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節選釋義作者:逍遙禪《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逍遙禪:道,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佛性),心性的本源,也是萬事萬物萬靈的本源。因此學習道德經[
閱讀全文]
什麽是道德?作者:逍遙禪六祖說: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畜生有畜生的道,那就是叢林法則,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
人有人道,那就是遵循五倫八德和社會公德,遵守法律製度,勞動致富解決衣食住行問題。人若無德,與畜生何異?
天人有天人的道,那就是如同天神護佑天下蒼生。全心全意的為人們服務。
聖人有聖人的道,那就是如同天空中的太陽,普[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佛?作者:逍遙禪
我們經常會聽到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佛是兩千五百前古印度的一位王子,為了解脫人的生老病死,為了追求真理,他放棄了王位,出家修行,終成正果,修正成佛!佛是覺悟者,是覺悟了真心本性的人,是認識了真理,掌握了真理的人!佛有三身:化身佛、報身佛、法身佛。證得三身佛的人心性,就叫自性三身佛,簡[
閱讀全文]
佛由心修作者:逍遙禪佛又稱為覺者,覺悟了化身佛,應用化身佛,就是自性化身佛;覺悟了報身佛,應用報身佛,就是自性報身佛;覺悟了法身佛,應用法身佛,就是自性法身佛。因此說佛由心修。51109[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法?作者:逍遙禪
各種不同的心性境界叫做不同的法,法也是通往不同心性境界的修行方法。佛經上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意思是說: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對應不同的心性境界的,都會在世間不同修行人的不同心性境界中體現出來!人的心性和修行人道的方法,叫凡夫法;天人的天性和修行天人道的方法,叫天人法;小乘聖人的聖性和修[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僧?作者:逍遙禪
僧是和合眾,也叫僧團。是指三個以上在一起修行佛法的群體,包括四眾: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僧團修行首先要遵循六和敬的原則,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享。不同知見、修不同法門、在不同的修行階段,不適合在一起修行。《阿彌陀經》[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情理?作者:逍遙禪
道理是修行佛道的道理,依真心本性做事;天理是修行天人道的道理,用善心善念做事;人理是做人的道理,按照法律製度、禮儀規範做事;情理是人情關係的原則,感情用事!道理大於天理,天理大於人理,人理大於情理。要正確處理好道理、天理、人理、情理之間的關係,不能拿情理當道理,也不能把人理、天理當道理。所謂的情[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人理?作者:逍遙禪
人理就是做人的道理,走人道就要維護人道的基本原則—公平公正,就要維護人道的法律製度,就要維護人道的倫理法則—五倫八德,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理是按照法律製度、禮儀規範做事的,遵循的是公平公正的原則。人的社會製度就是管理人的社會機構,目的是為了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安康!天地君臣師,是人人應[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天理?作者:逍遙禪
天理就是修行天人道的道理,是用善心善念來做事的。天人的心性境界是純善無惡、懲惡揚善、護佑眾生的!因此《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天人道就是天神,天地萬物萬靈都在天神的護佑下,才能夠生存。因此人必須敬天地、尊天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是天理的法[
閱讀全文]
每日一題:什麽是道理?作者:逍遙禪
道理就是修行佛道(包括聲聞小乘道、緣覺二乘道、大乘道、上乘道、佛道)的道理,也就是要覺悟真心本性,依真心本性修行,依真心本性來做事的!修行佛道,首先要明理,也就是要樹立正知正見,明白各種道的心性境界和修行方法;第二要在明理的基礎上,發願修行,也就是要確定自己的修行目標和道路,沿著自己所要走的道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