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6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16)

  這樣,張勳便被繼續留在直隸北境駐防。為了加強直隸防務力量,他把大同駐軍一起調駐宣化。宣化北控張家、獨石二口,南扼居庸關,為京師北門管鑰。張勳在這裏設置重兵,是因為有情報說俄國人企圖穿越內蒙古草原奔襲北京。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態,也是張勳每一回以一個方麵軍長官身份單獨遇到的一個需要他作出獨立判斷和相機處理的大難題。他並不怕跟外國人打仗,從某種意義上說,他還很想以現在已經裝備了洋槍洋炮的新式軍隊去跟洋鬼子比試比試。他最怕的是打外國人打贏了也要受懲罰,打輸了也要受懲罰。這贏又贏不得,輸又輸不得的仗,叫人怎麽去打?因此,最好就是不打。可是,打與不打又不取決於他自己。萬一俄軍打過來,那就不打也得打。因此,他也不敢懈怠。他不僅在各主要關口扼要設堵,嚴密防守,而且親自帶領兩個營,出張家口,一直深入內蒙古草原,北巡至多倫諾爾。走著走著,他突然心生一計,故意派人北上內蒙古東北俄軍駐地,揚言中國人已知俄軍南襲之陰謀,並已在直隸北部張家口至多倫諾爾一線嚴密設防,正以逸代勞,單待俄軍長途奔波後,趁其兵疲而擊之。張勳故意把自己的軍事部署如實泄露給俄軍,用心很明白,就是以暗示之法勸告俄國人放棄南襲計劃,以避免作戰。這就表明他不僅對朝廷曆來奉行的和夷外交路線的精神實質已有了透徹的理解,而且能在獨當一麵的情況下靈活機動地將這一路線貫徹於實際的軍事行動之中。不久,俄國諜報人員證實了張勳的傳言不虛,果然放棄了南襲計劃。張勳又偵得俄軍陰謀被揭穿後已經斂足,這才率軍繞經獨石口南歸宣化。結果,他用了幾個月時間在長城內外兜了一個長長的橢圓形大圈,不費一槍一彈,而北拒俄軍於千裏之外,寫下了他個人對外軍作戰史上最“輝煌”的一頁。這也是他有生以來首次“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出於《孫子兵法》上所謂之“善之善者”的最佳戰術方案。

  回到宣化後,他給袁世凱寫了一份報告,詳細匯報了他此番北巡的來龍去脈。高興得袁世凱拍案叫絕。袁世凱本來最擔心張勳率軍北上會給他惹事生非,沒想到這個笨頭笨腦的家夥竟能不動幹戈,巧計卻敵,為他順利解決了直隸北境的後顧之憂,使他能夠集中精力在京津一帶繼續整軍經武,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實力。他立即致電張勳,大加讚賞,稱他“機智勇武,策略過人;安我心者,淮汝少軒”。張勳被灌了這一碗米湯,興奮得手舞足蹈,逢人便出示袁世凱的嘉獎電,哈哈笑說:“知我者,袁公也!”

  不久,俄軍在東北戰場漸顯頹勢,張勳料知他們再無力南顧,於是,便放心與宣化府裏的地方官們搓起了麻將,直賭得天翻地覆,晝夜倒置,盡興盡歡,不知時日。

  1906年,日本人終於打敗了俄國,把中國東北地區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後,他們宣布從東北撤軍。袁世凱見這是一個向東北擴張自己勢力的絕妙機會,於是趕緊向朝廷建議,要“派知兵大員赴東北接收地麵”,並推薦由張勳去擔負此項重任。慈禧太後批準了他的奏請。於是,張勳又率著他的八營“北洋巡防隊”開赴東北,成了北洋勢力打入東北的第一個楔子。

  袁世凱的算盤打得很精。因為他向東北擴張,這還僅是一個試探性的行動,他必須做得不動聲色,以免惹人注目。而要做到這一點,他所推薦去東北的人選,就必須是一個既聽他指揮而又能使別人覺得並非他自己的親信死黨的人物。否則,必會引起奉天將軍趙爾巽的警惕而被拒絕接受。而張勳恰恰就是扮演這角色的最佳人選。

  張勳對袁世凱的意圖洞若觀火。但他卻樂於再去為袁世凱出這一趟苦差。因為他看出自己在直隸的作用已發揮淨盡,再在這種安定環境中碌碌無為地呆下去,對自己的前途並不有利。他還記得馮子材的話,他隻能在殘酷的征戰中求得進取。而此番能夠移師奉天,對他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求得進取的良好機遇。因而,當臨行前,袁世凱召見他交代有關事宜時,他一見麵就踴躍異常地討好說:“宮保勿慮,張勳此去明助趙爾巽,實為北洋爭地盤,誓為宮保全麵控製東北打好前站。”

  袁世凱本想委婉地跟他談些行止原則,讓他心領神會,沒想到他倒直捅捅地把個行動宗旨先給他捅了出來,倒弄得他不免顯出幾分尷尬,隻好笑著說:“少軒真是豪爽之人啦!不過,話可不能這麽說。這回叫你出關,主要還是為你著想。你那塊四川建昌地方鄙遠閉塞,哪有奉天富庶便利?不過,辦事可得慢慢來,不能急。出了關,你就歸趙將軍節製了,你必須注意聽從他的指揮。”

  張勳立時便明白自己的討好觸著了袁世凱的口頭忌諱,但在心裏,袁世凱聽了還是高興的。於是,他摸著後腦憨憨地笑著說:“當然,當然,辱蒙宮保厚愛,張勳豈敢不慎重其事?”

  那麽,按照袁世凱的叮囑,現在張勳來到奉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妥善處理好與奉天將軍趙爾巽的關係。

  趙爾巽是漢軍正白旗人。在清朝,凡是八旗子弟身份均高人一等。而八旗又分為滿州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三個部分。所謂漢軍八旗,是滿族統治者在入關之前招撫的一些甘心歸附滿人的漢族人,按照滿州建製編成的一支旗兵。後來,當滿人征服全國,建立大清王朝之後,這一部分漢人便成了高等漢人,他們的地位雖然低於滿、蒙旗人,但也可以在地方擔任將軍。趙爾巽就是憑著這種身份當上奉天將軍的。奉天(即今遼寧沈陽)是滿族統治者的故都,曆來受到朝廷的特別重視,因而奉天將軍的地位也比其他地方的為高。它管轄整個東北三省,握有軍政實權,實際上就是一位不叫總督的東三省總督。但是,自從甲午戰爭以來,東北成了日、俄兩國反複爭奪的一塊肥肉,中國的主權幾乎喪盡。所謂奉天將軍,也就不過是一名為外國主人維持秩序的高級警官而已。他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幫外國主子們去鎮壓那些在中外統治者殘酷壓榨之下失去正常生活依據而嘯聚山林的“紅胡子”。但是,連年的戰亂,搞得東北民不聊生,大批大批的老百姓不得不上山為“匪”,以求生存,致使整個東北地區“紅胡子”多如牛毛。常常擾得這位趙爾巽將軍寢食不安。因此,他最需要張勳替他出力的事情就是進山剿“匪”。張勳一到,他就委任他為奉軍遼北總統,命令他進駐昌圖,負責對付遼北地區的“紅胡子”。

  張勳明白自己的根本任務是為北洋集團開辟東北的灘頭陣地,首要目標就是要替袁世凱把奉天的地方部隊盡可能多地抓到自己手裏。而要作到這一點,他就必須先取得趙爾巽的信任,在奉天站穩腳跟再說。因此,他對趙爾巽裝出一副十分恭順的樣子,滿口表示,此番來到奉天,惟趙將軍之命是從,現既蒙委托總統遼北之師,定當竭力綏靖地方,以為趙將軍分憂雲雲。趙爾巽聽得滿心歡喜。

  張勳到了昌圖,立即召開遼北各地原防軍頭目會議,布置剿匪事宜。他知道,不能光憑甜言蜜語打動趙爾巽,最終的信任,還得取決於他的戰場實績,他必須用實際行動來說話。

  這時候,遼北鄭家屯駐紮著一支新受招撫的土匪部隊。其管帶名叫張作霖。開會這天,張作霖也應召到場。張勳本來沒把他放在眼裏,也沒指望靠他發揮多大作用。但見麵之下,這名個頭矮小的年輕匪首卻突然“撲通”一聲跪地磕頭,先以大禮伺候,接著抬起頭來說:“總統大人可還認得昔年遼東舊部張作霖?”

  張勳摸著後腦想了半天,也記不起是怎麽回事。直到張作霖進一步提示,他才終於記起甲午中日戰爭那年,他擔任宋慶毅軍先鋒馬隊統領時,部下確有一名瘦小機靈的聯絡兵去給依克唐阿部送信時,因戰馬被日軍擊斃,混亂中無法跟依克唐阿軍聯絡,隻得夾在依軍敗兵中徒步跋涉三日,趕回鳳凰城歸隊;軍法官以其辦事未果,議杖責50軍棍,被張勳看見可憐而令釋免。不過,那時的張作霖才剛剛20歲,嘴上還沒長毛,加上他跟張勳直接接觸的機會有限,因而,當時張勳對他沒有多深印象,如今事隔12年,自然很難記起。不過,一旦記起來,卻也感到格外親切。人生如行旅,昔日同路人,今朝偶相逢,雖然身份懸殊,畢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張勳始終不忘自己出身寒微,與人交往曆來不計官職門第。開完會後,他就把張作霖留下來,兩人對酌,暢談間,他才知道原來張作霖於1875年出生於奉天海城。就在他當年憤然離開宋慶毅軍的同時,張作霖也退出行伍回到了他的家鄉,隨後便上山當了綠林好漢。由於他勇敢果斷,機敏過人,很快便被弟兄們推為首領。沒幾年,隊伍就發展到二三百人。他雖然當了土匪,心裏卻仍想當官。因而,就在一年前,他接受奉天巡防營務處總辦張錫鑾的招撫,歸附朝廷,又一次當上了官兵。張錫鑾委任他為奉軍前路巡防營管帶,繼續帶領他那二三百土匪兄弟駐防新民屯,不久調防鄭家屯。

  張勳知道張作霖目前還未真正取得官方信任。但通過交談,他已看出眼前這名小個子前匪首確非一介等閑之輩。他很懂禮節禮貌,但講話直率而大膽,有很強的正統觀念和升官的欲望,可以認定他歸順朝廷是出自真心的。而且他對奉天各路匪情了如指掌,謀略思想熠熠可見。如果放手把他的作用發揮起來,平定遼北匪患必會事半功倍。想到此,張勳竟當場提出要與張作霖結拜為兄弟。

  這突如其來的曠世奇遇,頓使張作霖受寵若驚。他前不久剛剛拜張錫鑾為義父。為了攀上那一層關係,他除了把自己的幾匹最好的坐騎送給了這位義父之外,還另送了整整一萬兩銀子。可是,眼下這位官職比張錫鑾還高,年歲則比他張作霖整整大了23歲,足以為其父輩的總兵大人,不僅未收他分文賄賂就主動和他親近,而且竟願意屈尊跟他結拜兄弟,這真是匪夷所思了!

  然而,對於張勳來說,和一名受撫土匪結拜兄弟並不是一件什麽很難為情的事。他在廣西就曾跟陸榮庭結拜過兄弟。而且,他一拜上兄弟,就是真心實意的,並非完全出於功利目的。這一點,聰明的張作霖是不難看出的。這更使張作霖格外感動。不久,事實便證明了張勳的決定是多麽的正確!原來,東北“紅胡子”與其他地方的土匪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不僅兵精糧足,裝備精良,而且有著廣泛的民眾支持。正如當時的官方報告所描繪的“賊至則民為饋送飲食,兵至則妄指歧途”。在這種情況下,若不借重張作霖這樣的地方勢力,要很快取得剿匪的成功是非常困難的。而現在,他以自己禮賢下士、豪爽俠義的奇舉深深地感召了張作霖,使這名受撫後尚未得到官方充分信任因而心懷觀望的前匪首鐵下心來跟著他幹,他的剿匪行動便迅速獲得了進展。

  當時,遼西北一帶有個最有勢力的“紅胡子”名叫杜立山,連俄國人和日本人也拿他沒辦法。不拔掉杜立山這根硬釘子,遼北的匪患就別想平息。於是張勳把消滅杜立山作為在遼北用兵的第一個目標,並且把這個任務交給張作霖去完成,並許諾事成之後,杜的部屬全部歸張作霖收編,一切繳獲也歸張作霖所有。張作霖早想吞並杜立山,但過去他的實力不如杜,因而不敢下手,這回有了張勳支持,他便放開膽子來幹。他匹馬單槍闖進杜立山的山寨,詐稱遼北新來的一位張將軍對他心懷惡意,他擔心弄不好會被他宰了,因而想率領原已歸順朝廷的自己那班弟兄重新落草,投入杜首領麾下驅馳。杜立山信以為真,遂隨同張作霖下山喝酒拜把結兄弟。沒想酒過三巡,隻聽得張作霖把酒杯一敲,十幾名彪形大漢突然闖進來,杜立山來不及反抗便成了刀下鬼。張勳不負諾言,把張作霖招降的杜立山屬下400餘人馬連裝備,以及四百餘萬金盧布的財物全部賞給了張作霖。他的這種舉世罕見的慷慨和大度,充分調動了張作霖的積極性。此後,張勳隻需在昌圖運籌帷幄,張作霖便賣力地在遼北各處為他決勝千裏。這對俠義兄弟配合默契,數月之後,遼北治安即告綏靖。這種局麵,過去在奉天還從未出現過。

  張勳的作為,使趙爾巽大為賞識,立即奏請朝廷予以獎敘。慈禧太後特降“懿旨”賞給張勳頭品頂戴,並諭著以提督記名簡放,同時免去了他的宮廷宿衛之職,讓他專心在外帶兵。這樣,張勳便圓滿結束了整整五年的皇宮衛隊長職任,成了東北地方部隊的一名重要將領,為袁世凱在東北地區的進一步擴張建立了軍事基礎。

  不久,朝廷宣布改變東北官製,由過去的將軍治理製改為總督、巡撫治理製,以便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地方建製取得一致。這是公開場合宣稱的改製理由。實際上,這仍是袁世凱進一步控製東北的重要步驟。因為就在這次改製中,趙爾巽被調往湖北,而由袁世凱的心腹徐世昌出任東三省首任總督。按理說,這時候,袁世凱應該兌現他給張勳暗許的諾言,趁此機會為張勳在東北謀一方地盤。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這會兒,除總督之外,東三省一共增設了三名巡撫,袁世凱公然把他的幹兒子段芝貴由一名候補道員直接超擢為黑龍江巡撫,都沒有給老資格的張勳弄個巡撫當當。徐世昌就任總督後,任命他為東北行營翼長,節製東三省巡防各軍,勉強算是個東北地方部隊總司令,仍然沒有地方行政管理之權,而純粹當個武夫。這不能不使張勳大失所望。

  然而,張勳的堅韌耐勞的一貫品性又在這時支撐著他的失衡的心理。他不僅沒有半句怨言,反而幹得更加起勁。他迅即幫助徐世昌進一步把整個東北奉軍整編為前、後、左、右、中五路巡防隊,安全納入了袁世凱的北洋體係。至此,整個東北完全成了袁世凱的一統天下。

  在整編中,張勳繼續扶植和重用他的土匪老弟張作霖。他不僅建議徐世昌提拔張作霖本人擔任了前路巡防營統領,而且把張作霖的難兄難弟吳俊升、馮德麟、馬龍潭等也分別提拔為後、左、右各路統領,使張作霖統率的兵力由幾百人增加到7個營計3500餘人,成了維持奉天治安的基本力量。張作霖的地位由此獲得了一次巨大的飛躍,為他以後成為整個東北的統治者打下了最初的基礎。張作霖後來曾經忘恩負義在東北驅逐過他的“義父”張錫鑾,但從大體上說,他對張勳的情義卻一直保持了終生。

  由於張作霖已成了奉天治安的頂梁柱,張勳便率領他的直隸巡防營舊部4000餘人馬北移到吉林、黑龍江兩省,與剛從直隸調入東北的北洋精銳第三鎮和另外兩個混成協一起,向整個東三省的“紅胡子”發動了全麵的清剿。他本人還親臨吉林的寧古塔、蜂蜜山,黑龍江的綏化一帶、江清鐵路沿線地區,以及牡丹江流域等處,指揮搜剿,救出了一些被各地土匪捉去勒索贖金的俄國商人和日本測繪人員,整個東北三省的匪患基本被鎮壓了下去,使日、俄兩個強盜得以安心地在東北經營他們的殖民事業,而徐世昌這個東北的假主人,也就大受侵略者的讚賞,稱他“對付匪患和治理地方的才能比趙爾巽強多了。”

  徐世昌世稱“水晶玻璃球”,是一個老奸巨滑的文職官僚。他青年時代曾和袁世凱玩得很好,並曾接受袁世凱的資助進京赴考,得中進士,此後又因袁世凱的推薦得為高官。他根本就不懂得什麽軍事。他在東北的治安“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力於張勳的幫助。張勳早在小站練兵當年就曾和徐世昌同事(當時徐任參謀營務處谘謀),對於徐的那副脾氣和德性早已了如指掌,並且在心眼裏頗有幾分看不起他,尤其討厭他那副滑頭滑腦的為人處世作風。徐世昌並非不知這一點。但他一方麵離不開張勳在軍事治安方麵對他的幫助,另一方麵也知道慈禧太後對張勳的恩眷甚深,因而,他不能不對張勳優禮相待和表示格外的倚重。他呼張勳為“大哥”,布置工作總用商量口吻,每當向朝廷和袁世凱匯報情況,也往往多有讚語,弄得張勳還真被他這套籠絡手法所打動,不禁對他漸漸有了一些好感。他尊稱他為“徐公”,每當進京覲見慈禧太後時,他都向太後誇他“謙恭下士,善能用眾,精於謀略,巧於調度”,是一位“治世良才”。他利用一切機會頗像是真心實意地報答著徐世昌的“優禮和厚遇”。可是,他並沒有忘記無論是徐世昌還是袁世凱,他們始終不即不離地把他籠絡在北洋體係之中的目的,任何時候都不過是在利用他為自己的利益賣命而已。隻是由於他還無法突破他們的統治,他才不得不因時就勢地和他們巧妙周旋著。

  榮任提督念舊恩,蒙受重用待身後

  袁世凱曆來對張勳最不滿意的是他與慈禧太後的直接聯係。袁世凱的親信除已經升任總督的徐世昌之外,都不與皇太後直接聯係。他們惟袁世凱之命是從,早在小站時期,就養成了隻知世上有袁世凱而不知有皇上的習慣。而張勳在這一點上卻遠不如他的親信們那樣單純。而且,這家夥雖然看起來笨頭笨腦,但他的自主意識卻強得很。袁世凱每次委派他出差,他向來就是隻問目標,不問手段,一出門,他就隻按自己的辦法幹。這種人一旦當上總督、巡撫,你就很難指望他像其他北洋弟子們一樣繼續成為自己的忠實奴仆。因此,袁世凱對張勳的個人前途的關心便遠不如對其他北洋門徒。但是,對於張勳這樣一名勞苦功高的老資格屬員,而且最起碼,就目前情況看來,他還是相當忠誠地在為北洋集團奮力拚搏的情況之下,袁世凱也不能完全不考慮他的個人利益。因而,就在1908年2月,在袁世凱和奕?的推薦下,慈禧太後諭旨補授張勳為雲南提督,並加恩賞穿黃馬褂。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