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佛法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對機說法作者:逍遙禪佛法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對機說法。不要把佛經或者法師的開示當成了教條,當成了萬能的藥方。說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煩惱和痛苦,因此有很強的針對性。說法不當,就如同大夫開錯了藥方,不但治不了病人的病,還很可能治死人的!傳播佛法是好事,但一定要自己先明白佛法,明白自己傳播的佛法是治什麽病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13:41:43)
人的本性是善的逍遙禪評《現在人身口意都不離五毒十惡》:這樣的文章恐怕是托名的吧。要明白人屬於三善道,雖然還屬於善惡不定心,但人的本性是善的!哪能說都是五毒十惡呢!人心向善,人心向道,才能行善積德,才能修行佛道,人若是都想五毒十惡,哪還有人行善?哪還有人修行佛道啊?另外,貪欲是火災、愛恨是水災、妄想愚癡是風災。佛經上說的很清楚的!5050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13:41:43)
人的本性是善的逍遙禪評《現在人身口意都不離五毒十惡》:這樣的文章恐怕是托名的吧。要明白人屬於三善道,雖然還屬於善惡不定心,但人的本性是善的!哪能說都是五毒十惡呢!人心向善,人心向道,才能行善積德,才能修行佛道,人若是都想五毒十惡,哪還有人行善?哪還有人修行佛道啊?另外,貪欲是火災、愛恨是水災、妄想愚癡是風災。佛經上說的很清楚的!5050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13:41:12)
母親節的提問作者:逍遙禪今天是母親節,我想問一下我的朋友們:哪個是你的母親?
你如果認的是身體長相是你的母親,你會怎麽做?是不是願你的母親健康長壽,讓她衣食無憂?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
你如果認的靈魂精神是你的母親,你又應該如何做呢?就要讓你的母親快樂幸福,消除她的痛苦煩惱,最好是教她念佛、與佛相應,將來隨佛養生!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13:40:40)
什麽叫隨喜功德?作者:逍遙禪什麽叫隨喜功德?就是遇到別人做了好事、善事,自己發自內心的讚歎,並且要發願向他學習,這就是激發自己的善心,去除自己嫉妒心的最好方法,也是結善緣必須要做到的!如果是遇到佛法,由衷的讚歎,心與佛法是很容易相應的,因此學佛法要先具備恭敬心,真誠的讚歎法布施的人。學佛法,與佛法不相應,與法師心不相應,是無法得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13:40:06)
用一顆真誠的心作者:逍遙禪
用一顆真誠的心,反省自己的業障,懺悔消業。學佛無非是消除自己的業障,也就是事障和理障。學佛看別人的毛病,隻能增加自己的惡見、邪見,增加自己的業障,隻能增加自己的煩惱和痛苦。用一顆真誠的心,破除自己的妄想執著。學佛無非是看破、放下,放下了自己的那些妄想追求,才會覺悟真心本性。抱著自己的妄想追求不放,即使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楞嚴經節選解【重點篇目】楞嚴經上說: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意思是說:不依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佛心佛性)修行,而追逐那些生滅現象和生滅念頭,就是生生滅滅的生死輪回;如果覺悟了真心本性,不隨生滅法轉,自性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09:54:42)
楞嚴經觀世音法門楞嚴經觀世音法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慈仰。逍遙禪:意思是說:一開始在聽聞的時候,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09:53:57)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作者:逍遙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半信半疑;下士聞道,大笑之。佛有四門:信解行證。惟信者能入,惟解者能知,惟行者能到,惟證者能成。半信半疑及不信者,別矣!不解我者,任矣!不行者,隨矣!不證者,一聲歎息!佛法不需要強拉硬拽,隻是隨緣利生、有求必應。佛法需要對機說法,話不投機半句多。人都是被自己妄想迷住的,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8 09:53:19)
關於母親的感悟作者:逍遙禪
孝敬父母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但學佛不是學人的俗見,而是要超脫俗見,隻局限於人道父母的愛,還是一種狹隘的愛。弟子規上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要明白無始劫來,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因此才需要有一顆博愛的心,慈悲的心,這是入佛門的基礎。也是天人道。法華經上說:具大悲心,入如來門;具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