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海風隨意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前兩天網上播放女王靈柩抵達愛丁堡的荷裏路德宮,亦稱聖十字架宮,八名身材高大的皇家衛兵從車上抬下靈柩,一齊上肩,邁著整齊的方正小步,進入宮殿,他們是皇家儀仗隊的禮儀兵吧。禮儀繁冗,錯不得半寸,尤其是如此正規的場合,儀仗隊的工作也挺辛苦的。 我導師的孫女婿曾經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儀仗隊幹了數年。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英國故事片,直譯《碎肉行動》(OperationMincemeat),也有人譯成《全謊位作戰》,記述了二戰史上英國諜報機關製造的最大一起欺騙行動。英國二十委員會為了掩飾1943年7月盟軍將進攻西西裏島,成功欺騙了德軍,使盟軍在進攻中免遭大規模傷亡。這部2021年拍攝的影片,正在Netflix熱播。 與拖泥帶水的電視連續劇相比,這部影片較為燒腦。雖然主角僅三名,但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Netflix正在熱播英國驚悚片《我來了》(ICameby)。影片的黑色基調令人壓抑,雖然觀眾看了不多久就知道誰是反角,可以預測到故事的結尾,但是要揭露罪惡卻是一波三折,險象橫生。尤其是觀眾看到了反角布下的一個個陷阱,而電影裏的人物卻不管不顧往前衝,實在是急死人。雖然最終的結果在意料之中,但這個過程值得一看。為了不透露太多劇情,還是讓大家自己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0)

菲兒在《我們剛去的酒店被盜了》的博文中提到,她正在調整飲食,以利“排毒”。這讓我想起一位老同事,20年來堅持通過調整飲食對抗癌症。 第一次見到同事韋恩是十幾年前,他在我們部門主管電腦。那時他50歲左右,高高瘦瘦,腰板挺直,一頭灰白的頭發,精神不錯。 說點題外話,舊金山的女孩看到衣裝時尚合體、格外英俊的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8)

下午無所事事,去卡麥爾逛了一圈。在一個很小的街角公園旁,發現了“第一座墨菲之家”(FirstMurphyHouse)。那是一棟簡樸的加州木平房(Californiabungalow),建於1902年。 曾幾次三番聽人提起墨菲,應該是卡麥爾的名人,可是並不清楚他究竟是誰。既然經過他家,就進去看看。房子很小,方方正正,小客廳和兩個房間都打通了,成了小小的展覽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9)

轉眼是九月了。幾十年來,九月象征著暑假結束,拜拜了閑散慵懶,提起精神重新回校上課。今年不一樣,因為退休了,日期變得沒有什麽意義。以前約會,別人會問:星期幾?上午還是下午?現在的回答千篇一律:隨便。記事本上除了跟醫生和理療所的約會,沒有在某天某時必須要完成的事。 前幾個月去爬山,回來覺得左腿關節有點兒不舒服,以為過幾天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6)
(2022-08-29 09:01:20)

有位叫傑西卡的女子,決定開個玩笑。她在網上發了啟事,說是找到了一隻貓,還放了照片,但不是貓的照片,而是負鼠(possum)(請看下圖)。傑西卡寫道:“找到一隻貓,棕灰色,公貓,沒有帶貓牌,不友好,我想它可能很害怕,沒有良好的如廁習慣,是在日落大街找到的,如果是你的貓,請電(傑西卡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 令她吃驚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0)
前兩天提到朋友患高功能自閉症的兒子,得到了博友們的熱心關切,提了不少實用的建議,我會向朋友轉告大家的建議和關心。 博友百萬莊大俠的留言令我忍俊不禁。大俠說了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 “十多年前有位大陸移民的小孩子,不愛說話,總像是在思考國家大事,醫生說這孩子有自閉症,結果送回大陸的爺爺奶奶家,到快上學的時候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9)
(2022-08-22 15:02:23)

昨天朋友給我短信,“能去你那兒呆幾天嗎?” “來吧,歡迎歡迎!” 朋友家危機四伏,提起來一把辛酸淚,不少人勸她離婚,但是心軟善良的她,除了發發小脾氣,結局都是她退讓妥協。這次痛下決心離家出走,看來也是被逼到絕路了。 這位朋友畢業於國內頂端名校,家有一白人先生和一混血兒子。先生曾是中國某大學的外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9)

近來家裏浴室裝修,是通過家得寶(HomeDepot)簽約的“浴室裝修”公司施工的。浴室裝修需要得到鎮政府的裝修許可。前幾天,政府的檢察員親臨現場檢查水管、通風、電源等,以確保施工達到現行的建築規範。因是五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電插座都是兩眼的,檢察員要求洗手池邊的要改成三眼的,添加一根地線。 由於檢察員的光臨,浴室裝修公司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1)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