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5-06-20 09:09:05)
完全沒有準備收到容兒的來信,“爸爸不讓我去上學."
怎麽麵對這個可能剛剛拾起希望,信心的孩子呢?
學費生活費加起來一年一萬。在很多人眼裏,根本不算啥。但是,在她家,看來是個大數目。
怎麽辦?替她籌錢?還是借機會讓她鍛煉和爸爸溝通?
她是不是真心想學?會不會珍惜學習的機會?
聽說她是在老家長大的,和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6-02 16:41:53)
26年了。覺得我從來都是在圍觀,當年在木樨地,萬壽路一帶圍觀,現在遠隔萬裏的異國他鄉圍觀。
不知道從哪年開始,我才意識到,那天,那槍聲真是最後的那棵稻草。對任何宗教信仰,對任何國家政權/製度,對任何人,再沒有無條件的信任。
試圖玩弄曆史的人,令人不齒。敢於麵對曆史的人,才值得尊重。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5-28 10:54:38)
“華盛頓屬於美國,林肯屬於人類。”
還在琢磨這評論。看到的評論,是說他雖然不是個成熟的stateman,是有強烈道德感的人。或許因為這些評論都是站在勝利的北方的立場來評論他。。。
不知道南方的後代們怎麽看待林肯,怎麽看待那場失敗了的戰爭。。看來,那場戰爭也沒有最終解決很多南方人的問題。。關鍵不是黑奴。。
通過史學家的眼睛看曆史,看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學校歸來,不知為啥悲從中來。Thisisit。翅膀硬了,要飛出去了。我知道,她不會回頭。她會飛得很高,很遠,她的世界很大。應該感到欣慰和滿足,不是麽?但是,一下子心裏空落落的。牽掛還有,擔心還在,隻是她不需要了。
怎麽也沒想到這個失落竟如此強烈。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4-22 08:58:54)
昨天一天在等待和不安中度過,午夜時分才終於傳來好消息。
今天早上,卻不知怎地悲從中來。老父沒有福氣看到外孫女,更沒福氣看到重外孫。
他那麽喜歡孩子,還記得當年看到際安的兒子他說要是他有了孫輩,一定不工作了,要跟孫兒們玩個痛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4-04 10:49:51)
不是讀,是聽。TeamofRivals是林肯和他的競選對手和政府班子成員幾個人在5,60年代的軌跡對比。
年輕時也看過名人傳記,其實是糊弄自己。
這本書才聽了不到一半,就有了買書的興趣,可以讀了再讀。
喜歡這本書,對林肯和他的rivals的描寫是中立,也很富有細節,人物性格生動和思想軌跡清晰。
政治鬥爭,競選,演說,政治理念,人格,都不是空洞的教條。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20 19:00:20)
又一個沒想到,在圖書館實在沒時間仔細找,也沒在家做好功課,幾乎是隨手拈來的一本書,JeffSharra
的“TheSmokeAtDawn",根本不知道他是知名的戰爭小說作者,這本是他去年出版的。
上次興衝衝拿到”AThousandsSplendidSuns",因為喜歡作者的第一本書。可是沒聽完就還了。這次也打算能聽個大概就不錯,16盤,夠長的。聽了一路,覺得要集中精神才能聽懂,不像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14 05:28:39)
“喂”,電話裏傳來那個熟悉的聲音。
“聽得出我是誰麽?”從來都不需要自曝家門的我,慢慢地問出來。
”嗯,嗯,我想想。“
”聲音熟悉麽?“再小心翼翼地問。
”讓我再想想。。你是,你是,是。。。。X姐!"
刹那間,淚水滿眶。。他的記憶慢慢在恢複了!他記得過去。。
“醫生說我恢複得超出他們的預料。因為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07 17:58:17)
閑逛的時候,讀到兩篇有意思的文章:
第一篇:張曼菱:季羨林--追念與思考
。。。
他突然對我提及的《浮生六記》,那一部是貴在心靈之自由的記錄,寫布衣寒窗的風月往事。    “浮生”,不隻是說生命的短促,更是指這生命不係於任何龐然重物。生命處於自在自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