的行為分為三類,首先是厲行節約,就是降低任何一種特定產品的成本,或是設法在投入一定的力量或其他資源後,提高產量。這類節約的努力表現在許多方麵:從試驗到冒風險;從職業性的流動到地理性的流動以及專業化等,這隻是一些主要的表現。若是不作出節約的努力,無論是由於缺乏節約的願望,或是由於習俗和製度挫傷節約的努力,就不會出現經濟增長。其次是增進知識及其應用,這個過程貫穿於整個人類曆史。近幾個世紀以來產出增長加快顯然與生產上知識的積累和應用的加快有關。第三是增長有賴於人均資本額與其他資源量的增加。這三類因素既有區分又往往交錯在一起,在某些社會或曆史時期起著巨大的作用,而在另一些社會或曆史時期起著較小作用。這就是一個什麽樣的製度、信念或環境適合於經濟增長的問題。同時還有一個信息、製度的轉變如何影響經濟增長的演變問題。
其次,研究產出增長必須考慮產出、消費、儲蓄和政府活動之間的關係,但本書是從產出增長的角度,而不是從消費增長的角度來進行探討的。有時產出也許增長了,而消費卻在下降。原因或許是由於儲蓄增長,或許由於政府為其本身的用途而消耗了產出。作者關心的不是測算產出,而是產出的增長。
這個階段的探討又可細分如下:一是我們必須探討哪類製度對增長有利,而哪類製度對努力、革新和投資是有害的。接著我們將進入信念領域並探討哪些原因造成一國建立的製度有利於增長、而不是不利於增長?其中部分原因是否可從不同社會對商品和勞務具有不同的評價中得到解答,這種評價又同對非物質上的滿足,猶如對閑暇、安全、平等、良好的情誼和宗教的助人為樂等的評價有關。必須確定精神與物質價值衝突的程度以及這些製度對其所作出的反應,特別是對正當的生活方式的看法。進一步探討藏在後麵的原因將與自然條件和環境有關。什麽原因造成一個民族的一套信念對增長或多或少比較有利,而不是另一套信念?形成不同的信念和製度是由於種族不同,抑或是由於地理上的差異,或者僅僅是由於偶然的曆史事件?這些問題都是互相適合與否的問題:即什麽樣的製度或信念或環境適合於經濟增長?同時還存在演變的問題。信念和製度是怎樣轉變的?為什麽會發生有利於或有害於增長的轉變?增長對轉變又有何影響?增長是否為累積性的?即是說增長一旦開始,信念和製度會不可避免地趨向於進一步促進增長;抑或增長是否為自我製約的,即是說按辯證的觀點,新的信念和製度的建立會不可避免地抵製增長並使其緩慢下來。人類的態度和製度在以往幾個世紀裏是否存在自我逆轉的趨勢,使得增長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成為周期性的循環?作者以既重視具體事例又注重概括的方法,探討了這些值得探討而又難於明確回答的問題。
第三,產出是指商品和勞務,與其所提供的福利、滿足和幸福等無關,本書僅僅探討能獲得更多商品和勞務的各種方法。一個人很可能在獲得自由使用的商品和勞務的過程中反而不如以往幸福。本書不是一本研討人們是否應有或需要有更多商品和勞務的論著,本書關心的僅僅是如何能獲取更多商品和勞務的各種方法。為了著重指出本書論述的是產出的增長而不是產出是否可取這個事實,特將有關產出是否可取的觀點放在本書結尾的附錄中加以論述。
最後,作者還分別探討了產出、人均產出、每小時勞動的產出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作者不僅僅關注人均產出,而且關心每小時勞動產出。每小時勞動的產出可能不同於人均產出,因為人們勞動的小時有長有短,或者人口中勞動的人數有多有少,本書探討了所有這些問題。探討問題的單位是集團。最通常的是國家集團,但有時也適用於其他集團,例如少數民族集團、地區集團等。
還需要補充的是,有些製度和信仰可能適合於增長,但是它們並不互相一致。例如,經濟增長同國家把20%的國民收入投資於公共資本形成是適合的,或者同私人企業把20%的國民收入投資於私人資本形成是適合的。但在同一個社會裏國家投資20%於資本形成,而私人企業也投資20%於資本形成,這種可能性值得懷疑。在分析社會變遷時,製度之間的互相適合性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問題,研討適合性最困難的問題在於解釋為什麽人們保持自己的信仰。經濟增長依賴於人們對工作、財富、節儉、生育子女、創造性、陌生人和冒險等等的態度,所有這些態度都是從人的頭腦深處產生的。有人曾經嚐試說明一個社團與另一個社團具有不同態度的原因。可以從不同的宗教信仰來回答,但這僅僅重申難題所在,因為問題恰恰在於為什麽某一宗教具有某一教義,又為什麽在某一地區接受這種宗教,而在其他地區則不接受。還可以從自然環境、氣候和種族不同來回答,如果這些都解釋不了,那麽也可以用曆史上偶然事件來回答。本書扼要地探討了這些問題,以相當的篇幅闡明製度與經濟增長的適合性問題,以及態度與製度之間的關係。
經濟增長是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本書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欠發達國家經濟滯後的原因,說明了不同社會發展程度的國家使用相同資源所具有的不同效率;在宏觀層麵上說明了經濟增長的多種原因,具有係統論思想。其經濟增長的近因與遠因比較客觀,其理論為尋求一國尤其是欠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途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書大部分章節的內容是指明發展中國家所發生的變化,並探討一些後進的國家是否有可能步先進國家的後塵。至於對先進國家本身,作者認為無法預測它們下一步將走向何方,因為作者不相信人類的未來受我們認識的或能夠認識到的不變規律的支配。
【簡要評述】
一、學術價值
本書篇幅雖然不算特別浩大(中譯本為30萬字,不如《國富論》浩繁),但主題重要,涉及領域相當廣泛,書中討論的問題涉及經濟史、國際貿易、社會學、農業、產權製度、遺傳學、移民史、科技史、產業組織、宗教等各個專業領域。全書討論的中心話題是經濟增長。作者從經濟的、曆史的、科技的、社會的、生物的、宗教的各個方麵加以敘述,向讀者展現的是一幅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卷宗。作為一名專業作者,能夠運用多方麵的知識討論經濟問題,而且駕馭得如此得心應手,在經濟學家中是不多見的(向上二百年有亞當?斯密)。正如作者所言,為了給這本著作增加實例研究材料,他不僅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日本的中世紀經濟資料,而且閱讀了古埃及、希臘、羅馬和伊斯蘭國家的經濟曆史資料,從而使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部著作有著曆史的厚重感。
另外,本書為經濟增長理論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和基礎。本書進行經濟增長分析的邏輯框架就是分別分析了影響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直接因素包括從事經濟活動的努力、知識的增長和應用和資本積累。間接因素是觀念和製度,間接因素通過直接因素起作用。可見,本書為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編出了一個詳細的圖譜,力圖使得人們看得更清楚。與其他的有關經濟增長論著相比形成鮮明特色的是,本書更多地從人的行為選擇方麵去研究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
但是,由於劉易斯在他的書中並沒有提出關於經濟增長的新概念和新模型,故經濟學史上並未將《經濟增長理論》提高到與《國富論》《通論》甚至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樣等量齊觀的地位。《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在有關經濟增長理論的詞條中,根本就沒有提到劉易斯及其《經濟增長理論》。不知是由於該書涉及內容過多從而影響了它的深度,還是經濟增長的正統理論習慣於用精確的數學公式和模型來表達,不滿足於一些過於冗長的語言描述。《經濟增長理論》一書出版後雖曾轟動一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學界對它已開始有所遺忘,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阿瑟?劉易斯條目的顯著性明顯不如其他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突出。我國曾在本書中譯本出版後一段時間內(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過一些研究和評論的文章,但其後就是較長時間的沉寂,遠不如研究科斯的交易費用那麽熱鬧。
二、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意義
作為一本以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為主的著作,其中許多觀點和思想非常適合於發展中國家作為製定經濟政策的依據和參考。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何才能使我國的經濟較快地增長,這自然也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本書以大量篇幅著重探討了富裕國家在發展中發生的變化將在多大程度上可望在貧窮的國家中重現,以及影響貧窮國家發展的種種因素及其相互關係,並提供了大量資料,對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發展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增長的我國是頗有借鑒意義的。
由於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於經濟落後的國家,家境貧困(劉易斯5歲時父親就去世,母親一人撫養5個孩子),劉易斯對經濟落後國家為什麽貧窮落後有深刻的體驗,對財富增長的原因分析更為全麵,並且更能從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國家經濟落後的深刻原因,包括曆史和經濟製度方麵的原因。從某種意義講,雖然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理論層出不窮,一些新的增長理論比較時髦,更為經濟學界的人們津津樂道,但真正起作用的並不多,劉易斯的《經濟增長理論》沒有多少複雜的模型公式,表達也不深奧難懂,但其充滿了見解深刻的思想光芒,對於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有更好的指導或借鑒意義。也正因為劉易斯在經濟增長理論方麵所作的貢獻,包括這本著作的學術地位,後人都把他當做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
參考文獻:
[1]威廉?阿瑟?劉易斯,經濟計劃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2]威廉?阿瑟?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徐康寧,國家經濟增長中個人行為選擇和作用[J],東南大學學報.2006.8-1.
[4]William Arthur Lewis,“Overhead Cost”,Taylor&Francis Ltd,UK,2003.
[5]William Arthur Lewis,“Some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cademic Press,1969.
[6]William Arthur Lewis,“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