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12)

  張勳在新軍中的最重要職務是行營中軍。所謂行營中軍,實際上就是袁世凱辦公廳的秘書長。他負責辦理袁世凱及整個督辦處的全部辦公秘書事務。其中包括公事文電檔案的製作、保管和收發往來、袁世凱的工作日程安排和車馬儀仗文案侍候,以及袁世凱的安全保衛工作、來客接待等等。這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權力。加上新軍是朝廷直轄、皇帝親問的特殊部隊,待遇優渥,戶部每年支撥正餉90萬兩白銀,加上雜支,共200餘萬兩。一名三品將官月俸可達600兩銀子,連一名普通兵丁一年包括吃穿在內也有百餘兩銀子,相當於外間一名六品官的正式俸祿。張勳處在辦公廳主任這個位置上,除了專管糧餉輜重的袁世凱的表弟劉永慶之外,就算他貪汙占利的機會最多。估計這時候每月的實際收入可達到1200兩白銀以上。而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每月有半兩銀子就可以維持生活。他本人原在廣西帶兵時,包括吃空額和接受下級軍官孝敬在內,每月收入最高也不過三四百兩。因此,張勳心裏非常明白自己現在已得到了一個多麽重要的肥缺。

  更令他振奮的是,他所參與建設的這支軍隊,確實是一支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有希望的軍隊。全軍丁勇一律年輕力壯,個頭都在4尺5寸以上,沒有一個老弱病殘者,將弁兵士一律穿上統一的黑色製服(軍官服裝在肩和袖口處有紅色官階標誌),裝備統一的奧國槍或法國炮(軍官一律佩六響左輪手槍和佩刀),再經十幾名德國教習調教著前後左右轉身走步;那隊伍令行禁止,一站一塊鐵,一動一陣風;一樣的姿式站立,一樣的動作操槍,一樣的步幅走路,“一、二、三”,“嚓、嚓、嚓”,一刀切,一斬齊;還有軍樂隊,洋鼓洋號洋吹打,合著行軍步子節奏鏗鏘,雄渾豪壯,好不氣派。嘖嘖,光這看相,就夠把人鎮住了!張勳當兵十幾年,曆來帶的都是雜七雜八的稀拉兵,往往是老的白了胡須,少的還剛長齊牙,武器是刀槍劍戟、鋤頭耙子啥玩藝兒都有(後來還有點洋槍洋炮),行軍打仗全像放鴨子趕山羊,一窩蜂、一鍋糊。那裏見過如此整齊劃一、威武雄壯的隊伍?當他佩著左輪,掛著指揮刀來到操場上觀操時,他就不由得想起,為什麽那些蕞爾小國的區區幾隊洋兵,往往一上陣偏就能打得泱泱大國的清軍一敗塗地?原來兵不在多而在於精!要把全國軍隊都像這個樣子練下去,還愁打不了勝仗!

  隻是他仍然沒有想到戰爭勝負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他也不知道一個民窮國敝的大清帝國到底還拿得出多少錢來再增訓幾支這樣的軍隊;他更沒有想到,即使是到了這民窮財盡的困厄關頭,頤和園裏的“老佛爺”仍然一天就要揮霍掉一支千人大軍整整一年的軍餉。隻在一點上,他的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那就是怎樣看待洋鬼子的問題。他過去第一回跟洋鬼子打交道就是跟他們打仗,後來洋鬼子又逼迫蘇元春開去了他的差事。再後來,洋鬼子又趕得他在遼東團團轉,因而,他過去對洋鬼子一直抱著一種盲目的仇視和鄙視心理。他對清軍打不贏洋兵從來不服氣。而現在,當他看到教習處這些德國鬼子訓練出來的隊伍硬是比他過去率領的營兵強得多時,他便不能不對他們帶著幾分欽佩了。他和德國教習頭頭巴森斯成了好朋友。興之所至,他還會跟這些洋教習們到操場上去親自演習幾下“立正”“稍息”“正步走”……盡管往往教官叫他三回“向後轉走”,他要跌兩個跟頭,但他還是興致勃勃。他並不怕在士兵們麵前丟醜,每當摔了跟頭,他就從地上爬起來,傻嗬嗬地笑著說:“媽那個巴子,你們德國鬼子連走路都有這麽多的窮規矩,老子不學了!”但呆一會兒,他又忍不住要去出個把洋相。

  轉過頭,他又對各兵種戰術技術產生的濃厚的興趣。他一有空就到自己兼管的修械隊、測繪隊、橋梁隊和地壘隊去觀看各項工兵作業;到步兵、騎兵營裏觀看各種姿勢的射擊和刀槍格鬥練習,以及各種攻、防演習;他尤其愛看炮兵演習。他看了段祺瑞的炮兵營從構築陣地到進入陣地到瞄準射擊等一整套幹脆利落、一氣嗬成的連續動作,才發現原來自己在越南戰場上的炮戰隻不過是瞎打胡鬧,歪打正著而已。

  當他對各兵種戰術技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時,他才發現西洋戰法原來竟有著一整套係統而複雜的學問,並不僅僅是會打槍放炮就行。於是,他決定下點功夫來較係統地研究研究西洋戰法。恰巧這時,他手下來了一名重要助手。他就是日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內監(即辦公廳主任)阮忠樞。

  阮忠樞,字鬥瞻,安徽合肥人,出身於淮軍將領家庭,1889年中舉,受到李鴻章的器重,先後派他做過北洋水師學堂的漢文教習和北洋軍械局總文案。張勳自知文牘功夫差勁,因而對阮忠樞的到來大為歡迎。盡管阮的資曆比他淺,官職比他小,他還是和他稱兄道弟,引為知己。他把全部的文牘機務和辦公日程安排等方麵的工作盡行委托給阮忠樞去辦,他集中精力管機關事務和對袁世凱的保衛工作,兼學西洋戰陣知識。學來學去,還真給他學出了一點名堂。結果,他又忍不住那勃勃難製的表現欲望,竟大膽地試著給袁世凱提出了一個步、炮、騎、工、輜戰術合練計劃。袁世凱雖然“寫”過兵書,但實際上並不懂得具體的戰術技術。他隻好把這份計劃轉交給德國教習頭子巴森斯替他審查。巴森斯閱後大吃一驚,說真沒想到這位連隊列都走不好的笨朋友,竟能夠拿出如此係統的訓練方案。袁世凱曆來崇洋媚外,對巴森斯敬若神明,言聽計從,既然連洋教頭巴森斯都說好,那當然就是絕對的妙了。加上張勳平日對他忠心耿耿,無論他居家出門,他總是把他保衛得嚴嚴實實,侍候得周到細致,一絲不苟,真正稱得起事之如父兄;他執勤嚴謹,傳達指示不過夜,協調各部關係也很融洽,給袁世凱幫了大忙。想起張勳這種種好處,袁世凱也不由得對他動了幾分真感情,立即揮筆簽發張勳方案,吩咐參謀營務處具體組織實施。同時,通令全軍,嘉獎張勳“忠勇勤樸,諳練營務”,研習洋法,究有心得,為本軍將士楷模雲雲。

  然而,正當張勳受到嘉獎,對袁世凱感戴不已的時候,他卻無意之間差點兒給袁世凱捅了一個大漏子。

  原來,袁世凱酷愛商鞅、申不害等戰國時法家人物的嚴刑峻法、恩威並施的統治權術,並把那一套慘酷手法用來治理他的新建陸軍。他授權各級長官對不聽話的士兵可以任意責罰侮辱,扣發薪餉。他對士兵定出了整整18條斬罪,如“有意違抗軍令及淩辱長官者斬”,“頭目戰死,本棚兵丁並無傷亡者,悉斬以殉”,“結盟立會、造謠惑眾者斬”等等。他還在通往小站各道口設卡緝拿逃兵,抓住一名賞銀20兩,然後集合全軍當眾“哢嚓”一刀把腦袋砍下來,用竹竿撐著號令轅門,以儆效尤。袁世凱克扣軍餉吃空額也有絕招。他規定新軍士兵的月餉發放不許營官經手,而由糧餉局長官(即他的表弟劉永慶)派員在出操後當場點名,直接發到士兵手裏。這樣,表麵上杜絕了營官吃空額的現象,但是他向朝廷報告全軍兵額總數時,卻虛報了2000餘人,結果,這筆空額就全進了他的私囊。

  袁世凱的這一套搞法,後來終於被一位名叫胡景桂的監察禦史得知,他在一些滿族親貴的慫恿下,向皇帝奏了一本,說袁世凱“嗜殺擅權”、“克扣軍餉,誅戮無辜”,以及“論情麵大小饋遺多寡”等等。於是,皇帝便派榮祿前往查辦。榮祿到了小站,張勳也被作為證人之一召去問話。當榮祿問到袁世凱有無上述犯科事實時,張勳一時保主心切,竟又拿出昔日他在蘇元春麵前為犯科部下辯解的那股勁頭,眼紅脖子粗地說:“媽那個巴子,什麽雞巴禦史瞎告鳥狀!咱堂堂袁督辦宰他七八十個逃兵都不可以還怎麽去治軍?不克扣軍餉,那些刁兵能乖乖聽話……”他沒有想到這種公事公辦的場合,跟當年蘇元春找他私下交談是不同的。他這麽一嚷,就等於當眾證實了袁世凱被參各款罪責全是事實。嚇得同時在場的阮忠樞連忙跪地為他“糾偏”說:“啟稟欽差大人,咱張中軍言之有理,按說將在外應有依律治軍之權。不過咱袁督辦實際上並未真正殺過逃兵,也未真正實行過扣餉製度。隻是某日命令某等殺了營門外一名鬧事的賣菜漢子。可能有人誤以為那就是濫殺兵丁也未可知。小人所稟都是事實,請大人明察。”

  “放肆!兵丁不能濫殺,賣菜傭就可以擅害麽?叫你們袁督辦來,本大臣必當嚴譴!”於是,眾人戰戰兢兢退了出去。事後,才知道榮祿那番嚴厲查處的神色,隻不過是故意裝個樣子而已,實際上,他早已被袁世凱的重金孝敬買通,跑到小站來走了一通過場,回去後便“據實”奏報皇帝說,袁世凱確有缺點,但他不過是“擅殺營門外賣菜傭一條,已予嚴譴,其餘所參各條皆有輕重出入”,“不如乞恩姑從寬議,仍嚴飭認真操練,以勵將來。”

  就這樣,袁世凱有驚無險,安全度過了一場危機。但張勳的好心好意的笨拙表現,卻不能不叫袁感到惱火,而阮忠樞隨機應變為他避重就輕,巧妙開脫的高度靈活性,則使他讚賞不已。兩人一比,一優一劣,黑白分明。好在他也知道張勳是出自好意,不忍就此撤換他,隻是私下交待阮忠樞,今後不必向張勳請示重大機要事宜,有事可直接商諸督辦本人。從此,阮忠樞成了袁世凱的直接屬員,而張勳隻是阮忠樞名義上的上司。實際上,等於從此有了兩個分工不同、地位並列的行營中軍。但凡重大機密,都由阮忠樞一手操辦,張勳統不知情。他隻管他的保衛和機關事務。張勳雖然粗心,也明顯地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不過,他沒有計較。他知道,這支新建陸軍就是袁世凱私人開的一家店鋪,店員的選募和官祿的予奪都是憑著袁的一句話。他能保持這個行營中軍的頭銜和部分職責,就說明袁世凱還對他有情。他隻有加倍努力地效盡犬馬之勞,才能繼續贏得袁世凱的眷顧,不該他知道的事情,他就不過問。這樣,他和阮忠樞之間也就沒有發生什麽權力之爭,各人辦各人的一攤子事,彼此仍然稱兄道弟。阮忠樞見他很知趣,雅量不小,也就對他抱著幾分出自真心的敬意。結果,這一對本來很可能鬧成冤家對頭的同事,反而關係日篤,彼此建立了終生的友誼。即此可見,張勳雖然時至此刻,仍會由於性格上的原因,時常鬧出些小笑話,但從大體上說,他的官場技藝卻已經達到了相當圓熟的程度。

  轉過頭來,已是戊戌年。這一年,發生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運動。年少誌高的光緒皇帝想要勵精圖治,當一名中興之主。於是網羅了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大批愛國情切、生氣勃勃的年輕書生,試圖實施變法。當年6月11日,皇帝下詔“明定國是”,宣布了一些改革措施,變法正式開始。但光緒的一係列變法措施違犯了“祖製”,引起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頑固派的激烈反對。光緒皇帝生性懦弱,沒有兵權,麵對頑固派的反攻百般無奈,終於想起了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並一心指望他來保駕護航,維護變法大業。

  袁世凱是一名慣於鑽營投機,見風使舵的兩麵派老手。他先前見康有為等人在皇帝麵前鬧得紅紅火火,眼看變法大有可為,他也就積極投上一股。他曾到北京和康有為交上了朋友,到處慷慨陳詞聲言變法之利,並把他的練兵吹噓為實行變法的具體行動。他還交納會費參加了康有為組織的強學會,並為該會募集了一大筆活動經費。6月,變法令下後,慈禧太後逼迫光緒皇帝驅逐支持變法的師傅翁同龠禾回老家。當翁老頭被逐出京路過天津時,袁世凱還派人持厚禮相送,表示同情。然而,當他最終看清太後勢力強大,皇帝不足為靠時,他竟一反常態,毫不猶豫地一頭鑽進了太後的懷抱,而把個授之以大任的“萬歲爺爺”活活地出賣了。關於這一段故事,史籍上有著詳盡的記載,無庸本著贅述。

  由此可見,袁世凱雖然身在小站練兵,而實際上他的心一直在政治舞台上進行角逐。他對政治的興趣遠遠超過軍事。他一開始就是一名想以軍事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的大野心家。而與削尖腦袋四處鑽營的袁世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此時的張勳卻反而優哉悠哉地進入了舒適的生命整休期。彭世凱不叫他參與機要,他就樂得少操閑心。什麽帝黨後黨之爭,什麽維新守舊之鬥,他一概不知。在“老佛爺”重握朝柄之前,他所知道的最大國事就是榮祿被調到天津當了直隸總督。他眼看著那段日子裏袁世凱慌慌張張在北京天津之間鑽進鑽出直感到奇怪。直到北京城裏殺了六名“亂黨分子”,他才隱約知道朝廷裏麵發生了一點風波。但他覺得這種發生在皇帝宮殿裏的政治糾紛與他並無關係。反正對他來說,皇帝當家和太後當家全是一回事,他既願當皇帝的忠實奴仆,也願當太後的忠實奴仆。麵朝北向,他隻管下跪磕頭就行。他惟一向望的隻是憑著自己的刻苦耐勞去求得皇家的更多恩寵,以光耀他的祖宗門楣。阮忠樞分去了他的大部分工作職責,他對剩下的那點差事已經駕輕就熟,用不著花費多少心力。他有著優厚的合法和不合法收入。這使他在經濟上甩脫小康進入了富裕。因此,他便有了充裕的時間和金錢來安排個人的私生活。他先是想到要把老婆接到天津來安家,可是家還沒搬來,他偏又愛上了當地的一名活鮮鮮的小家碧玉,而這名令他神魂顛倒的小妞兒,偏又有點兒怪脾氣,倒弄得他好費了一番心思。

  這小妞姓邵名雯,當年整16歲。她的父親世居小站,是一名小商人,由於時常為張勳的辦公處采辦物品而巴結上了張勳。這年五月初五端陽節,他便請張勳、阮忠樞等人去家裏喝酒。席間叫出妻子女兒來給幾位大人斟酒。張勳一眼就被那長得娉娉婷婷、風姿綽約的邵家小女吸引住了。兩隻眼睛愣愣地盯著那嬌嫩緋紅的鴨蛋小臉,心裏頭頓時湧起一陣狂亂的騷動。聽得主人請吃菜,他就隨手摸起一把湯勺往那北京烤鴨盤裏伸,弄得那小女忍不住抿嘴嫣然一笑。滿屋人無不為他這種公然的失態感到驚訝,而張勳卻被那大膽而不失典雅的嫣然一笑愈發迷得神魂顛倒、手足無措。他這大半輩子接觸的女人雖說不下百數,但歸納起來無非兩類。一是花錢買來臨時“療饑”的專業妓女,一是他貞潔賢良的發妻曹琴。但眼前這邵商人家的乖巧小娘們,既不像窯子裏那些賣肉姐兒們那般淫笑放浪,又不像他妻子曹琴那樣溫良呆板。這種既具有些許開放精神而又保有傳統良家女特色的女孩兒,真是人間難得此處有。

  “媽那個巴子,若能把這小娘們娶來做小,老子寧願給他媽的邵商人燒九炷高香。”就這麽胡思亂想著,直到這一頓酒飯散席,他全不知酒肉是何滋味。飯後,邵商人搬出麻將伺候。阮忠樞說:“邵先生且別忙乎,今夜咱張大哥還有緊要公事要辦,這麻將就留待日後定個喜慶日子再來打吧!”說完,即向張勳使了個眼色,張勳隻得跟著他傻嗬嗬地附和說:“不錯,不錯,今夜鄙人沒空奉陪,改日吧,改日吧!”

  回家路上,張勳惱兮兮地質問阮忠樞說:“媽那個巴子,老子今夜就想在邵商人家打牌,你他媽的盡搞些什麽鬼名堂?”阮忠樞笑著說:“今夜要打牌,我隻怕你張大哥沒那麽多的錢來輸。請想想,你一顆心全給那邵商人的小女兒勾去了,連吃飯都不會吃了,還去打哪門子牌?”

  “嘻嘻,這倒是,這倒是,怎麽被你也看出來了?可是,老子寧願輸錢,也樂意在那小娘們身邊多呆一陣子,你何苦要把老子弄走呢?”

  “這你張大哥可就不知趣了!人家是良家閨女,可不是隨意褻瀆得的啊!你老兄既然有意於她,何不來個明媒正娶,收她做個二房呢?小弟若不把你弄出來,隻怕你會舉措失當,丟了大將風度,豈不可惜!”

  “嘻嘻,這麽說,你老弟還真夠朋友!既如此,大哥我這就給你作三個揖,拜托你去做個紅娘如何?”

  “隻憑大哥這一句話,這區區小事一樁,還不全包在小弟身上麽?”

  果然,這事第二天就被阮忠樞大致說妥了。那邵商人雖知張勳已45歲,年齡和自己差不多大,但見他濃眉短髯,神采奕奕,並不顯老。況且有了張勳為婿,他就不愁富貴無望。因而回家兩口子一商量,竟高高興興把這件事答應下來。隻是那女兒邵雯聽說要給人做二房,心裏就老大不樂意,哭哭啼啼要挾父母,非正房不嫁。弄得邵商人不得不去找阮忠樞再作商量。

  於是,阮忠樞便建議張勳不如幹脆把原妻休了。反正那南昌一介孤女,沒什麽家族勢力撐腰,給她一筆錢自養,諒她無法阻撓。誰知張勳一聽,竟勃然大怒說:“老子與正妻貧賤結發,誓同生死,豈可富貴而忘根本,得專而棄糟糠?這種傷天害理,無情無義之事,張某絕不忍為!告訴邵商人,他的女兒隻能做側室!”弄得阮忠樞被他的凜然大義感動不已,連忙又去做邵商人的工作,說:“張勳乃忠義之士,他連貧賤的妻子都不忍拋棄,將來對你女兒還不一樣恩愛到老不變心?”

  結果,那邵商人聽了,竟也深受感動,又去說服女兒。不料那女兒又提出,即使不能做正室,張勳也必須保證她將來能在家中取得和正室一樣的待遇。否則,她絕不肯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