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銅管音樂會

(2024-04-29 05:21:27) 下一個

昨晚聽了一場銅管音樂會。

仔細回想起來,住在這個小鎮11年來,所受到的音樂熏陶,超過了我的前五十年。真的要感恩。

我不太喜歡銅管樂,覺得它們很吵,不像管弦樂那麽優雅。銅管樂隻有在露天音樂會時比較有力;或者同大型交響樂團一起演奏,比較協調。因為它們不一直發聲,在該發聲的時候才發聲。或者在有某些慶典場合,需要演奏進行曲時,銅管樂比較歡快響亮,比如開運動會,或者遊行。單獨的銅管樂,真的是蠻吵的。

瑞典國寶”馬爾默銅管樂團訪華演出(圖)-搜狐新聞中心

昨天數了一下,台上十個吹奏員,左麵三個,中間三個,右麵四個,再加上一個指揮。一個小鎮,有這樣的配備,真算不錯了。指揮叫Juergen Kammin,2006年當上這個樂團的指揮,昨天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幹到五月底,交接指揮棒。新的指揮叫Tielo, 也是一個不錯的年輕音樂人。

Die Musikalische Familie Kammin aus Lüttringhausen: Marti, Celine, Lino und Jürgen (v.l.). Mutter Antje und Joy fehlen. Foto: Peter Klohs這張照片照於4年前,圖中右麵就是Juergen Kammin, 他們一家人都喜歡音樂。

德國的孩子很幸福,他們從小可以在學校裏學習樂器,也可以在教會裏得到指導。Juergen Kammin, 就是參加了教會的音樂團體,學習銅管樂。那個時候,他大約12歲;後來他又學習了作曲。他的本職是機械工程師,但他一點都不喜歡,後來還是在教會裏找到了工作。

昨晚一共聽了十一首樂曲,大家一起唱了一首歌《我的主,我愛你!》,然後又加演了一首曲子,曆時75分鍾,最後的總感覺不錯,就像吃了一頓音樂大餐。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Tree。這首曲子很有名,可能大家都知道。八十年代,有一部日本電影在中國放映《幸福的黃手帕》,高倉健演的,就是從這首歌演變過來的。

音樂會上還演出了一首Juergen自己創作的一首曲子,這是當年他參加漢堡比賽的一首曲子,可惜沒有得獎,現在他把它獻給我們小鎮,故而曲名改為《Lennep Prelude》,Prelude意為“前奏”。我覺得曲子很好聽,很有氣派,就像軍隊戰勝後的凱旋,受到人民的夾道歡迎。

我們還聽了意大利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Giuseppe Tartini的作品(Allegro)。

還聽了一首《Step by Step》, 指揮說,這首一首十分簡單的樂曲,像兒歌。我聽不出來。

聽到的樂曲中,有一首是一位美國黑人Louis Armstrong創作的,名字為《Cornet Chop Suey》(短號炒雜碎),這首樂曲同中國有關,因為Chop Suey是一份美式中國菜,網上將它稱為《李鴻章雜碎》,據說這份菜18世紀就流行在美國的廣東台山人中間,其實就是一份炒什錦。

樂曲非常歡快,2001年起由一個著名五人樂隊演出,讓這首樂曲變得非常出名,但我不明白,這同中國菜有什麽聯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音來小提琴' 的評論 : 是的,我真的驚歎德國人的音樂素養。還有那些合唱團,可以唱出專業水平。
音來小提琴 回複 悄悄話 在國外好像幾乎每個小村子都有銅管樂隊,每年狂歡節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