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暴雪在秦嶺方圓八百裏地連續肆虐了許久時日之後,終於是久雪見停了;但長安城內外仍然是冰雪遍地,寒霧迷漫,路上寂寞冷清,人跡少見。
一日,在城外新會昌寺的寺主高慧法師,也正染重病在床。
當高慧聽罷辯機已遇難這一噩耗後,神色黯然,默然良久,都無一語。
到了這一日正午,籠罩在全長安的一片寒煙冷霧,也突然消散得是無蹤無影。
窗外天光清朗,暖陽高照,雪色與日光交相輝映,更顯得會昌寺院內外一片明亮如銀,靜寂莊嚴。
這個時候,高慧想自己大限將屆,不久將辭別人世間而去。
不久,高慧便讓人將會昌寺的眾人召集到床前,說自己有話欲對他們說。
不過幾時,會昌寺寺中上下的人便聚齊了。
這個時候,高慧強振起精神,將眾人默視一遍,然後就說道:“老僧今年近八十,自思今日該有到西方與佛祖見上一麵之緣了。說起來,老僧我現在竟然是深感十分慚愧。因為就在此時此刻,我的心境並不能做到平靜如水,萬事了無牽掛,為什麽會如此?是不是老僧我有什麽決舍不下呢?”
高慧話一頓,又一歎道:“不是的!但老僧我這裏也確實還有一樁心事未了,不知在此時當講不講?”
會昌寺眾人見高慧法師病勢沉重如此,還拚力來與大家話別,莫不心悲,大家都紛紛地說道:“老師父、大和尚請你講來,弟子等莫不洗耳恭聽著。”
高慧沉默半晌,才道:“現不妨說開來,今天,讓老僧我告訴你們一個噩耗,你們才華出眾的道友辯機,因犯有彌天的大罪,已被腰斬這種酷刑處死了。”
這真是佛門古今罕見之事!會昌寺上下眾人聽了,頓時一片嘩然。
高慧環視眾人,見大家莫不震駭悲戚,有人更是淚如雨下,哀傷不已。
高慧又對眾人說道:“老僧在這裏隻想對你們有二問,請你們務必告之於我。那就是說,辯機到我會昌寺近八九年了,從頭至尾,你們是否見過他有處在窮途末路的消極狀?是否看見他有沉淪在煩惱與罪行之中難以自拔之狀?”
眾人齊聲道否。
識幻含淚道:“博學而不窮。訥於言,敏於行。辯機師兄是可以當得住這些話的。反思我自己也在這佛門修行了近十年,我又做成什麽來了?”
玄度一麵灑淚,一麵也默默長歎地說道:“弟子本人也是曾到過弘福寺翻經院參譯過經卷的人,在那裏,除每日是三更歇息,五更起床來譯經外,在這其中的其他一些艱苦與繁難,絕非尋常人可以想象!別人說不得這句話,弟子卻說得。辯機師弟對《大唐西域記》這一奇書及翻譯《瑜伽師地論》等佛經所傾注的心血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辯機師弟平素堪稱是學博,而又篤誌。無論如何,他的那些過錯,是絕對掩蓋不了他的那些功勞的。試問我們這些佛門的修行人,誰不曾在那各式各樣煩惱的苦海中沉淪與掙紮過?現在,我等溺過水的人,又怎敢隨便妄笑溺死者了呢?”
說罷此話,玄度驀然地回憶起那一年他與辯機外出遊學時,曾遇見那一古怪的占卦道人所說那一番莫名其妙的話來,不覺默上心來。
玄度想,辯機這年齡不過三旬的一生,卻竟然遭遇到如此大的奇福與烈禍,綜觀古往今來的這道俗兩路人之中,誰會如此?真可謂稱得上是幾乎不作再有第二人之想了。
一時,玄度為辯機那奇特罕見又悲慘駁雜的命運,而深深地歎息不已。
正在此時,一位老僧人也摸索著,緩緩地走過來,在眾人身後沉聲地說道:“這裏,就讓老衲我也來說上幾句話罷!”
會昌寺眾人回頭一看,隻見盲人法師行輝手中拄了一杖,正走了過來了。
大家就忙讓開道來,讓法師行輝走近前來。
法師行輝這就對眾人說道:“盤根錯節,方顯利器!辯機的罪孽固然是深重,但他能心懷巨大的憂苦而不喪其誌,身陷煩惱和恐懼的羅網中,而能有所作為,這實在屬難能可貴之事。我們釋門對他的罪,固然該重責。但對於他的功勞,則該大褒之。”
會昌寺人聽罷法師行輝這一席中肯公道之言,想辯機素來寬和謙衝的為人,想他堅毅刻苦的努力,無不含淚點首,歎息不已。
高慧聽見了眾人的言行,欣慰地長歎了一聲,道:“老衲的心,甚得安慰!老衲的心,甚得安慰啊!這寺裏的眾人,都能撇開一時的功過之見,胸懷寬恕之心,來公允地看待身旁一個有過失的道友,真不枉來佛門修行一回。你們且記住了,作為一個釋門修行者,必須要有博大及寬容的心懷。有容,德乃大!”
說罷,高慧便安詳地閉目。下午,他便靜然地圓寂而去。
一時,會昌寺的眾人為自己這座寺院內,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連續喪失兩位如此傑出的師友而大慟不已。
辯機的事件,不久也引起弘福寺另一位高僧無比地震駭。
在聽到了辯機的事件後,玄奘法師心情異常沉重,暗思道:“佛祖二十九歲方才出家,我這位弟子,今年他也才二十九歲,隻要改過後,他還是能達正覺之境的。”
想畢,玄奘匆匆放下手經卷,便到於誌寧府中去了。
於誌寧當時任中書侍郎,太子右庶子,乃是朝中派往弘福寺襄助玄奘法師翻譯佛教的朝廷要員,他也曾為《大唐西域記》一書作過序文。當玄奘法師趕到於府時,碰巧於誌寧正欲到弘福寺來看望他。
於誌寧忙讓人將玄奘引進正廳,二人不及寒暄。
隻見於誌寧神色凝重地對玄奘說道:“大師,老夫正要到弘福寺拜訪你。這裏有一極其不幸的事件,老夫必須親告大師本人。”
說罷,於誌寧就將辯機事件的始末,對玄奘法師陳述了一遍。
玄奘聽罷,不覺痛心不已,他連忙對於誌寧說道:“貧僧的弟子辯機罪孽深重,按理,貧僧實不該為之辯解。但現在貧僧的心中,還是懷著一絲僥幸來求助。古人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辯機之過,是不是有其他可行之法,來代為罰之?現我們譯場的翻經之務,異常繁重,如他這般全麵能幹的人材,實在是難得。倘若不幸失去,將是萬分可惜。”
於誌寧聽了玄奘法師這番話後,立即說道:“老夫我也深知大師痛惜人材的苦心。說句心中的實言,在譯場那些時日,老夫我自己就親眼目睹大師的這位門徒,真是品行恬靜,才華傑出,萬苦不辭,而且對凡事莫不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老夫也分外痛惜他。就連素常惜文如金的禮部尚書許敬宗大人,也為大師及你這位門徒辯機等人譯經時,所罄之巨大心力,而感歎動容,故而親筆寫序,稱讚你們的德業貞固。但以老夫我所見,無奈大師你的這位門徒,他竟然同時犯有破戒罪和覆藏罪,這實在是兩項天大之罪啊,恐怕實難獲得陛下的寬恕。”
玄奘忙道:“過則勿憚改!讓我們不要輕言絕望,也望大人極力挽救,無論如何也要給他一個再生之機!如果不幸失去,實在是於我門可惜難言,損失甚大。”
半晌,於誌寧方對玄奘緩緩地說道:“老夫聽人說,陛下已當即下令處死大師你的這位門徒。隻怕此事,現在已是木已成舟,凶多吉少了。”
玄奘聽罷於誌寧的話,不覺如身陷萬丈冰窟,一時黯然無語。
半晌,玄奘才沉痛地對於誌寧道:“貧僧這一生,可謂對萬事莫不抱期望。十七年西行求法至現在的翻經大業,無論遇有千難萬難,自信總可找到法子,最後攻而克之,從未曾有過‘斷念’之想。今聽於大人一席話,方曉何謂為‘無望’。隻怕此番我這位可憐的弟子他斷無存活之理了。貧僧不是不知曉法度為何物,難道陛下他不可以視特情斟酌,而法外施仁?”
說至此處,玄奘不覺語噎,神情哀淒。
見狀,於誌寧就急忙安慰玄奘道:“大師,現在且待老夫立即入宮,先到陛下麵前斡旋一二。隻是,我們也惟有是人事盡,知天命了。”
正當玄奘法師致全力贖救辯機及於誌寧趕到宮中求情之時,可歎辯機早已於一日前,化為一陣劫灰飄散了。
人逝難返!玄奘聽到此消息後,震驚哀痛十分。素常異常敬惜光陰的他,竟然麵對書案上的佛經,數日以來,而一字未譯。
從此,玄奘也不允許他人將辯機從《大唐西域記》的撰寫者中刪除。他說我們佛門講究不可我執和法執,貧僧不會隨便溢美他人,但也絕不能有求全之毀而隨便抹殺一個人應有的功勞。
這一年,正當玄奘法師為辯機慘亡一案而耿耿傷懷之時,一位年約十七八歲的,眉目清秀,氣質綽然的青年人,奉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原來在幾年前頒布的詔書,也正式前來弘福寺出家。
這個青年人就是前麵提到的尉遲道洪。
玄奘法師等人就在弘福寺寺中的法堂上,為尉遲道洪舉行了一個剃度儀式。
隻是,這個尉遲道洪在剃度開始前,卻要求在玄奘法師欲度他正式成為一名佛門弟子之前,還必須答應他的三件事以後,方能到弘福寺出家為僧。
玄奘看見眼前這個叫尉遲道洪的、出類拔萃的清秀的青年人,也就立即想起了另一個類似的,但命運卻悲慘無比的年輕人,不免心中一痛,默然無語。
良久,玄奘才對尉遲道洪說道:“想必你應該是知道的!貧僧身邊最近發生了一件令貧僧極其遺憾與痛心的事件。但是,你現在也無須顧忌,隻管說出你那三件事情就好了。”
尉遲道洪聽了玄奘的話後,神情慘淡,又若有所思地說道:“這三件事情即是:一、我絕不要斬斷與世俗之情的關聯,二、我絕不要斷葷腥,三、我絕不要過午禁食。”
尉遲道洪作為一個即將出家修行的人,竟然提出了這樣三個驚世駭俗的要求,真是佛門聞所未聞!
在法堂上一些人們的一片驚異聲中,玄奘法師聽見尉遲道洪的三個既無理,又根本違背佛門戒律的要求後,竟然是態度沉靜。
不久,就隻聽見玄奘法師對尉遲道洪一字、一句地說道:“道洪,貧僧我這在裏,就全部答應你的要求是了。”
尉遲道洪在聽了玄奘法師竟然毫不遲疑地,全部答應他這些的要求後,一時,他對著態度安詳的玄奘法師,不免熱淚盈然。
尉遲道洪知道,站立在自己眼前的,正是一個胸襟有著比天地還要寬廣的人。這樣的慈悲智慧的明師就是千載也難逢的,自己如何還有絲毫猶豫的權利?
尉遲道洪立刻就答應,自己現在完全願意成為玄奘法師的弟子,並發誓餘生將會永遠追隨在他的身旁,安心事佛。
然後,玄奘法師就讓人為尉遲道洪剃度,並以“窺基”二字,為他的法名。
在同時聽見寺裏鍾鼓齊鳴及看見自己那些被剃度的頭發飄落下來的那一刹那,窺基竟然發現,既往那些盤結在心上的種種世俗塵念,也一拋而光,現在的內心世界也仿佛清靜得是一絲不牽,一塵不染。
就在別人紛紛議論和猜測玄奘、窺基師徒二人這些奇異萬分的舉動之時。
弘福寺的文備、靈潤等法師看著氣度肅穆安詳的玄奘法師,再看見剃度前後精神麵貌已是判若兩人的窺基後,忽然想起一個人來。
文備、靈潤等人的眼眶不禁頓然而濕,心裏不約而同地說道:“大師啊!畢竟就是大師!”
事畢,他們幾人向玄奘法師默默致禮,然後,就從那弘福寺的法堂上歎息而退。
後來,這窺基果不負玄奘法師等人的期望,成了一代佛學大師,百疏論主。
待到終南山豐德寺的道宣法師在聽罷辯機之死的消息後,已是冬雪初融,早春降臨。
終南山的天氣,也不像從前那般淩厲淒寒了。
在那山澗空穀中,積雪雖然沒有全消,但天青如洗,雪山、小溪、寒泉正開始滴解緩流,時有不畏寒的飛鳥出沒鳴囀。雪地中那些無名的草木,也隱約地呈現了淡淡的青色。由此而來,更顯得重巒疊嶂的終南山是清幽明淨,不染纖塵。
道宣法師推開豐德寺方丈室的窗戶,望著遠山山中那一片尚未融化的雪峰,也是神情悲哀,他痛惜萬分地對寺主勤望法師說道:“這真是一件何等令人痛心疾首之事!這位年輕人實在是聰慧過人了,難免不為塵俗所牽累。”
勤望法師聽道宣說罷這一番話後,自己的內心也是深為辯機的遭遇歎息不已。
最後道宣法師又說道:“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功勞絕不可因其過錯而沒。現在人雖諱言之,但今後貧僧定會公平地評價他的功過。”
勤望法師聽道宣如此說罷,便也立即點首讚同。
正是:慈悲為懷,生生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