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1-08-07 05:18:51)

今天去買肉,不管買什麽肉,都喜歡煮湯,我是湯司令。覺得湯比肉還鮮,或者下麵喝,或者清口吃。煮湯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裏麵放些蔬菜給老公喝。老公是素食主義者,總是害怕他營養不夠,所以偷偷地讓他喝些肉湯吧。 那麽有不煮湯的吃肉法吧?有的,比如烤羊排。可惜今天沒有羊排。看看櫃台,許多肉不識貨。吃了幾次紅燒肉,不想再吃了。胡亂地指著一塊賣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8-07 01:59:16)

昨天去了自己喜歡的Luisenviertel,那是一條老街,從頭到尾都是小店,出售精品服裝,首飾手表、日用品、家具、圖書等等,期間還夾雜著許多意大利餐館、日本餐館、酒吧、咖啡館、冰淇淋沙龍,應有盡有,檔次也各不相同。窮人富人外國人當地人老年人年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擋位。我每次走過那裏,都很盡興。昨天恰巧教堂也開著門,終於見到了真麵目,裏麵好漂亮,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8-05 12:41:20)

這已經是個習慣了:德國女總理默克爾每年夏天的假日總是以看瓦格納的戲開始。 每年的7月25日在德國南部小城Bayteuth會舉辦瓦格納戲劇節,全世界的貴賓都湧到這裏來,其中以美國人最多,票子很緊張,往往一年多前就告罄。 默克爾是真喜歡瓦的戲,每年都來,一次不拉,連她不喜拋頭露麵的教授丈夫紹爾,也每次都陪著來。可見,瓦的戲有多大的吸引力啊。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8-02 12:56:22)

今天他們要慶祝鑽石婚禮。根特和瑪麗亞,一個84歲,一個79歲,63年前他們相識相愛;60年前的8月1日,他們結婚。現在二人樂嗬嗬地坐在太陽地下,邊上是鮮豔開放的天竺葵。他們今日的生活變得很安靜,手腳雖已不靈便,記憶力也已衰退,但是沒有抱怨,他們說:我們很滿足。二人回顧過去的歲月,親人和朋友總是在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他們有三個子女,四個孫輩。63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08-02 01:53:28)

陽光下,我們的教堂,多麽漂亮,200年的曆史了。裏麵都是木刻的座位、吊燈、祭壇、圓柱,雖然陳舊,依然美麗。管風琴有點壞了,需要修理,教會正在籌集資金;房子也要整修。總之,像一個老人,需要不斷地修修補補。聖誕夜裏的教堂尤其美麗,下圖是教堂的內部場景。JohannesGessner是我們教堂裏彈風琴的人,我們搬來這裏的小鎮時,他剛剛好也到這裏上任,很年輕,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31 11:45:18)

古羅馬人有著輝煌的曆史,他們創造了許多藝術,比如在雕塑、壁畫、油畫、歌劇、建築領域中都留下了偉大的作品,讓後人不得不向他們致敬。我雖然沒有係統地去學習過古羅馬的曆史,但通過旅遊,多多少少都接觸到了一些皮毛。 這次我們去薩爾州度假,住在莫澤河邊的小村Nennig,這是多麽地幸運!因為大約從公元前二世紀起,這個地區就住著羅馬人,在日後的考古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07-30 08:36:22)

二戰前,德國有不少的猶太人。我們城市也曾經住過許多猶太人,其中不乏很優秀的人。他們的命運總是牽扯著我,這大約是我的宿命,總是注目著猶太人----上帝的選民。上世紀20年代,在市中心的大街Alleestr.住著一家叫做HedwigGotthelf的猶太人家,這裏是共產黨人和知識份子聚會的地方。這些人中有一個經濟學家,後來成為很著名的蘇聯間諜。他在這個家庭中躲藏了7個月。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6 01:57:05)

”躺平“這個詞現在國內很流行,大概有點像某個故事《窮人與富人》裏麵說的那樣,與其拚死拚活地幹,期待將來的“躺平”,不如立馬“躺平”,馬上享受。 我們也要想到,這不是哲學,而是現實。人看不到什麽希望的時候,就決定那麽做了。 那麽,國外媒體對國內流行的這種現象是怎麽評論的呢?現在我來翻譯一篇德國報紙上的一片評論: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1-07-25 04:57:37)

德國的疫情目前不太嚴重,感染率很低,隻是趨勢一直在上升,令人擔心。目前政府開放旅行,而且也正值旅行的季節。所以,我們抓緊出門了一次,正在準備第二次。因為,不知什麽時候,上升人數超過了底線,又要關門了。今天的敬拜團體來自慕尼黑西南部,FreieevangelischeGemeindeMünchen-SüdostausOttobrunn,他們是自由教會。這裏稍微囉嗦幾句,德國的教會分二種:一種是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左麵就是Renate) 對於我來說她們都是我的媽媽輩人物,或者老姐姐。因為她們不是80多歲、就是70多歲。一年多前開始的“痛說家世”節目,因為疫情被拗斷,今天又接續了。每當我們團契小組活動時,大家就輪流說自己的故事。我們已經有十名老太太痛說了家史。(都記錄在新浪博客上,可惜現在不去了),這也是為了不忘過去,不忘曆史的教訓,同時讓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