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人類心靈深處最真實的願望體現,是清醒狀態精神生活的延續。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夢是本能欲望的滿足。”
《夢的解析》一書最初發表於1989年12月,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學的奠基作品。被譽為是改變人類曆史的書,同時被看成是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它打破了數千年來人類對夢的無知、迷信和神秘感,通過對大量夢境實例的科學探索和科學分析,抽絲剝繭,層層深入,點明了影響人們思想的潛意識行為,創出了許多改變舊有心理學定論的推論,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第一名著”。
然而有趣的是,此書開始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其德文初版總共隻印了600冊,出版六年後,隻賣了351冊,最初10年未受重視,到1908年才出第二版。弗洛伊德原本對《夢的解析》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借此能夠通向成功,能有助於改變自己門診要死不活的樣子,結果事與願違,他隻能繼續忍受著懼怕貧窮的折磨。可到了後來,它竟被西方許多學者看做是一本震撼世界的書,以致名聲大噪,經久不衰,在作者生前就出了8版,最後一版在1929年。此書在各版中一直沒有重大修改,每次版本隻是增加注釋或略有補充。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在寫作以前,弗洛伊德不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搜集了大量資料。1896年和1897年,他在維也納猶太學術廳作了有關夢的演講。1896年10月,其父去世,他深感悲痛,促使他在先前的理論研究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於1897年開始進行自我分析。也就是說,促使他進行自我分析的導火線是他父親的逝世。弗洛伊德寫道:“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熱愛他。他的聰明才智與明晰的想象力已經深深地影響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終結了他的一生,但卻在我的內心深處喚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現在我感到自己已經被連根拔起來。”弗洛伊德說,自此之後,就導致他寫《夢的解析》這本書。《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對人類學、宗教、心理學和文學著作進行了五六年的研究,又連續兩年對自己所做的夢作了分析之後寫出來的。
在這部獨創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夢的凝縮、夢的轉移和夢的二重加工;討論了夢的隱意內容;解析了願望滿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結;還說明了幼兒生活對成人條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響。弗洛伊德在《關於自傳的研究》裏曾經預言,從寫作《夢的解析》的時候開始,精神分析已不再是一門純醫學的學科了。此書在德國和法國的出版,把它的多種應用的曆史,引向了文學和美學、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話學、民俗學、教育學等部門。這些學科與醫學沒有太多關係。事實上,隻是由於精神分析,它們才與它產生聯係。
作為精神分析理論體係形成標誌的《夢的解析》一書,1956年美國唐斯博士把它列為“改變曆史的書”、“劃時代的不朽巨著”之一,這是一部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列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書。弗洛伊德通過對夢的科學探索和解析,發掘了人性的另一麵:“潛意識”,揭開了人類心靈的奧秘。
早在1914年五四運動前夕,當時的《東方雜事》就開始將《夢的解析》介紹進了中國。曾有人評論說,弗洛伊德對夢的分析,是“現代科學對夢的分析的最具原創性、最著名與最重要的貢獻”。《夢的解析》一書發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但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弗洛伊德所闡述的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大體上未受到挑戰;甚至任何值得認真研究的替代理論也沒有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