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博文
(2024-01-12 17:26:02)

記得三十年前高三時有這樣的念頭,如果不去讀物理的話就去上美院。現在想著這想法很是有些稚趣。如今在工作上多多少少免不了觸及到物理。至於書法,在跨過太平洋之後的二十年裏,卻沒有提筆認真寫過練過字了。即使如此,期間依然沒有終止對書法的斷想和感悟。而今已是“白發宮女在”,卻不妨“閑坐說玄宗”。追憶一回過去的時光。
大概每人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7 22:29:09)

現在,我們對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也同樣無法確定。普通物質是標準模型裏的基本粒子的組合。暗物質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它可以是標準模型中尚未發現的粒子,也可以是某個或者某類超對稱粒子。如果被證實,這將是物理學上革命性的新認知。但是我不相信所謂的量子弦和量子圈。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麽物理世界是一個特別的十一維的空間。即使超弦理論的數學形式非常完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6 10:14:00)

好了,如果我們重新思考康德的二律背反,我們仍然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在現代科學的框架下,這些問題有了更豐富的內涵。時間存在的意義在於世界上事物的變化,或者說宇宙狀態的變化。同時,時間的特征由宇宙自身的結構決定。古希臘的芝諾曾經提過一個有意思的阿基裏斯問題。在荷馬史詩裏,阿基裏斯是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盟軍請來的驍勇大英雄。芝諾設想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4 18:06:38)

以前闡述過,II型超新星爆發是大質量恒星演化到紅超巨星,再在坍縮之後的終極行為。宇宙中還有一類Ia型超新星爆發。設想一個雙星係統。其中一個是碳氧白矮星,而另一個可能是紅巨星。白矮星從伴星不斷地吸收物質。當白矮星的質量剛過1.4個太陽質量的錢德拉塞卡極限時,電子簡並壓不再能承受引力的重壓。白矮星在坍縮時激發內部的核反應。碳元素在短短幾秒鍾之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01 14:01:42)

茲威基是一個奇人。他有這麽一段故事。曾經在1930年,茲威基見到密立根時說:我讀過您所有的論文,聽過您所有的演講。但是我看不出有任何一項工作出於您自己的原創想法。當時密立根是茲威基所在的實驗室主任,實際上加州理工學院的校長,早已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密立根平淡地說道:好吧,那你又是怎麽樣?茲威基回答道:隻要兩三年我就給您一個原創性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30 14:49:11)

一般的星係都有上千億顆恒星。既使隻算上引力作用,忽略別的因素,這也是超級複雜的動力係統。一個規則的,穩定的旋渦狀態的形成無法從動力學推演出來,甚至超出人類現有的計算能力。但是類似旋渦星係的形態可以由另一種毫不相幹的數學模型描述出來。它就出現在曼德布羅特集合的細小局部上。曼德布羅特出生於波蘭,在法國受的教育。他秉承了波蘭人和法國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26 14:44:08)

絕大多數的星係內部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的銀河係也不例外。因為我們自身處在銀河係,也因為銀河係裏的氣體和塵埃遮擋了可見光線,對銀河係本身和它的核心的觀測並不容易。人們首先判斷人馬座A*的巨大射電源就是銀河係的中心。格茲和根澤爾分別利用大型紅外線望遠鏡堅持觀測人馬座A*長達二十年,發現了一些恒星繞著一個空點快速地旋轉。利用開普勒第三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21 21:33:08)

迄今為止,我們沒有觀察到太陽有與其相互吸引,相對運動的伴星。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宇宙中更多的是雙星和多星係統。當星際雲氣態物質冷卻凝聚時,物質分布不均勻,完全可能有多個相對高密度區域最後成為恒星形成的種子。星際雲可以龐大到形成星團乃至於星係。事實上,在原始恒星形成的時候,星係的形成也開始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天文觀測從可見光擴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20 22:48:04)

三四千年前,古埃及人曾經試著將鉛和銅等金屬轉化為貴重的金。這種點石成金的想法在人類各個文明裏都有過。但是在人類文明曆史的絕大多時間裏,人類獲得和掌控的能量隻是在化學反應的層次,不足以高到導致化學元素的產生和轉化。在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帝國,煉金術集於大成。阿拉伯人將已知的金屬元素與明亮的行星和星相對應起來。殊不知,恒星才是生產化學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2-19 22:13:55)

相比而言,我們的太陽的一生將顯得樸素而平實。雖然太陽持續發光四十六億年了,它仍然是壯年。恒星壽命中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處在恒星內核氫燃料階段。當內核溫度低於一百億度,氫聚變依賴質子通過量子隧穿效應穿透質子庫侖排斥力形成的能量壁壘。氫聚合反應對溫度非常敏感。而大質量的恒星內部溫度較高一些,氫燃燒卻快很多,更猛烈,氫消耗得更早。結果大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