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位於西亞東部,與巴基斯坦、伊朗、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國相鄰。阿在東北部通過狹長的瓦罕走廊同我國接壤,兩國邊界線長約75公裏。阿富汗沒有出海口,距離最近的外部出海口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此外,它也通過土庫曼斯坦和伊朗與外界保持陸上交通聯係。
阿富汗土地麵積65.5萬平方公裏,是一個多山的內陸國家,號稱“亞洲的瑞士”。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麵積的4/5,可耕地僅占3%。境內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平原、南部及西部荒漠地區夏季炎熱幹燥,冬季溫暖少雪;山區夏季涼爽,雨量較多,冬季嚴寒多雪。主要宗教是伊斯蘭教。人口目前估計為3000萬,幾乎所有居民都是穆斯林。
一、阿富汗傳統中立的形成及其危機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有限的領土和人口及落後的社會經濟決定了其傳統中立外交的形成。
作為內陸國的阿富汗位於亞洲的中央、西亞的東端,地處西亞、中亞、南亞和東亞四大地區之間,因而具有重要的地緣意義。盡管資源相對缺乏,但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阿自古以來即成為東西方貿易、文化的重要通道和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絲綢之路即取道喀布爾和赫拉特,而佛教、祆教和伊斯蘭教均經阿富汗由西向東傳入中國,尤其是對南亞次大陸而言,阿富汗成為其最重要的陸上門戶,曆史上的亞曆山大大帝、迦色尼王朝國王馬穆德和印度莫臥爾王朝的奠立者巴布爾均由阿富汗入侵印度。因此,阿富汗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曆史上看,阿富汗一直是一個緩衝國,周邊列強為爭奪對阿的控製權而激烈鬥爭。13-14世紀,薩非王朝的波斯與莫臥兒王朝的印度為此而爭鬥不息。1747年,阿富汗近代國家的創立者阿赫美德正是以波斯將領的身份舉兵反叛,在波斯和印度兩大帝國的夾縫間建立起曆史上第一個普什圖國家的。建國後至1978年,阿富汗中立外交的形成和演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鞏固獨立國家的時期(1747-1839)。阿赫美德建國後,立即向波斯和印度兩大帝國作出反擊。他驅逐了國內的波斯和印度軍隊,並多次入侵印度。他所建立的國家版圖遼闊,在南方包括了今天巴基斯坦的拉合爾、卡拉奇等地,直抵印度洋邊。但好景不長,此時已是殖民主義向亞洲大陸急劇擴張的時代,而阿富汗內部血腥的王位之爭也極大地削弱了這個新興國家的力量。在阿赫美德死後,阿富汗的領土萎縮,它重新成為一個內陸國。在北方,沙俄向中亞步步進逼;在南方,英國取代葡萄牙和法國成為印度的主人;而波斯則成為俄國的仆從。阿富汗在劫難逃。
(2)中立外交的萌芽及阿富汗的半殖民地化(1839-1919)。19世紀,亞洲腹地出現所謂的“大博弈”(Great Game)。其中,俄國不斷蠶食中亞汗國,試圖威脅英屬印度;而英國則穩步地向西北印度擴張,極力阻止俄國的南下。阿富汗在兩大列強之間無所適從,而野心勃勃的英國於1839-1842年發動了第一次侵阿戰爭,但遭到失敗。1879-1881年爆發第二次英國侵阿戰爭。英軍再次遭受失敗,但最後卻迫使阿富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甘達馬克條約。根據條約,英國控製了其外交權,從而使阿富汗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
新國王阿卜杜爾·拉赫曼(1880-1901年在位)開始認真考慮阿富汗未來的外交政策。在他看來,阿富汗如同“兩隻獅子之間的一隻山羊,或者夾在兩塊磨石之間的一粒小麥”。L。Dupree。Afghanistan,Princeton,1980,p。415.顯然,唯一現實的選擇是同時保持與兩大帝國的友好關係,他在登基前致英國人的信中表示,希望“使阿富汗人永遠置於兩大帝國的光榮保護之下”。這是阿富汗傳統中立的發軔,拉赫曼的兒子哈比布拉(1901-1919年在位)繼承了這一政策。
在英國和沙俄的主持下,近代阿富汗的邊界在拉赫曼時期最終確定了,兩大帝國由此攫取了阿的大片領土。為了“完善”阿富汗的緩衝國地位,英國擅自將屬於中俄交涉地區的瓦罕走廊交給阿富汗,從而使英俄的領土避免了直接接壤。
因此,形成阿富汗中立傳統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包括國內國外兩個方麵。第一,重要的戰略位置。山國阿富汗地扼南亞的門戶,為兵家必爭之地。第二,地小民弱的國情。阿人口不多,經濟落後,軍隊弱小,社會組織鬆散,綜合國力不足。第三,周邊的亞洲國家無從形成對抗西方的聯盟。亞洲鄰國麵臨著內部的社會政治危機和外來壓力,自顧不暇,相互間存在紛爭,聯盟絕無可能。第四,英俄的競爭。英俄在亞洲互為敵手,但為避免正麵衝突,兩國尤其是英國希望把阿富汗作為緩衝國。而阿富汗從與雙方的交往曆史中,也認識到中立是維護國家獨立的唯一選擇。最終,這種在大國間的中立發展到了在兩大軍事集團間的中立。
(3)中立外交正式形成時期(1919-1953)。1919年,阿富汗在第三次英阿戰爭之後,成功地獲得獨立。國王阿馬努拉(1919-1929年在位)展開了全方位的外交,蘇俄成為第一個承認阿富汗的國家,向阿馬努拉提供了大量經濟軍事援助,兩國還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阿富汗對英俄兩國始終懷有戒心。因此,喀布爾大力發展與在本地區沒有殖民傳統的德國、意大利及土耳其、伊朗等穆斯林鄰國的關係。1929年,阿馬努拉因推行過於激進的改革而被推翻,但王族成員、前國防大臣納第爾隨後建立的穆沙希班王朝大體繼承了他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阿富汗宣布中立,同時驅逐了來自西方國家和軸心國的非外交人員,避免了英蘇對阿富汗的可能入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英國撤出南亞,美蘇冷戰取代了英蘇對立;印巴實現分治,阿富汗因為領土問題與巴基斯坦發生爭端(“普什圖尼斯坦”問題)。同時,阿富汗積極謀求經濟和軍事援助,以推動國家的現代化。然而,阿富汗在爭取美國支持方麵遭遇挫折。
(4)中立政策的調整(1953-1978)。1953年出任首相的達烏德親王轉而加強了與蘇聯的關係,莫斯科向阿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軍事、經濟援助和外交上的支持,並承擔了阿軍官的培訓工作。這一舉措對阿富汗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因此加強了對阿的援助,來自東西方的大量援助使阿富汗成為“經濟上的朝鮮”。但喀布爾也致力於發展與第三世界的關係,它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之一,並與中國、印度等亞非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1963年,查希爾國王(1933-1973年在位)迫使達烏德下台。他開始傾向於美國,但並未放棄中立政策。1973年,在親蘇勢力的支持下,達烏德發動政變重新上台,建立共和國。雖然達烏德初期有所親蘇,他不久就作出調整,再次恢複了中立傳統,直到1978年親蘇勢力發動政變為止。
阿富汗中立與瑞士、奧地利、芬蘭等國不同。這些國家屬於中立國,其中立得到國際條約的保證,較為穩固。而阿富汗的中立隻是一種外交政策的選擇,缺乏國際保證,一旦鄰近的大國決心侵犯其主權,其獨立的喪失就是必然的,不結盟運動組織成員國的地位於事無補。
二、戰後阿富汗社會經濟矛盾的加深與政治危機
阿富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普什圖人為主體民族,其他民族包括塔吉克人、哈紮拉人、烏茲別克人、俾路支人、土庫曼人等。從地域上看,普什圖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東南方,而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在北方。為了控製北方,從阿卜杜爾·拉赫曼時代起,政府就一直在推動普什圖人向北方移民。另外,部落在阿社會關係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存在於遊牧社會中,而且存在於定居的農業社會中,在城市裏也有影響。從宗教上看,絕大多數阿富汗人為穆斯林,而穆斯林中基本上為遜尼派,什葉派主要限於哈紮拉人,後者為蒙古人後裔,其社會地位低下。因此,阿富汗存在著深刻的民族、部落和教派矛盾。
阿富汗的經濟相當落後,基本上以農牧業為主,處於靠天吃飯的境地,易受自然災害(如旱災)的影響,基礎設施和工業則更為原始,國內沒有像樣的公路,鐵路完全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富汗政府開始努力發展經濟,1956年製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政府投資的結果,是經濟有了一定發展。教育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問題很多,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經濟發展資金嚴重依賴外援。由於本國的積累能力低下,外援在阿富汗前三個五年計劃實際投資中占到80%左右。第二,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產生了一些問題,如企業效益低下、農牧產品價格偏低(主要農牧產品和出口產品如紫羔羊皮、羊毛、棉花等均由政府收購)、嚴重的徇私舞弊、私人資本的發展受限等。第三,農牧業發展緩慢。其技術水平未有大的變動,大量土地和牧畜仍然掌握在大地主和大牧主手中,生產仍受到自然條件的重大製約。第四,教育與經濟發展脫節。由於大中畢業生的人數超過經濟所能吸納的規模,部分畢業生無法就業,而已經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畢業生則因工資低微而心懷不滿。第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表現在地區、民族、教派、部落等方麵,從而與固有的社會矛盾相交織。例如,什葉派的哈紮拉地區經濟水平就較低。
此外,阿富汗的社會矛盾還有兩個方麵。首先是政府的世俗化政策與保守勢力的矛盾。阿富汗王室與政府一直致力於世俗化,尤其是在1959年,政府大力提倡婦女不戴麵紗,從而使阿婦女的解放運動推進了一大步。此後,婦女在教育、就業、參與社會活動等方麵均取得重大的進展。但是,此舉激怒了國內的保守勢力,他們曾於1959年發動了騷亂。其次,盡管經濟發展緩慢,但畢竟出現了階級分化,特別是在大城市中,這孕育了新的衝突。
穆沙希班王朝從阿馬努拉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而致力於漸進的現代化政策。有:(1)左翼,包括親蘇的人民民主黨和主張走中國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火焰派;(2)伊斯蘭主義,即穆斯林青年會;(3)自由主義派,如進步民主黨;(4)保守的宗教勢力,支持君主製,但反對世俗化改革和左翼。1965-1968年,國內出現了大規模的學潮、工潮,甚至農民也參加了示威運動,而左翼與保守勢力發生了正麵衝突。麵對政局的動蕩,身受左右翼夾攻的王室從過去依靠知識分子推進現代化,轉而依靠保守力量對付左翼。在1969年選舉出的國會中,部落酋長的席位明顯增長,而宗教領袖則是人數最多的職業集團。
從表麵上看,20世紀60年代阿富汗的社會矛盾係由社會分化而來(後來發動政變的親蘇軍官也出自中下階層),並展現為不同意識形態的分歧,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從深層次看,阿富汗的社會政治危機是由現代化的初步發展所造成的新的矛盾與原有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產物。
盡管阿富汗的經濟仍相當落後,但現代化畢竟有一定發展,由此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產業工人、知識分子和其他中等階層。知識人才的供過於求、政府公務員(包括教師)的低工資、各社會集團從有限的現代化發展中獲益不均、主張世俗化的城市階層和婦女與保守勢力的摩擦等是造成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政局動蕩的重要原因,而新興的反對派分別從國外(左翼和自由主義)和傳統文化(伊斯蘭教)中尋求思想武器和政治支持。
但是,這種意識形態的鬥爭與阿既有的社會矛盾又相互交織。例如,人民民主黨的人民派主要來自普什圖人中地位較低的吉爾查依人,而旗幟派則來自上層、包括杜拉尼人中的失意者;火焰派基本上是社會地位低下的什葉派,尤其是哈紮拉人;非普什圖少數民族也在反對派中占據了突出位置,如穆斯林青年會的領導人之一拉巴尼、馬蘇德和旗幟派領袖卡爾邁勒均為塔吉克人。從社會階層上看,各反對派組織的領袖主要是知識分子,其中一些人甚至曾留學美國(如人民派領袖阿明)。從社會思潮上看,它們表現出兩極化傾向,即以激進左翼和保守派別為主體,而溫和的自由主義派則力量弱小,這既是阿富汗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反映,也是外來勢力(蘇聯)插手的結果。
20世紀60年代,上述政治力量中實力最為雄厚的為左翼的兩大組織,即人民民主黨和火焰派。在蘇聯的扶植下,前者逐漸居於上風,其中的旗幟派並與前首相達烏德聯合於1973年推翻了君主製,建立共和國,查希爾國王流亡海外。達烏德在內政外交上基本繼承了查希爾的路線,並在政權穩固後將人民民主黨逐步排除在權力之外。1975年,穆斯林青年會發動了第一次反政府騷亂,預示著伊斯蘭主義作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崛起。
三、蘇聯入侵與阿富汗政治結構的解體
1978年以前,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的阿富汗與東西方同時保持著平衡的關係,而東西方也在阿富汗維持著某種默契。阿富汗是蘇聯與中東交界的南翼唯一未加入西方主導的軍事條約的國家,美國默認蘇聯在阿的獨特地位,但希望保持阿富汗的中立地位,以經濟、文化滲透對抗蘇聯的經濟、軍事和政治滲透。盡管東西方在阿保持著大體上的平衡,但蘇聯向阿軍隊的滲透對阿富汗的主權和獨立構成潛在的威脅。
在國內,阿富汗政治的三大支柱是王室及自由化地主、知識階層(包括官僚、軍官等)和保守勢力(部落酋長、宗教領袖、少數民族領袖)。王室主張漸進地推動現代化改革,致力於經濟、社會、行政、軍事、文化的現代化,但在政治民主方麵則十分謹慎,其依靠對象是知識分子。但另一方麵,為了製衡追求政治民主化的知識分子,確保自身統治的合法性,王室又不得不維持與保守勢力的關係,其地位較為脆弱。隨著社會政治危機的加深,從知識階層中出現的左翼和伊斯蘭主義派對王朝統治構成嚴峻的挑戰。此外,王室內部還存在著查希爾與達烏德的個人鬥爭。
1978年,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建立了親蘇政權。戰後原有的政治結構和中立傳統終於被打破,穆沙希班家族的統治土崩瓦解。軍事政變之後,人民派與旗幟派發生衝突,前者獨掌權力;接著,人民派的溫和派領袖、黨的總書記塔拉基與激進派領袖阿明又起齟齬,阿明最終清除了塔拉基。人民民主黨、尤其是阿明奉行的激進的土地改革、婦女政策和親蘇外交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由伊斯蘭主義主導的反政府運動最終形成燎原之勢。由於擔心伊斯蘭主義浪潮危及中亞地區,以及在阿多年經營毀於一旦,蘇聯於1979年正式入侵阿富汗。
因此,阿富汗的悲劇是國內國外兩方麵原因形成的,而阿富汗原有的政治和外交架構在1978-1979年完全解體。阿富汗人民將1978年建立的人民民主黨政權視為非伊斯蘭的蘇聯傀儡,從而開始了一場包括社會各方麵的廣泛的反政府武裝鬥爭,這一鬥爭在蘇聯入侵後則演變為一場空前規模的全民抗蘇戰爭。
阿富汗的抵抗組織數量眾多,基礎不一。概而言之,他們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基於意識形態的組織和傳統組織,前者包括伊斯蘭主義、左翼和自由主義的組織,後者包括遜尼派傳統主義組織及部族、地區組織。最後,抵抗組織依據教派劃分,分別成立遜尼派七黨聯盟和什葉派八黨聯盟,總部分別設在巴基斯坦和伊朗。
因此,抵抗組織的政治結構是相當鬆散的。七黨聯盟是實力最強的政治聯盟,但內部圍繞著阿富汗未來的國家結構和前國王的作用(傳統主義三黨支持前國王)、內部權力分配和對有關各方和平倡議的態度等問題上均有分歧。有時,各組織的遊擊隊甚至發生火並,如伊斯蘭黨曾與馬蘇德的部隊發生多次流血衝突。
在對外關係方麵,抵抗組織得到了西方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的廣泛支持。其中,美國、英國、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是最主要的援助國,這些國家提供了大量的金錢、武器和人員培訓。因此,阿富汗成為美蘇全球冷戰的主戰場之一。但是,各援助國之間也存在分歧。美國、巴基斯坦和沙特隻援助遜尼派的七黨聯盟,尤其是激進的普什圖族的伊斯蘭黨,而伊朗向什葉派八黨聯盟提供援助。
阿富汗戰爭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麵,即它為激進的世界穆斯林反對“異教徒”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這些穆斯林來自伊斯蘭教世界,尤其是阿拉伯國家,其中不乏伊斯蘭主義者,而最著名的即是沙特富翁本·拉登。美國同樣為部分外籍“聖戰者”提供了培訓。
四、冷戰結束後的阿富汗及其未來前景
1989年,蘇聯被迫撤出了阿富汗。1991年蘇聯的解體,宣告了冷戰的結束。北方鄰國暫時退出了在阿富汗的角逐,這也為美國卸下了一個負擔,華盛頓轉而采取間接方式操縱阿富汗。
從19世紀以來,阿富汗第一次不再有大國的幹涉。於是,抵抗組織內部的矛盾開始表麵化,這些矛盾涉及意識形態、部落、民族、教派及領袖個人的爭權奪利。各個組織開始相互爭奪地盤,廝殺不休。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是拉巴尼的伊斯蘭促進會、希克馬蒂亞爾的伊斯蘭黨、什葉派的團結黨(原八黨聯盟)、從原喀布爾政權軍隊變節而來的烏茲別克民兵(領袖為杜斯塔姆),最後是新興的塔利班。內戰的血腥程度甚至超過蘇聯占領時期,因為城市第一次成為戰場,阿富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1996年,以極端的伊斯蘭主義為特點的塔利班占領喀布爾,並逐漸控製了全國90%的領土,北方聯盟退居北方一隅。由一個伊斯蘭主義政權取代另一個伊斯蘭主義政權(盡管塔利班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這在伊斯蘭世界尚屬首次。
塔利班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了和平,但內戰一直延續。另一方麵,新政權缺乏能力重建經濟,戰爭使已經千瘡百孔的國民經濟更加凋零,唯一興盛的行業是毒品的生產和貿易。
冷戰結束後,在中亞出現了從蘇聯中分裂出來的五個穆斯林國家,阿富汗與俄羅斯不再接壤。隨著內戰的進行,阿富汗的對外關係出現新的格局。巴基斯坦由於在蘇聯撤軍以前一直與阿富汗的關係不睦,它迫切希望在喀布爾建立一個對巴關係密切的政權,並且由此結束阿內戰,鋪設通往中亞的輸油管,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這與美國打壓俄羅斯、插手中亞的戰略不謀而合。因此,兩國繼續支持普什圖人的希克馬蒂亞爾,而在後者逐漸衰微後轉而支持崛起於巴基斯坦、同樣為普什圖人的塔利班。而敵視伊朗的沙特也加入了美巴的陣線。另一方麵,俄羅斯、伊朗則支持溫和的非普什圖人的北方聯盟。因此,在阿富汗出現了新的大國對峙格局,不過外國的卷入遠遠不及蘇聯占領時期。
如果說,1979年以前阿富汗在國際上影響不大的話,那麽在冷戰結束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阿富汗已經成了歐亞激進的伊斯蘭主義的大本營,而本·拉登也以此為基地展開其針對西方的恐怖活動。他們的活動範圍遍及俄羅斯的車臣、波黑、科索沃、馬其頓、克什米爾,甚至美國本土。由此可見,當代的阿富汗已不再單純是一個緩衝國了,其對外部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01年10月,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於12月一舉粉碎塔利班政權,從而結束了阿富汗內戰。阿富汗的重建進展大致如下:
(1)政治重建。2001年11-12月,在聯合國主導下,阿富汗4個主要派別的代表在德國波恩簽署了關於成立阿臨時政府的協議。得到美國支持的普什圖族首領卡爾紮伊出任臨時行政當局主席。12月,卡爾紮伊在喀布爾宣誓就職。2002年6月,大國民會議再度選舉卡爾紮伊為過渡政府領導人,在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北方聯盟在新內閣中獲得一些重要職位。2004年1月,新憲法在大國民會議獲得通過,確定阿富汗實行總統製。10月,卡爾紮伊贏得總統選舉,並於12月宣誓就職。2005年9月,阿富汗又舉行了議會選舉和省議會選舉,從而完成了美國設想的阿民主建國三步曲。
2002年1月,阿臨時政府與聯合國簽署了有關在阿境內部署國際維和部隊的協議,該部隊主要由歐洲國家特別是北約成員國的部隊組成。2002年7月,美國宣布阿富汗戰爭基本結束,1.8萬人的駐阿美軍轉而執行維持治安、打擊塔利班殘部的使命。2003年8月,北約正式接管國際維和部隊。2007年初,美軍和國際維和部隊共有4.7萬人。
但是,政治重建仍麵臨著重重困難。其一,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矛盾依舊,地方軍閥擁兵自重,為爭奪地盤而衝突。各派力量圍繞著政府職務展開明爭暗鬥,而北方聯盟的勢力逐漸衰落。在地方上,軍閥擁有各類武裝達17萬,他們幾乎占據了各省省長職位,並拒絕向中央納稅,但最終還是逐步納入了和平重建的軌道。2003年10月以後,政府開展了解除民間組織武裝的計劃,軍閥阿塔和杜斯塔姆解除了部分武裝。2004年10月卡爾紮伊當選總統後,任命了一個基本把軍閥排除在外的新內閣。
其二,政府機構效率低下,腐敗問題嚴重,軍隊和警察的重建緩慢。截至2007年初,阿富汗政府軍隻恢複到4.2萬人。裝備不足和低軍餉均影響到軍隊的規模和士氣。在警察中,有一些人同情塔利班。
其三,塔利班等反政府組織的活動死灰複燃。最初,希克馬蒂亞爾的伊斯蘭黨一直試圖顛覆臨時政府,襲擊駐阿維和部隊。而許多前塔利班領導人和基地組織成員則隱藏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的邊界地區。巴基斯坦曾主張把塔利班溫和派納入新政權,但遭到俄羅斯、印度等國反對,美國也放棄了最初的支持。2005年5月,阿政府宣布大赦所有叛亂分子,包括塔利班最高領袖奧馬爾,但後者表示拒絕。塔利班與基地聯合,逐漸恢複元氣,並從伊拉克的反美武裝那裏學習到自殺式襲擊的手段,展開了積極的反政府鬥爭。2002年7月,副總統卡迪爾遭暗殺,而各地的襲擊、綁架和暗殺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2005年選舉之後,塔利班加強了武裝進攻及自殺式襲擊,不斷造成阿富汗及外國士兵、官員、支持政府的平民以及援助機構人員的傷亡。2004年6月,在阿北方的中國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援阿公路建設項目遭到武裝分子的襲擊,造成11名中國工人死亡,4人受傷。
迄今為止,阿富汗軍警的數量仍然有限,隻能控製首都周圍地區。北約部隊負責各地治安,但隻有北部的治安形勢較好。南部和東南部塔利班的活動日益猖獗,而美軍的打擊成效不彰。顯然,伊拉克戰爭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使其無法全力關注阿富汗。北約部隊則存在成員國軍隊各自為政,一些國家不願參戰等問題,麵對日益活躍的塔利班束手無策。
(2)社會經濟重建。重建工作麵臨重重困難。據世界銀行統計,阿富汗有800萬人依賴食品救濟,500多萬人無家可歸,400多萬兒童成為孤兒,約有400萬難民分布在數10個國家;80%以上的基礎設施被摧毀。而且近年來持續不斷的幹旱、地震等天災造成莊稼歉收,75%的人口急需糧食救濟。據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10月的數據,阿富汗平均每5萬人僅有一名醫生,孕、產婦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另外,80%的學校已嚴重損毀,國內文盲率高達70%。
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的評估,阿富汗10年的重建預算投資需求為150億美元,而阿政府的估計是450億美元。從2001到2004年,國際社會先後召開過三次重建阿富汗籌款會議或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有關捐助國、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承諾在2002年內向阿提供超過18億美元援助,2004至2007年提供82億美元援助。不過,其中有許多援助並未兌現。
隨著形勢的好轉,已有大約300萬難民返回國內。教育事業開始恢複,婦女的權利和地位得到重新確認。2002年3月,阿富汗恢複了中斷10年的糧油和日用品配給製度。10月,發行新貨幣。同年下半年,政府通過投資法。2003年,國內的電訊係統開始逐步恢複。2002-2003和2003-2004年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分別達到28.6%和2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0-2001年度的129.3美元增長到2003-2004年度203.6美元。小學入學率從2000年的19.2%迅速恢複到2005年的86.5%。2005年,固定電話和手機的使用率為43.5‰,因特網的使用率為1‰。
但經濟仍然存在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尤其是罌粟生產不但恢複而且進一步擴大。2004年阿鴉片產量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其供應量占到全球的將近90%。2004年,阿富汗種植和販賣鴉片的收入占國家經濟收入的1/3以上,許多貧困農民以此為生,塔利班也從中獲得了大量收入。駐阿美軍和國際安全部隊為了在反恐及維和行動中得到當地軍閥的支持,對打擊毒品生產興趣不大。
(3)外交。阿富汗新政府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尤其重視發展同美、德、日和歐盟等主要提供援助的西方國家的關係,後者允諾在安全、經濟、技術和物資等方麵幫助重建。截至2004年,卡爾紮伊已3次訪美,2005年訪美期間雙方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印度、中國、伊朗等鄰國的高層互訪頻繁。2002年12月,阿政府在喀布爾與六個鄰國簽署了《喀布爾睦鄰友好宣言》,各鄰國承諾尊重阿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幹涉阿內政並致力於維護地區穩定。阿富汗也重視同聯合國的合作;卡爾紮伊曾出席過八國峰會、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北約峰會等重要的國際會議。由於新政權是美國軍事行動的產物,而阿富汗國內尚駐有美國軍隊,設有美國基地,這對其外交政策勢必產生微妙的影響。
阿富汗的經曆,證明了外來幹涉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大影響。無疑,美國的戰爭雖然能夠暫時結束一個政權的統治,但對於一個國家長期的發展其結果卻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