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國《哀樂》的由來

  center——紀念劉誌丹犧牲70周年

  center劉永昌

  center(陝西教育學院)

  2006年是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劉誌丹犧牲70周年。劉誌丹領導紅軍鬧革命,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偉大貢獻,被毛澤東稱為“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值得注意的是,出身於陝北的劉誌丹也影響了西北革命老區的民歌發展。以歌頌劉誌丹鬧革命為代表的陝北革命民歌,不僅為當時宣傳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有一首人們非常熟悉的,專門用於追思和哀悼的經典樂曲——《哀樂》,最初就是為公祭劉誌丹而寫的,後來被改編為管樂曲,即我國著名的《哀樂》,並一直被沿用至今。那麽,《哀樂》是怎樣誕生的呢?讓我們回顧曆史去追根溯源。

  從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劉誌丹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人民鬧革命的影響,陝北民歌開始以宣傳革命、期盼新生活,以及歌頌黨和領袖為主要題材、內容,在藝術風格上由原來的充滿哀怨悲愁之情,變為充滿積極樂觀的革命精神。加上受延安“魯藝”尤其是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影響,民間音樂中的革命歌曲被大量的挖掘、編創和廣泛的傳播。其中讚頌、歌唱和懷念劉誌丹的音樂層出不窮,據統計有近百首民歌,如《劉誌丹》、《橫山裏下來些遊擊隊》;改編的合唱如《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馬可創作於解放初期的管弦樂《陝北組曲》;馬可、張魯、劉熾、關鶴童、安波集體創作,安波填詞的《公祭劉誌丹》(即後來被人們廣泛應用的《哀樂》)等。歌唱劉誌丹的音樂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有的已成為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典範,傳唱全國、經久不衰。其中有一首曲子人們至今既熟悉又陌生,就是被廣泛應用於喪禮或追悼亡靈、寄托哀思的《哀樂》。

  中國的《哀樂》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禮儀曲目,是中國標準治喪樂曲,而且已普及到人民群眾當中,成為人們為失去親友送別時的禮儀樂曲。這首樂曲旋律優美,充滿了哀傷之情,深受人們喜愛。有人說,中國的《哀樂》可與貝多芬的《悲愴》、柴可夫斯基的《悲愴》、莫紮特的《安魂曲》相媲美,堪稱華夏禮儀音樂之典範。但是近來有人用《悲愴》或者《梁祝》來進行哀悼活動,甚至說中國的《哀樂》要被取代了,這種說法實為不妥。從音樂內容、情感和音樂創作的背景理解,兩首《悲愴》都出自音樂巨匠之手,因此更多的成分是描寫音樂家對現實生活、人生命運和個人情感的歎息、思索。雖有悲傷之情,但更有激烈的帶有戲劇性的內心矛盾衝突;而《梁祝》則是寫愛情的。中國《哀樂》的音樂素材是出自勞動人民自己創作的陝北民間音樂,經過音樂家們精心挑選,然後填詞、編創、潤色而成,是專門用於追思和悼念活動的。音樂所表達的是對亡靈充滿傷感、哀思和懷念之情。並且曲調平緩低沉、莊嚴肅穆、催人淚下。故而,中國《哀樂》是勞動人民和音樂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之典範,更適合用於悼念與追思,絕不可能輕易被取代。

  說起《哀樂》的來曆,恐怕是鮮為人知的了。“劉誌丹等同誌創建的西北革命根據地,是黨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碩果僅存的根據地”,在革命最為危急的關頭,為中共中央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以及北上抗日奠定了堅實基礎,其功績永載史冊。為紀念劉誌丹,1943年,黨中央決定為劉誌丹移靈並進行公祭大會,委派“魯藝”創作小組專門創作了這首《哀樂》。據大量史料記載,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後,“魯藝”小組北去綏德、米脂、佳縣一帶慰問演出和采集、整理、研究、加工民間音樂。他們曾專訪米脂的一位著名吹奏藝人常峁兒。據張魯在他的《崢嶸歲月的歌——憶“魚藝”河防將士訪問團》一文記載:“尤其讓我們動情的是那首喪禮用樂曲,常峁兒最初吹這首曲子時,並沒有說明它的曲牌名,當他突然吹出這如泣如訴的樂曲時,我們幾乎都要掉眼淚了,於是記下了這首樂曲的譜子,這便是全國通用的《哀樂》。”此文還記載:“1943年春,按照劉誌丹同誌家鄉人民的要求,黨中央決定將誌丹同誌的靈柩從瓦窯堡移回陝北誌丹縣。誌丹陵園建成時要選一首祭奠英靈的曲子。‘魯藝’藝術係的教員向隅同誌找到這首曲譜,讓我和李煥之、劉熾、關鶴童共同討論看能不能用於誌丹的移靈。我和關鶴童曾經親耳聽過常峁兒吹奏的這首樂曲,當然沒有意見,並向大家介紹了收集這首曲子的經過,於是決定一個音符也不改完全照用。為了加強演奏效果,劉熾同誌建議在樂曲結尾處增加一個fa音,經過大家反複推敲,後來並沒有采用劉熾的建議,仍用結尾。”文章也描述了“魯藝”樂隊為移靈演奏的詳細經過和感人場麵。文章還說:“當誌丹靈柩由山上遷移到誌丹陵時,這首《哀樂》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哀樂》也由此成了中國人民悼念故去領導的專用樂曲。”

  據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資料記載:1943年春陵園竣工後,受黨中央委托,成立了由馬可、安波、劉熾、張魯、關鶴童等五名音樂工作者組成的哀樂創作小組,迅速創作一首葬禮樂曲,用於劉誌丹的靈柩遷移和即將舉行的公祭大會。他們根據當時廣泛流傳於晉陝一帶的民間送葬曲子以及人們熟悉的《繡荷包》、《珍珠倒卷簾》等民歌和民間曲牌加以改編、創作。為適應迎靈的悲傷氣氛和緩慢前進的步伐,樂曲的演奏速度比原來的民歌慢了許多。“1943年,在陝北人民公祭劉誌丹的大會上,首次由八路軍軍樂隊、‘魯藝’樂隊與民間樂隊合奏了這首淒楚動人的管樂曲,並由安波為此曲填詞並唱奏了這支歌,歌名為《公祭劉誌丹》。劉誌丹成為本曲最先追思的故人。這支樂曲後來多次被用於葬禮,漸漸流傳定型。建國後,新中國第一任中國軍樂團團長羅浪為了國家禮儀的需要將此曲進行了再創作,配置了和聲,成為我國現在通行的標準哀樂,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據報載:“哀樂是專用於喪禮或追悼的一種悲哀的樂曲。現今世界各國通行的哀樂不一。那麽中國現行的《哀樂》又源自何處呢?1943年,中共中央決定將劉誌丹的靈柩移葬於他的故鄉保安縣(今陝西省誌丹縣),在陝北人民公祭劉誌丹的大會上,首次由安波以此曲填詞並演唱了這支樂曲,由‘魯藝’樂隊演奏,歌名為《公祭劉誌丹》。建國後,新中國第一任中國軍樂團團長羅浪為了國家禮儀的需要將此曲配置了和聲,這樣,這支哀樂就被沿用下來。它節奏低沉緩慢,以此表現悲哀的氣氛。”

  由安波填詞的歌曲《公祭劉誌丹》歌詞與樂譜在許多史料和音樂刊物被記載、刊登、引用。2003年紀念劉誌丹百年誕辰,西安音樂學院陳代霖教授根據由安波填詞的歌曲《公祭劉誌丹》,編創了合唱《公祭劉誌丹》,並首演於西安音樂學院。此外還有許多資料記載,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可見,《哀樂》來源於陝北民間音樂素材,最初是為公祭劉誌丹而作,後來被改編為管樂合奏曲,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