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六、動態經濟學

哈羅德

【主要內容】

哈羅德作為英國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是在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哈羅德並沒有停留在凱恩斯的理論上,他認為凱恩斯的“儲蓄―投資分析”沒有從人口(勞動力)、資本、技術的數量變化來考察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隻是說明了投資對收入的影響,沒有論述變化了的收入對下一輪投資的影響。或者說凱恩斯忽視了投資既增加需求又增加供給的兩重性,因此,僅局限於“宏觀靜態經濟學”領域,具有短期的、靜態的分析特點。哈羅德認為短期的、靜態的分析方法是有漏洞的。為彌補凱恩斯的這一漏洞,主張把短期的、靜態的分析,加以“長期化”和“動態化”,企圖建立一個研究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為基本內容的所謂《動態經濟學》。所謂長期化就是隨著時間的進展,把人口、資本和技術條件等因素看成是變動的量,而不是不變的量。所謂動態化就是從連續的各個時期,來分析這些變量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和每一個時期經濟穩定增長的條件。

哈羅德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在研究的方法和理論上對凱恩斯的理論做了“修補”。首先,表現在方法上,他強調必須加上時間的因素,從人口(勞動力)、資本、技術三個方麵的數量變化來考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哈羅德把時間因素引入凱恩斯的儲蓄分析中,用按比率(增長率)分析方法代替了凱恩斯按水平分析的方法,以論述動態均衡的條件。其次,表現在理論上,他認為凱恩斯隻看到了投資行為有擴大產品需求、緩和銷售困難的作用,卻忽視了投資行為還有另一方麵的作用:擴大生產從而擴大產品的供給和加劇銷售困難。此外,從長期和動態角度看,投資和產量是相互作用的,投資不僅影響產量,而且也受產量影響。凱恩斯隻看到投資對產量(收入)有刺激作用的一麵,而忽視了產量(收入)的增長對投資的刺激作用,所以要改變這種短期的靜態分析。他從所謂“加速原理”出發,著重強調,投資的變動主要取決於產量(收入)變化率的“引致”作用,而不取決於產量(收入)變化的絕對水平。哈羅德認為,隻有按照他的經濟增長模型行事,才能使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哈羅德出版的《動態經濟學》,比較完整地闡述了經濟增長的基本理論和模型。這本書除序言之外,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是需要有一個動態經濟學;第二章是基本方程式;第三章是不穩定理論;第四章是資本―產出率;第五章是利息;第六章是通貨膨脹;第七章是問題與衝突;第八章是對外貿易;第九章是國際資本移動;第十章是通盤考察。

對本書的內容我們主要從序言、研究動態經濟學原因、經濟增長的兩個問題、其他理論簡介等四個方麵來進行介紹:

一、序言

序言中簡單介紹了寫作的背景和目的。哈羅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72年2月間多次被邀請到倫敦大學講演。在這期間就圍繞1948年發表的《動態經濟學導論》為題目發表了許多文章,這些都表明了哈羅德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哈羅德當時考慮重新再出第二版《哈羅德經濟導論》的時候,覺得需要對原版修訂和補充。的確,後來在寫作時從舊版中隻保留了幾頁。

哈羅德在序言中特別強調了去掉《導論》之意。他說:我想我可以把“導論”兩字中所蘊含的謙虛之意拋棄了。不過我希望讀者明白,我們還隻是剛踏上這個主題的門檻,應該把書看做是一個最初的開端。他認為過去的一百年間很多經濟學家,特別是提出新基本思想的凱恩斯,為完成靜態經濟學的理論作出了貢獻。他認為動態經濟學是一個缺口,想找到對動態經濟學原理的闡述,必須回到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及其追隨者那裏。明確表達了思想的來源和謙虛的科學家的風格。

二、研究動態經濟學的原因(第一章)

(1)高度概括了微觀動態經濟學和宏觀動態經濟學研究的範疇

本書開篇就明確說明:微觀經濟學所應該研究的,是那些支配著特定商品的需求增長率(或縮減率)的力量,或者說那些支配著特定企業或行業預期中的需求增長率(或縮減率)的力量。它涉及企業決策理論,關於這個理論,正在進行有價值的研究工作;宏觀經濟學則與對主要的需求範疇的增長率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有關。

(2)說明了靜態經濟學和動態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曆史狀況

他認為舊古典經濟學既包括靜態成分,也包括動態成分。而動態成分卻已從我們現今視為經濟學原理的主體中消失掉了:隨著靜態分析終於為邊際概念和數學公式的運用所改進和完善,動態分析卻消失了。他特別指出在馬歇爾“原理”一書中幾乎沒有發現動態經濟理論的一絲痕跡。談到經濟學家李嘉圖,哈羅德認為李嘉圖的理論中大部分是動態經濟理論。但由於當時動態理論比較粗糙,在實踐中站不住腳,遭到了冷遇。到19世紀後半葉,動態經濟學便已經消失。到後來經濟學家們才再度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動態經濟學。由此,哈羅德提出研究動態經濟學的必要性。

三、經濟增長的兩個問題(第二章到第五章)

(1)經濟增長的基本方程式

哈羅德在《動態經濟學》第二章開頭特別指出:動態經濟學中的基本的方程式,是與一特定時點有關的。說明經濟分析中考慮了時間的因素。我們從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中可以發現經濟增長的理論和模型是整個理論的核心和重點。那麽什麽是經濟增長模型呢?所謂經濟增長模型,是指用數學的形式將經濟增長所需的條件及各條件之間的關係明確地表現出來。哈羅德的增長模型,則是一個由產量(收入)增長率(G)、儲蓄率(s)、資本―產出率(C)等三個經濟變量所組成的基本方程式(Gs/C)。這個模型的含義是簡單而又明白的。資本―產出比在相當的時期中可以視為常數。他通過這個經濟增長模型表述了這麽一個基本思想基本結論:實現經濟均衡增長的基本條件,乃是把產量(收入)的增長率提高到使它所“引致”的投資恰好能吸收本期的全部儲蓄的程度,歸根到底,也就是凱恩斯的投資等於儲蓄的觀點。據此,哈羅德還進一步提出了三種經濟增長率:

一是所謂“實際增長率”(G),它是由實際發生的儲蓄率(s)和資本―產出率(C)來決定的。其基本方程式是Gs/C。也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Y/Y這個方程式,在這裏,Y代表收入。總之,實際投資必然總是等於儲蓄這一事實的動態化的表述法。

二是所謂“有保證的增長率”(Gw),在這裏“有保證”即是指由於資本家滿意而得到保證。具體說,它是在“實際儲蓄率”(s)等於人們合意的儲蓄率(sd),實際資本―產出率(C)等於人們所需要的資本―產出率(Cr)的情形下出現的那個增長率。其方程式是Cw sd/Cr。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必須使實際的增長率,等於有保證的增長率。一旦二者背離,就必然會出現經濟的周期變動。

三是所謂“自然增長率”(Cn),據說這是在勞動人口增長和技術改進的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是一種“社會最適宜的增長率”。其方程式是Cn so/Cr。其中So代表在一定製度安排下最適宜的儲蓄率。

哈羅德把經濟增長率分為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三者共同構成他的經濟增長模型。他認為這三者如果能協調一致,則經濟增長就會處於理想的均衡狀態。哈羅德把GGwGn說成是最理想的均衡增長線,認為這既能實現“充分就業”和充分發揮生產能力,又能避免通貨膨脹;另一方麵他又把這三種增長率之背離(G≠Gw≠Gn),說成是破壞均衡增長條件、造成“短期”或“長期”經濟波動的基本原因。按照哈羅德的說法,資本主義製度正是由於難以自動達到(GGwGn)的理想境地,因而周期性的經濟波動或危機無法避免。

哈羅德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同時也是他關於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的模型。他通過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提出了經濟增長的理想狀態,還同時解釋了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但其他經濟學家們發現了他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有其根本性的錯誤和缺陷。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麵。首先,他隻是著重於分析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少數幾個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係,而且還在於他完全撇開了決定這一過程的本質的社會經濟關係,卻看不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所固有的階級矛盾和經濟衝突,現實中哈羅德的理論和模型所描繪的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是不真實的”。其次,哈羅德的增長理論和模型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之上,以哈羅德的“有保證的增長率”為例,把資本家對投資需求的“預期”和對利潤率的“預期”,保持在足夠的水平上,實際上是建立在資本家的“預期”這個主觀心理因素上。再次,哈羅德雖然承認資本主義經濟波動和危機不可避免,承認資本主義經濟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來實現GGWGN的動態均衡,但是,他和凱恩斯一樣,其所以承認資本主義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必然性,隻是為了否定自由主義的傳統理論和傳統政策,宣揚“國家調節”並為之提供理論和方法的工具,其目的是為了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措施以維護資本主義製度,對抗社會主義。

(2)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原理”

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一書,對“不穩定原理”做了進一步的闡述。

所謂關於“有保證的增長率”的“不穩定原理”,一向是哈羅德借以鼓吹“國家調節”的思想工具之一,用它來宣傳資本主義經濟不可能自動達到和保持均衡。實際上,哈羅德的三個公式在現實中達到相等是很困難的,因為無論是G和GW還是G與GN之間不存在內在的聯係,它們常常是不相等的。但是一旦有兩者之間不能相等,經濟中沒有內在力量能夠使經濟自動恢複到均衡狀態,而且二者越來越大,其結果不是經濟停滯就是長期通貨膨脹。西方經濟學家經常把哈羅德“不穩定原理”,也稱之為“哈羅德刃鋒”,即三個增長率不能有絲毫的背離,隻能沿著三者相等的路線前進,就像走在刀刃一樣狹窄而危險的路上一樣。

哈羅德反對用“刃鋒”一詞來形容CW的“不穩定性”,認為那是歪曲了他的不穩定原理。照他的說法,不僅動態均衡不是“刃鋒”所形容的那種“時間過於短暫的東西”,而且“有保證的增長率”的“不穩定性”必須為“累積”的形式,一旦“有保證的增長率”與“實際的增長率”發生了偏離,則這種偏離不僅不能自行糾正,而且會越來越大,也決不像“刃鋒”一詞所形容的隻是容易從均衡位置上脫落而已。他認為,如果用陡坡上的球來比喻“有保證的增長率”的“不穩定性”,倒很恰當,“要推動這球,也許得狠踢一腳,但一旦滾動了,它會比平地上用力來踢它還要滾得更遠”,且決不會自行滾回原處。哈羅德特別強調這種“不穩定性”的表現形式具有“累積”的特點。這說明由於乘數原理和加速原理的作用,經濟增長一旦偏離均衡經濟增長,市場卻給投資者以一種和實際情況“相反的信號”使投資者在主觀上(對投資預期)產生了“錯覺”,從而導致錯誤的行動,使這種偏離朝同一方向進一步擴大,就會引發越來越大的背離。

(當G>Gw時,本來意味著實際投資更多,可是,市場給予的“信號”卻相反,使得投資者主觀上反倒感到生產資本缺乏,而樂於進一步擴大投資,使G進一步大於Gw以致釀成通貨膨脹。當G
四、其他理論(第六章到第十章)

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一書,除了對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進行了比較完整的闡述外,還針對資本―產出率、利息、通貨膨脹、問題與衝突、對外貿易、國際資本轉移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特別是談到戰後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等問題時,替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進行修補,為凱恩斯主義的“擴張主義”的國內經濟戰略辯護。那麽通貨膨脹與擴張主義、對外貿易與國家幹預兩大方麵到底是什麽關係呢?

(1)通貨膨脹與擴張主義

哈羅德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是在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為基礎的建立起來的。他主張利用國家調節的手段來管理需求的問題,用“膨脹性”經濟政策來彌補有效需求的“不足”。特別是,按照哈羅德的所謂長期的、動態的分析,這種需求的解決和管理還必須實現技術進步和勞動人口增長條件下的“充分就業”均衡,這就使哈羅德的體係在國內基本經濟戰略上,更具有一種“擴張主義”的內在傾向。但是,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這種以所謂“實現充分就業”為基本政策目標、用“膨脹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反危機”的主要武器的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在戰後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懷疑和不滿。越來越多的人指責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是造成這種局麵的“罪魁”,提出“頭號人物”已不是“失業”而是“通貨膨脹”,強烈主張拋棄這一“擴張主義”的國內經濟戰略。這種形勢,迫使哈羅德挺身而出,在《動態經濟學》一書中大聲疾呼“失業”是一種比通貨膨脹“更大的禍害”,堅持要以“避免”失業作為基本政策目標,並且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手法來公開為“擴張主義”經濟戰略辯護。

一是宣揚“擴張主義”國內經濟戰略“無辜”。哈羅德把戰後通貨膨脹主要歸結為“成本(工資)推進型”;宣揚隻有“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應由造成“過度需求”的“擴張主義”經濟戰略負責,而“成本(工資)推進型”通貨膨脹是由於“供給”方麵的原因造成的,它與“擴張主義”的經濟戰略無幹。因此,醫治的辦法,“就是眾所周知的收入政策”,即“由官方對工資和物價的進程進行幹預”。

二是宣揚“擴張主義”的經濟戰略不僅“無辜”,而且還是“克服”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他提出所謂“哈羅德的二分法”,即把國民經濟分成兩大類,所謂“報酬遞減”部門和所謂“報酬遞增”部門。他指出,如果貨物和勞動的生產總的說來是受報酬遞增規律所製約的話,則任何緊縮需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勢必迫使企業業主由於縮減產量而增加成本,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反之,倒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卻會使得他們降低價格”。

上述論調顯然是錯誤的。首先,戰後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一樣,都是戰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產物。凱恩斯主義者侈談什麽“需求拉動型”或“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其目的是,一方麵以此掩蓋戰後通貨膨脹的根源和實質,另一方麵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推行“擴張主義”的國內經濟戰略辯護。第二,把通貨膨脹所必然帶來的物價上漲歸咎於什麽“工資成本”增長,則更加錯誤。一些美、英經濟學家在事實麵前也承認,物價之上漲,與其說是“工資推力”造成的,不如說是“利潤推力”造成的,也就是說,是壟斷組織實施“操縱價格”的結果。最後,至於說哈羅德利用他的“二分法”,宣揚推行“擴張主義”可以促使“報酬遞減規律”所製約的生產部門擴大產量,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價格,也完全是一種自欺欺人之談。

(2)對外貿易與國家幹預

哈羅德在六七十年代國際經濟變化之下,依據自己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進而對對外經濟關係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政策主張。他強調一切對外經濟政策都必須服從於“擴張主義”的國內經濟戰略,指出“不應為了諸如通貨膨脹或糾正對外收支狀況的目的,而使經濟增長率降到它在其他條件下本來可以達到的水平之下”。例如,他認為為保證國內經濟活動水平和就業水平而對進出口貿易實施“國家幹預”,反對自由貿易,認為依靠固定匯率製或非固定匯率製的辦法來恢複對外收支平衡,都“將以蒙受失業這一大禍害為代價”。他強調說,就政策目標講,“避免失業,肯定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此相比較,那種由於對國際貿易實行一些限製而產生的損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哈羅德仍堅持以所謂“避免失業”作為“至高無上”的政策“目標”,維護擴張性的國內經濟戰略,要求對內對外經濟政策都從屬於這一政策“目標”和經濟戰略。這一情況,反映出西方壟斷資本統治集團既擔心通貨膨脹會進一步激起人們的不滿,更害怕為緩和通貨膨脹而采取緊縮需求的政策,會導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失業,從而直接威脅到資本主義的統治。西方經濟學家都承認資本主義今後已無法擺脫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經濟夾擊的困境,為凱恩斯主義的“危機”和“破產”擔憂,祈求地平線上再“出現一個現代的凱恩斯”。其實,凱恩斯主義的危機,正是現代資本主義製度的深重危機在理論上的反映。這種種危機,歸根到底,都深深植根於資本主義製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之中。

【簡要評述】

哈羅德的主要貢獻表現在,在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的基礎上,首先較完整地提出了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哈羅德在1939年發表的《論動態理論》一文中試圖把凱恩斯的就業理論所采用的短期、靜態的均衡分析方法加以長期化和動態化。在1948年出版的《動態經濟學導論》中,他進一步把自己的論點係統化,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增長模型。40年代中期,美國的經濟學家多馬獨立地提出了和哈羅德基本相同的增長模型,因而一般都將他們的模型合在一起敘述,通稱為哈羅德―多馬模型。這個模型對於戰後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經濟增長力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兩人的成果意味著凱恩斯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補充,同時也是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增長理論的開端。1973年出版的《動態經濟學》一書,是哈羅德在70年代係統闡述其理論觀點的一部新著。

西方經濟學家對哈羅德經濟增長模型讚揚備至,認為它的建立具有兩點重大意義:第一,哈羅德在他的模型中繼承了凱恩斯的基本思想而又加以發展,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使短期的理論長期化,他由此被視為凱恩斯主義的一位代表人物;第二,這個模型在一門新興經濟學科――發展經濟學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少人認為模型與其說適合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如說更適合發展中國家,因為它不隻是消極地顯示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要害――資本的匱乏阻礙了經濟的增長,而且更積極地指明,隻要有持續的資本形成,就會有持續的經濟增長。

《動態經濟學》的中文譯者黃範章,在評哈羅德《動態經濟學》時,特別提到哈羅德的理論,如果僅就其基本方程式及其所表述的數量關係而言,它對於我們研究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再生產過程的某些方麵,甚至對於我們研究已不存在對抗性矛盾的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的某些問題,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例如,首先,可用於對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進行初步估算或計劃。如果把哈羅德的基本方程式Gs/C從“有效需求”理論的羈絆中解救出來,則s實際是代表生產基金積累率(即投資I占國民收入Y中的比例),而C代表資金係數(即增加收入或產量?Y所需要配備的投資額I)。這樣,我們便可以利用生產基金積累率和投資係數之比,來初步估算或計劃國民收入增長速率。其次,這個基本方程式還有助於我們分析經濟增長的某些條件或途徑。其一,從方程式可以看出,增長率(G)是與生產基金積累率(I/Y)成正比例的,就是說,生產基金積累率愈高,則增長率便愈快。其二,從方程式還可以看出,增長率(G)與投資係數(C或I/?Y)成反比例,而投資係數(I/?Y)的倒數(?Y/I)卻代表投資效果,故增長率(G)與投資效果(?Y/I)成正比例。這意味著:投資效果愈大愈快,則經濟增長速度愈大;反之,若由於基本建設戰線過長或其他原因,致使單位收入或產量占用投資基金增大,則不僅無益反而有損於經濟發展的速度。為此,首先應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合理地確定投資項目,加快基本建設的速度,大力改善經營管理工作,盡力降低人、財、物,從而使同量的投資資金實現較高的經濟增長率。

總之,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是比較完整的闡述動態經濟理論的學術著作。他的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為動態經濟理論奠定了基礎。

(鮮於玉蓮)

參考文獻:

[1]邵敬勳主編,近現代外國經濟學說述要[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2]《經濟學動態》編輯部編,當代外國著名經濟學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3]宋承先,範家驤,增長經濟學[M],人民出版社,1982.

[4]李天章,沙獻玉主編,現代西方經濟理論及思潮評介[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5]魏塤,蔡繼明,劉駿民,劉欣編著,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6]沈坤榮,經濟增長理論的演進、比較與評述[M],經濟學動態,2006,(5)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