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縣有早婚的習俗,一般在十八歲前就結婚。婚姻提倡門當戶對,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謂之“明媒正娶”。
中學畢業的湯仲明已滿十七歲,虛歲十八歲了。當時的孟縣十裏八鄉也難找一個中學生,因此想與湯之峰攀親的也有好多家,但捷足先登的是一位遠房親戚,她叫郭芳芳,她是湯仲明祖母的娘家人,她介紹的是胡村的郭家。
郭家有二兒一女,女兒名秀英,比湯仲明大一歲,這在當時也叫年齡相當,兩家都不很富裕,也稱得上門當戶對。當郭芳芳將兩家的情況相互介紹後,雙方家長也很滿意。以前在湯仲明上學困難的時候,曾經通過芳芳向郭家借過錢,湯之峰對郭家早已有好感。郭家也早知道湯仲明讀書成績優異,雙方一拍即合,皆大歡喜。於是他們按照當地婚俗,慎重辦理這樁婚事。
首先由男方父母托芳芳做媒到胡村提親。原本提親後雙方還要通過打聽,查看對方有無“門病”(狐臭),人品好壞;女方還要了解男方房田產業,人口狀況等。因為雙方都從芳芳的介紹中了解過了,所以郭家滿口答應婚事。
第二叫“合婚”。雙方把生辰八字送交對方,讓算命先生測算是否相克。湯仲明和秀英的八字經測不相克,這一關也順利通過了。
第三是“相親”。也就是湯之峰夫婦帶著湯仲明由媒人郭芳芳領著與女方見麵。郭家居村子的東頭,是一青磚鋪地的四合院,幹淨整潔,比一般農家院氣派,這給湯之峰一家很好的印象。當時封建禮教森嚴,男女雙方不能單獨接觸,隻能偷偷看上幾眼。待男方家人坐定,女方家長讓郭秀英給客人上茶。郭家雖不富裕,但祖輩也曾是做官讀書之人,直到秀英父輩時才家道中落,在秀英身上倒有一派大家閨秀的氣質。她中等個子,苗條身材,眉清目秀,一雙水淋淋的大眼睛,楚楚動人。身穿天蘭色長旗袍,打扮不花俏,但很講究,收拾得特別幹淨,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湯仲明一見就十分滿意。秀英端茶出來,低著頭隻偷偷地看了一眼,見湯仲明穿著一件青灰色大長衫,頭戴禮帽,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斯斯文文,一界書生模樣,也滿心歡喜,見湯仲明盯著自己看,害羞得轉身退了出去。
相親之後,他們的婚姻已是水到渠成,男方向女方致送聘禮,很快就訂了婚。單等選定良辰吉日完婚。
結婚這天,男方親友伴著新郎抬著花轎,帶著吹鼓手去“迎親”。從中湯莊到胡村有十來裏路,途經好幾個村莊,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熱鬧。秀英家簡備茶酒招待。湯仲明頻頻向新娘父母鞠躬致禮,男方家人催妝上轎,女方家屬親友陪伴而行,熱熱鬧鬧將秀英抬回到中湯莊。
湯之峰一家喜氣洋洋宴請鄉親,一對新人拜天地和父母後進入洞房。按照習俗,鄉親要“鬧新房”並以越熱鬧越好,新娘新郎隻能笑臉相迎,好言相對。新郎湯仲明娶得意中之人,心裏格外高興,他很坦率痛快,該說的就說,該做的就做,毫不扭捏。秀英很有忍耐性,應對得體,所以鬧洞房的人也不敢太粗野,時間也不長。
眾人散去之後,洞房裏終於隻剩下了這對男才女貌的小兩口。秀英覺得局促了,她坐在桌邊一把椅上,低下頭右手摸著左手的鐲子不說話。仲明坐在西邊的桌旁也有點窘,兩人沉默片該刻,仲明打破沉寂小聲地指著桌上擺的果品對秀英說:“你饑不饑,吃點東西吧。”
“不饑,不想吃。你饑,你自己吃。”秀英關心地說著,抬起頭來瞥他一眼。
“咱們怎麽稱呼好?”仲明問秀英。因孟縣有個習俗,女人身生了孩子以後,就以孩子的名字稱XX爹或爸,XX娘或媽。沒有孩子以前雙方都不習慣叫名字。
“就以兄妹相稱好嗎?”秀英思索後說。
“好好好!我問你,你長這麽漂亮不嫁到城去,而願意嫁給我?”
“哪,我也問你,你這個文化人為啥願意要我這不識字的人做妻子,不怕拖累你嗎?”
“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的回答和你一樣。”秀英拐了個彎。
“你真聰明。”仲明讚歎說。
“哪有你聰明。學校年年考第一。”她又看他一眼。
“你沒見過我?”仲明故意問。
“沒看清過。”秀英答。
他把臉湊過去說:“這回看個清楚。”她定睛看了一會兒後說:“你也長得很俊。”
“你今後準備做什麽事?當教師嗎?”
“還很難說,我還想上學。”
“上學好,我支持你。”
“我將來說不定會遠走高飛的。”
“你飛到哪裏我跟到哪裏,我服侍你一輩子!”
“你的心真好。你想學文化嗎?我教你。”
“用不著,你有文化就行了,你主外,我搞家務,內外都是要人的嘛!”
“你將來一定是我的好賢內助啊!”
“不會拖你的後腿的。”
倆人說個沒完,不知不覺已經夜深人靜了……
從婚後的第一天起,九日裏,娘家親戚輪流給新娘“送飯”,在白天陪伴新娘,以示安慰。九日過去後,新娘回娘家住上九天,稱“歸寧”,俗稱“回門”。回門以後,新婚之事才算結束,轉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