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3章 伊爛拿缽伐多國(2)

  迦摩縷波國當今的國王本是那羅延天的後裔,屬於婆羅門種姓,字婆塞羯羅伐摩大唐語言是日胄,號拘摩羅大唐語言是童子。這個王族自從占據了這塊疆土,世世代代做國君,傳到當今的國王,已經經曆了千世。這位國君好學,百姓們服從他的教化,遠方有才學的高士,仰慕國王的仁義,客遊此國。國王雖不十分信仰佛法,然而尊敬有學問的沙門。起先,國王聽說有一位至那國的沙門住在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從遠方來,學習深奧的佛教教法,於是幾次派遣使者,再三殷勤邀請,但我沒有接受使者的請求。這時屍羅跋陀羅論師說:“要想報答佛的恩典,就應當弘揚正法,您就去吧!不要害怕路途遙遠。拘摩羅王世代崇信外道,現在來邀請沙門前去,這是一件好事啊。如果他因此而改變信仰,這件事所獲得的福利就十分遠大。您過去曾起過廣大的心願,發下宏偉的誓言,隻身遠遊異域,舍身求法,普濟眾生,難道隻是想到自己的家鄉國家?應該忘掉得失,不要計較榮辱,宣揚聖教,開導癡迷的群眾,先物後己,忘掉名譽得失,弘揚正法。”我見推辭得不到許可,就偕同使人一起上路,會見了國王。拘摩羅王說:“我雖然沒有什麽才能,但是常常羨慕有高深學問的人,聽到您的聲名,很是敬佩,所以才敢邀請你來。”我說:“我才能寡少,智識淺陋,讓您聽人講到我,實在很慚愧。”拘摩羅王說:“善哉!仰慕佛法,愛好學問,把身命看作如同浮雲,逾越重重危險,遠遊異域,這都是因為國王的教化所致,國家風氣崇尚學術。今印度各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秦王破陣樂的,我已經聽到很久了,難道摩訶至那就是大德的鄉國嗎?”我說:“對呀。這闋歌曲,讚美的是我國君王的德行。”拘摩羅王說:“沒想到大德就是這個國家的人,我常常仰慕貴國的風俗教化,久久向東翹望,山川道阻,沒有機會自己表示敬意。”我說:“我國君王神聖的道德潤洽邊遠之地,仁慈的教化加被遐遠之處。殊俗異域,前來朝拜在宮闕之下,自稱為臣的很多。”拘摩羅王說:“天下都既然如此,我也希望朝貢。現在戒日王在羯朱羅國,將舉行大施,推崇樹立福德智慧,五印度學有成就的沙門、婆羅門都被召集了來。現在派遣了使人前來邀請,希望您與我一同前去。”於是就前往羯朱羅國。

  東境風土。

  迦摩縷波國東邊山巒連接,沒有大的國都,地境與西南夷相接,所以這個國家的人頗與蠻獠相似。仔細詢問本地人,從迦摩縷波國大約有兩個月的路程,就可進入蜀地的西南境。然而山川險阻,瘴氣滋生,毒蛇毒草,為害甚烈。迦摩縷波國東南境內野象暴烈,成群結隊,因此這個國家裏象軍特別強大。

  從此向南行一千二三百裏,到三摩吒國在東印度境內。

  三摩吒國。

  三摩吒國,方圓三千餘裏。臨近大海,因此土地低濕。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莊稼滋生,花果繁茂。氣候溫暖,風俗和順。人們性格剛強猛烈,體形矮小,皮膚色黑,勤勉好學,兼信佛教和其他邪教。有佛寺三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都遵習的是上座部的學法。有外道神廟百所,異道雜居其間,天衣派的耆那教徒特別多。

  離城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塔,是無憂王所建造。如來過去曾經為諸天神及人在這裏七日講說深妙教法。塔旁邊有四佛座位及散步的遺跡處。離這裏不遠,寺廟裏有青玉佛像。佛像高八尺,完全具備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時有靈應。

  傳聞六國。

  從三摩吒國往東北方去,大海濱的山穀中有室利差羅國。再往東南,大海岸邊有迦摩浪迦國。再往東有墮羅缽底國。再往東有伊賞那補羅國。再往東有摩訶瞻波國,即是我們這裏所說的林邑。再往西南有閻摩那洲國。這六個國家,因為山川道阻,沒有進入它們的國境,但是它們的風俗和疆界,從傳說中可以知道。

  從三摩吒國向西行九百餘裏,到耽摩栗底國在東印度境內。

  耽摩栗底國。

  耽摩栗底國,方圓一千四五百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餘裏。靠近海邊,土地低濕。莊稼適應農時而播種,花果茂盛。氣候溫熱,風俗急躁猛烈。人們的性格剛強勇敢,兼信佛教和其他邪教。有佛寺十餘所,僧眾一千餘人。有外道神廟五十餘所,異道雜居其間。國家臨近海岸,水路陸路交通在這裏會合,奇珍異寶,大多聚集在這個國家,所以這個國家的人大抵都很富裕。

  大都城旁邊有一座塔,是無憂王所建造。塔旁邊有過去四佛座位及散步的遺跡處。

  從此向西北行七百餘裏,到羯羅拿蘇伐剌那國在東印度境內。

  羯羅拿蘇伐剌那國。

  羯羅拿蘇伐剌那國,方圓四千四五百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居人很多,家室富饒。土地低濕,莊稼適應農時而播種。眾花茂盛,珍果繁植。氣候調順,風俗淳厚。人們愛學好藝,兼信佛教和邪教。有佛寺十餘所,僧徒兩千餘人,學習小乘佛教正量部的教法。有外道神廟五十餘所,異道很多。另外有三所寺廟,寺廟中的僧徒不食乳酪,遵守的是提婆達多的遺訓。

  赤泥寺。

  大都城旁邊有絡多末知大唐語言是赤泥寺,寺廟的庭宇開闊寬敞,台閣崇高險峻。國中才能傑出、學問通達、聰明多聞的學者,都集合這所寺廟裏,互相警誡,琢磨道德。

  起先,這個國家裏沒有人信仰佛法的時候,南印度有一位外道,用銅帶束住肚腹,頭上戴一明炬,拄一手杖,闊步走進這座城。他敲擊論鼓,要求與人辯論。有人問他說:“你的頭和腹為什麽有這麽個奇怪的樣子?”他說:“我學藝多能,恐怕肚腹會脹裂,[所以束上銅帶];我悲歎眾人的愚昧癡暗,所以頭上持炬照明。”時間過了十天,沒有人敢向他提出問題,詢問訪查國中英俊之士,也沒有這樣的人。國王說:“整個國境之內,難道沒有明哲之士?客人提出問難,不能應對,是國家的大恥辱。應該再加尋求,訪查那些幽隱之士。”有人說:“大林中有一位奇異的人,他自稱叫沙門,隻知道勤奮學習,現在離世幽居,他如此已經很久了。如果不是實行正法,行為合乎道德,怎麽能做到這樣呢?”國王聽到這話,親自前去邀請。沙門對國王說:“我是南印度的人,客遊停留在這裏,我的學業膚淺,恐怕不如您所說的那樣。冒昧承您指示,不能一再推辭。如果辯論不敗,請建立寺廟,招集僧徒,讚頌光大佛法。”國王說:“敬聞尊言,不敢忘掉您的大德。”沙門接受邀請,往赴論場。外道於是誦出他所信仰的教義,共有三萬餘言,意義深遠,文理廣博,包括名相的理論,耳聞目見之事,無不網羅其中。沙門僅僅聽了一遍,就徹底知道了外道所說的意思,沙門的言辭義理全無謬誤,用了數百言辯論解釋,於是再詰問外道的教義。外道理屈詞窮,閉口不能回答。外道的聲名既然遭到挫折,受恥辱而退。國王深深尊敬沙門的才德,建立了這所寺廟。從此以後,才開始弘揚佛的法教。

  寺廟旁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塔,是無憂王所建造。如來過去曾經在這裏說法七日,開導聽眾。塔旁邊有精舍,有過去四佛座位及散步的遺跡處。又有幾座塔,都是如來說法的地方,是無憂王所建造。

  從此向西南行七百餘裏,到烏荼國在東印度境內。

  烏荼國。

  烏荼國,方圓七千餘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土地肥沃,莊稼茂盛。所有各種果實,都結得比其他各國肥大。異草名花,難以一一稱述。氣候溫熱,風俗粗獷剛烈。人的體貌魁梧,麵容顏色黧黑。言辭風調和中印度不同。國人好學不倦,大多數信仰佛法。有寺廟一百餘所,僧徒有一萬餘人,都學習大乘法教。有外道神廟五十所,異道雜居其間。各處塔共有十餘座,都是如來說法的地方,是無憂王所建造。

  補澀波厘寺。

  烏荼國西南境有大山,大山中有補澀波厘寺。寺廟中的石塔極多靈異,有時逢著齋戒之日,時時放射光明。所以遠處近處的淨信之士都聚會在這裏,帶來美妙的花蓋,爭著供養在塔下。隻要把花蓋的竹柄放置在承露盤下,或者是如同倒覆著的缽一樣的塔身上,花蓋便不會掉落下來,就像是磁石吸針一樣。在此處西北方向的山中有寺廟,寺廟中有塔,奇異與前一座塔一樣。這兩座塔是神鬼所建造,靈驗奇異,竟然如此。

  折利羅城。

  烏荼國東南境臨近大海海濱的地方,有折利羅大唐的語言是發行城,城方圓二十餘裏,是入海的商人、遠方的旅客往來中轉停止的路口。這座城堅固險峻,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城外有五所寺廟,依次排列,像魚鱗一樣,寺廟中台閣崇高,佛像精致秀麗。這座城南距僧伽羅國有二萬餘裏,靜夜遙望,可以看見僧伽羅國佛牙塔上寶珠所放的光芒,輝煌明亮,好像是火把懸在空中照耀。

  從這裏向西南在大林中行一千二百餘裏,到恭禦陀國在東印度境內。

  恭禦陀國。

  恭禦陀國,方圓一千餘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臨近海岸,山巒起伏,土地低濕,莊稼適應農時而播種。氣候溫熱,風俗勇烈。人的體形魁偉,容貌黧黑。粗有禮義,欺詐之事不很多。至於文字,與中印度相同,語言風調頗有不同。崇敬外道,不信佛法。有外道神廟一百餘所,異道一萬餘人。國境之內有數十座小城,靠近山嶺,處在海路交通道上,城既堅固險峻,士兵又勇敢,聲威稱雄鄰國,沒有強大的敵手。國家鄰近海濱,有很多奇珍異寶,用螺貝珠璣作為貨幣。出產大青象,用作坐騎,可至遠方。

  從此向西南進入大荒野,深林蔽日,巨木參天,行一千四五百裏,到羯力甑反伽國在南印度境內。

  羯伽國。

  羯伽國,方圓五千餘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莊稼適應農時而播種,花果繁茂,大森林連綿廣袤,動輒數百裏。出產一種青色野象,被鄰國看作是稀奇之物。氣候炎熱,風俗躁烈,人們的性格大多浮躁粗獷,講求信義。言語輕快敏捷,音調質樸端正,言辭風格與中印度頗有不同。少數人信仰佛教,多數人尊奉外道。有寺廟十餘所,僧徒五百餘人,學習大乘上座部教法。有外道神廟一百餘所,異道很多,大多數是耆那教徒。

  羯伽國曾經有一個時候人口眾多,行人車馬來往擁擠,人挨人,車碰車,人們要是舉起衣袖來,便可以連成帳帷。那時有一位五通仙,棲隱山岩,怡養真性,因為有人淩犯觸怒了他,退而失掉神通,就用惡術殘害國人,老幼都不能幸免,賢愚俱喪失性命,人煙斷絕,年代已久。雖然後來逐漸有人遷居來到這裏,但人口還是未能充實,因此現在這個國家人戶尚少。

  大都城南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塔,高一百餘尺,是無憂王所建造。塔旁邊有過去四佛座位及散步的遺跡處。

  羯伽國境北麵,大山嶺上有一座石塔,高一百餘尺,是劫初人壽無量歲時,有獨覺在這裏入涅的地方。

  從此向西北,在山林中行一千八百餘裏,到薩羅國在中印度境內。

  薩羅國。

  薩羅國,方圓六千餘裏,山嶺周繞國境,森林連接。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四十餘裏。土壤肥沃,生產豐盛。城邑鄉裏相望,人戶眾多富裕。人的體形魁偉,膚色黧黑。風俗剛猛,人的性格勇敢暴烈。人們兼信佛教和其他邪教,學藝高明。國王屬於刹帝利種姓,崇敬佛法,心地極其仁慈。有寺廟一百餘所,僧徒不到一萬人,都學習大乘法教。有外道神廟七十餘所,異道雜居其間。

  龍猛與提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