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沒羅女園旁有塔,是如來告知入涅的地方。佛從前在這裏告訴阿難道:“如果能獲得四種神通的人,就能住壽一劫,現在如來的壽命應當多少?”這樣問了幾次,阿難不答。這是被天魔迷惑的緣故。阿難從座位站起來,到樹林中靜坐。這時魔鬼來請佛道:“如來在世上施行教化已很久了,處在輪回中受到你濟度的人有如塵沙一樣多;現在該是享受寂滅之樂的時候了。”世尊用指甲挑起一點泥土,問魔道:“地上的土多?還是我指甲上的土多?”答道:“地上的土多。”佛道:“我所超度的人隻不過像指甲上的泥土一樣多,而尚未超度的人卻像大地的泥土一樣多啊!待三個月後,我就涅吧!”
魔聽了後,高興地退出。這時阿難在樹林中忽然感到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便來告訴佛說:“我在樹林中夢見一株大樹,枝葉繁茂,蔭影蒙密,忽然驚風四起,把大樹摧散無遺。莫非這是世尊將要涅了?我心中懷著疑懼,所以來請問!”佛告阿難道:“我剛才已經告訴過你,但你為魔所蒙蔽,沒有及時請求我留住世間。魔王勸我早入涅,我已許下日期,這就是你做的夢。”
千佛本生故事。
告涅期處旁不遠有塔,這是千子見父母的地方。
從前有一仙人隱居山穀間,在仲春二月的時候,於清流中洗沐。有一牡鹿也跟著出來飲水,有感應而懷孕。生一女子,姿貌美好,但腳像鹿一樣。仙人看見了,就將她收養下來。後來命令她到其他仙人廬舍去求火。路上她走過的地方都有蓮花跡印。其他仙人見了都非常奇怪,命她繞廬舍走一遍,才給她火。鹿女依命,取得火返回。這時梵豫王在外遊獵,遇見花跡,便按跡尋找,見到鹿女奇怪的樣子,非常高興,帶她同車回來。相師預言,她要生一千個孩子。其他妃子聽說,都想方設法破壞此事。生產的時候來臨,鹿女生下一朵蓮花,花有千葉,每葉坐著一個孩子。妃子們誣告說這是不祥之物。將它投入恒河中,隨波逐流。烏耆延王在下流遊覽,看見有黃雲蓋乘波而來,便取過來打開看,見其中有千子,就將他們撫養起來。千子長大後,有很大力氣。國王恃有千子,便向四方擴展領土。他們乘著勝利的兵威,將要進攻梵豫王的國土。梵豫王聽後,心中非常震懼,自己的兵力不能匹敵,計無所出。這時鹿女知道是她的兒子來了,便對王道:“現在敵兵臨境,上下離心,我有愚見,能敗強敵。”國王不相信她,更加憂慮害怕。鹿女便登上城樓,等待敵兵到來。千子帶領軍隊把都城包圍了起來。鹿女對他們說道:“你們不要做作逆的事了!我是你們的母親,你們是我的兒子。”千子道:“這話說得何等荒謬!”鹿婦便兩手按乳,乳汁分為千條流出,由於天性的感召,都注入千子的口中。於是千子解除武裝,歸宗見親,帶兵返回。兩國和好,百姓安樂。
千子歸宗處旁不遠有塔,是如來散步的遺跡。如來在這裏指告大眾說:“從前我在這裏歸宗見親人,你們知道千子嗎?他就是賢劫時的千佛。”
重閣講堂及諸聖跡。
述本生處東有故基,上建塔。時常放光明,如有祈請,或可遂願。這是如來說《普門陀羅尼》等經的重閣講堂遺址。
講堂旁不遠有塔,其中有阿難的半身舍利。離這裏不遠有數百座塔,具體數字也弄不清楚,這是一千個獨覺在這裏涅的地方。
吠舍厘城內外四周,聖跡很多,難以列舉。形勝故墟像魚鱗之多,峙立不斷。歲月遷移,炎涼更替,林木既已摧殘,池水也都幹涸,隻留下朽株的痕跡,作為明顯的標誌。
大城西北行五六十裏到一大塔,這是栗昌葉反婆子舊譯離車子,誤辭別如來的地方。如來從吠舍厘城前往拘屍那國,栗婆子們聽說佛將要涅,便相從哭送。世尊見她們這樣哀傷戀慕,無法用語言慰喻,便用神力變出一條大河來攔阻。河岸非常高深,波流迅急。栗婆們止住悲慟。如來留缽作為紀念。
摩訶提婆本生故事。
吠舍厘城西北不到二百裏有一舊城,荒蕪多年,居人稀少。其中有塔。這是佛從前為諸菩薩、人、天神大眾引說本生故事,修菩薩行時,曾在這裏轉生為轉輪王,號摩訶提婆大唐語言是大天,有七寶呈祥瑞,應統治四天下。但他看到了衰變的表現,體會到無常變化的道理,便一心想拋棄世俗,不願做國王,舍國出家,穿上袈裟,修習正法。
七百聖賢重新結集處。
從城東南行十四五裏到一大塔,這是五百聖賢重新結集的地方。佛涅後一百一十年時,吠舍厘城比丘們脫離佛法教導,實行荒謬的戒律。這時長老耶舍陀住在薩羅國,長老三菩迦住在菟羅國,長老厘波多住在韓若國,長老沙羅住在吠舍厘國,長老富蘇彌羅住在波羅梨弗國。這些大羅漢心得自在,通曉[經、律、論]三藏和三明智慧,有崇高的聲譽,為大家所熟悉,都是尊者阿難的弟子。當時耶舍陀就派遣使者告訴各位聖賢,都到吠厘城來集會。會上還缺一人未滿七百之數。這時富蘇彌羅以天眼看見大聖賢們正在集議法事,便運用神足來到法會。這時三菩迦在大眾中袒裸右臂,跪下來高聲道:“大家肅靜!請心懷敬意,想想吧!自從大聖法王作為一種手段涅以來,時間雖然已經過很久了,但他的言教尚在。吠舍厘城懈怠的比丘們,竟然造出荒謬的戒律,提出十件事,違背十力法教。現在諸位聖賢深刻地了解到這是犯法。我們遵照高僧阿難的教誨,思念報答佛的恩典,重新宣布佛的旨意。”這時大眾都悲喜交集,便召集比丘們,根據戒律,斥責和製止他們錯誤的行為,廢除了他們荒謬的戒律,闡明了聖教。
濕吠多補羅寺。
七百聖賢結集處南行九十裏,到濕吠多補羅寺,有裝飾輪魚的層台,飛起彩簷的重閣。僧徒清肅,都學大乘教法。其旁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和他們散步的遺跡。旁有塔,為無憂王所建,有如來從前往南到摩揭陀國,往北到吠舍厘國時,在這裏中途休息的遺跡。
阿難涅?分身的故事。
濕吠多補羅寺東南行三十餘裏,在恒河的南北岸各有一塔,這是尊者阿難陀分身給二國的地方。阿難陀是如來的堂弟,博學而能概括理論,廣通物理並能深入理解,佛去世以後,繼大迦葉任持正法,教導學人。他在摩揭陀國樹林中散步,見一沙彌通讀佛經,章句錯謬,文字紛亂。阿難聽了,追憶如來,很有感觸,便到這沙彌住的地方,對他當麵教授。沙彌笑道:“高僧您年紀大了,所說的都是錯誤的。我的老師是高明的,他正在壯年,我得到他的親自教誨,這是不會錯的!”阿難沉默不語,退了出來,歎道:“我年紀雖已老邁,為了眾生才在世上這麽長久主持佛法。但眾生的汙垢實在太重,難以聽我的教誨。我現在久留世上也沒有什麽用處,可以從速涅了。”於是他離開摩揭陀國往吠舍厘國。在渡過恒河,船到河中間的時候,摩揭陀國王聽說阿難離去,戀念情深,便率兵馬前來追請,數十萬軍隊排列在南岸。吠舍厘國王聽說阿難要來,悲喜交集,也集合軍隊飛快前來迎候,數十萬人眾屯集北岸。兩軍相對,旌旗蔽日。阿難怕他們要打起來,互相殘殺,便從船中起來,上升到天空中,現示神變,很快就涅,火化焚骸。骸骨分成了兩半:一半墮南岸,一半墮北岸。於是二王各得一份,全軍慟哭,俱還本國,建塔供養。
從這裏東北行五百餘裏,到弗栗恃國北方人稱為三伐恃國。在北印度境內。
弗栗恃國。
弗栗恃國方圓四千餘裏,東西長,南北狹,土地肥沃,花果茂盛,氣候微寒,人性急躁。人們大多信奉外道,少數敬仰佛法。寺院有十餘所,僧徒不足千人,大小二乘都一起學習。外道神廟有數十座,信徒很多。此國的大都城號占戍拿,大部已頹毀。故宮城中還有三千餘人家,像村鎮一樣。大河東北有寺,僧徒很少,學業清高。
化度漁人處及諸遺跡。
從這裏西行,靠河邊有塔,高三丈餘,南麵有長河如帶,這是大悲世尊度漁人的地方。過去佛在人世的時候,有五百漁人結伴在一起捕魚。他們在這河流中捕獲到一尾大魚,有十八個頭,每頭兩隻眼。漁人們正要殺死它,如來在吠舍厘國用天眼看見,心生悲憫,想乘這個時候進行化導,利用這個機會啟發他們。便告訴大眾說:“弗栗恃國有大魚,我想去化導它並啟悟漁人。你們也應知道現在正是時機。”於是大眾擁簇如來,用神足升至空中,來到河邊,大家像往常一樣給如來敷設座位。如來便告訴漁人說:“你們不要殺魚!”他又運用神通,開方便門,使大魚受威力感悟,知道前生事情,並能操人語,懂人情。這時如來明知故問道:“你在前身犯了什麽罪,以致轉入了醜惡的道路,變成這下等的東西?”魚道:“我過去承受福慶,得以生於豪族之家。我就是大婆羅門劫比他。我恃著貴族種姓,蔑視和欺淩別人,又仗著自己見多識廣,鄙賤經法,以輕慢之心毀謗諸佛,用醜惡的語言辱罵眾僧,把他們比為駝、驢、象、馬等醜類。由於這些惡業,我才變成這下等的東西。但我還由於過去的一點善行,生逢佛在世,親眼見大聖化導,受到大聖的教誨。因而懺悔過去的所作所為,感謝教化。”如來乘機攝取教化,像引導開路一樣。魚既聞法,便命終死去,借著這個福力,上生天宮,於是自己觀察,看到了之所以轉生成這樣的原因,了解這是宿命的結果。為了報答佛的恩典,便與諸天神大眾接踵來到如來這裏,右繞退立,手持天寶香花,作為供養。世尊又指示漁人,對他們說妙法。於是漁人們都感悟。真誠地向佛禮敬和懺悔,破網焚舟,歸真受法。他們既穿上了僧衣,又聽了真理,都得脫離塵俗,證得羅漢果。
度漁人處東北行百餘裏,故城的西麵有塔,為無憂王所建,高百餘尺,是佛從前在這裏六月說法度諸天神和人的地方。從此往北一百四五十步,有小塔,是如來從前在這裏為比丘們製定戒律的地方。再往西不遠,有如來發、指甲塔。如來從前在這裏的時候,遠近各處的人都趕了來,爭相焚香散花,燈火不絕。
從這裏往西北一千四五百裏,越山入穀,到尼波羅國在中印度境內。
尼波羅國。
尼波羅國方圓四千餘裏,在雪山中。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餘裏,山川相連,適宜莊稼,多花果。出產赤銅、牛、命命鳥。買賣用赤銅錢。氣候寒冷,風俗險僻,人性剛獷,不重信義,不學技藝而有工巧。形貌醜陋,兼信邪正。佛寺和外道神廟相鄰連接。僧徒有二千餘人,大小乘都兼學。外道異學的數目不詳。
國王是刹帝利種姓、栗婆部族人,誌學清高,純信佛法。近代有王名鴦輸伐摩大唐語言是光胄,是個很聰明有學問的人,撰有《聲明論》。他重視有學問和道德高尚的人,遠近都知名。
小水池。
都城的東南有小水池。人們以火投入,水便生火焰;投入其他東西,也起火燃燒。
從這裏再返回吠舍厘國,向南渡過恒河,到摩揭陀國舊譯摩伽陀,又譯摩竭提,均誤。在中印度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