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是非來看我是非穿鑿不相關三間茅屋從來住
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用是非來看我(“看”一作“辯”)
是非穿鑿不相關(“是非”一作“浮世”)——潭州龍山禪師(馬祖道一禪師弟子)的詩偈為什麽一個學佛人還老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別人?那是因為還沒有脫離世俗人的妄想執著,抱著虛幻的假象不放,讓這個夢幻的世界蒙住了雙眼[
閱讀全文]
禪作者:逍遙禪禪定,那是自己內心的寧靜,沒有衝動,沒有浮躁,更沒有貪心的欲望和愛恨的自我糾結。禪心,那是清淨的覺心,如如不動的本心,任憑外境風雲變幻,任憑命運坎坷浮沉,任憑念頭浮想連篇,我都了了分明,我都時時當下覺悟,時時把握自心,降伏自心妄想分別執著。不被欲望衝動亂了自心,不被情所困,不被自心妄想所蒙蔽!禪道,心地清淨方為道。清[
閱讀全文]
心照不宣
這個詞語,其實來自於佛教。說的是,在自心光明照耀下,心光如鏡,對方的心念都會在自心中顯現出來,不需要對方再用語言來表達,實際上就是他心通!——逍遙禪50617[
閱讀全文]
正智、解脫、法身作者:逍遙禪
正智就是自心相應佛心,用佛靈、佛光、佛性,去解決問題,就是妙用正智。用自心妄想,去欲望追求、愛恨分別、執著追求就是生死輪回;解脫就是,用佛心照破一切妄想執著,照破五蘊皆空,沒有了妄想煩惱痛苦。法身就是用佛心透過一切事物現象,沒有五蘊十八界的障礙,通達一切。也叫自性遍及十法界!50621[
閱讀全文]
見道方修道,不見複何修?見道方修道,
不見複何修?
道性如虛空,
虛空何所修?
遍觀修道者,
撥火覓浮漚。
但看弄傀儡,
線斷一時休。
——司空山本淨禪師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見道方修道,見道才能修道,自心見什麽道(人道、天人道、小乘道、大乘道、上乘道、佛道),才能把握自心相應什麽道,才能修行什麽道。不見複何修?沒見道[
閱讀全文]
愛的本質是心性本來愛的本質是心性本來,是心如虛空,包容萬物,是如太陽一樣不加分別的照耀一切。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大愛無疆,大愛無邊!——逍遙禪評《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50624[
閱讀全文]
評《告別中國式聰明》逍遙禪:看完真的無語,計較是中國人的家常便飯,賺便宜是中國人特色,鑽法律的空子,利用漏洞是中國的聰明!其實,便宜你占了,別人就吃虧;規矩你破壞了,大家就沒有規矩了,沒有秩序的社會就是一個亂世。就這麽簡單!!50624[
閱讀全文]
眾生佛、佛眾生作者:逍遙禪
佛是度眾生的佛,在世間度自己的有緣眾生,在自心度自己的怨親債主(怨恨心、愛恨心、貪欲心),在自性度自己的自性眾生(見聞覺知所覺受的一切障礙、煩惱)。
眾生是迷失了佛的眾生,因為無法與佛相應,因此迷惑顛倒,成了妄想無明眾生。被外境的財色名利所迷惑,被自心的貪嗔癡所迷惑,被自性的見聞覺知所迷惑。因此,成佛[
閱讀全文]
貪戀功德也是一種貪貪戀功德也是一種貪!心經博大精深,從事相上看,一切都是妄想心顯現的虛妄假象;從自心上看,一切都是自心見聞覺知的分別,看而不見、聽而不聞,影響不了自己的心;從本性上看,本來就沒有什麽,也不會失去什麽!一切事物現象在本性中生生滅滅,如浮雲在空中來來去去。因此說:五蘊浮雲空來去,三毒水泡虛出沒!——逍遙禪評某宣揚轉[
閱讀全文]
擁抱佛作者:逍遙禪
傅大士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佛是自心覺,自心用!用慈悲心就是化佛觀音,用大度心就是化佛彌勒;用清淨光明心,就是真心報身佛;心如虛空、包容萬物、性淨明體就是法身佛。佛的魅力就在無私無我,就在於光明照耀一切,就在於包容一切,賦予一切眾生和事物真心本性!507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