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關於人民公社的商品生產問題

人民公社應當按照滿足社會需要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生產。既要發展滿足本社需要的自給性的生產,又必須盡可能廣泛地發展商品性的生產。這種商品生產,通過商品交換,既可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又可以換回等價物資,滿足本社生產和社員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根據人民公社的規模大、經營範圍廣的特點,是完全有可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事實上許多人民公社是按照這個要求規劃和進行生產的,並且不同程度地獲得了顯著的成果。因而,也就從這個方麵體現出人民公社比之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更大更多的優越性。

這方麵的道理,是不是為所有人民公社幹部所了解並見諸實踐呢?實際情況不完全是這樣的。就最近對一些公社收入情況直接間接的了解,大體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概念:凡是注意發展多種經濟、商品性生產比重較大的公社,收入就比較多。反之,單純依靠糧食的公社(雖然其中商品部分也增大了),收入就比較少。例如:商縣黑龍口人民公社黑龍口大隊,由於全麵安排了多種經營,這個隊的全年總收入比去年增長65%,其中副業一項,就使每個勞力的平均收入達到31元多;相反,耀縣紅旗人民公社解放生產隊,農業收入雖然比去年顯著地增長了。但由於商品性很大的副業收入比之去年下降了,所以總收入較之去年不僅未增加,反而稍有減少。這個鮮明的對比,就使問題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1958年是工、農業生產大躍進的一年。絕大多數人民公社的收入是空前地增加了。特別是糧食的大豐收,使我們得以在大部分地區實現“吃飯不要錢”這個偉大的創舉。但是,為什麽還有一些公社的收入增加不大或者沒有增加,甚至個別的還有稍許減少呢?我想,除過人民公社建立起來不久,對於領導多種經濟的經驗尚不具備;雖然舉辦了不少工業,尚未來得及出產成品或目前僅隻能自產自用;或者原來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以及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等客觀因素以外,在不少同誌的思想認識上還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一)對人民公社的生產方針不夠明確,仍然沿用著農業生產合作社時期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方針。於是對於工業、農業、副業等缺乏全麵有機的安排。過去許多家庭副業生產大大地下降了,而沒有及時以有計劃的集體的副業生產來代替。太白區人民公社已往副業生產收入占總收入的40%到50%,一個時期由於缺乏周密安排而幾乎處於停頓狀態。該社靈丹廟坡群眾說:“住在萬寶山,寶是取不完,隻是采得少,采來都是錢。”這反映了類似地區群眾的普遍要求。(二)正由於對公社的生產方針不夠明確,於是片麵地認為公社的生產主要是自給性的。如說生產可以自製中小型農具和土化肥,吃飯可以自己加工麵粉,穿衣可以自己縫紉,吃糖可以自種糖蘿卜,等等。當然,公社進行自給性的生產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隻僅僅看到或隻強調這一麵,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放鬆商品性的生產。這就不僅是公社收入多與少的問題,而且是社會財富的增減與地區之間的互通有無和互相支援問題。(三)對於供給製與工資製相結合的分配製度,曾經產生了一種錯覺,把共產主義的萌芽誤為共產主義的分配製度。於是有的認為公社內部商業沒有存在必要了,有的擔心商品生產會導致公社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一些商業工作人員也認為商業工作沒有前途了,明知一些土副特產品的收購量在減少而不去積極地想辦法,或者強調客觀困難,在困難麵前縮手縮腳。(四)對於大煉鋼鐵、大搞農業生產與結合搞好副業生產和相互支持的內在關係認識不清。甚至有從個人主義出發來考慮問題的,如說:“鋼鐵任務完不成、糧食指標達不到要受批評,副業搞不搞沒啥關係。”當然,重視鋼鐵和糧食生產完全是對的,而認為副業生產無足輕重則是不妥的。在認識上存在著這種片麵性,自然就不可能千方百計地使商品性的生產得到相應的發展。

人民公社化,是我國社會又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重大變革,在這個偉大的變革麵前,人們在思想認識上一時對某些問題分辨不清,是難於完全避免的現象。但是,如果忽視或不去澄清這些思想上的模糊觀點,就會使我們對商品生產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認識不足,就會使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繼續受到損害。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有存在與發展的必要。這是由於人民公社雖然已經有了全民所有製的成分和共產主義的因素,但在當前基本上還是集體所有製,它與國營企業還是有區別的。國營企業的產品,國家可以統一調撥和統一支配,人民公社的產品,除了向國家繳納稅款部分以外,現在還隻能通過收購的方式。就是在集體所有製逐步被全民所有製代替以後,而在社會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應有的高度,商品交換仍然是有需要的,特別是我國人口眾多,產品需要量大,社會產品不到極大豐富的時候,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比較有益於發揮多種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比較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千差萬別的需要。同時,任何一個人民公社,無論現在和將來,都不可能實現自給自足,都需要通過商品交換(將來是要逐步被產品交換所代替)來滿足本社生產發展的需要,並使社員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繼續發展人民公社的商品生產,在今後一個必要的曆史時期內,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所必需的,是市場所必需的。

至於有人擔心,發展商品生產和擴大商品交換,會不會將人民公社導致到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是個比較容易分辨的問題。我們的商品生產是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商品生產,也就是說,它是在國家經濟計劃的領導下和社會主義公有製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我們的人民公社又是在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的,是以共產主義覺悟為思想基礎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的商品生產是不會走向資本主義的,而是用來為社會主義社會服務的,他與資本主義製度下的商品生產是根本不同的,其實,“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不是生產商品,而是生產剩餘價值或在發展形勢下的利潤;不是生產產品,而是生產剩餘產品”(馬克思)。我們現在所從事的商品生產,不是為了追逐利潤的目的,而是按照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為了滿足社會需要的目的。因此,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商品生產愈發展,社會上的各種產品愈豐富,人們的需要愈能得到滿足,也就為消滅商品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商品交換就有可能逐步被產品交換所代替。到那時,價值、價格和貨幣的作用,亦將隨之消滅。

當前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發展商品生產的問題,而不是過早地設想取消商品生產的問題。黨的八屆六中全會《關於人民公社若幹問題的決議》中著重指出:“在今後一個必要的曆史時期內,人民公社的商品生產,以及國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間的商品交換,必須有一個很大的發展。”因為,通過商品生產,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向前發展,也隻有商品生產增加了,公社才能夠換回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才能夠發給和逐步增加社員的工資。所以這對於鞏固和提高人民公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民公社應當如何組成和發展商品生產呢?根據人民公社發展生產的方針和各地方已有的經驗,大體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檢查工作、鞏固成績的基礎上,分析、批判一些不正確認識和錯誤論調,使所有社員全麵正確地理解人民公社發展生產的方針。明確人民公社無論在工業方麵和農業方麵,既要發展直接滿足本社需要的自給性生產,又必須盡可能廣泛地發展商品性生產。達到統一思想,端正認識。第二,根據國家需要和各個公社自己的特點,作出具體規劃,合理安排勞力與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在不妨礙參加集體勞動的條件下,有必要保留一些適宜於家庭經營的小副業。第三,商業部門應當協助人民公社製定商品生產規劃,並積極推行合同製度,通過大購大銷的活動,支持人民公社發展多種經營;銀行部門應當積極幫助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隻有這樣,才更加有益於擴大商品流通,才能使銀行的存款大大增加。第四,加強市場管理,貫徹價格政策。對於單純追逐利潤觀點和隻從本社方便出發而不顧國家需要的思想,應及時予以克服。隻有這樣,才能使公社商品生產的發展循著健康的道路前進。第五,培養重點,樹立旗幟,及時傳播經驗,使各個公社之間,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1959年1月

(原載《思想戰線》1959年第一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