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講 阿以衝突的起源和早期演變

  一、巴勒斯坦的曆史變遷與猶太人

  巴勒斯坦(Palestine)麵積2.7萬平方公裏,位於地中海東岸。當地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公元前4000年左右他們從阿拉伯半島遷入,《聖經》因此稱巴勒斯坦為“迦南地”。公元前2千紀末,被稱為腓力斯人的“海上民族”侵入此地,巴勒斯坦之名由此起源。

  希伯來人與迦南人同為古代西亞閃族人的後裔。公元前2000年左右,遊牧的希伯來人從阿拉伯半島南部遷徙到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地區。此後,他們在族長亞伯拉罕的率領下西遷迦南,迦南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即“渡河(指幼發拉底河)而來的人”。相傳,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與神角力獲勝,被神賜名為“以色列”,意為“同神角力取勝的人”,因此希伯來人又稱“以色列人”。他們從此開始了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

  後來,迦南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希伯來人再次西遷進入埃及。由於不堪埃及統治者對希伯來人的壓迫,希伯來人在摩西率領下走出埃及。在西奈曠野漂泊的40年中,摩西聲稱上帝授予了希伯來人十條戒律,即著名的“摩西十戒”。希伯來人從此與耶和華訂約,接受後者為他們唯一的神。希伯來人終於在約書亞的率領下返回了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流淌著奶和蜜”的迦南。

  此後,希伯來人經曆了漫長的時間重新征服了迦南,完成了從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的過渡,其間也融合了部分當地的土著民族。當時的希伯來人分為兩大部落聯盟。即北方的以色列和南方的猶大。掃羅統一了兩大聯盟,戰勝了腓力斯人。此後大衛定都耶路撒冷,並趕走了腓力斯人。其子所羅門設立常備軍,鞏固了君主專製統治,並修建了著名的“第一聖殿”。所羅門死後,國家分裂為兩個王國,以色列建都撒瑪利亞,猶大國仍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722年,亞述滅以色列,將國王及其臣民遷移到兩河流域,弱小的猶大因繳納贖金得以幸免。公元前597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將城內所有居民擄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猶大宣告亡國,猶太人第一次大流散開始。

  在巴比倫之囚期間,希伯來人最終形成了救世主的思想。新巴比倫的強大及其宗教體製給猶大貴族和祭司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崇拜的耶和華此時已不再是一個限於一隅的民族神,而成了世界之神。他們希冀救世主的來臨,指引民族的複興。未來的王國將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統一王國。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皇帝居魯士征服了西亞,允許希伯來人重返巴勒斯坦。他們開始重建聖殿,即“第二聖殿”。這一時期猶太教得到重大發展,產生了經典《聖經》(基督徒稱為《舊約》)。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大軍席卷歐亞,猶太人開始第二次大流散,散落到南歐、北非和中亞各地。

  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占領巴勒斯坦。猶太人先後發動三次起義,公元前135年的最後一次起義失敗後,遭殺戮、拐賣的猶太人達100多萬,幸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家園,此為猶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作為主體的猶太民族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曆史從此結束。此時,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從猶太教中發展出了世界宗教基督教,耶路撒冷作為耶穌的蒙難地也成為基督教的聖地。

  7世紀阿拉伯帝國建立後,巴勒斯坦於公元637年成為帝國的一部分,由此開始了阿拉伯化、伊斯蘭化的過程。根據阿拉伯人的說法,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的地方,因而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地。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已被毀滅的第二聖殿的遺址上建造了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清真寺的西牆(西方人稱為“哭牆”)則成為聖殿僅存的遺址。16世紀初興起於小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於1518年把巴勒斯坦作為一個行省納入了其版圖內。自從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後,不斷遷入的阿拉伯人與當地的迦南人、腓力斯人以及後來的希臘人、羅馬人、土耳其人互相融合、同化,形成了有著共同信仰、語言和文化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在穆斯林的統治下,猶太人與基督教徒、祆教徒等非穆斯林被稱為“迪米”(“有經人”)。迪米人受當局的保護,其社會地位較低,他們必須繳納土地稅和人頭稅,不能擔任公職,也不得反對穆斯林。迪米人也不得騎馬和攜帶武器,其衣著和發型也有特殊規定。同時,他們在宗教和法律事務上完全自治。無論與羅馬時代還是與天主教歐洲相比,伊斯蘭世界猶太人的社會環境都是相當寬鬆的,他們與穆斯林的關係在總體上是和諧的。

  由於大流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在宗教、語言、文化、風俗、甚至體形特征等方麵都出現了明顯的區別,希伯來語還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已經成為死語言。在阿拉伯世界,猶太人逐漸阿拉伯化了,這表現在語言、文化、風俗等許多方麵,例如中古西班牙的一些猶太作家運用了阿拉伯韻律散文形式來撰寫曆史和文學作品。同時,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還存在其他相似之處:在猶太教傳說中,猶太人是亞伯拉罕的後代,而阿拉伯人也遵奉易卜拉欣(阿拉伯人對亞伯拉罕的稱呼)及其子伊斯瑪儀為祖先;阿拉伯語與希伯來語同屬亞非語係閃語族,前者有一些來自後者的借詞,二者均從右邊書寫;兩個民族的宗教均為一神教,伊斯蘭教將猶太名人摩西同樣列為先知,雙方在民族風俗方麵也有不少共同點。因此,近代伊拉克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中有人甚至認為猶太人是信奉猶太教的阿拉伯人。另外,最新的生物學研究證明,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確實來自共同的祖先,但是,猶太教中回歸聖地的思想使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依然對巴勒斯坦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

  二、猶太複國主義與英國的委任統治

  猶太複國主義(Zionism)音譯為“錫安主義”。

  然而,生活在歐洲的猶太人,在天主教會和所在國政府的嚴厲壓製下,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社團生活,生活在所謂隔都(ghetto,歐洲城市中的猶太人社區)。猶太人不得購買土地和務農,因此隻能從事手工業和金融、商業,而少數成功的猶太商人又成為當局利用及轉移社會矛盾和民眾仇視的對象。他們“從事於名聲不佳然而有利於人的職業,固執於自己的信仰,在別人看來他們人人都永遠背著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罪名,這樣,他們被公眾極端厭惡”。猶太人被認為要對諸如失火、瘟疫、黑死病等所有災難負責。英國、法國、西班牙多次發生驅逐猶太人的行動,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尤其對不願改教的猶太人進行迫害。12世紀的西歐有150萬猶太人,到15世紀僅餘30萬人,這些被逐的猶太人大批流入奧斯曼帝國和摩洛哥。

  東歐是猶太人最主要的分布地區。1881年沙皇亞曆山大二世遇刺後,在俄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排猶浪潮,俄國南方有160多處展開對猶太人的屠殺;1903年爆發了第二波屠猶浪潮。到1906年,共有150萬猶太人逃往美洲和西歐,4萬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從而揭開了向巴勒斯坦移民的序幕。1881年,俄國猶太醫生平斯克發表了小冊子《自我解放》,指出反猶主義產生於猶太人拒絕同化的本性,唯一的出路是猶太人建國。在他的影響下,產生了第一批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熱愛聖山運動”和“比路”,猶太複國主義在俄國誕生了。

  在西歐,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催生了猶太民族運動。到19世紀60年代,大多數歐洲國家的猶太人獲得解放,猶太人同化的進程加快。但是,他們在法律以外的事務上仍然遭受歧視,1894年的法國德雷福斯案件使猶太人從夢幻中驚醒,匈牙利猶太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於1896年出版了《猶太國》。他宣稱猶太人問題不是社會問題和宗教問題,而是民族問題。猶太人的唯一對策是集體出走到一個猶太人自己的國度去。

  1897年,赫茨爾在瑞士的巴塞爾組織了第一次猶太複國主義者大會,成立了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赫茨爾當選為主席,總部設在維也納。大會通過的綱領規定:“猶太複國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家園”。至此,猶太複國主義發展為一支有組織的世界性運動。它包括了不同流派,如政治猶太複國主義、一般猶太複國主義、宗教猶太複國主義、文化猶太複國主義、勞工猶太複國主義和修正派猶太複國主義。此外,主要分布在英語國家的一些基督教徒則主張基督教猶太複國主義,認為猶太人回歸聖地符合《聖經》預言。

  猶太複國主義組織開展了各種活動,如建立學校、教授希伯來語(後來成為以色列的官方語言)和編撰辭典、組織募捐和向巴勒斯坦的移民、在巴勒斯坦購買土地等。而赫茨爾則把希望寄托在奧斯曼帝國、德國、英國等大國的幫助上,但他的遊說勞而無功。赫茨爾死後繼任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主席的英國猶太人哈伊姆·魏茲曼繼續向英國遊說。1914年,他向英國建議,以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為英國構建“一道堅強而有效的防線”。出於爭取世界猶太人對戰爭支持及在戰後分割奧斯曼領土等多項考慮,英國決定支持猶太複國主義者的努力。

  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貝爾福在當天致英國猶太複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羅斯柴爾德的信函中宣稱:“英王陛下政府讚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使這個目標的實現”。此即“貝爾福宣言”,宣言的發表意味著猶太複國主義的複國努力第一次得到一個大國的正式支持。

  實際上,大戰期間阿拉伯領袖、麥加謝裏夫侯賽因與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麥克馬洪曾多次通信,後者同意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西亞阿拉伯地區獨立建國,以換取前者發動反對奧斯曼的起義。同時,英國與法國的官員於1916年暗中簽訂了瓜分奧斯曼的西亞阿拉伯領土的協議,即臭名昭著的“賽克斯——皮柯協定”,公然背叛了對阿拉伯人的承諾。根據該協定,包括外約旦在內的巴勒斯坦屬於英國,貝爾福宣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擬定的。

  早在1917年2月,英軍已進入巴勒斯坦,到次年占領巴全境。1920年,國際聯盟將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授予英國,並將貝爾福宣言寫進委任統治書。1921年,英國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將約旦河東岸劃出,建立了英國保護下的外約旦酋長國,西部則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

  英國在委任統治時期,實行了扶猶抑阿的政策。這一時期巴勒斯坦猶太社團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1922年批準委任統治開始到1932年底。巴勒斯坦猶太社團的一些基本機構,如地方自治政府、猶太代辦處、工人組織、政黨、大學、報刊等都創立起來了。但最初幾年每年移民流入的數量隻有1萬人,而1927年後實際上出現了逆向移民。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納粹的排猶政策迫使猶太人大批離開德國、奧地利以及所有中歐國家。除了巴勒斯坦,猶太人別無去處,因此在第二階段即1933年至1937年間,移入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高達20多萬,到大戰爆發時猶太社團已發展到445457人,占居民總數的百分比從1918年的7%猛增到29.7%。

  1937年到以色列建國是猶太社團發展的第三階段。因受到1939年英國白皮書的限製,猶太移民人數相對減少。在戰爭中,猶太社團組織猶太旅參戰,積累了寶貴的軍事經驗,聚攢了大量軍火。此時的猶太社團已經發展為一個成熟的民族共同體。

  猶太社團的擴張和殖民當局的扶植政策,嚴重激化了阿猶矛盾,這是兩種民族主義的衝突。1929年8月,阿猶雙方在哭牆附近發生了大規模流血衝突。1936年,在耶路撒冷成立了以穆夫提阿明·侯賽尼為首的阿拉伯高級委員會,宣布進行總罷工,號召廢除委任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937年9月到1939年春天,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掀起了一場席卷整個巴勒斯坦的反抗鬥爭,並得到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麵臨大戰威脅的英國對扶猶抑阿的政策開始反省。

  從1930年起,英國先後組織了6個調查委員會,提出了一係列建議。1937年發表的皮爾報告第一次提出了巴勒斯坦分治計劃,建議把巴勒斯坦分成英國委任統治區、阿拉伯區和猶太區,猶太人勉強接受,阿拉伯人堅決反對。1939年初,英、阿、猶三方圓桌會議同樣無果而終。於是,英國於當年5月單獨發表了一份白皮書,限製猶太移民入境,並允諾10年後建立一個獨立的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巴勒斯坦國。白皮書使英、猶關係破裂。猶太複國主義者除了對英國采取恐怖行動外,開始尋求美國的幫助。

  1942年5月,猶太複國主義者在紐約比爾特莫爾旅館通過了本-古裏安提出的綱領,要求:撤銷白皮書;結束委任統治;在包括外約旦在內的整個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和猶太軍隊;無限製地移民和購置土地。鑒於本國有500多萬猶太人和強大的猶太院外集團,美國政府不僅讚同比爾特莫爾綱領,而且試圖通過支持猶太複國主義者來插手中東。

  三、四次中東戰爭和巴解組織的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歐洲國家不願接受從集中營中獲釋的猶太人,美國要求英國放寬移民限製,而後者奉行英阿聯盟、控製中東的政策,巴勒斯坦猶太組織因此展開狂熱的恐怖活動和非法移民活動。1947年4月,再度尋求解決方案而毫無成效的英國被迫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4月28日,特別聯大就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進行投票。美國、西歐和美國影響下的拉美國家投讚成票,而對英國操縱下的阿拉伯保守政權抱敵視態度的蘇聯及其影響下的東歐國家也投票支持,因而決議最終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主要是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國家)、10票棄權的表決結果獲得通過。決議規定:英國於1948年8月1日前結束委任統治,此後兩個月內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國麵積為11000平方公裏,包括加利利、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雅法市的阿拉伯區(共有阿拉伯人72.5萬,猶太人1萬);猶太國麵積為15850平方公裏(共有猶太人49.8萬,阿拉伯人40.7萬);耶路撒冷及其近郊村鎮(約158平方公裏)作為一個獨立體由聯合國托管。

  這個決議明顯偏向猶太人。當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到該地區總人口的1/3,所占土地僅為巴土地麵積的6%,而聯大決議劃歸猶太國的麵積卻占巴勒斯坦總麵積的58.7%。在擬議的猶太國中,阿拉伯人口與猶太人口基本對等,這是不恰當的。

  分治決議通過後,立即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對,抗議示威、暴力活動席卷整個巴勒斯坦。麵對強大的反對聲浪,美國猶豫了,轉而建議聯合國對巴勒斯坦實施托管,然而托管建議受到了蘇聯、英國、阿拉伯世界和猶太社團的一致抨擊。

  猶太複國主義者決心利用分治方案實現猶太國的理想。猶太武裝力量“哈加納”大量招收人員,補充裝備,力量迅速壯大。猶太政治家果爾達·梅厄前往美國募捐,美國、歐洲還向猶太社團廉價提供舊軍火和軍工設備。1948年3月,猶太複國主義者和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第一個軍火協定。同時,猶太複國主義者加緊移民,一些極端猶太組織製造了代爾亞辛村大屠殺事件,以驅趕巴勒斯坦平民。猶太組織在雙方的遊擊戰中占據了優勢。

  1947年12月,阿拉伯聯盟七個成員國的總理和外長在開羅集會,宣布準備為反對分治決議而戰,會後成立了由阿拉伯各國誌願人員組成的“阿拉伯坦解放軍”。1948年5月14日,英國提前結束了委任統治;當天下午,猶太社團民族執行委員會主席本-古裏安宣布以色列國成立。16分鍾後,美國即宣布予以承認。17日,蘇聯也宣布承認以色列。

  同時,阿拉伯社團內部的嚴重分裂使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國無法成立。1948年5月15日,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五個阿盟成員國先後出兵巴勒斯坦,拉開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即巴勒斯坦戰爭的序幕。

  巴勒斯坦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從戰爭爆發到第一休戰期為第一階段,阿方占有優勢;戰端再起到第二休戰期為第二階段,以色列轉守為攻,獲得優勢;第二休戰期結束到停戰協定簽訂為第三階段,阿拉伯國家全麵後退,被迫停戰。

  開戰時,阿拉伯國家在軍隊數量及裝備上占有明顯優勢,軍隊約4.2萬人,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型裝備遠遠超過以方,並擁有戰鬥機和轟炸機。以色列各類武裝人員有3萬人,缺乏重型裝備,沒有戰鬥機和轟炸機。阿拉伯國家憑借其軍事優勢在戰爭初期攻勢淩厲,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一支伊拉克軍隊向西推進到離地中海僅有10英裏處。以色列不得不要求立即停火,美國隨即通過其控製的聯合國安排了4周的停火。

  短短4周的停火完全改變了戰局。以色列從西方大量補給武器、尤其是重型裝備,通過大批征募猶太移民和外國誌願兵把軍隊擴充到6萬。同時,英國在美國壓力下停止向阿方供應武器,而且休戰加劇了阿拉伯各國之間的矛盾。7月9日戰爭重新爆發後,以色列發動強勢反攻,內訌不已的阿拉伯國家轉為被動。10月15日第二次停火期結束後,以軍向阿拉伯軍隊展開全麵攻勢,占領內格夫和巴勒斯坦北部。埃及、黎巴嫩、外約旦、敘利亞於1949年2月、3月、4月和7月分別與以色列簽訂停戰協定,戰爭結束。

  巴勒斯坦戰爭進一步加深了阿以對立。首先,以色列的領土遠遠超過分治決議規定的範圍,占領了除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之外的所有巴勒斯坦。其次,72.5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背井離鄉,淪為難民,擁入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阿拉伯鄰國。第三,戰爭使巴勒斯坦人民喪失了民族自決權,巴勒斯坦領土被各國瓜分。除以色列所占領土外,約旦河西岸為外約旦兼並(1949年4月,外約旦改名為哈希姆約旦王國),加沙地帶由埃及控製,耶路撒冷西區新城被以色列占領,東區舊城由外約旦控製。最後,戰爭助長了以色列的擴張野心,傷害了阿拉伯民族的感情和自尊心,使阿以民族對立加深。

  巴勒斯坦戰爭的失敗揭露了阿拉伯各國統治集團的腐敗無能,激化了各國的內部矛盾。約旦王室在戰前與以色列秘密協商和戰後兼並巴領土的行為激起了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的憤怒。1949年7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阿克薩清真寺被一名激進的巴勒斯坦人刺殺。敘利亞和黎巴嫩發生了反對親西方勢力的政變。1952年7月,以加麥爾·阿卜杜拉·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在埃及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反動的法魯克王朝。

  埃及七月革命的勝利標誌著戰後阿拉伯民族主義進入了巔峰時期。在國際上,納賽爾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大旗,反對以色列擴張以及英、法帝國主義的幹涉與控製。埃及首先努力擺脫英國的控製。還在1951年10月,埃及議會就通過了廢除1936年英埃條約和1899年英埃共管蘇丹協定的決議。1954年10月,英埃簽署協定,規定英國從運河區撤軍,後者隻有在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遭受攻擊的情況下才能重返運河區,而埃及將遵守有關運河自由航行的國際公約。1956年6月12日,最後一批英軍如期撤離埃及,英國占領的曆史從此結束。

  為了發展民族經濟,埃及政府決定在尼羅河建造阿斯旺高壩。工程預計耗資10億美元以上。為此,埃及向美、英和世界銀行申請貸款。1955年11月,世界銀行宣布將提供2億美元貸款;12月,美、英宣布在工程的第一階段分5年提供贈款7000萬美元,並在適當時候提供1.3億美元的後續貸款。但是,埃及關於提供軍援的要求受到冷遇,西方國家以加入巴格達條約和終止對阿爾及利亞反法鬥爭的支持為條件,納賽爾被迫轉向蘇聯,後者認為這是打破西方構築的北層軍事聯盟的有利時機。1955年9月至1956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與埃及簽署了三項總額約4億美元的軍售協定,前者提供了戰鬥機、轟炸機、坦克、火炮和艦艇等重型裝備。1956年5月,埃及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6月,納賽爾宣布將同蘇聯展開包括經濟在內的全方位合作。

  埃及的上述行動極大地震動了西方和以色列。1956年7月,美、英宣布撤回對阿斯旺高壩的財政援助,美、英的行動促使納賽爾於7月6日正式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埃及與西方的關係全麵破裂。英、法與以色列經過秘密協商,決定開戰。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向西奈半島發起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以埃軍隊在西奈展開激戰。30日,英、法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以埃停火,遭到拒絕。次日,英、法出動戰機對埃及的15個機場、兵營和開羅、亞曆山大等城市進行輪番轟炸,摧毀了埃及的大部分空軍。11月5日,英、法2萬多名海軍陸戰隊和傘兵占領了部分運河地區。西奈埃軍被迫後撤,以色列占領了整個西奈和加沙地帶。埃及隨即以沉船封鎖了運河。

  英、法、以對埃及的武裝入侵震驚了全世界。一些阿拉伯國家與英國或法國斷交,阿拉伯產油國決定暫停對英、法的石油供應。美國對三國的行動也倍感意外和憤怒,擔心中東戰爭會危及西方的利益。在美蘇的推動下,聯合國通過一係列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停戰、外國軍隊立即撤出埃及領土。從11月6日到聖誕節,英、法撤出了全部軍隊。8日,以色列接受停火,但直到1957年3月16日最後一批以軍才撤離加沙地帶。

  蘇伊士運河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英、法兩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勢力由此急劇下降。1957年1月,埃及廢除了1954年英埃條約,中止了英國重返運河權。以色列則在戰後獲得了蒂朗海峽的通航自由,而且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埃以邊境建立了一條緩衝帶。以色列作為區域軍事強國的地位得到公認,但其國際聲譽則受到打擊。同時,政治上的勝利提高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納賽爾成為阿拉伯世界無可爭議的領袖。至於蘇聯,由於其在戰爭期間“有力而果斷的幹涉”,在阿拉伯世界也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中東從此進入了兩個超級大國激烈角逐的時代。

  蘇伊士運河戰爭後,阿拉伯民族主義進一步高漲。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1個月後,阿聯和也門宣布成立阿拉伯合眾國;1958年7月,伊拉克爆發革命,推翻親英的費薩爾王朝。為了遏製蘇聯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發展,美國拋出了“艾森豪威爾主義”,但美、英出兵中東的行動遭受失敗。同時,阿拉伯國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1961年阿聯的解體及其後埃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惡化。

  敘利亞與以色列停戰後,雙方在中立區耕地所有權上存在衝突。敘利亞利用戈蘭高地上的炮兵陣地經常炮擊以色列境內目標,敘以邊境屢有交火。同時,敘利亞也要求納賽爾對以色列采取行動。然而,埃及對以色列的軍事實力有充分了解,不希望重起戰端。1964年5月,納賽爾通過阿盟成立了一個溫和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從而控製了整個巴勒斯坦運動。另一方麵,一些巴勒斯坦人日益不滿於阿拉伯國家的無所作為,1959年,以亞西爾·阿拉法特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科威特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並在1964年12月打響了武裝鬥爭的第一槍。從此,法塔赫不斷從約旦和黎巴嫩出擊以色列。

  在國際上,蘇聯希望阿拉伯國家在對以色列的戰爭中失敗,從而加深對自己的依賴。在蘇聯的努力下,1966年11月,敘利亞和埃及締結軍事協定,規定一旦爆發戰爭,雙方將成立聯合司令部。在兩國鼓動下,法塔赫和巴解組織均加強了對以襲擊活動,以色列也開始了報複。以阿雙方的襲擊事件使形勢日趨緊張。1967年4月,敘以空軍發生空戰。5月,蘇聯向埃及提供了有關以色列正準備進攻敘利亞的假情報。5月15日,埃及決定向西奈增兵,並於次日要求聯合國維和部隊撤出。阿拉伯世界激進的輿論宣傳使納賽爾衝昏了頭腦,他於22日宣布封鎖蒂朗海峽,為以色列提供了戰爭的口實。30日,約旦與埃及簽訂防禦條約。

  6月1日,以色列成立民族團結政府,主戰派的摩西·達揚出任國防部長。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100多架飛機先後襲擊了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的空軍基地,“六五”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猝不及防的三國空軍遭受重創,以色列地麵部隊隨即向西奈和約旦河西岸發起猛攻。7日,約旦首先接受了聯合國停火要求。9日,埃及和敘利亞接受停火。但以色列直到10日奪取了戈蘭高地和庫奈特拉城後才同意停火。“六五”戰爭經曆了6天時間便閃電般地結束了。

  以色列在“六五”戰爭中取得全勝,奪取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總麵積達81600平方公裏,並占領了具有重大曆史價值的耶路撒冷舊城。同時,這次戰爭給阿拉伯國家帶來了重大的生命損失和財產損失,以及心理上的深深創傷,造成了大批巴勒斯坦難民,蘇伊士運河也再次關閉。聯合國安理會於1967年6月22日一致通過了美國提議的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其在“六五”戰爭中占領的全部領土,尊重和承認該地區所有阿拉伯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該決議為解決阿以衝突奠定了基礎。但以色列無意執行,同時,阿盟也在此後的喀土穆首腦會議上通過了對以色列的“三不”原則(不談判、不締和、不承認)。中東局勢經曆了重大變動之後陷入了危險的僵局。

  戰爭結束後,為了鞏固對阿拉伯領土的占領,以軍參謀長巴列夫中將在西奈下令修築了160公裏長的“巴列夫防線”;在戈蘭高地,也構築了堅固的反坦克體係。“六五”戰爭的巨大勝利,使以色列不可一世,認為阿拉伯國家在幾十年中不可能發動戰爭。然而,阿拉伯國家已開始積極備戰,埃及獲得了海灣國家的財政援助和蘇聯的大量軍事援助,軍隊裝備了比戰前更先進的飛機、坦克、火炮。埃及從1968年秋開始向以色列發動“消耗戰”,以迫使後者從運河撤退,或者尋求政治解決。到1970年5月,消耗戰使埃以雙方均蒙受了重大的損失,納賽爾於7月宣布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計劃,結束消耗戰。

  1970年9月,納賽爾因勞累過度突發心髒病去世,副總統安瓦爾·薩達特繼任總統。薩達特決心一戰,以報仇雪恥,迫使美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實現和平。他宣布,1971年是埃及用武力收複失地的“關鍵的一年”。但由於蘇聯致力於與美國的緩和,希望維持中東不戰不和的局麵,埃及無法獲得所需的先進裝備。1972年7月,薩達特下令將1.9萬名蘇聯軍事和技術人員驅逐出境。震驚之餘的蘇聯人不得不向埃及提供了大量先進裝備,埃及與敘利亞隨後落實了聯合作戰的計劃並確定了收複失地的有限目標。

  以色列未能察覺即將到來的危險。盡管在戰爭爆發前夕以方已得到有關情報,但出於政治考慮未采取相應措施。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全國沉浸在慶祝猶太教贖罪日的節日氣氛中,軍隊也放假休息。下午2時,埃及軍隊在運河東岸突然發起猛烈攻勢,一舉突破巴列夫防線,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控製了運河東岸10-15公裏的戰略縱深。與此同時,敘利亞軍隊也向戈蘭高地發動猛攻,到9日收複了高地的大片土地。

  然而,埃及此時未能乘勝追擊,使西奈以軍穩住了陣腳,並集中兵力對敘軍進行了反擊。14日,埃以雙方的坦克在西奈的吉迪、米特拉等山隘附近進行大戰,但埃及未能取勝。16日,沙龍率領一支以軍偷渡蘇伊士運河,之後大批後續部隊渡過運河,在西岸切斷了埃及第三軍團的退路,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蘇聯合提出的338號決議,要求衝突各方立即停火、執行224號決議所有內容。但以色列破壞停戰,完成了對第三軍的包圍。24日,在聯合國的壓力下,埃、敘、以終於接受停火,十月戰爭即第四次中東戰爭宣告結束。

  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後期遭受了失敗,但在政治上仍取得了重大勝利。戰爭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和中東不戰不和的局麵,迫使超級大國正視阿拉伯各國的要求。十月戰爭的另一個特點是石油戰爭。戰爭爆發當天,敘利亞與黎巴嫩關閉了其境內的輸油管,其後阿拉伯各產油國統一實行減產、提價、禁運和國有化。歐共體和日本被迫先後發表聲明,宣稱242號決議是中東和平的基礎,尊重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益,這使以色列進一步受到孤立。十月戰爭標誌著中東和平曙光的到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