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一羽

園藝 旅遊 收藏 雜敘
個人資料
博文


多倫多的老啤酒廠(TheDistilleryDistrict)位於原來的老約克鎮區域,與外麵的鎮區深紅色磚牆麵的老樓房連成一片。上篇所述的老郵局博物館就在這一帶。

這裏釀酒的資格很老。資料介紹說,這家有近兩百年的曆史的老啤酒廠,曾是大英帝國最大的酒廠。這片目前保存完好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工業區,現在成了多倫多的著名旅遊景點。每年要舉辦幾次大型活動,不僅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用古詩“但有一枝堪比玉”來形容多肉植物雅樂之舞,有點對得上號。它的葉片,象碧玉一樣的綠,上麵有白條紋,少數葉緣還有點兒紅暈似的斑錦,嬌豔得很。

在陽光充足處生長的雅樂之舞,枝葉緊湊,肉質葉厚實光亮。我種花的角落,屬於半陰場所,在散射光的條件下雖能正常生長,但葉片上的斑錦不多。

資料上介紹,雅樂之舞原產南非,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建於1833-1834年,多倫多的郵局博物館,僅有三、四間屋。隻運行到1839年就停辦了,後來幾經易手,總算保住了這棟喬治風格的建築。現在,成了加拿大境內唯一的殖民地時期的老式樣郵局。

館內,大多數陳設不用什麽隔離設施,老桌子和老椅子既是展品又是用品,坐在那兒、看看四周圍著的老壁爐、老油燈和老水桶等眾多的老物件,再輕輕拿起桌上那老式的沾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加納諾克小鎮(Gananoque)位於安省東部、離多倫多280多公裏,據說開車的車程要3小時左右。我們是從市區的聯合車站乘火車(VIA)去的,也要近3個小時。

加納諾克小鎮的火車站很小、離鎮區有一段路,無人看守。雖是個典型的旅遊小鎮,但其交通條件是為有自駕車的遊客設計的。

加納諾克小鎮的曆史很長、建於1789年,當年英法兩國為爭奪這塊北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8-02 06:53:48)


門外漢繼續看木雕藝術的熱鬧,說的是非洲木雕。

非洲很多國家的木雕很出色,據說完全靠手工,刀法與中國略相似。從網上得知,國內這些年到那兒出差和旅遊的人,帶回了很多木雕作為禮品和紀念品,網上的非洲木雕信息很多,不多囉嗦。

隻是想,國人喜歡非洲木雕的一個原因,大概與非洲木雕所用的材質有關,他們大多使用“紅木”。這種木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西方國家的木雕,與中國木雕迥然不同。線條全是直來直去,沒有彎彎繞繞的、猶如大多數西人的習慣。

雖然如此,卻也能創作出神情豐富的微型木雕。有些象油畫:近看全是塊塊油彩,離遠了看、輪廓分明而線條貼切,透視感強而回味無窮。

呈現在網友麵前的這對西洋現代木雕,就是滿臉風霜而氣定神閑的老夫妻。老先生頭戴一睡帽、老婆婆頭戴一有帽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07-28 13:30:39)


木雕人物是收藏愛好者的一個類別。當然,從那些收藏網站上看到,主要是具有古董意義的老物件、特別是佛象。材質也最好是紅木、黃楊木等名貴樹種。

我不懂古董,但喜歡收藏點可以不時拿出來觀賞一番的新舊工藝品。喜歡去各類二手店、周日的聖勞倫斯古董集市(其實大多是工藝品)和YARDSALE去逛個一遍,有時確實也能買到一些好玩的東西。回家放到博古架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此次回國,感歎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保姆。

如今,六七十歲的老人往往要照顧八九十歲的老人。我的很多同齡人都是如此。解決方案中,曾想到能否送老人進養老院?

後來知道,這不是一個好辦法。盡管現在國內已有了各式各樣的養老院,但住進養老院卻是一本難念的經。養老院的設計標準、資金充裕程度及贏利情況,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主辦方及職工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多肉植物的造型很不容易,或者多肉植物的單株不象盆景那樣適合於造型。因為,多肉植物沒有適合造型的主幹,也不能控製成片,總是瘋長。

多肉“銘月”很好種,它的長勢很強勁。隻是在我的公寓中,因為恒溫、不能變色,少了些情趣。去年,企望能將一盆越長越大的“銘月”培養成盆景,並不如願,主幹不粗、枝幹不細。

由於家中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國三個月。好多盆的多肉植物,居然給女兒照顧得很好,盡管她對種花不感興趣。
現在,上一盆玉露、佛珠和青鎖龍三種多肉植物的組合,自我感覺還可以看看。
玉露的上部近於透明,佛珠有一道透明的縫隙,青鎖龍在盆中立一道屏鳳,形成的多肉組合,或許可供一觀。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