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我們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從故事裏我們可以得到感慨,共鳴,力量。
個人資料
博文
(2022-04-07 07:44:58)
這是一座幾年在馬路上都看不到打架的城市,這是一座吵架都有理有據不蠻橫的城市,這是一座60%的海龜歸國首選的城市,能把這樣一群高素質高自律,性格如此溫和的一類人逼到現在這樣,在上海病毒數據如此明確(三萬多人一個重症都沒有),還在繼續執行武漢的抗疫模式,是多麽荒唐又愚蠢的鬧劇。 上海和地獄差不多了。有跳樓死的,有無藥等死的,有被痰憋死的,就是不見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2)
(2022-04-03 06:46:56)

上個星期一跟兒子去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SquareGarden)看了一場NBA籃球賽,現在五天過去了,沒有被新冠病毒感染才敢給親戚和朋友發照片。 上個星期美國每天的新增病例還是3萬多,紐約是4千多。當我把看球的照片發給國內的朋友時,他寫道:“讚賞你的勇氣,敢去NBA現場看球!我隻能在電視上看。中國的CBA不允許觀眾入場”,“在這裏想做(與病毒共存)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幾天前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Johnson)在布萊克浦舉行的保守黨春季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普京攻打烏克蘭不是出於對北約的擔憂——“他真的不相信烏克蘭會很快加入北約,也不是因為西方導彈可能會在烏克蘭駐紮。我認為他害怕烏克蘭的原因完全不同,他害怕烏克蘭,因為在烏克蘭他們有新聞自由,在烏克蘭他們有自由選舉。正是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曆史上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9)
俄羅斯外交部昨天表示,由於日本對俄國出兵烏克蘭采取製裁行動,俄方退出與日本簽訂二次大戰和平條約的談判。俄、日兩國因日方稱為北方四島的千島群島4個島嶼主權爭議懸而未決,至今仍未正式終止二戰交戰狀態。 自從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日本與俄羅斯已經進行了幾個回合的較量了。 第一回合,日本政府對北方四島問題的態度,突然變得強硬起來了 日本政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烏克蘭衝突進行到了第24天,哈爾科夫、基輔仍然牢牢掌握在烏克蘭的手中,在俄羅斯已經宣布占領的赫爾鬆地區,3天前烏克蘭軍隊對赫爾鬆發起的攻擊,摧毀了俄軍30多架直升機,基輔和哈爾科夫周邊,也是戰鬥不斷,但是均未見到俄羅斯取得重大戰果,反而是烏克蘭不斷爆出取得小規模戰鬥的勝利。而且,得益於現在烏克蘭方便快捷的通訊網絡,在許多戰場上,烏克蘭甚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這一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可能超過我們的想像。就像1950年的朝鮮戰爭之後,全世界一下子進入了冷戰一樣。這次烏克蘭戰爭之後,全世界很可能出現新的格局。特別是日本和德國這兩個二戰的戰敗國,有可能借此機會拿掉套在身上的枷鎖,再次成為大國博弈中的一員。俄烏戰爭對中國和俄羅斯也會產生難以預料的結果。 德國提升軍費 德國聯邦議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5)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拒絕使用侵略一詞。牆國嚴格控製的社交媒體也全力打壓任何支持烏克蘭、譴責普京的聲音。幾天前中國5名曆史學家譴責俄羅斯發動戰爭的公開信也被封殺。 中國官方輿論隻講陣營不問是非。在民間也有相當多的中國人為普京喝彩,俄國人都沒有那麽支持普京,他們比俄國人還支持普京!為什麽這些人把戰爭當兒戲,不認為俄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3)
烏克蘭戰事進入第13天,平民傷亡、難民急速加劇,對於是否有可能停火,各界都很關注;俄烏兩國代表7號再度談判,俄羅斯則對烏克蘭提出「中立地位入憲」、「烏克蘭須停止軍事行動」等四項停戰條件。 第一:烏克蘭必須承認克裏米亞是俄國領土; 第二:承認烏國東部兩個分離主義區域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獨立; 第三:修改憲法將中立地位入憲; 第四:烏克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5)
俄烏戰爭已經進行十天了,中共高層對俄烏戰爭至少有兩個重大誤判,一步步將自身推入極大的危機當中。 誤判1 開戰後以為俄羅斯會重演1968年入侵捷克的閃電戰,沒想到烏克蘭頑強抵抗,俄羅斯的閃電戰的計劃徹底破產。24號當俄羅斯的坦克開進烏克蘭時,中國政府告訴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可在明顯的地方展示中國國旗以確保安全。不到兩天後,隨著局勢不斷惡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0)
俄烏戰爭可以看出,現代戰爭不是靠人海,是靠情報、武器、金錢。全世界(除牆國以外)都在支持烏克蘭,烏克蘭在這三個要素上都勝過俄羅斯。 情報 2月21日美國一名官員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CBSNews)表示,美國掌握的情報顯示,俄羅斯指揮官已接到入侵烏克蘭的命令,俄羅斯地麵指揮官正在製定具體計劃,計劃如何在各自的戰場區域進行行動。布林肯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