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這位女藝術家叫BrittaRies-Drygall。 她出生在一個老房子裏,家裏好幾代人都住在那裏,外公外婆,母親..... 外公是位畫家,但是他無法享受他的愛好。在那個年代,藝術家靠自己的創作是不能養家糊口的。對外,他必須想盡辦法掙錢;在家裏,他可以拿起畫筆揮舞。女藝術家今天還能憶起,當外公沉浸在繪畫中時,那周圍的氣場是多麽滴和諧溫馨安寧!當時,她還是個小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5-18 08:00:24)

有人找房子,喜歡自己的浴室,可以直接看到外麵的草坪;有人喜歡,自己的公寓帶陽台;還有人喜歡落地大窗。 許多人找房子,注意點首先落在:房子裏有幾間Room,或者價格多少? 但是房地產市場,往往不如你自己想象的。所以,隻好根據現實調節。那麽,到底要調節到什麽程度,才不損害自己的幸福度呢?對於一處新的住所,到底什麽元素是重要的?什麽是次要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今晚看了一場百老匯的音樂劇《夏夜的微笑》,英文應為《小夜曲》。創作於1973年,根據1955年的同名電影改編。演出成功後,去了全美巡演,後來又去了英國倫敦西區、澳大利亞、歐洲等地演出。音樂劇成功之後,1977年又拍了一部同樣內容的電影。其實,對我來說,這部戲劇等於是一部瞎胡鬧的戲。裏麵有四對情人、戀人、夫妻,似乎是三角關係,似乎又更混亂,好像大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5-05 14:05:21)

德語好難學哦,這是我的心聲。我不是來德國留學的,所以沒有上過德國大學的德語班,總是在那些融入班裏混。融入班是給那些到德國來工作的外籍人士開辦的,不用花錢,但是質量不高。我也去VHS讀過,裏麵都是來混錢的老師,沒有壓力,不認真教,基本學不到什麽。如果去正規的語言學校學習,學費很貴,我付不起。請私人教師,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試過一些,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5-04 14:54:30)

今晚看了一場十分棒的音樂表演,劇團是WestfälischesLandestheater,他們將上世紀二十年代最典型的音樂挑選出來,演示給我們看,讓我們了解那個瘋狂的年代。 哦,金色的二十年代。維基上稱為: 黃金的二十年代(德語:GoldeneZwanziger,英語:TheGoldenTwenties),又稱快樂的二十年代(TheHappyTwenties),是指1920年代的德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終結於1929年華爾街崩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4-05-03 04:15:59)

1973年9月18日,東德被世界接受了。它同聯邦德國一起被聯合國接納,作為成員國可以坐進紐約的會場。聯邦德國是第133號成員國,東德是第144號成員國。東德人為此小小的慶祝了一番。對東柏林來說,進入聯合國必須付上一點代價。此前的12年,柏林牆已經建立起來了。許多德國家庭被分離,誰要是越過柏林牆一步,就會被掃射。進入聯合國的八個月之後,越過柏林牆被槍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4-04-29 05:21:27)

昨晚聽了一場銅管音樂會。仔細回想起來,住在這個小鎮11年來,所受到的音樂熏陶,超過了我的前五十年。真的要感恩。我不太喜歡銅管樂,覺得它們很吵,不像管弦樂那麽優雅。銅管樂隻有在露天音樂會時比較有力;或者同大型交響樂團一起演奏,比較協調。因為它們不一直發聲,在該發聲的時候才發聲。或者在有某些慶典場合,需要演奏進行曲時,銅管樂比較歡快響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今天是《基督教歌詞本》(德國人稱它為eg)500歲生日。500年前,德國的新教基督徒,有了第一本自己的唱詩歌本。我在搬家的時候,看到家中不知前幾輩人留下的美麗詩歌本,它們裝飾精致,飾有金邊,還有一條金鏈子連接。因為裏麵的花體字,我不會讀,不知好歹,就都把它們扔了。今天,我心裏很後悔。可惜在網上沒有找到相對應的照片。敬拜中牧師說道:他們有過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4-28 00:15:13)

昨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趕緊記下,否則馬上就會消失。 我和M一直坐在家門外,可能在聊天,也可能是天氣太好。反正有三天沒有進房間去看了。 然後我突然想起,要進去看看,做些什麽事情。 我們的房間是三進間:最外麵是廚房、中間的房間很明亮、最裏麵的房間很暗,窗簾都拉上了。 在廚房我想燒水,可是看到東西都堆得亂七八糟。 我穿過中間明亮的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4-27 02:42:20)

莎士比亞是全世界最受追捧的文學家,為什麽? 460年過去了,人們對莎士比亞的崇敬,絲毫沒有減退。莎士比亞的作品,經受了幾百年的考驗。在他出生的城市,人們可以看到許多上學的孩子、旅遊者、文學愛好者來這裏瞻仰。 其實,我也去那裏瞻仰過,可是,我看不出來有什麽特別。不就是一些老房子、老器具,再有一個庭院嗎?如果不了解一些背景,當然什麽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