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章 羯若鞠國(3)

  城東南不遠,靠近恒河河岸,有一座塔,是無憂王建造的,高二百餘尺。如來過去曾在這裏說法三個月。塔旁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場所的遺跡。這裏還有供奉如來頭發、指甲的青石塔。旁邊的寺院有和尚二百多人,佛像裝飾得威武嚴肅,栩栩如生。寺院內的台閣宏偉壯麗,奇特的結構鬱然興起。從前佛陀馱婆大唐語言是覺使論師曾在此處撰寫一切有部派的《大毗婆沙論》。

  從這裏向東南走七百多裏,渡過恒河向南、閻牟河的北麵,就到了缽邏耶伽國在中印度境內。

  缽邏耶伽國。

  缽邏耶伽國,方圓五千餘裏。此國大都城在恒河與閻牟那河合流處,方圓二十多裏。莊稼長勢茂盛,果木繁密。氣候溫和舒暢,風俗溫順善良。人民喜好學藝,信仰外道。寺院兩所,和尚很少,都學習小乘法教。外道神廟數百所,異教徒很多。

  如來遺跡及提婆故事。

  在大城西南方向的瞻博迦花林中,有一座塔,是無憂王建造的。塔基雖然有些傾斜下沉,仍高達百餘尺。從前如來曾在這裏降伏外道。塔旁還有供奉佛發、指甲的塔和佛散步場所的遺跡。

  發、指甲塔旁,有所舊寺院,這是提婆大唐語言是天菩薩作《廣百論》挫敗小乘,降伏外道的地方。當初,提婆菩薩從南印度來到這個寺院時,城裏住著一個外道婆羅門教徒。他高談闊論,很有名聲,雄辯的口才,講起來滔滔不絕。他根據名稱去探求實質,反口向對方質問,把言辭使用窮盡。他平素知道提婆菩薩知識淵博,造詣精深。他想挫敗提婆的鋒芒,於是從名字開始向提婆菩薩發問:“你叫什麽名字?”提婆回答:“名天。”外道問:“天是誰?”提婆答:“是我。”外道問:“我是誰?”提婆答:“是狗。”外道問:“狗是誰?”提婆答:“是你。”外道問:“你是誰”?提婆答:“是天。”外道問:“天是誰?”提婆答:“是我。”外道問:“我是誰?”提婆答:“是狗。”外道問:“狗是誰?”提婆答:“是你。”外道問:“你是誰?”提婆答:“是天。”這樣循環不已,外道才明白。自此以後,婆羅門非常敬佩提婆菩薩的風趣和計謀。

  天祠及傳說。

  城中有一所外道神廟,裝飾得光彩輝耀,高大華美,廟內靈異很多。根據它的典籍的記載,這裏是眾生修福的最好地方。能在這裏施舍一錢,其功德要超過在其他地方施舍千金。若是能不惜生命在祠中捐生,那就會永無窮盡地享受上天賜給的福樂。外道神廟堂前有一棵大樹,枝葉繁茂,密不透光。有一個吃人的鬼在樹上居住,因此,樹周圍留下很多人的遺骨。有人來到這祠堂裏,沒有不輕生舍命的。因為來人一方麵害怕那些荒誕的傳說,另一方麵又被神靈所引誘。從古至今,人們習慣於這種荒謬的做法,而不加以改變。近來有一個出身於高貴家族的婆羅門子弟,他通達事理,足智多謀,辦事機敏,極有才幹。他來到祠中對眾人說:“積習陋俗是很難誘導的,我隻有與他們共事,然後才能濟度感化他們。”隨後又攀登到大樹上,俯身對眾親友說:“我要死啦!過去說這裏的傳聞是詭妄之談,如今才驗證它是真實的。天仙伴隨著舞樂在空中接我,我就要在這個勝境中捐棄我這平庸的身軀。”說罷,立即就要縱身下跳,自尋絕命。親友們都勸說,他也不肯轉變。於是眾人便在大樹周圍鋪滿衣服,等他投身下跳,得以保全性命。婆羅門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說:“我隻聽見諸天神在空中召喚,這是邪神在誘引,並沒有得到天的福樂呀!”

  大施場及修苦行者。

  大城東,恒河與閻牟河會合的地方,有一個寬十餘裏的地段。這裏土地高朗幹燥,細沙彌漫。從古至今,各國國王和豪門貴族,凡是要進行布施的,沒有不到這裏來的。周濟窮人的財物不計其數。因此,這裏被稱為“大施場”。現在戒日王繼承前人未竟的功業,忠實按照施舍的先例,每隔五年,把平時積蓄的資財,一下子都舍光,這個施場聚集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在第一天,首先供上裝飾著許多珠寶的大佛像,並擺上奇珍異寶,奉施佛陀;其次施舍給常住大施場的僧侶;再次是眼前的眾人;更次是才學出眾,博學多能的學者;接著是外道學徒和隱士,最後是鰥寡孤獨的貧窮乞丐。珍奇玩物,美味佳肴,應有盡有。戒日王按照上述次序,全部施舍周到。府庫裏的錢財、服飾、玩賞的物品都施舍盡了,接著把頭上戴的明珠、身上掛的瓔珞,一一布施,沒有一點後悔之意。布施完畢還高興地說:“多高興啊,凡我所有的,都已存入金剛般堅固的寶藏了!”從此以後,各國的君王又分別向戒日王奉獻珍寶服飾,不到十天,府庫又充實起來了。

  大施場東邊兩河合流口,每天都有幾百人投河自殺。那裏的風俗認為,如果你想至天,那就在這個地方絕食自沉,沐浴中流,洗掉自身的罪過。因此,別的國家和遠地方的人都相繼來到這裏,絕食七日,然後跳水溺死。就連猿猴、野鹿等動物,也成群來到河邊,有的洗了洗就回去了,有的就在這裏絕食而死。正當戒日王進行大施舍的時候,有一隻獼猴住在河邊,它獨自隱匿在樹下不吃不喝。過了幾天就餓死了。所以,有些外道修苦行者,在河中立一高柱,每天天快亮的時候,便爬到柱子上邊,用一隻手抓住柱子頂端,一隻腳踩在柱子旁邊的小木樁上,另外的一手一足則懸空外伸,大腿伸直,挺著脖子,瞪著眼睛,看著太陽向右轉動,等到日暮,接近黃昏的時候,才從柱端下來。這樣的苦行者有數十個。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苦行,能使自己跳出輪回,有的人幾十年都沒有鬆懈停止。

  從這裏向西南就進入大森林中。惡獸、野象成群地襲擊旅行的人,如果不是很多人結夥行走,那就很難通過。走了五百多裏,到達賞彌國舊時叫拘彌國,訛。在中印度境內。

  賞彌國。

  賞彌國,方圓六千多裏。此國大都城方圓三十多裏。這個國家土壤素稱肥沃,適於種植。多種粳稻,甘蔗繁茂。氣候炎熱,風俗剛猛,人們喜好學習典籍技藝,喜好積德行善。有寺院十多所,多已倒塌荒蕪。和尚三百餘人,學習小乘教。外道神廟五十多所,外道徒很多。

  刻檀佛像。

  城內故宮中有一座大精舍,高六十餘尺。裏邊有檀木雕刻的佛像,上懸石蓋,那是鄔陀衍那王大唐語言是出愛。舊時叫優填王,訛製作的。佛像不斷顯靈,神光時時照射。各國國王都想仗恃自己的力量把這尊刻檀佛像舉起,雖然人數眾多,卻沒有能夠挪動。於是各國隻好畫像供養,大家都說自己得到的是真像。談到這些像的原跡,就是這尊刻檀佛像。當初,如來成佛以後,上升天宮,為母說法,三個月沒有回來。國王由於想念和敬仰如來,就想用畫把如來的形象描繪出來。於是請出尊者沒特伽羅子運用神通力,把繪畫的工匠接上天宮,親自瞻仰如來神妙的相貌,然後雕刻了這尊檀木佛像。當如來從天宮回來時,這尊檀木雕像起來迎接世尊,世尊安慰說:“做教育感化人的事情是很辛勞的吧?開導末世,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啊!”

  從精舍向東一百多步,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場所的遺跡。旁邊不遠,有如來用過的水井及浴室,水井還能打水,浴室已經倒塌。

  具史羅、世親、無著及諸遺跡。

  城內東南角有故居遺址,這是具史羅舊時叫瞿師羅,訛長者的故居,這裏,有佛精舍和供奉佛發、指甲的塔,還有一處舊房基,是如來的浴室。

  離城東南不遠有一所舊寺院,是具史羅長者的舊園。寺院中有塔,是無憂王建造的,高二百多尺。如來在這裏說法好幾年。塔旁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場所的遺跡。還有供奉如來頭發、指甲的塔。寺院東南樓上有一舊磚室,世親菩薩曾經住在這裏撰寫《唯識論》,挫破駁斥小乘教,責難各種外道。寺院東庵沒羅林中有座舊房基,無著菩薩曾在這裏著《顯揚聖教論》。

  城西南九裏的地方,有座毒龍石窟。從前如來降伏了這條毒龍,在石窟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像。此事雖然見於書傳,但是現在已經看不見了。旁邊有塔,是無憂王建造的,塔高二百餘尺,旁有如來散步場所的遺跡和供奉頭發、指甲的塔。得病的人們來這裏祈求,很多都能痊愈。

  釋迦法教的消逝,此國在最後。所以上自君王,下及百姓,一進入國境,自然感傷,無不飲泣,悲歎而歸。

  迦奢布羅城伏外道遺跡。

  在龍窟東北方向的大森林中,走七百多裏,渡過恒河,往北就到了迦奢布羅城。此城方圓十多裏,居民生活富足康樂。城旁原有一所舊寺院,現在隻剩下了地基,這是從前菩薩降伏外道的地方。這個國家的先王因為懼怕邪端異說,想毀滅佛法而尊崇外道。他從許多外道徒中招來一個論師,聰明敏捷、才能出眾,明曉深奧精妙的至理。他寫了一本荒誕的書,有一千頌,總共三萬二千字,詆毀佛法,立本派為正宗。國王於是把僧徒們召集起來,讓他們辯論,如果外道勝利,那就毀棄佛法;如果僧徒們沒有失敗,那就割掉外道的舌頭請求僧徒原諒。此時僧徒們很害怕辯論失敗,他們聚在一起議論說:“智慧的太陽已經落下,佛法這橋梁將被拆毀,國王同外道結成集團,我們怎麽能抵擋得住呢?事態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我們還能拿出什麽好辦法呀!”眾僧徒都沉默無言,沒有敢提出論點的。當時菩薩還很年幼,聰明善辯,博識多聞,風度儀範,宏大深遠,他在眾人中揚言:“我雖然不是一個聰敏的人,但請讓我陳述一下我的謀略。應該讓我趕快接受國王的命令。如果我們的高深的理論得勝,這是佛祖保佑的緣故。如果爭論失敗了,那可以說因為年幼無知。這樣,進退就都有說法了。佛法、僧徒都不會受什麽損失。”眾人都說同意他的辦法,就照他說的那樣做。不久,遵王命令,在辯論席上就座。外道於是提綱挈領,用抑揚頓挫的聲調,誦讀他所持的觀點,等待對方提出異議。菩薩聽了外道的論述後笑著說:“我得勝了。你們是讓我倒著背誦呢,還是隨便顛倒了詞序來背誦呢?”外道茫然若失地說:“你不要自高自大呀!能夠領悟話語中的意思,就算得勝。你先按順序複述這篇文章,然後解釋它的涵義。”菩薩就仿照他的聲調,講述文章的意義,文理用詞都沒有錯誤,韻味意境也一點不差。外道聽完就想割掉自己的舌頭認輸。菩薩說:“割斷舌頭,並不能表明你真心謝罪,隻有改掉你遵循的法規,才是真正的悔悟。”於是就為他講解佛法,使他心領神會。國王也舍棄外道邪說,尊崇佛法。

  菩薩降伏外道的那所寺院旁邊,有一座塔,是無憂王建造的。塔基雖然傾斜下沉,但仍高二百多尺。如來曾在這裏說法六個月。旁有如來散步場所的遺跡和供奉如來頭發、指甲的塔。

  從這裏向北走一百七八十裏,到達索山格反迦國在中印度境內。

  索迦國。

  索迦國,方圓四千多裏。此國大都城方圓十六裏。穀物豐盛,花果繁多。氣候溫和,舒暢宜人,風俗淳樸。好學不倦,修德求福,信仰堅定,決無二心。有寺院二十餘所,和尚三千多人,都學習小乘正量部法教。有外道神廟五十餘所,外道很多。

  大城附近諸遺跡。

  城南道路左側,有所大寺院。從前提婆設摩阿羅漢在這裏撰寫《識身論》。主張無我無非我。瞿波阿羅漢撰寫了《聖教要實論》,主張有我也有非我。他們在學說上各執己見,爭論很激烈。菩薩又在這裏說法七天,挫敗小乘教一百個論師。寺院旁有塔,高二百多尺,是無憂王建造的。從前如來曾用六年時間在這裏說法,誘導僧俗。說法處旁邊有一棵奇樹,高六七尺。雖然年複一年傳了不少代,但這樹卻沒有絲毫的增減。從前如來曾在這兒剔牙淨齒,將用過的樹枝丟棄在地上,後來竟然生根長成小樹,至今仍很繁茂。很多持有異端邪見的人和外道爭著砍伐小樹,但不久又生長出來,同原來一樣。旁邊不遠,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及散步場所的遺跡。又有存放如來頭發、指甲的塔。聖跡一個連著一個,林木池塘,交相輝映。

  從這裏向東北走五百多裏,到達室羅伐悉底國舊時叫舍衛國,訛。在中印度境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