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在海岸盤旋,聽說接下來一周都將是風雨,便想去海邊走走,不去遠,就在城市的邊緣。這個涼意嗖嗖的南半球冬天。
出城前,在空空的大街邊,忽被這組彈殼彈頭吸引住,以往多次匆匆經過從未正眼瞧過,生硬,毫無美感,不知所謂,反戰,宣戰?走上前端詳了一會,似乎想起什麽,最近那些關於2020的預言,當然聽到時已不算預言,瘟疫,洪水,地震......,半年前我[
閱讀全文]
返回的路上,發現對大海已沒啥興趣,鏡頭盡量避開沙灘和海浪。自己是個接地氣的人,覺得還是對田園牧歌更情有獨鍾。這個山坳離海麵還有幾十米高,一道溪水從崗上流下來,漫過這片石坪,然後直接跌入大海,一排精心擺放的石條,給這方清寂的空間,帶來一些人氣。日頭西斜,有些涼意了,從山道上望去,對麵的山坡,顯得暖意融融。那裏並無人家,我卻感到時時會[
閱讀全文]
這部沿著海岸連綿不絕展開的石刻巨簡,道著滄海桑田,道著一架最後被稱做澳大利亞的大陸的獨立史,一步步決裂於星球陸地的大一統,一步步擺脫身後巨大板塊的重重羈絆,一步步漂移向海洋。這部石簡一路讀來有些費力,便別轉身來,稍微向海岸的腹地深入幾步。撲麵而來的是另一派無盡的生機,另一派野性的擴張,這可是冬季啊,與您那邊廂的初秋或早春是否更接近[
閱讀全文]
在家上班,經常把周末搭進去,老板時常不厚道,周五發個挑戰性任務,然後說上半周要結果。連賠了三個周末後,決定不幹了,給這個周五請個假,決定和女兒徒步去。女兒的公司也免不了新冠衝擊,周五不帶薪休假。到了周三她跟我說不能去徒步了,團隊臨時決定周五聚頭,商討應對業務低迷的對策。我不禁心中竊喜,家中其他三同學都有事,名正言順可以一個人出去了[
閱讀全文]
悉尼市中心有一個青少年遊玩的主要去處,叫動力屋博物館(PowerhouseMuseum)。館中人文區有個展窗是介紹有關澳洲民眾示威抗議曆史的,窗中的展牌上有這麽一段總結:“抗議活動
個體力量確實改變了世界警察,工業界,和政府有時把抗議者們看成是一種麻煩。但是,抗議者們的行動經常導致積極的變化。在澳洲,抗議者們已經促成很多方麵的立法,包括保障人權,保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